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科技开发》2005,(5):43-44
京农2号是一个早熟、高产、优质的红小豆新品种。经高产栽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本品种小面积高产地块亩产达260多公斤,大面积种植亩产达120~190公斤。适于华北大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由于啤酒酿造业的崛起,市场对优质啤酒大麦的需求量日益扩大.沪麦16号是由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育成适应沪、浙及江苏南部地区种植的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我场于1999年引进种植了该品种,经过几年的发展,建成了种植面积达750hm2、年产优质啤酒大麦5000吨的生产基地,出现了一批亩产500kg的高产典型,并总结形成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今年,江苏农垦积极采取措施推进粮食高产增效,夏粮取得全面丰收。垦区(小大麦)种植面积达到90万亩,总产达4亿公斤,平均亩产选445公斤,面积、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4.
二、江苏不同阶段主要啤酒大麦品种及育种特征 第一阶段(1973~1988年)二棱啤酒大麦取代多棱饲料大麦.早熟为主要特征。江苏啤酒大麦的发展是从早熟3号大麦品种的引进推广开始的。该品种是浙江省从日本引进的二棱大麦品种.具有高产、早熟、千粒重高等优点,从而迅速取代多棱饲料大麦品种.在生产上推广种植,年最大种植面积达800多万亩.是1975~1980年间的主栽品种:1981年起,由于早熟3号植株偏高、耐肥抗倒性差,逐渐被盐辐矮早三所取代。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大麦产业科技发展现状及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麦是粮、饲、酒等多用途作物。21世纪以来,中国大麦种植面积显著减少,其中啤酒大麦面积大幅下降,食用大麦面积相对稳定,而近年来饲料大麦需求增势迅猛。"十三五"应顺应大麦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需要,在继续加强"优质高效"啤酒大麦新品种选育和生产技术集成创新、"粮草双高"的食用大麦新品种选育的同时,将饲料大麦的新品种选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加工技术研究作为主攻目标。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我市春粮免耕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我市安溪镇在大麦免耕栽培上更为突出。如1996年,全镇实收面积5371亩,平均亩产273.5公斤。其中,春粮连片1080亩示范方,平均亩产达301公斤,并涌现出了超350公斤的高产田块。如梁金水农户高产田块1.15亩,品种浙农大6号,11月12日播种,土地利用率92%,每亩有效穗44.38万,每穗总粒23.14粒,实粒22.75粒,千粒重36克,理论亩产363.5公斤,实收亩产361公斤。因此,在安溪镇召开的全省春粮现场会上,安溪镇的大麦生产得到了省市领导和兄弟县、市代表的一致好评。安溪镇在长期抓春粮免耕高产栽培中总结出五条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7.
<正> 青贮饲草是奶牛的好饲料,长年饲喂青贮饲草,可保证牛奶稳产高产.过去我场种植大麦青贮和玉米青贮.由于产量低,一年生产的青贮不够半年喂.所以,成乳牛年平均产奶量仅3000公斤左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场1981年开始大搞青贮饲料生产,一年三茬种植,获得较高产量.种植大麦,青贮亩产1500公斤;玉米青贮亩产2000公斤;种丽欧高粱青贮,亩产达3250公斤.全年亩产青贮6750公斤.这样,保证了1982年全群牛全年饲喂青贮,每头成乳牛平均年产奶3945公斤,比1981年提  相似文献   

8.
金陵57自1982年引进我县试种以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87年达10.9万亩,平均亩产为505公斤,其中周岗乡109.6亩丰产方,平均亩产631.5公斤,並有6.8亩亩产达688公斤;龙都乡农科队104亩丰产方,平均亩产达623.9公斤。我们根据几年来的试验结果及大面积调查,对金陵57的高产途径与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自1986年山东省政府批准莒县为出口花生商品基地,并随即进行出口花生品种及高产技术开发研究以来,筛选出鲁花3号和"78961"更换出口小花生当家品种白沙1016,种植面积10万亩,验收平均亩产250.7公斤,比前三年种植白沙1016平均亩增100公斤,其中高产示范田2941.9亩,平均亩产319.7公斤,最高达408公斤;筛选出鲁花9号和鲁花10号更换出口大花生当家品种花17,种植面积2万亩,验收平均亩产329.6公斤,比前三年种植花17平均亩增129公斤,  相似文献   

