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西瓜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西瓜遗传转化的研究现状,综述了西瓜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和遗传转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最佳外植体的选择、最适培养基的制备,以及抗生素、农杆菌菌株类型、菌液浓度、侵染时间、预培养时间、共培养时间和添加乙酰丁香酮等内容,讨论了西瓜遗传转化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一体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以西瓜品种‘华抗王’无菌苗子叶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对西瓜植株再生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子叶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1mg/L;最佳伸长培养基为MS+IBA 0.5 mg/L+6-BA 1.0 mg/L;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 0.4 mg/L。试验初步建立了适用于西瓜遗传转化的子叶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3.
西瓜未成熟胚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西瓜高效遗传转化的再生体系,以西瓜杂交品种‘秀玲’、自交系‘97103’和野生种质‘PI296341’的未成熟胚为外植体,分析了基因型、未成熟胚发育时间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因素对体外再生率的影响,获得了西瓜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结果表明,以授粉后24 d的西瓜未成熟胚为外植体,在MS+SH维生素+6-BA2.2 mg·L-1培养基上,‘秀玲’、‘97103’和‘PI296341’的未成熟胚外植体能够诱导出不定芽,不定芽诱导率为87.78%、82.78%和86.11%,不定芽在MS+SH维生素+6-BA 0.2 mg·L-1+IAA 0.02 mg·L-1培养基上伸长、展叶,在MS+IBA 1.0mg·L-1的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得到完整的再生植株。以未成熟胚为外植体获得再生植株的途径,可为西瓜遗传转化提供有效的受体系统。  相似文献   

4.
生物技术在西瓜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体培养、基因工程与分子标记分析等生物技术应用于西瓜性状遗传改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已建立了成熟的西瓜高效离体培养再生体系,主要应用于优良种苗快繁与重要性状遗传转化研究;染色体组水平的倍性操作已成功用于西瓜育种实践;在西瓜中已鉴定克隆多个重要性状基因;采用农杆菌介导或直接转化法,已将一些目的基因导入西瓜中,进行抗病、耐盐等重要性状改良;RAPD、RFLP、SSR、ISSR、AFLP等多种分子标记开始广泛应用于西瓜种质资源分析与系统演化、品种鉴定与倍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性状基因连锁标记与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番茄micro-TOM 是生物学研究的模式植物,它的离体再生体系对遗传转化及发育生物学研究至关重要。但是micro-
TOM 组培再生体系费时费力,容易污染。本试验通过对活体植株进行去头去腋芽诱导,建立了高效快捷、不依赖外源激素
的番茄micro-TOM 活体再生体系,为简化番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也为植物再生机理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6.
西甜瓜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甜瓜再生体系建立及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京欣一号’西瓜子叶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王春霞  简志英 《园艺学报》1996,23(4):401-403
西瓜(C市rUho UUbo刎组织培养的报道表明,不同西瓜品种的组培条件差异极为 显著,但尚缺乏可贤借鉴的西瓜组织培养以及诸因素对再生频率影响的系统研究资料。本 文以硒瓜品种京欣一号为材料,研究了西瓜子叶组培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冒在建立适 用于遍传转化的该西瓜品种子叶侠速高频再生系统,为遗传转化的研究及育种提供依据。 1.1,外植体的获得及组织培养方法京欣一号种子购自上海市种子公司。将种子小心去 壳,吸账 8~ 10小时, 70%乙醇消毒 1分钟, 0.!%升汞消毒 8分钟,无菌水反复冲洗后 移至 1/ 2 MS培养…  相似文献   

8.
四倍体西瓜子叶植株再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倍体品种西瓜含糖量高、抗逆性强,可直接作为商品瓜,同时以西瓜四倍体品种作母本与二倍体品种杂交,可以选育无籽西瓜新品种。现有的四倍体材料许多都具有亲缘关系,由于优良亲本材料重复使用,使遗传基础变得狭窄,导致西瓜多倍体抗病育种越来越难。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将抗逆基因导入四倍体品种,是获得四倍体新种质的一条捷径,国内外已着手西瓜植株再生及转基因方面工作,关于西瓜四倍体品种子叶植株再生少见报道。本文通过研究2个四倍体品系不定芽的植株再生,建立了四倍体西瓜品种子叶外植体再生完整植株的技术体系,以期为日后开展转基因技术研…  相似文献   

9.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入西瓜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西瓜品种ZKM的再生体系和农杆菌介导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mosaic virus,ZYMV)的外壳蛋白(cp)基因导入西瓜的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质量分数0.6%琼脂是适宜种子萌发的基本培养基,切取5d龄的西瓜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接种在MS+BA2.0mg/L诱导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效率最高。选用75mg/L卡那霉素筛选西瓜抗性芽较为合适,外植体经预培养2~3d,菌液浓度以OD600nm值为0.4,共侵染10min有利于提高西瓜转化的效率。经PCR检测,ZYMVcp基因已经导入西瓜植株,转化频率为0.15%。  相似文献   

