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辣椒和甜椒花药培养的新进展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作者为了提高辣椒(Capsicum annuum L.)和甜椒(Capsicum annuum var.Grossum Sendt)花粉胚状体的诱导频率,研究了花粉发育时期、蔗糖浓度及活性炭对花粉形成胚状体的影响。用杂种F_1代和新引进品种为材料,使花药产生胚状体的频率提高到16.5%,得到一批发育正常的植株,在现蕾前,用0.2%秋水仙碱加倍后,大部分都能正常开花结果。 辣椒和甜椒花粉发育成胚状体或愈伤组织,主要通过B途径(花粉第一次分裂形成均等的两个子细胞)和A途径(由营养细胞分裂),两者继续分裂形成胚状体或愈伤组织。生殖核只分裂1~2次或根本不分裂就退化,不参与胚状体的形成。 处于单核靠边期的花粉对诱导胚状体比单核早期的花粉效果较好。 用NT_H培养基,附加 3~6%蔗糖、0.5毫克/升萘乙酸,500毫克/升酪朊水解物,1毫克/升激动素(或1毫克/升6-苄基氨基嘌呤)以及0.5%活性炭,能提高花药产生胚状体的频率。  相似文献   

2.
从黄花菜诱导出胚状体并发育成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在2毫克/升2,4-D的MS培养基上培养黄花菜(Hemerocalliscitrina Bar.)雄蕊,从膨大的花丝基部产生了少数不定芽,将其转入MS无激素培养基培养,获得胚状体;快成熟的种子接种在2毫克/升2,4-D+1毫克/升激动素十500毫克/升酵母粉的MS培养基上,从种脐胀裂处或萌发的幼胚上获得了胚状体。胚状体进一步发育成正常植株。对黄花菜胚状体进行了形态和组织学的初步观察,胚状体发育的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22。  相似文献   

3.
早熟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花药诱导成株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铃薯四倍体(2n=4x=48)栽培种花药培养,在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激动素0.5毫克/升、2,4~D1毫克/升。花药于花粉细胞处于单核靠边期接种,诱导出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培养基中添加IAA0.5毫克/升和6-BA1毫克/升有利于分化成苗,再添加NAA0.05毫克/升,生根素0.2毫升/升,则对幼苗生根和健壮有较好效果。花药培养以胚状体诱导成苗比愈伤组织诱导成苗的高。通过细胞学观察,愈伤组织分化成苗,有混倍体(2n=28、2n=32)、单倍体( 2n=24)和四倍体( 2n=48),而从胚状体诱导成苗均为双单倍体( 2n=24)。另外,对花药培养在马铃薯育种和实生种子利用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番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植株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自1975年开始番茄(Lycopeisicvm esculenetum Mill)花药离体培养的研究。大量的工作证明番茄花药离体培养的最适合时期为单核期。供试验的品种均可诱导产生愈伤组织。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 激动素1-2毫克/升 萘乙酸0.5-1毫克/升 3%蔗糖。当培养基内加入10%的椰乳时能明显地提高诱导频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MS 6-苄基腺嘌呤2毫克/升 吲哚乙酸0.2毫克/升 2%蔗糖。已从大叶早粉、满丝、北京早红×402番茄品种的愈伤组织中诱导产生出大量花粉植株。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为H 吲哚丁酸0.5毫克/升 2%蔗糖或MS 吲哚乙酸0.2毫克/升 2%蔗糖。培养适宜的温度条件为25-27℃。 通过花药压片的显微观察,已看到2-4个细胞的花粉粒和多细胞团。诱导出的植株经根尖压片检查,染色体n=12,证明是来源于花粉的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5.
作者用四季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ns Link et Otto)单核晚期花粉的花药进行培养,并获得了花粉植株。试验表明,诱导愈伤组织频率较高的培养基为B_5 激动素1毫克/升 2,4-D2毫克/升 蔗糖5%;诱导愈伤组织分化苗较好的培养基为MS 玉米素10毫克/升 吲哚乙酸0.5毫克/升 蔗糖 3%(但玉米素浓度要逐步提高)。将分化形成的无根苗扦插在蛭石基质上,浇入一定量加有0.1毫克/升IAA的MS减半培养液,两周后即可生根。分化的植株经根尖染色体检查2n=x=18,证明为单倍体花粉植株。  相似文献   

