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来稿摘登     
笔者试用He—Ne激光治疗奶牛非化脓性放线菌病一例,现介绍如下。病例介绍1988年5月15日本场职工李××家,饲养的一头5岁丹麦黑白花奶牛患放线菌病。在应用碘化钾、抗菌素、局部涂药治疗十几天无效,反而病情恶化情况下,采用He—Ne激光治疗。选用上海医用激光仪器厂生产的HNZSQ-2氦氖激光照射器,输出功率25mW,波长6328(?),工作电流8—10mA。将被照射牛保定在六柱内,头部固定  相似文献   

2.
选用24头体重(683.1±14.9)kg、胎次(2.5±0.2)、上一泌乳期305 d产奶量(7339±18)kg和预产期(24.5±0.2)d的经产奶牛,随机分为4组,从分娩前19 d开始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丙二醇0、150、300、450 mL/d,研究丙二醇对围产期奶牛氮平衡和尿中3-甲基组氨酸(3-MH)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奶牛分娩后第7、21、35天沉积氮逐渐增加(P<0.05),但均显著低于分娩前第21和第14天(P<0.05)。而奶牛分娩后第7、21、35天尿中3-MH逐渐增加(P<0.05),均显著高于分娩前第21和14天。分娩前第21天各组奶牛沉积氮和尿中3-MH没有显著差异(P>0.05),日粮添加丙二醇显著提高了奶牛分娩前第14天的沉积氮;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丙二醇300、450 mL/d显著提高了奶牛分娩后第7、21天和35天的沉积氮(P<0.05),显著降低了分娩前第14天和产后第7、21、35天尿中3-MH(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丙二醇有益于改善围产期奶牛氮平衡和降低体蛋白质分解代谢,适宜添加量为300 mL/d。  相似文献   

3.
72 % 2 ,4- D丁酯乳剂是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属激素型 ,为选择性除草剂 ,低毒。奶牛误食喷洒过该剂农药的小麦和污染的水而发生中毒。临床抢救治疗经过报告如下。1 发病概况 我区 1 999年 5月 2 9日下午 ,给七号地十六区小麦刚喷洒除草剂 ( 2 ,4- D丁酯乳剂 )灭草。个体养奶牛专业户姜××于 1 999年 5月 30日上午 8时 ,将 4头成年奶牛置小麦地边 ,该牛吃了大量的小麦 ,喝了污染的水 ,大约 1 h后发病 ,主要特征是中枢神经机能紊乱 ,经过 3h左右的抢救治疗 ,全部治愈。2 临床症状 体温 35 .6℃ ,脉搏 1 2 4次 /min,呼吸84次 /min,精神高…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赫尔尼亚比较少见。笔者在西安市未央区兽医院曾遇一例。病史:患牛系杨×自养的黑白色牛。九岁,体型较大,营养良好。于1984年2月干奶。5月23日分娩,产一健康母犊。母牛乳  相似文献   

5.
1992年5月2日裴德镇张××家养的2头毛驴因患疥癣病,往身上涂擦柴油而引起中毒。笔者用口服补液盐(ORS)给予治疗,均治愈。1 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6.
日粮蛋白质摄入量对泌乳奶牛氮排泄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3个重复的4&#215;4的拉丁方试验设计,给体重、产奶量和泌乳天数接近的12头经产荷斯坦牛饲喂4种等能量水平、不同蛋白质水平(13.2%、14.1%、15.0%和16.2%,干物质基础)的日粮,来研究不同日粮蛋白质摄入量的泌乳奶牛尿氮、粪氮和总氮排泄量(尿氮+粪氮)变化情况。整个试验期共56d,每期14d,第1天~第10天为调整期,第11天。第13天为粪尿收集期。结果表明.奶牛氮摄入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随着日粮蛋白质摄入量的增加,不同处理组奶牛的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奶牛的尿氮、粪氮和总氮排泄量随氮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处理组奶牛的尿氮排泄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总氮排泄量有显著差异(P〈0.05),但各处理组间的粪氮排泄量无显著差异(P〉0.05)。适当控制奶牛氮摄入量是泌乳奶牛氮素减排首要考虑的营养措施。  相似文献   

