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世界农业》1994,(7):20-22
澳大利亚棉花生产一、棉区分布与栽培管理1.棉区分布澳大利亚的棉花产区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两州的棉区从南纬23°扩展到32°,是澳大利亚两大主要棉花产区。新南威尔士州的棉区产量占全澳的3/4,主要分布在纳莫伊、格瓦特和麦克茵曲河谷...  相似文献   

2.
李韶民 《农业展望》2006,2(7):24-25
1 2006年上半年棉花生产形势分析 2006年全国大部棉区棉花播种以来光热条件较好,降水较为适宜,利于棉花播种出苗和幼苗生长,目前大部地区棉苗长势较好。但新疆棉区出现短时低温、黄河流域棉区出现阶段性干旱、长江流域部分棉区的倒春寒和强降雨对棉花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6月上中旬,南疆西部棉区气温持续偏低1~2℃,热量不足,不利于棉花花蕾生长发育:其它棉区光热条件较好,利于棉花苗期生长及现蕾。  相似文献   

3.
早熟棉区盐碱地棉花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规范河北省早熟棉区盐碱地棉花生产,促进河北省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河北省早熟棉区盐碱地棉花生产实际情况,对早熟棉区盐碱地棉花栽培的基础条件、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等提出具体要求。该规程(标准编号:DB 13/T 1181—2010)对河北省早熟棉区盐碱地棉花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沿江棉区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该棉区棉花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北疆棉区棉花引种试验初报徐建辉,王建中,刘永江(新疆农科院,乌鲁木齐,830000)刘景富,蔡世昌(新疆农科院玛纳斯试验站)(乌苏县农业局)北疆棉区属于早熟、特早熟陆地棉区,也是我国最北的棉区。每年播种面积达20X10’hm‘左右,占新疆棉花面积近三...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棉区的土壤盐碱化和春季干旱等问题,是棉花播种保苗环节的重要限制因素,严重影响着当地棉花生产。为克服这些因素,确保棉花顺利播种出苗,夺取丰收,本文作者从抗旱防旱、抑碱躲碱和科学播种等环节提出了适宜黄河三角洲棉区的棉花播种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北疆棉区划分及相应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当前北疆棉花大发展的形势,通过实地考察,根据各地气象资料,将北疆棉区划分为适宜棉区、次宜棉区、风险棉区,并提出各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冀中南(河北省邯郸、邢台、衡水、沧州和石家庄等市)地处黄河流域棉区,该棉区常年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40万km2左右,总产45万t左右。要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从而增加棉农的收益,在棉花种植上一定要讲究科学,消除传统的落后或不当的管理模式。经多年来深入棉区调查观察了解和生产经  相似文献   

9.
秦远93089系中科院遗传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陕西棉花研究所等单位协作攻关,采用棉花远缘杂交育种新技术,把陆地棉、瑟伯氏棉和中棉的优良性状融为一体,经抗枯萎病定向培育选育而成。该品种在我市从试验示范到推广,受到种植户和棉花加工企业的认可,是适合北疆早熟棉区的优质、高产、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江苏淮北棉区是棉花生产的重点地区之一,该地区棉花栽培多以直播地膜棉为主,为了提高直播地膜棉花的单产和质量水平,在直播地膜棉栽培上应注意抓好以下几点。1确保种植面积基本稳定,避免大起大落棉花生产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棉花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1999~  相似文献   