6.
白菜花粉植株的诱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花粉发育时期为单核至双核初期的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 Rupr.)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B_5、MS,附加不同浓度的2,4-D、NAA、KT(或6BAP)、腺嘌呤,温度为32~24℃。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B_5(或MS) 6BAP 2毫克/升 蔗糖1.5%,温度为24~17℃。生根培养基为White NAA 0.05毫克/升 IAA 0.2毫克/升 蔗糖1.5%。已在多种品种(组合)上获得较大量的花粉植株,为进一步开展单倍体育种提供了试材。 小植株根尖、幼叶体细胞染色体镜检n=10,为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7.
把带有无花果花叶病病状的一些无花果栽培品种(Cultivars of Ficus caricaL.)的茎尖,置于添加萘乙酸(NAA)0.18毫克/升、苄基腺嘌呤(BA)0.1毫克/升和赤霉酸(GA)0.3毫克/升的 MS 培养基中培养。出苗后转移到含 NAA0.5毫克/升和吲哚丁酸(IBA)0.5毫克/升的 MS 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然后移到土中。用上述方法培养出来的植株,在温室下培养长达15个月,甚至没有出现花叶病状。  相似文献   

8.
以多种类型的大白菜品系及F1为试材,探索了若干因素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大白菜游离小孢子的成胚能力差异极大,产胚量最高的基因型达到187个/皿,最低的为0个/皿;NLN-13液体培养基中BA的浓度为0.2mg/L(毫克/升),有利于小孢子胚状体的发生;NLN-13液体培养基中添加少量活性碳可明显促进小孢子胚状体的形成;大白菜小孢子植株在1/2MS+3%蔗糖+0.8%琼脂+0.1mg/ml(毫克/升)NAA生根培养基上生根良好,将已生根的小孢子植株移到1/2塘土+1/2粪土的盆中便可成活与生长。  相似文献   

9.
大花万寿菊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材料 大花万寿菊的顶芽、带侧芽的茎段。 2 培养条件 MS为基本培养基。 (1)丛生芽诱导培养基:MS 6-BA(细胞分裂素)1毫克/升 NAA(α—萘乙酸)0.005毫克/升; (2)继代培养基:MS 6-BA(细胞分裂素)1毫克/升 NAA(萘乙酸)0.01毫克/升; (3)生根培养基:MS基本培养基(不加任何激素),培养基中蔗糖为3%,琼脂为0.6%,pH为5.8~6,温度为23~26℃,每天光照10~12小时,光照强度约1000LX(勒  相似文献   

10.
蝴蝶兰叶片离体培养胚状体的发生及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以蝴蝶兰试管苗幼叶为外植体,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6-苄基腺嘌呤(6-BA)、腺嘌呤硫酸盐(Ad)、萘乙酸(NAA)及其组合对胚状体发生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蔗糖浓度及椰汁添加量对胚状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6-BA对胚状体的诱导效果较Ad好,NAA与二者配合使用可提高胚状体的发生率,其最佳浓度组合为6-BA 4.0 mg/L +Ad 2.0~4.0 mg/L+NAA 1.0~2.0 mg/L。蔗糖20~40 g/L+椰汁200 ml/L有利于胚状体的形成。组织学观察表明,胚状体起源于叶片气孔附近的上表皮细胞或上表皮下方的叶肉组织细胞,为单细胞起源,其发育过程与一般植物胚状体发生发育特征相似,最终发育成为类原球茎。  相似文献   

11.
以10个球茎甘蓝品种(系)为试材,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研究胚状体发生及其再生植株获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适量6-BA不仅使胚诱导成功率达到了100%,还显著提高了出胚率;胚状体发育程度和整齐度与基因型及每皿出胚数有关;子叶期为最佳的转接时期;MS+0.5 mg/L 6-BA+0.1 mg/L NAA是最适的成苗培养基。  相似文献   

12.
结球甘蓝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酶法从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F_1代杂种‘报春’的第一真叶分离原生质体,培养在修改的DPD液体培养基(CaCl_(2)·2H_(2)O800毫克/升,补加2,4-D0.5毫克/升、激动素KT1毫克/升、甘露醇0.3M、蔗糖20克/升)中,获得了持续的细胞分裂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细胞团转至修改的MS固体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转至MS加KT 3毫克/升、赤霉酸GA_(3)0.1毫克/升的分化培养基上后,分化出了大量丛生芽。分化的芽在MS加吲哚乙酸(IAA)、KT、 GA_(3)各0.1毫克/升、并补加N.Z.amine 500毫克/升的培养基上,形成了植株。  相似文献   

