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1 园土消毒 大棚蔬菜由于连作次数多,一般病害较为严重。用化学药剂进行园土消毒,可以杀灭靠土壤传播病害的病菌,降低发病率。可在冻土中注入8~10g/m2多菌灵或福美双、拌种双、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2 双层保温 采用双层保温措施,即在大棚内加盖地膜或设置小拱棚,可有效地提高棚内温度。3 棚膜采用聚氯乙烯无滴薄膜 聚氯乙烯薄膜作棚膜,棚内水蒸汽不在膜上凝聚成水滴,增加了透光率。4 采用膜下滴灌技术 在两菜畦间的地面上、地膜下,布置一条带有孔眼塑料管作为毛管,水从毛管孔眼流出,对蔬菜根部进行膜下管孔…  相似文献   

2.
通过改用或是采用一些小技巧,能够改善大棚内蔬菜的生长条件,提高产量和品质。一是园土消毒每m2床土用3~5g多菌灵或溴化甲烷处理,来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二是双层覆盖在大棚内覆盖地膜或是增设小拱棚。覆盖地膜可以使土表土壤温度提高2℃,增设小拱棚可以使  相似文献   

3.
 早春茬番茄双层“天膜”覆盖栽培早春茬番茄栽培长期以来广泛采用的是3层或4层覆盖,即大棚内搭小拱棚、小拱棚下盖地膜或在3层覆盖的基础上再在小拱棚上盖草帘。近年来,笔者在大棚内改用双层“天膜”加地膜;或双层“天膜”加小拱棚覆盖技术,明显地提高了棚温,在最...  相似文献   

4.
进入晚秋气温降低,大棚蔬菜如不进行冻害预防,将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绝收,所以要获得晚秋大棚蔬菜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应用科学的预防冻害技术。1增加覆盖物在棚室四周加盖草苫或玉米(麦)秸,可提高棚室温度1~2℃;在原有草帘上再盖一层薄膜,不仅可以挡风雪,而且可使棚室提高温度2~3℃。2经常打扫、擦洗棚膜经常打扫、擦洗棚膜的灰尘和积雪,以利增加光热,提高棚温。3覆盖地膜或小拱棚棚室内若属高垄栽培,可在高垄覆盖一层地膜;若平畦栽培,可支小拱棚,均可提高地温2℃左右。4双层膜覆盖在无滴膜下方栓绳,铁丝上方再搭一层薄膜,其中隔…  相似文献   

5.
①园土消毒。1m2床土用3~5g多菌灵或溴化甲烷处理,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②双层覆盖。在大棚内覆盖地膜或增设小拱棚。覆盖地膜可以使地表土壤温度提高2℃,增设小拱棚可以使蔬菜生长环境的气温保持在15℃以上。③改进架膜方式。用铁丝代替竹竿、竹片架膜,用塑料绳代替竹竿为攀附物,能减少遮光,提高光合效率。④改进灌水方式。用滴灌或膜下暗灌代替传统的大水漫灌,可以使棚内空气的相对湿度降低10%以上。⑤选用无滴棚膜。这种膜上不会凝聚水滴,透光率可达98%以上。如果使用一般棚膜,可以在棚膜上涂灭滴灵或每天坚持清扫水…  相似文献   

6.
长江流域早春番茄早熟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早熟、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采用大棚套小拱棚和地膜的保护措施,根据天气情况在小拱棚上再加盖适当的保温措施的栽培方法,少数地区还有直接用小拱棚加地膜的栽培方法,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和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蔬菜生产三主作区.近些年,和县冬季低温范围通常在-3~-6℃,时间约在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上中旬,时有出现的极端最低温(-7~-9℃)通常在元月下旬前后,持续7天左右.和县蔬菜大棚均为南方管形棚,越冬栽培的种类基本是茄果类,越冬保温一直沿用大棚内加小拱棚,小拱棚膜上梯次叠加草帘的办法,遇低于-9℃低温时,再在草帘上临时加盖"二层皮"(一般为废旧膜),每年保温覆盖时间约3个半月.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早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早熟栽培是在冬季播种后覆盖地膜的基础上加搭小拱棚和大棚或盖草帘,不仅可以避免早期马铃薯地膜栽培幼苗遭霜冻害,而且由于采用地膜加小拱棚栽培增温速度快,保温效果好,出苗早而齐,植株生长发育快,使薯块膨大所需最适宜的温度与4月份气温、地温相吻合(本市4月份土壤10cm的平均温度14.5℃,5cm的为15.1℃,加上保护措施,最适宜块茎生长发育),4月中下旬开始上市,产量、产值、效益明显提高。特别是早上市、早让茬,既可缓和春季蔬菜紧缺的矛盾,又适于与春玉米、棉花、西瓜等作物间作套种,减少共生期;马铃薯的茎叶还可作牲畜饲料或直接还田,利于提高下茬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蔬菜设施栽培面积的迅速增加,番茄设施栽培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番茄冬春茬大棚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提早番茄上市时间,而且产量较高,种植效益明显。目前我市主要采用地膜、小拱棚、二道幕、大棚等多层覆盖的方式进行番茄生产,其中小拱棚和二道幕采用无纺布为覆盖材料。无纺布覆盖不仅能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而且还有透气、降低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和提高产量的作用,其番茄种植每667m^2平均产量达7000多kg,667m^2效益达1.2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
我们莱阳市的许多瓜农栽培西瓜,都采用大棚、小拱棚和地膜3层覆膜的方式,并在小拱棚上面再加盖草苫,防寒保温,确保西瓜的正常生长。试验表明,采用此技术能使西瓜每667m^2产量达5200kg,产值6000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主要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1 栽培形式 1)半促成栽培。在草莓花芽分化完成,自然通过外界低温,短日照打破休眠后,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提前保温,促使草莓比露地提前生长结果的一种栽培方式。可采用地膜加小拱棚、加中棚、加大棚或日光温室等形式。中小拱棚从2月中旬开始保温,可于4月上中旬开始收获;大棚和日光温室的保温  相似文献   