10.
西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面积和产量居世界水果前列。由于西瓜资源的遗传背景相对狭窄,对于一些重要病害缺乏可利用的抗性材料,采用转基因手段有助于创制新种质。转基因技术是生物遗传改良和基因功能验证的重要方法,而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是植物转基因成功与否的2个前提条件。西瓜遗传转化采用的方法有多种,而农杆菌介导法应用最广泛。大量的研究表明,西瓜是被公认比较难于转化的作物,目前为止转化效率低仍然是阻碍西瓜转基因的主要瓶颈。本文分析了西瓜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如西瓜的种子贮存时间、基因型、苗龄、外植体类型、激素组合、培养条件;同时分析了农杆菌介导法影响西瓜遗传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筛选标记基因、农杆菌菌株类型、预培养时间、农杆菌侵染时间和浓度、共培养时间;探讨了目前西瓜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体系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李坤坤  徐昌杰 《园艺学报》2017,44(9):1633-1644
蔷薇科果树在世界果品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蔷薇科果树离体再生和遗传转化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在较大的树种上均有报道,但对于离体再生与遗传转化体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技术参数细节等缺少系统总结。从离体再生途径、离体再生影响因素、遗传转化概况、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总结,对未来研究趋势和热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甘蓝类蔬菜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甘蓝类蔬菜再生体系的建立、导入的目的基因、遗传转化方法、转基因植株筛选与检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杆菌介导西瓜转葡聚糖酶及几丁质酶双基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明方  于天祥  杨景华  毛碧增  何祖华 《果树学报》2006,23(3):475-478,i0002
采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法将含有葡聚糖酶基因和几丁质酶基因表达载体遗传转化西瓜(Citrulluslanatus),遗传转化体系为以子叶为外植体经过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Kan抗性芽的分化率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GUS阳性芽的百分率逐渐升高,共培养时间30h后,GUS阳性芽的百分率趋于平稳,同时,通过对候选转基因植株中GUS基因染色鉴定、卡那基因、葡聚糖酶基因及几丁质酶基因特异引物PCR检测,表明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基因已成功导入西瓜植株中,转基因植株的表现在进一步研究中。  相似文献   

14.
百合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洁  刘晓华  管洁  吕英民 《园艺学报》2012,39(9):1793-1808
从百合基因克隆(包括减数分裂基因、花发育基因、花色基因、花粉发育基因以及抗性相关基因),再生体系建立(包括不定芽再生系统、原生质体再生系统、体细胞胚再生系统、愈伤组织再生系统),外源基因转化方法(包括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DNA直接导入系统的基因转化、花粉管通道法)及转基因应用等方面,介绍近年来国内外百合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百合分子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欧美杨107为试材,采用农杆介导法进行双抗虫基因(Bt Cry1Ac基因+API慈姑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探讨了影响欧美杨107的遗传转化的不同因素,初步建立了欧美杨107品种高效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及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经PCR检测和虫试效果,证明了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欧美杨107的基因组中,从转基因株系中筛选出生长发育正常并抗虫能力强的优良株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结球甘蓝高效遗传转化受体材料,以高代自交系YL-1、21-3、12J35、650为试材,比较不同材料具柄子叶和下胚轴的再生频率差异。在4份供试材料中,YL-1为最优转化受体,再生频率显著高于其他3份材料;YL-1具柄子叶和下胚轴的再生频率无显著差异,均可用于遗传转化。进一步对YL-1遗传转化过程中光照强度、Basta除草剂浓度、农杆菌侵染浓度等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发现光照强度为4 000 lx时更有利于不定芽诱导;除草剂最适筛选浓度为8 mg·L~(-1);农杆菌侵染浓度OD600=0.3侵染8 min,YL-1抗性芽再生频率最高。基于建立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共获得47株抗除草剂植株,PCR检测显示其中12株为阳性,初步表明bar基因已转化到甘蓝中,转化率达到2.18%。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2株PCR阳性材料进行基因表达分析,均检测到bar基因高效表达。甘蓝高代自交系YL-1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可为今后结球甘蓝基因功能鉴定及重要农艺性状的改良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果树》2017,(Z1):72-77
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对梨体细胞变异筛选和品种改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外植体选择、培养基配方、培养条件3个方面对梨组培快繁体系构建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遗传转化外源基因类型、外植体和菌株选择、培养以及检测方法,指出了现阶段梨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梨砧木及品种改良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对甜瓜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立以农杆菌介导的表达ACC脱氨酶基因的甜瓜遗传转化体系过程中,进行了抗生素影响甜瓜植株再生试验。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对甜瓜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及生根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5 mg/L的卡那霉素百可作为今后甜瓜遗传转化筛选转化体和非转化体的临界浓度;200~400mg/L浓度范围内的氨苄青霉素能够很好地抑制农杆菌过度生长造成的污染,但对甜瓜植株再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甜瓜再生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6):9-12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为主题的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作物品种改良,把育种技术从宏观水平提高到微观水平,为品种改良提供了一条全新途径。在甜瓜品种改良过程中,建立高效的甜瓜再生体系是甜瓜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中的关键性基础工作。对甜瓜进行遗传转化研究首先要建立一套甜瓜的离体再生体系。文章综述了甜瓜再生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外植体基因型、部位、生理年龄、培养基组成、激素种类和浓度等主要因素对植株再生的影响,分析了目前甜瓜再生体系在建立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再生体系技术的应用前景,旨在为甜瓜再生体系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目前西瓜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受体的培养和西瓜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西瓜遗传转化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