10.
将乐县地处闽北山区,水田面积近20万亩,是省级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也是三明市优质烤烟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全县推广烤烟——超级稻优质高产栽培模式面积在5万亩以上,一般亩产优质烤烟150公斤,亩产稻谷650公斤以上,亩产值达3200元以上,比种植双季稻亩增产值2000元以上,增产增收显著。现将烤烟——超级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1990年滑县县委、县政府组织22个乡镇,对30万亩夏玉米进行高产开发,经县高产开发指挥部验收,平均亩产566公斤。有165块高产田,面积1007.3亩,平均亩产650公斤以上。枣村乡西莹村唐福吾种植的一亩掖单13,亩产达906公斤。在开发方的带动下,全县53.6万亩夏玉米平均亩产370公斤。高产开发田普遍实行麦垄套种,主要抓了四项关键技术措施。一、扩大种植良种,改平展叶型为竖叶型玉米品种。开发方种植竖叶型玉米品种面积占70%以上,竖叶型品种上部叶片上冲,叶相直立,夹角较小,有利于光的投射,植株冠层形成了良好的透光层,提  相似文献   

12.
<正> 谷子适应性广,耐旱耐瘠薄,抗逆性强,营养丰富,是冀北山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承德市(原为地区,下同)历年种植面积在70万亩以上。近年来,由于因地制宜地引进优良品种及改进栽培技术,单产大幅度提高。1992年全市高产示范面积15.5万亩,平均亩产364公斤,是对照的2.3倍。“旱千”优种最高亩产达514.5公斤。初步改变了谷子低产面貌。其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3.
蓝许祥 《福建农业》2011,(11):10-11
诏安县地处福建最南端,全年基本无霜,冬季极其适合马铃薯的种植。近年来,诏安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增长较快,为了规范生产和管理技术,提高农民的种植效益.诏安县农业局在白洋乡阳山村建立百亩冬种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示范片,实施面积112亩,取得了好收成,经有关部门验收,平均亩产达2238.8公斤,其中最高产的一块面积1.14亩。  相似文献   

14.
连云港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无霜期长,小麦生长期间光照充足、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是本省小麦高产区之一。为了探索小麦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我市自1978年以来进行了38块田的小面积高产试验,有14块田32.83亩平均亩产达611.4公斤,其中1984年东海县农科所1.208亩泗阳936亩产641.4公斤,1988年赣榆县赣马良种场2.05亩枣庄20-24亩产663.8公斤,1989年东海县石榴乡农技站2.077亩临沂85-14亩产699.26公斤。这些小面积的高产经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C4光合作物,具有较大增产潜力。近几年,通过选用优良品种、改进栽培管理方式,出现了不少亩产650公斤乃至800公斤的高产典型。任县岭南村卢东申种植蠡玉16,亩产达805公斤,尼家庄赵云相种植先玉335,亩产达790公斤。总结高产经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郭月华 《新农业》2009,(11):26-26
建平县是辽西地区南果梨的主要产区,种植面积达2.4万亩。为了提高南果梨生产的经济效益,县林业局从2006年开始实施“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南果梨优质、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开发”项目,三年来累计开发南果梨2.268万亩,南果梨亩产增加100~200公斤,优质果率提高20%~30%,达到85%以上,优质南果梨产量达5400万公斤,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鉴定出适应沾益县冬旱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早熟啤酒大麦新品种,为沾益县啤酒大麦品种推广应用提供依据,2014年引进11个啤酒大麦品种进行熟期、产量和抗病性等综合性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云啤15号、云啤17号、凤大麦10号、云大麦13YD-6、云大麦13YD-1具有产量高、抗性较好、适宜性较广等特点,可作为沾益县冬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18.
<正> 河南省地处中原,气候温和,适宜种植大麦,历史上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曾居全国之首。近代由于种种原因,使大麦面积和产量下降。现在,全省种植面积不到200万亩,单产不到150公斤,科研、生产十分落后。进入八十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改善,啤酒工业兴起,二棱啤酒大麦引进我省,并逐年发展。但常因栽培措施不当,造成产量低、品质差。为此,我们根据河南的生态条  相似文献   

19.
选择抗旱性强、农艺性状较好的旱稻品种,在我省以启东为主的旱作地区进行多点单作和套作栽培试验与示范,取得显著效果。单作一般亩产稻谷300公斤以上,高产田块亩产达350~400公斤。与玉米2米种植组合套作栽培,铺地单产稻谷200~250公斤,加上玉米合计秋粮亩产500~600公斤。试验明确了“IRAT 109”(粳)和“农林12号”(糯)是现阶段旱稻生产上比较理想的两个品种,并对旱稻栽培技术要点作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20.
富源县多产大麦,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大,常年播种面积在2.32万亩左右。大麦生产多集中在中海拔地区,是解决大小春茬口矛盾主要粮饲作物之一,也是生产啤酒的重要原料。近年来为解决烟麦茬口矛盾,加之市场对麦芽的需求逐年拉动起来,特别是啤酒大麦的种植面积快速增长。自然传统的零星分散种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品种的多样性,严重制约着大麦生产的发展,自然区位优势未能充分的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按照"开发一种资源,建立一个市场,带动一个产业,发展一个特色,富裕一方农民"的思路,为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增收,结构调整,发展啤酒大麦,振兴富源县经济具有十分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