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理想点决策法进行了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的评价,并研究了我国15个主要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为湖泊水质复营养化评价提供了一种简单而适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昆明市捞鱼河水质变化及影响因素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呈贡区捞鱼河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捞鱼河的水质参数及其变化,探讨不同河段捞鱼 河水质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捞鱼河水质上中游呈现出轻度富营养化,下游呈现出 重度富营养化。工农业污染排放等人类活动是影响其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以为治理捞 鱼河以及滇池的富营养化做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5—2015年石嘴山市星海湖水质监测数据,对星海湖进行水质富营养化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星海湖水质除个别年份为中度或重度富营养化以外,大部分年份为轻度富营养化。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GM(1,1)模型对2016—2020年星海湖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趋势预测,水体富营养化指数(TLI)为57.305±1.6(55.705~58.905),说明星海湖水质将有轻度富营养化向中度富营养化恶化的趋势,提请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做好星海湖水质富营养化防治工作,做到有备无患。  相似文献   

4.
自然环境下的河流水体有自然净化能力,富营养化的时间非常缓慢,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污水排放到河流中,导致水体短时间呈富营养化状态。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河道自然生态平衡,影响水质使用功能。水体富营养化包含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与水体的物理性状、化学特性、生物特性等众多影响因素有关。本文主要探究几个典型的河流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因素及富营养化引发的水质变化。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内地主要水库水质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水库水质总体状况较好,但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富营养化,分析水库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入库污染源的排放、水库养殖业的无序发展、水库泥沙淤积严重等方面。为恢复富营养水库的各种使用功能,上述各项因素应是今后水库防治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日照水库水源地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该研究进行了多年的水质调查与监测,结合日照市环境监测站对日照水库例行监测点位的水质监测资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的水质现状、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探索其水质变化的趋势及动态规律。研究发现,日照水库水源地取水口区域水体富营养化水平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近年来富营养化水平达到轻度富营养化;COD浓度呈现逐年增高,其他有机化合物指标及非金属无机物指标等的变化趋势较为平稳,年际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图们江中、下游流域城市集中,人口聚集,对整个图们江流域水环境影响较大,该研究调查了图们江中、下游水体中8项水质指标,并利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与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法评价了水体污染程度和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在该流域有机污染与营养盐类污染相伴发生,且有机污染主要以可生化降解污染为主;2015—2017年,该流域水质整体处于清洁和较清洁水平,水质状况良好,8项分析指标中COD是该流域最大污染因子;该流域富营养化程度相对较高,均为富营养化及中营养化状态,丰水期高于枯水期,磷是该流域富营养化控制的关键;该流域各支流中布尔哈通河的水质污染程度及富营养化程度均最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对湿地水体富营养化进行等级划分,运用评分法对图们江下游不问类型湿地水体富营养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图们江下游湿地水质营养状态为中度富营养,污染源主要为总氮、总磷,其中,各采样点中总氮评分值均较高;此外,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湖泊湿地水质富营养评分值分别为64.3,60.8和60.5,其水质皆属于中度富营养状态,水体营养状态指数平均值由高到低顺序为:河流湿地>沼泽湿地>湖泊湿地,个别水域水质呈现出某项评分值异常高的现象.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针对图们江下游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的控制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状态评价的精度,提出了一种融合高光谱遥感和萤火虫算法(FA)改进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的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状态评价方法。针对ELM模型性能受其初始输入权值和隐含层偏置参数选择的影响,将萤火虫算法应用于ELM模型参数寻优。结果表明,与PSO-ELM、GA-ELM、DE-ELM和ELM相比,FA-ELM可以有效提高水质富营养化评价的准确率,为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状态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灰色聚类法在西津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9年对西津水库水质进行了4次监测。参照中国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标准,将富营养化程度分为6个级别,应用灰色聚类法,选定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磷(TP)、总氮(TN)、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为聚类指标,对西津水库米埠坑库区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米埠坑库区上游水质为中营养化,库区中下游水质已处于中富营养化;该库区水质有富营养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引调水工程水源地水量水质联合风险,为引调水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水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水质进行评价,分别利用水质综合指数和污染最为严重的指标与水量数据进行Copula水量水质联合分布函数的构建,并以引沁入汾工程为例对引调水工程水量水质联合风险进行研究。【结果】引沁入汾工程水源地水质状况良好,总体均能达到水质功能区Ⅳ类水要求;通过水量与水质综合指数计算得到的联合风险可以看出:就整个调水时期而言,有利于调水的概率为99.29%,不利于调水的概率为2.01%;通过水量与污染最为严重的水质指标TN计算得到的联合风险可以看出:就整个调水时期而言,有利于调水的概率为32.16%,不利于调水的概率为69.16%。【结论】引沁入汾工程水源地适合作为该工程的取水源地,但以后需加强对TN的控制和治理。  相似文献   

12.