11.
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棉花生产主要集中在三大棉区:长江中下游棉区、黄淮海平原棉区和新疆棉区, 其总产量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80%以上.70年代未80年代初,由于植棉的比较效益下降,长江中下游棉区逐步萎缩,并向黄淮海平原棉区转移,致使黄淮海平原棉区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的60%以上;80年代后期,黄淮海平原棉区因病虫害严重,效益下降,棉花主产区转向生产条件优越的新疆棉区.1995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到全国的13.7%和20. 8%,至此新疆棉区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棉(省)区,肩负着保证国家棉花储备,促进我国棉纺工业发展的重任.1996年,国务院根据当时棉花生产形势,决定于"九五”期间在新疆建成国家特大型商品棉基地.随着国家棉花基地建设项目的启动,带动了新疆棉花迅猛发展, 1998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已达99.93×104hm2,总产140×104 t,分别占全国的22.4%和31.1%.目前,年播种面积500×104hm2,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1/3 ,棉花总产量350×104~400×104t,具备了生产优质陆地棉、优质中长绒陆地棉、超级长绒棉等多类型原棉产品得天独厚的环境与条件,是我国惟一的长绒棉产区.新疆棉花素以原棉品级高、色泽洁白、纤维长、经济产值高、生产成本低而著称.据统计,新疆棉花生产单位纯收益和成本收益率较其它棉区高40%左右;在新疆种植业商品产值中棉花产值占65%~70%;农民纯收入中35%来自棉花收入,南疆棉花主产区则占到60%以上. 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即在新疆特大商品棉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发挥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优势,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应变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品质和发展多类型棉为突破口,以转换流通体制为保证,坚持"主攻品种,调整结构,改进质量,降低成本,发展产业,提高效益”的指导方针和"稳定高效优质棉区,彻底退出低产风险棉区”的基本原则,将新疆棉花生产纳入我国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的战略布局之中,定位于国际市场和国内优质棉市场,通过品种优化工作、无公害植棉工程、植棉全程机械化工程、节水灌溉与科学施肥工作、无形市场网络工作建设和技术服务体系、标准与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改革基地建设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在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加强生产、流通、企业、科研、服务之间的联合,使棉花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单纯原棉生产向棉产业综合发展转变,逐步摆脱依靠国家补贴的被动局面,使新疆棉花生产真正成为依靠自身优势 ,按照市场规律发展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内外棉花市场形势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韶民 《农业展望》2006,2(11):26-27
1棉花丰收已成定局,预计产量642万吨 2006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达到8060万亩左右,同比上升5.8%。今年棉花生长中后期.各棉区天气总体有利,棉农田间投入较足,棉花产量可望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预计总产642万t,同比增长12.4%。一是棉花种植面积增长。西北内陆棉区为1973万亩,同比增加10.9%;黄河流域棉区3723万亩,同比增加8.2%;长江流域棉区2130万亩,同比增加6.8%。二是单产提高,由上年每亩75kg提高到79kg。  相似文献   

13.
吴勇 《农技服务》2006,(11):60-60
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电话:0311—7836342)培育的抗病、高产、转基因、抗虫棉花新品种冀杂1号(97H1)、冀棉958(冀1286),有效地解决厂现有生产上种植的多数棉花品种只抗棉铃虫,不抗枯黄萎病的一大难题,为提高棉花产量提供了有力的品种保障。两品种适于在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北部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荆门市近年棉花生产的三个特点。总结了棉区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经验,提出了全市棉区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则。  相似文献   

15.
1997~ 1999年我们在吐鲁番棉花枯萎病自然重病田和人工病圃 ,研究气温、地温对长绒棉棉区棉花枯萎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气温对棉花枯萎病影响较小 ,地温是影响棉花枯萎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灌溉和棉田日辐射量是影响地温的主要因子。在火焰山以南 ,棉花枯萎病发生盛期较南北疆棉区早 ,6月是棉花枯萎病隐症期 ,7~ 8月该病发病率回升 ,这与其他棉区不同。在火焰山以北 ,地温超过 30℃ ,棉花枯萎病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新疆棉花病虫害管理专家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依据新疆棉花生育进程和棉区病虫害发生规律,在收集棉花病虫害诊治知识和专家经验的基础上,利用KA3专家系统开发工具,建立了基于规则的棉花病虫害管理专家系统雏形。  相似文献   

17.
棉花新品种冀棉169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棉花新品种冀棉169的选育过程,并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适宜在河北省主产棉区以及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部分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新疆天山北坡棉区是新疆重要棉区,从呼图壁以西至博乐广大棉区占全疆棉花40%,各植棉县棉花面积占70%以上。由于连年重茬,施用以化学为主的肥料,使棉花产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为筛选一种能使连作地保持稳产和品质的肥料。特安排本项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9.
淮北棉区是安徽省主要棉区之一,常年植面积占全省的50%左右,单产一直低而不稳。本文分析了该区棉花低产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苏南棉花优质高产结铃新模式的探索郭景隆,张同武(常熟市梅李镇农技站215500)(常熟市经作站)我镇地处长江下游的苏南老棉区,棉花生产一贯以增三桃(伏前桃、伏桃、秋桃)为目标,管理上一般采取前期促早发,中期求稳长,后期防早衰的栽培技术。但在棉花生育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