12.
温室多层覆盖的冬季保温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层覆盖是冬季温室保温的一个重要手段,本试验通过在温室四周增加保温幕围护、顶部覆盖双层保温幕和搭建小棚等保温措施,对其在冬季夜间的保温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温室设置四周保温幕和顶部双层保温幕可提高室内温度2~5?℃|在温室内采用四周保温幕、顶部双层保温幕覆盖并搭建小棚能使温室小棚内温度提高8.5?℃以上,在温室四周增加保温幕围护不仅可以提升温室内温度,还可以减少温室在冬季的边际效应。  相似文献   

13.
大棚蔬菜多层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棚覆盖冬春季节栽培番茄、茄子、黄瓜、蒲瓜等瓜果类,是一项效益较高的蔬菜种植方式。我地菜区推广应用大棚多层覆盖技术,即由地膜、小拱棚、中棚和大棚组合覆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1年12月20日,山区最低气温为-6℃时,多层覆盖后小拱棚内最低气温也有2℃以上,未发生冻害,而未进行多层覆盖的大棚,受冻则较严重。采用这种多层覆盖可抵御-6~-7℃的低温,而且只有大棚采用新膜,中棚、小拱棚皆可采用旧膜或地膜,成本低、效益好。1蔬菜大棚多层覆盖的方式温州保护地蔬菜定植期一般在12月份。定植前要提早15~20天扣好大棚、中棚,翻地整畦,施…  相似文献   

14.
牟水元 《蔬菜》2005,(1):40-40
冬季在大棚内生产喜温的茄、瓜、豆等反季节蔬菜,一般采用塑料薄膜多层覆盖或加盖遮阳网、稻草片等方法。但若单纯采用多层塑料薄膜覆盖,虽然能取得较好的保温效果,但棚内湿度较大,很容易导致叶部病害和烂果发生。若加盖稻草片,揭盖花费工时太大,面积667m^2的大棚,每天揭盖要花费2~3h。近几年来我们采用长纤维的无纺布覆盖保温,即在大棚内的小、中棚上加盖无纺布保温,比多层薄膜覆盖取得的保温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大棚西葫芦"四膜一网"越冬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进 《蔬菜》2002,(10):35-36
西葫芦采用“四膜一网”越冬栽培,克服了采用加温设备成本高,揭盖草帘操作麻烦的缺点,具有成本低、易操作、效益高的特点,我院通过2000~2001年的示范栽培,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一、“四膜一网”覆盖结构“四膜”即大棚膜、中棚膜、小棚膜、地膜,大棚采用镀锌钢管结构,跨度6m,高3m,长50m;中棚采用竹木结构,建在大棚内,离大棚两侧0.25m,跨度5.5m,高2m。小棚用竹竿建在中棚内,大棚、中棚、小棚均覆盖无滴膜,在大棚、中棚之间,中棚、小棚之间均铺锯末、谷壳吸湿。“一网”即夜间在小拱棚上加盖遮阳网,…  相似文献   

16.
地膜加小拱棚种植西瓜的技术要点161400嫩江县种子公司杨景文,付彩云,李艳梅地膜加小拱棚种植西瓜,可使西瓜提早上市,又可利用大棚撤下的旧塑料薄膜增加塑料薄膜的使用效果,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一、选用耕层较深,肥沃疏松的砂壤土砂壤...  相似文献   

17.
棚室黄瓜增产十措施276714山东省临沭县南古镇农技站夏英三一、滴灌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可将棚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降低10%,使黄瓜的综合病情指数降低18%~45%,一般增产10%以上、二、设置反光幕在棚堂内北侧设置一道反光幕,能显著增强棚室弱光区的光照...  相似文献   

18.
徐深源 《落叶果树》1996,28(3):39-39
发展草莓覆盖栽培应如何确立大棚规格徐深源(浙江省建德市柑桔研究所311600)我国南方的草莓覆盖栽培,大多利用当地毛竹资源,即以竹片为骨架的简易塑料大棚,总的保温设施却大同小异,如除塑料大棚外,内加设一层吊幕,每条畦上扣小拱棚,畦面覆盖地膜,总计4层...  相似文献   

19.
王海星  吴爱月 《蔬菜》2010,(2):10-13
<正>大棚早春茬西瓜采用"三膜一苫"的覆盖保温方式,即大拱棚里套小拱棚,小拱棚内覆盖地膜,小拱棚外覆盖草苫,可比露地西瓜早上市60多d。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大棚内套小拱棚冷床培育早熟茄果类蔬菜幼苗,在遵义市郊区蔬菜产区逐年增多。由于当地苗期气温低、阴雨寡照的气候特点,使大棚冷床拱棚保温与增光散湿成为苗期难以解决的——对主要矛盾,常常造成秧苗多病、倒伏、腐烂。特别是近几年,部分大棚冷床出苗率在60%以下,给菜农造成很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