7.
2002年10月,伊川县畜牧兽医工作站(以下简称县畜牧站),对该县白元乡土门村杨××饲养的奶牛实施布病监测,当天,场方一头奶牛死亡,为此引发了一起死亡赔偿纠纷,历时近一年,最终以县畜牧站一审败诉、终审胜诉,划上了句号。案件本身并不复杂,但对兽医医疗事故鉴定的质疑却耐人寻味。1案件经过2002年10月4日上午,伊川县畜牧站工作人员周××、张××等4人,依据《洛阳市生鲜乳生产管理办法》(洛阳市人民政府洛政200247号)规定,对该县白元乡土门村杨××饲养的奶牛进行布病监测。他们依次给牛编号后,实施颈静脉采血,场方人员负责牵牛保定,县畜牧站…  相似文献   

8.
笔者从 1997年~ 1998年 5月 ,用阿福丁内服治疗黄牛混晴虫病 5例 ,全部治愈。病例 1  1997年 7月 10日大连乡林楼村林×× 1头 6岁体重 2 5 0 kg的母黄牛就诊 ,主诉 :该牛左眼 3天前发现流泪 ,现流泪不止眼已睁不开。撑开眼睑见结膜红肿充血 ,眼球上有一指甲大的白翳 ,用直柄  相似文献   

9.
试用乳酸环丙沙星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李正瑜肖首荣(齐齐哈尔市建华乡畜牧科技服务站繁育室)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来自三个自然村大的养奶牛户孙××、韩××、关××,产后50~80天1~5胎40头分娩母牛。经直肠检查,卵巢正常,发情排卵正常。平时从阴...  相似文献   

10.
将20头健康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在基础日粮不变的情况下,进行45d的奶牛饲喂试验。结果表明,每头日饲喂中草药100g,150g和200g的奶牛日均产奶比对照组提高了7.3%、9.5%和12.9%;白细胞总数比对照组提高了0.44×109个/L、0.99×109个/L和1.13×109个/L;血清球蛋白比对照组提高了1.79g/L、3.38g/L和3.71g/L。  相似文献   

11.
食管梗塞疾病多发生在成年牛,而犊牛很少发生。治疗时,采取手术疗法不多,笔者曾用手术治疗本病。报告如下。十队职工曹××,饲养1头6个月龄的黑白花奶牛公犊,于1984年9月10下午发  相似文献   

12.
营养不良性贫血在乌鲁木齐市多见于猪,而奶牛极少发生。笔者在1985年遇一患牛,经中西药治疗,收效满意。 (一)病史乌鲁木齐县大湾乡××一头6岁黑白花母牛,1985年3月18日产犊。产前进食就少,从4月初逐渐消瘦,曾多次诊治,未见好转,4月14日畜主牵至我所求治。  相似文献   

13.
奶牛产后乳房水肿病近年来在我县呈上升趋势,按常规乳房炎治疗效果不明显。经的临床观察和治疗发现,不应按临床型乳房炎进行治疗,应以热敷、按摩乳房为主,增加运动、利尿、促进吸收和制止渗出为辅进行治疗。本病多发于产后2~4日的初产牛或高产奶牛。临床症状为:水肿不消,整个乳房触摸较硬,指压留有痕迹,但无痛感,体温正常,吃喝无明显变化,影响正常乳量。房血液循环不畅;或饲料单一,精料饲喂比例不合理所致。治疗:①50%糖250毫升×1瓶、10%糖500毫升×2瓶、氯化钙20毫升×10支、硫酸镁80~100毫升、10%安那加20毫升×1支,混合,一次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14.
1985年5月下旬,于屯村张××养鹅500只,25日龄,由于饲喂大量灰菜,引起146只急性死亡。情况如下。一、发病情况张××养鹅500只,开始五天喂绿豆,5~15日龄喂绿豆、大米,15日龄后喂玉米(无发霉变质)、小白菜,从5月24日起改喂灰菜。24、25两天阴雨,26日天气多云,中午转晴,死鹅40余只。乡站治疗:每只鹅3万单位青霉素肌注,普遍加喂复方敌菌净(按说明服)。27日天气晴,死亡40余只。28日天气晴,死亡50余只。县站诊断,怀疑灰菜引起感光过敏,让其停喂灰菜,并用葡萄  相似文献   

