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来,桑细菌性黑枯病一直是我场桑园一组的主要病害。1984年因受此病影响损失秋叶80多担,1985年秋期,病势猖撅,发病面积增加,桐乡青11.24亩,病枝感染率达85%,其它荷叶白成林桑,病枝感染率达5%左右,损失秋叶150多担。为控制桑细菌性黑枯病危害,1986年我们切实加强了肥培管理,在除病芽、病枝上下功夫,使荷叶白成林桑病枝感染率降低至0.35%,桐乡青病枝感染率也有所降低。现将有关试验资料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桑疫病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疫病(ps.mori)又称桑细菌性黑枯病、桑细菌性疫病,细菌性烂头病、烂头病等.分布很广,我国的江苏、安徽、四川等其它蚕区都有发生为害.我县自1980年开始发生,尤以黄湾等沿海,沿河各公社为最严重.以黄湾公社为例,1982年发病面积达3113,9亩,占总桑园面积的51,95%,春季损失桑叶245吨,秋叶损失401.15吨,全年共损失桑叶646.15吨,群众的呼声很强烈,挫伤了蚕农对栽桑养蚕的积极性,要求有关部门能提出有效控制病情蔓延的防治措施.为此,我县从1982年起把桑疫病的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3.
桑树夏秋叶产量的高低和夏伐迟早与气象条件的优劣等因素关系密切。我们从1984年开始设点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设点和调查方法(一)设点全县选8个农户作为常年调查点。供调查桑树类型有亩栽750株的中干桑4块,苗栽1000株的低于桑2块,亩栽1500株的无干密植桑2块,共计桑园面积2.666亩;桑品种系为荷叶白;每块桑园抽  相似文献   

4.
农桑14号在安康地区的引繁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正余 《中国蚕业》2008,29(3):34-36
通过在安康地区引进和自繁栽培农桑14号进行特征、特性及产叶量、叶质、抗病虫性等调查结果表明:在薄坡地和河滩地栽植农桑14号,每667m2桑园产叶量分别比对照荷叶白高33.95%和37.93%;万头蚕茧层量春季分别比对照高13.109%和3.543%,秋季分别比对照高12.389%和12、895%;桑园自然发病率调查农桑14号的抗桑黄化型萎缩病和抗虫性(桑蓟马、红蜘蛛、桑粉虱)等都优于对照荷叶白;为桑品种更新换代提供了科学依据,5年来,安康地区推广栽植农桑14号桑品种达15090.24hm2。  相似文献   

5.
调查部份一、加湖平原桑烂头疫病分布桑烂头疫病Pseudomonas mori(Boyer et Lambert)Stevens又名桑疫病、桑细菌性黑枯病、桑缩叶细菌病、桑细菌病、桑细菌性疫病等等.本区主要分布在长兴县太湖桑带、海盐县长山河桑带、海宁县黄湾公社,仅以上三处,发病受害面积为8865亩.各蚕种场发病较多的有长兴县的龙  相似文献   

6.
一、发病情况我场九里桑地于1964年冬种桑237亩,桑品种较杂,主要以荷叶白、桐乡青为主,从1972年秋开始在牧场附近,以桐乡青为主的桑园里开始发病。当时发病面积小,病情轻,只有少量新稍嫩叶呈油渍状斑点和不规则的多角形褐斑,当时没有引起重视,也未采取防治措施,到1974年夏秋季流行成灾,受害桑园面积达160亩以上,发病面积扩大到67.1%。其中80亩桑园发病比较严重,病  相似文献   

7.
桑树四倍体品种丰田5号在江油的区试成绩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人工高产四倍体桑品种丰田5号,在农村中试达到选拔目标的基础上,于2004--2009年参加四川省南充市桑品种区域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与二倍体对照种荷叶白相比,全年每667m2产叶2136.7kg,增产29.7%,万蚕产茧量提高6.2%,万蚕茧层量提高4.3%,100kg桑产茧量提高5.7%;高抗黑枯性细菌病...  相似文献   

8.
关于桑树细菌性黑枯病——缩叶型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们在研究桑树细菌性黑枯病过程中,1978年又在苏、浙等省的桑园内发现呈缩叶症状的病害,並分离到一些性状极为近似的病原细菌。本试验对这类病原菌的形态、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性状作了系统鉴定。此外,还对这类病原菌与桑细菌性黑枯病菌的抗原关系及两类细菌所致桑病症状的差异、消长规律等作了调查和分析。初步认为,这两类菌是Pseudomonas mori种中的不同菌系,所引起的病害应是桑细菌性黑枯病中的两种不同病型,凡表现黑枯症状的称黑枯型病,表现缩叶症状的称缩叶型病。  相似文献   

9.
<正> 目前苏、浙蚕区栽培的桑品种较多,在经济性状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此,我们对15个桑品种在产量、叶质和抗病性(黄化型萎缩病)等方面进行了初步鉴定,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桑品种:早生桑六个,即早青桑、育2号、白皮火桑、乌皮桑、真桑、黄海1号(本场选育)。中晚生桑9个,即新一之濑、湖桑197号、湖桑7号、桐乡青、荷叶桑、湖桑199号、大墨斗、大种桑、荷叶白(湖桑32号)。均于1976年春栽植,低干养成,亩栽600株,株行距2.5×4尺。桑园全年亩施纯氮约64斤,其中化肥占33%,有机肥占67%。按常规施肥时期分次施入。  相似文献   

10.
嘉兴地区桑树细菌性疫病(即桑烂头病)主要分布在长兴县太湖桑带、海盐县长山河桑带、海宁县的黄湾公社及本区部份县蚕种场如海盐、龙华、塔山场等地,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年发病受害面积在一万亩左右.品种以桐乡青,团头荷叶白发病较重.近年来,各地较大面积用402、301、铜氨  相似文献   

