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1 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 ,现代化设备必定取代原始的、古老的 ,采用更科学更先进的设备。例如 :电费远程采集器、用户负荷控制器、峰谷表 ,但都需要电能表中的脉冲源。合理使用信号分配器是当前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2 信号分配器的由来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 ,用电、电费也在改革 ,电费收费实行了三部电价即 :峰、谷、平计费方法。为了满足电费的需求 ,我局开始安装峰谷表 ,并为峰谷表配套运行的有功电能表加装脉冲信号 ,并现场安装。同时开始了利用音频控制用户及变电所的电量 ,使用了声频终端控制器。音频控制器需要由电能表的脉冲源所发出的…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质量信息的信用品属性及其特有的生产经营模式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信号、价格信号、声誉信号等常规信息不对称处置办法失灵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政府主导、多主体广泛参与、多层次、全方位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系统建设是刺激各个常规信号发挥作用的重要引擎.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领域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3.
1前言众所周知,中央信号装置由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组成。根据《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NDGJ-89),发电厂、变电站应装设能重复动作、延时自动或手动解除音响的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装置;而且中央信号可采用由冲击继电器或脉冲继电器构成的装置。为满足上述要求,目前在电力系统中大量应用的中央信号装置普遍采用ZC-23型或BC-4型冲击继电器,这种中央信号装置常常发生由于信号光字牌内温度过高而使灯泡爆炸短路,有时甚至烧坏冲击继电器,破坏整个中央信号系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威胁很大,给继电保护工作带…  相似文献   

4.
5.
宋振灿 《湖南农机》2010,37(1):12-14
信号发生器在电路实验和设备检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在LabVIEW环境下设计的虚拟仪器,可以方便、快捷实现对输出信号进行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设计采用FPGA产生数字信号发生器和伪随机信号发生器,通过三路不同截止频率的滤波器模拟出信号在信道中传输衰减情况,最后显示在示波器上,观察出眼图。整个系统由数字信号发生器、伪随机噪声信号发生器、低通滤波器、加法电路、数字信号分析电路,信号眼图显示器和单片机控制电路组成。最后通过对信号进行曼彻斯特编码并提取出编码中同步信号,在示波器上显示出眼图,实现了对数字信号传输性能的测试。  相似文献   

7.
对两路非稳态随机实值信号通过一个线性未知系统后得到两路输出信号的解耦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建立了非稳态信号的两路输入、两路输出系统的数学模型,将系统的解耦问题转换成求解系统的解耦系数问题.然后对解耦系数的求解进行推导,并给出算法适用的必要条件是信号为非稳态和不相关.通过计算出的解耦系数将源信号从测得的输出耦合信号中分离.通过本算法对人工耦合成的两路信号进行了解耦,结果证明了本算法的正确性.最后将算法应用到了研发的差速器检测试验台上,解耦结果满足了工程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8.
<正>拖拉机出现故障前往往会表现出特有的外观现象,这也可称作"信号"。这些"信号"一般都具有可听、可闻、可见、可触摸或可测量的性质,概括起来有以下6种:  相似文献   

9.
拖拉机出现故障前往往会表现出特有的外观现象,这也可称作"信号"。这些"信号"一般都具有可听、可闻、可见、可触摸或可测量的性质,概括起来有以下六种:  相似文献   

10.
在机械系统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中,对实测信号进行预处理是一个必要环节,是保证后续特征提取和健康状态评估可靠性的基础.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机械系统实测信号预处理方法研究方面的探究成果,介绍了信号类型转换方法的研究现状,回顾了信号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的研究成果,对机械系统实测信号预处理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指出了关于传统时域、频域积分方法的改进和性能提升,尚存在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采取智能信息处理方法获得能够反映设备状态特征的完备数据源,仍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分析表明,随着机械装备逐步趋向于智能化、多功能化、高效化和绿色化,机械系统实测信号预处理技术将迎来新的挑战;探究先进的实测信号预处理方法,依据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准确进行智能故障诊断和故障预测,在科学研究与工程实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农业气象智能咨询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农业气象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利用农业气象信息和农业专家知识,以玉米、小麦、棉花、大豆、桃、葡萄、西瓜、大白菜、黄瓜以及西红柿为对象,研究推理机、数据库、知识库以及模型库等,开发了10种区域性农业气象智能咨询系统,实现了向用户提供相应的生产管理、病虫害预报及防治等方面的科学决策方案,有效地降低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管理的影响,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提升山地果园运输机械的复杂地形适应性,设计了一种基于重心自适应调控的山地果园运输车.根据山地果园实际环境特点,进行运输车的总体设计并阐述基本工作原理;根据设计要求,分别开展履带底盘、可移动载物台以及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设计,并针对斜坡、斜坡台阶和斜坡壕沟3种路况制定整机重心控制策略;基于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Rec...  相似文献   