13.
以3个品种黄瓜的未授粉子房为外植体,进行胚状体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都获得了再生植株.不同品种、不同热处理时间和不同TDZ浓度以及外植体的切割方式对胚状体诱导率都有影响.不同品种及不同6-BA和NAA浓度组合对植株的再生率有影响.热处理3 d,外植体为条状,TDZ浓度在0.06~0.08 mg/L时这3个品种的胚状体诱导率较高.NAA浓度为0.05 mg/L,6-BA浓度为0.4~0.6 mg/L时有利于胚状体分化植株.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稳定的胚状体增殖成苗技术体系,以期稳定获得足够的再生植株,以花椰菜小孢子胚状体为试材,研究了植物生长激素6-BA、NAA对胚状体增殖及再生苗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胚状体在附加1.25 mg·L~(-16)-BA+0.025 mg·L~(-1)NAA的改良MS培养基上培养,增殖系数最高,可达10.3;再生苗在附加浓度为1.0 mg·L~(-1)NAA生根培养基上的生根效果最佳,平均每芽上生根数达到8.1个。因此,6-BA和NAA配合使用,可显著提高胚状体增殖系数;生根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NAA可增加再生苗的生根数。  相似文献   

15.
小叶绿萝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实验采用了愈伤组织和增强腋芽生枝能力两种途径对小叶绿萝进行组织培养.基本培养基为1/2MS.愈伤组织途径:最佳外植体为茎段;诱导愈伤培养基最佳PGR浓度配比为:6-BA(3.0 mg/L) NAA(0.4 mg/L) 2,4-D(0.8 mg/L(毫克/升));胚状体的分化培养基中不加入生长调节物质效果最好.增强腋芽生枝能力途径:外植体为带节的茎段;诱导丛生芽培养基中PGR最佳浓度配比为6-BA(3.0 mg/L) NAA(0.2 mg/L(毫克/升)).生根培养基中加入NAA(0.05 mg/L(毫克/升)).待根长到3 cm~5 cm(厘米)即可炼苗、移栽.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14,(8):227-236
正南瓜未受精胚珠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以南瓜(Cucurbita moschata)品种试验1号为材料,以未受精胚珠为外植体,研究了激素种类、外植体发育时期、高温预处理时间和AgNO3浓度对胚状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2,4-D、NAA和6-BA组合有利于胚状体的形成,出胚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MS+1.0 mg·L-1 2,4-D+ 0.25 mg·L-1 NAA+0.5 mg·L-1 6-BA,出胚率达31.1%;雌花开放当天的胚珠出胚率最高(26.7%),且愈伤组织形成频率低(5%);外植体在黑暗、高温(35℃)条件下处理5天有利于胚状体的形成,出胚率为32.2%。  相似文献   

17.
以神圣草莓茎尖为试材,进行离体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诱导产生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 6-BA1.0 mg/L(毫克/升) NAA0.3 mg/L(毫克/升),增殖培养基为MS 6-BA2~2.5 mg/L(毫克/升) NAA0.1mg/L(毫克/升),生根培养基为MS IAA0.3 mg/L(毫克/升) 活性炭0.2%.试管苗经适宜条件练苗驯化移植大田,成活率可达97%以上,而且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叙述多胚性柑桔品种未熟幼胚的早期培养技术,有可能为提高育种效率提供一条更有效的途径。使用的是椪柑(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和香水橙 ×枳( citrus sinensis × Poncirus trifoliata)的幼小种子。开花后105天的椪柑种子接种在附加IAA(1ppm)、BA(0.2ppm)、CH(400ppm)的MS培养基上,其中的幼胚能继续“胚性生长”并且增大,同时还形成了大量的胚状体。当这些增大了的胚及胚状体转移到含有NAA( 0.75 ppm)的MS培养基上后,能分化根、茎、叶,并发育成正常的植株。对授粉后75天的香水橙×枳的幼胚也作了诱导,并获得初步成功,它们的部分原胚形成了植株。  相似文献   

19.
丽格海棠叶片培养胚状体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利用丽格海棠盆栽植株叶片培养, 成功地诱导出胚状体并获得再生植株。具体步骤如下: Ⅰ. 在MS + BA 1 mg/L + NAA 4 mg/L + 2 ,42D 1 mg/L 培养基上预诱导10 d ; Ⅱ. 在MS + BA 1 mg/L 培养基上胚性细胞发生胚状体; Ⅲ. 在MS + IBA 0. 5 mg/L 培养基上小植株生根。组织切片观察表明, 胚状体起源于叶片上表皮细胞。  相似文献   

20.
防城金花茶体细胞胚状体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防城金花茶组织培养中胚状体的形成及各种影响因素。防城金花茶子叶在附加BA、KT、ZT、2,4-D和NAA的培养基上产生了体细胞胚,添加水解酪蛋白和酵母浸出汁能促进体细胞胚的发生。在低浓度激素或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胚状体可进一步发育形成完整的小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