15.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疾病,但环疽性乳房炎在临床上少见。笔者在1989年6月份收治一例。1.症状:我场九队赵××饲养的3岁奶牛6月25日产犊,第一胎。26日就诊,临床检查营养良好,食欲废绝体温40℃以上,脉搏89次/分,呼吸45次/分,步态僵  相似文献   

16.
奶牛由于长期舍饲,大量饲喂精料,且运动较少,造成了奶牛产后胃内酸度过高,易引发本病。临床症状:体温正常,病初多有食欲,排粪迟滞、量少、发黑、有胶冻样物;后期多排煤焦油状粪便,且粘稠,食欲废绝,不反刍,但始终饮水。治疗方法:10%葡萄糖500毫升×1瓶、维生素C10毫升×5支、樟脑10毫升×2支;10%葡萄糖500毫升×1瓶、庆大霉素10毫升×3支、可的松20毫升×5支;5%葡萄糖500毫升×1瓶、黄芪注射液10毫升×10支;5%碳酸氢钠500毫升×1瓶。以上药品一次静脉注射。②斯达康泰5毫升×6支、期达胃泰5毫升×3支,以上药品一次肌肉注射,一天二次。③乳酸…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四川省牧区牦牛和半农半牧区黄牛产奶量低的问题,在纯牧区的红原县,半农半牧区的马尔康县引种(黑×黄、西×黄)奶牛,半农半牧区的汶川县引种黑白花奶牛进行适应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引进高寒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奶牛能适应其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在舍饲和半舍饲条件下,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良好,繁殖成活率达80.77%~83.33%,泌乳期分别为红原210天、马尔康240天、汶川270天,一胎次产奶量相应为1772.41±69.74kg、2073.64±11.04kg、2351.71±40.80kg.  相似文献   

18.
1991年5月,莱阳市沐浴店火山后村杜××饲养的2—3月龄鹌鹑900只,多层笼养,每平方米约30只,生长良好,存活率达98%,未进行过防疫注射。5月25日院内蛋鸡发生新城疫,5月28日鹌鹑发病,死亡3只,次日死6只,30日死20只,持续10天,共死亡鹌鹑40余只。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四川省牧区牦牛和半农半牧区黄牛产奶量低的问题,在纯牧区的红原县,半农半牧区的马尔康县引种(黑×黄、西×黄)奶牛,半农半牧区的汶川县引种黑白花奶牛进行适应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引进高寒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奶牛能适应其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在舍饲和半舍饲条件下,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良好,繁殖成活率达80 77%~83 33%,泌乳期分别为红原210天、马尔康240天、汶川270天,一胎次产奶量相应为1772 41±69 74kg、2073 64±11 04kg、2351 71±40 80kg。  相似文献   

20.
奶牛乳汁不经犊牛吸吮或手挤,自然流出,俗称漏乳。此症多见于哺乳期,若见于初孕而未产奶牛,多由气血虚或肝气郁结所致。近几年来笔者曾治8例气血两亏的漏乳,经用中药“八珍汤”加减,轻症二剂,重症四剂,均获治愈,现介绍如下。病例一:1985年12月15日,永嘉县沙头乡响山村畜主刘××饲养的黑白花奶牛,初怀八个月,四乳头先后自行溢出清稀乳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