11.
桑品种对桑疫病(黑枯型)抗病性鉴定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桑疫病(黑枯型)是由桑假单孢杆菌(Ps movi)侵染桑树嫩叶嫩梢的病害,国内外曾对本病防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尚少理想的防治方法。浙江省加兴地区1980年大量发生桑疫病,近年流行成灾,给蚕桑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因此尽快地控制本病为害已成为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大田调查中发现在环境条件和肥培水平相同的同一块桑园中,由于桑品种不同,其被害程度有明显差异,说明桑品种不同,对桑疫病的抗性是有强弱的。我们自1980年夏季开始对36个桑品种,采用人工接种和栽植在重病区田间自然感病两种方法进行抗病性鉴定,为选育抗病性桑品种提供参考。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如皋市桑疫病发生动态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忠兵 《江苏蚕业》2007,29(3):27-28
<正>桑疫病为桑树一种细菌性病害,常见有缩叶型和黑枯型两种,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如皋市发生以来,近几年呈逐步蔓延之势,已跃升为如皋市桑树主要病害之一,造成桑园大幅度减产,严重的田块甚至无法再进行生产。如皋市桑疫病发生区域呈东重西轻、北重南轻走势,发生季节呈春轻秋重的状况,虽然各季缩叶型和黑枯型都有发生,但春天多以缩叶型为主,秋以黑枯型为主。  相似文献   

13.
关于桑树细菌性黑枯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经初步调查,苏、浙两省为害桑树枝、叶的细菌性病害,主要有桑细菌性黑枯病、桑细菌性缩叶病两种病型。本文对桑细菌性黑枯病菌的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反正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用抗血清结合噬菌体作为鉴定该菌种的快速简易的实验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桑树细菌性黑枯病是我县桑树的主要病害.近年来、我县各地不同程度都发生了此病,特别是长山河桑带和县蚕种场为害严重,不但影响当年的秋蚕生产,而且影响来年的春蚕生产和病害的再次侵染发生及扩展,给蚕桑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为此今年春季我县建立了桑细菌性黑枯病防治协作小组,对目前推广防治桑细菌性黑枯病常用药剂,采取不同药剂,不同浓度,不同用药方法进行对比试验,把桑细菌性黑枯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对引进桑树新品种7681、嘉陵16号、嘉陵9号在我区的性状表现和综合成绩进行了为期2年的调查与鉴定,结果为:1.引进桑品种在我区表现为中晚熟桑品种。春期发芽期、开叶期、叶片成熟期、秋叶硬化期均比荷叶白、和田白桑晚。枝条冻稍率比荷叶白、和田白桑高。2.全年产叶量均高于荷叶白和和田白桑。3.引进桑品种春秋饲料品质均优于荷叶白,差或相似于和田白桑。  相似文献   

16.
1980年我们从农科院引进了新一之濑、桐乡青等七个桑品种,从二年来的生长情况看具有树势好、产量高、抗病力强等优点.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品种的叶质情况.我们在江丰公社民主大队进行了不同桑品种养蚕成绩的比较试验.一、试验时间与方法试验时间:1982年中秋蚕.供试桑品种:红苍桑、山岙桑、新一之濑、湖桑197、桐乡青、尖头荷叶白和团头荷叶白.试验设区:共分7个小区,每小区0.25张蚕种,以本地种植较多的团头荷叶白作为对照区.蚕品种为苏12×浙农1号.为了一  相似文献   

17.
桑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梅 《四川蚕业》2007,35(4):41-42
桑疫病又称桑细菌病是桑树芽叶病害,春季易发生,遇梅雨季节,易发生流行。近年来,我市有少数桑园发生,且有扩展趋势。据调查,我市雪岸、柴湾、如城、袁桥、搬经、高明等镇的部份桑园已发病,发病重的面积达100亩左右。发病轻的有3000亩左右,特别是育71-1品种桑园发病较多。为弄清发生桑疫病的原因,防治方法,笔者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发病症状1·1黑枯型病症表现在叶片、新梢上,引起枝条芽叶黑枯腐死,使枝条不能继续生长,严重影响桑叶产量。1·叶片症状:病菌从气孔侵入,引起点发性近圆形病斑,从叶柄、叶脉的维管束侵入时,在叶片…  相似文献   

18.
桑树人工四倍体品种丰田5号的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正国 《蚕桑通报》2004,35(2):31-33
对引进的桑人工四倍体品种丰田5号,作了品种比较栽培试验调查.结果表明,丰田5号枝条粗壮,桑叶肥大,表现出典型的桑四倍体性状;且桑叶产量高,与标准二倍体品种荷叶白相比,单位面积桑园产叶量增加23.8%;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说明在桑的多倍体育种中,选育高产的四倍体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不同叶位的桑叶厚度和叶面积重的变化规律以及叶片厚度与叶面积重之间的关系,于1986年秋季和1987年秋季对浙江的四个主要桑品种作了调查,结果简报如下。材料与方法调查材料本校成林夏伐桑园,树龄10~11年,低干养成,品种为桐乡青、湖桑197、团头荷叶白和荷叶白。  相似文献   

20.
一、试验目的通过试验以期得出适于在丘陵红壤土栽植的桑品种和建立速生、高产、稳产桑园的合理密植程度,为低丘红壤土栽桑提供依据。为此,我校于1978年春开始,在校内丘陵红壤土上进行了不同桑品种和合理密植程度的试验,现将三年来的试验结果初报如下,以供参考。二、试验设计供试桑品种,相乡青、湖桑197、团头荷叶白、新一之漱。栽植密度:设亩栽1000株、2000株、3000株、4000株4种密植程度试验大区,各大区四周设保护行。每一试验大区内各种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