根据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对西大洋引水工程的影响,结合河北省和保定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规划总体要求,从经济技术的角度,本研究提出了保定市西大洋给水工程利用南水北调引江水作为新水源的6种工程方案。针对影响方案选择的因素具有模糊性这一特征,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方案优选,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通过计算得到了全部买断产权方案为最佳的对策方案。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优选结果为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水被保定市给水工程利用的方案选择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Emulsification makes it possible to supercool water to the homogeneous nucleation temperature. Accordingly, the heat capacities of water and deuterium oxide have been determined from the respective equilibrium melting points to -38 degrees and to -34 degrees C, respectively. Two methods, drift calorimetry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have been used. Both methods reveal a striking rise in the constant-pressure heat capacity below -20 degrees C. This indication of an apparently cooperative behavior should serve to test current theories of water, most notably perhaps, the pair potential model of Ben-Naim and Stillinger. Some implications of possible meteorological significance are mentioned.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常见的3种水草腐解对水质的影响,进行了为期60 d的室内桶装模拟试验,监测水草质量损失率和桶内水体水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水草的腐解速率有相同的特点,即前期较快,中、后期较慢,同时也存在差异性,轮叶黑藻和伊乐藻的腐解速率相近且较快,金鱼藻最慢;试验结束时,轮叶黑藻、伊乐藻和金鱼藻的质量损失率分别达到72.3%±2.1%、71.7%±1.5%和58.3%±0.6%。腐解前期水质因子的变化较大,水体由中性变为酸性;3种水草水体化学需氧量较试验初期升高约4.5倍,水体发黄、发臭;溶解氧被极大地消耗,水体处于缺氧或厌氧环境,促进了反硝化的进行,硝氮迅速降低,而亚硝氮和氨氮迅速升高,其中氨氮约是初始含量的6倍;总氮、总磷升高明显,其中总磷在所有水质因子中变化幅度最大,第3天,轮叶黑藻、伊乐藻和金鱼藻处理组水体总磷分别增加约123、124和66倍。随着腐解的进行,水体的部分氮、磷沉积进入底泥。总而言之,较多的水草残留在池塘中,会引起水体缺氧,加剧植物残体的腐解,导致水质恶化,因此需要适时地通过人工打捞来控制水草残体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褐藻(马尾藻)中高含量的海藻多糖物质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酶解技术和生化制备新工艺,将海藻多糖物质与丙烯酸进行共聚接枝交联,形成海藻多糖-聚丙烯酰胺共聚交联海藻生物保水剂,具有吸水倍数高、寿命长的优点。海藻生物保水剂充分吸水后,粒径为2~4 mm吸水倍率最高,为650.11 g/g。充分吸盐水后,粒径为0.9~2.0 mm吸盐水倍率最高,为61.29 g/g。在吸水前1 h内,粒径为0.9 mm吸水速率最快,所有粒径吸水9 h左右接近饱和。25℃条件下,粒径为2~4 mm水分蒸发较快;100℃条件下,水分累积蒸腾率粒径为2~4 mm最低,抗高温性能较好。相同转速不同保水剂之间加压0.5 h后,持水率表现为大粒径比小粒径高;不同转速下,3 000 r/min转速条件下保水剂的持水率略大于5 000 r/min,增加压力可降低保水剂持水率。随着冷冻时间的延长,保水剂的吸水倍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幅度较小,冷冻96 h后,粒径2~4 mm、粒径0.9~2.0 mm、粒径0.9 mm吸水倍率分别下降9.09%、9.42%、11.04%。3种粒径海藻生物保水剂在冷冻后吸水倍率均可保持在500倍以上,具有较好的抗冷冻性。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雨水是地下水的最重要补给源,也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中,通过借鉴美国雨水涵养与初雨水净化的成熟经验,设计了中国雨水涵养利用与初雨水净化系统,对屋面、绿地、道路、硬覆盖的排水与雨水涵养以及涵养水的利用、初雨水的净化等进行了研究。该系统在涵养雨水的同时,解决了初雨水净化的问题,与非涵养的普通雨水排水系统相比,管道长度短,管径小,节省了系统造价,是中国雨水利用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白洋淀湿地生态水位及生态补水方案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入淀水量不足,是造成白洋淀湿地生态及其环境恶化,淀泊萎缩的重要原因,如何修复已遭破坏的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并维护湿地的生态平衡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采用白洋淀湿地从1956—2000年的逐月实测水位数据,通过分析汛期和非汛期的水位经验频率以及白洋淀湿地的生态功能,确定了白洋淀周年的生态适宜水位范围为7.9~8.7 m。当白洋淀出现生态干旱,水位不能维持在7.9~8.7 m时,生态补水后应使淀水位保持在7.1~7.9 m范围内。本文从补水量和补水时间2个方面,对白洋淀湿地的生态补水方案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Simulation modeling methods are used to examine the problem of changing the normal functioning regimes of the system, failures, and restoration of its elements. The total time of failures during the period of operation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to them are evaluated. Calculation is the basis of the new optimization method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