13.
以微型小麦联合收获机采用的横向轴流脱粒装置为研究对象,在额定喂入量下,对其滚筒转速、凹板间隙、导向板升角、筛孔尺寸等参数进行了正交试验和回归试验,并通过DPS等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试验范围内滚筒转速、凹板间隙、导向板升角、筛孔尺寸对凹板分离物中含长茎秆率、籽粒破碎率、夹带籽粒率、脱不净率等指标的影响规律,优化确定了该脱粒装置的最佳参数组合:筛孔尺寸为14mm、导向板升角为10°、凹板间隙为16mm、滚筒转速为660r/min,含长茎秆率、含杂率、夹带籽粒率、脱不净率、籽粒破碎率分别为3.1%、39.5%、0.6%、0.01%、0.01%。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晚疫病在我国南方降雨较多的省份十分常见,该病害严重时,马铃薯植株会提早枯死,产量受损严重。通过计算机对马铃薯晚疫病识别很有必要。对Faster R-CNN网络进行微调,对图片进行预处理,将马铃薯叶片病害图片进行多种旋转,改变亮度值和对比度,增加噪点,并且使用迁移学习,最后实现了马铃薯晚疫病图像的精准识别。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丘陵山地无人车振动特性,以丘陵山地无人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振动特性试验。在无人车车体选择11个测试点,设计6组试验方案,综合分析测点位置、发动机油门大小和路面不平度对无人车振动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测点3(车架左前部)是无人车整车最合适安装传感器位置,在无人车正常行走、油门1/2位置、挂1档工况下,加速度最大值为47.4 m/s2,加速度最小值为-50.36 m/s2,加速度平均幅值为5.092 m/s2,加速度有效值仅为6.864 m/s2,说明该测点振动表现稳定;其他合适的测点为测点4和测点9。发动机油门大小对于加速度最大值、加速度最小值、加速度平均幅值、加速度方根幅值、加速度有效值均有显著影响,同一测点下,油门1/2和油门3/4相比较初始油门,加速度平均幅值增大297.1%和322.8%。路面不平度对于无人车振动有显著影响:在水泥路面上,无人车底盘加速度值最小,而在沙壤土、黏土和干沙土三种路况下,底盘加速度值分别增加81.23%,77.91%和1.31%。同时提出降低发动机高频振动、增加阻尼、传感器工作时降低行驶速度等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大豆品种收获时期生物学及力学特性,对黄淮海地区12个大豆品种收获期的植株高度、底荚高度、蓬面直径、豆荚长度、豆荚个数、草谷比、百粒质量、豆粒厚度方向直径、籽粒和茎秆含水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收获期黄淮海实际种植的主流品种平均植株高度78.3cm,平均低荚高度18.9cm,平均蓬面直径10.0cm,豆荚平均长度4.9cm,豆荚平均个数61个,平均草谷比1.40,平均百粒质量19.9g,籽粒厚度方向平均直径5.7mm,大豆平均含水率12%,茎秆平均含水率28.4%。在含水率为13.0%,加载速度10、30、50mm/min条件下,运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不同大豆品种进行植株力学特性试验,分析了植株豆荚脱离和炸荚所需破坏力、破坏能与加载速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单个大豆植株豆荚脱离和炸荚所需的破坏力和破坏能比较小,且在不同的加载速度下区别不大;豆荚炸荚时所需破坏力小于豆荚脱离时所需破坏力,在大豆收获过程中,避免炸荚、减少炸荚损失应是重点。  相似文献   

17.
认养农业是共享经济的具体体现之一,依托于互联网、政府以及自身服务三者的有机结合。新疆乌鲁木齐市认养农业起步较晚,目前认养农业范围已扩展至果蔬、禽畜、植被等多种农业生产领域。耕读园自2020年运用于经营体制中,在自然环境、消费群体、消费观念等区位优势的加持下,相较于以往认养模式,其新颖生产方式和多样化娱乐项目备受消费者青睐。在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共同经营下,实现耕读园员工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易受消费者的认知、多样化需求、操作程序等因素影响,致使其存在宣传力度不足、科技生产力低下、网络融合度差等问题,进而就如何增强区域影响力、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科技生产融合、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等方面为耕读园经营提出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因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降水径流污染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降水、城市地表和排水系统。根据武汉不透水区、透水区和森林覆盖区的不同区域的采样试验分析得出,降水径流污染除了受大气质量影响外,还受到降水强度、降水量、降水历时、降水间隔时间和汇水面等因素的影响;屋面径流污染物的来源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除了大气湿沉降带来各种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外,还受到屋面材料、屋面年限、材料腐蚀、管道腐蚀和污染残留物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规律是降水径流初始污染物浓度高,随着降水历时的延长,降水径流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在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城市,有20%~60%的径流污染(SS、COD和BOD5)来自排水系统。因此,改造排水系统、控制径流污染,可以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城市水环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黄土高原中部引进的奥地利黑松、美国黄松、美人松、欧洲赤松、欧洲黑松等16个树种,林分个体树高平均生长量曲线分两种类型,以欧洲黑松为代表的第一种类型,苗期生长较快,随着年龄的增加,树高平均生长量趋于减慢且逐渐稳定,另外一种类型满足正常的"慢—快—缓慢—稳中有降"的生长规律。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0.369±0.097m,以美国黄松和欧洲黑松的最高(0.535±0.052m),以铁杉的最低(0.251±0.044m);树高连年生长量平均值为0.387±0.104m,欧洲黑松的最高,华山松的最低,前者是后者的2.63倍;16树种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在林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变化幅度较小,以美国黄松的最高(1.595±0.192cm),青扦的最低(0.363±0.088cm),二者相差近4倍,就乡土树种白皮松、华山松、金钱松、青扦、铁杉、樟子松(0.6048cm)与外来引进树种(0.8488cm)相比,国外引进树种的生长量远远高于国内引进树种。16树种胸径连年生长量平均值为0.7056±0.2570cm,美国黄松的最大(1.249±0.350cm),青扦的最小(0.376±0.241cm),外国引进树种高出乡土树种50.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降低秸秆燃烧对环境的污染,首先需要对秸秆进行切割操作。秸秆的切割力是影响切割装置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切割装置优化设计时需要得到农作物秸秆切割过程使用的最佳切割力。为此,设计了一种新的秸秆切割力的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PLC嵌入式系统对刀片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采集,采用Dijkstra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作为电机控制的条件,调控切割力,并通过反馈调节来控制电机转速,从而降低功耗,提高切割效率。为了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通过实验的方式对切割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明明:该系统的功耗低,切割时间短,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秸秆的切割效率,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