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芦笋又名石刁柏,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芦笋对心脏病、高血压、水肿、心动过速、膀胱炎、支气管炎等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是一种医疗保健价值很高的食品,市场需要日益增多,栽培面积也随之逐年扩大。芦笋分白芦笋、绿芦笋栽培两种方式方法。本文主要介绍白芦笋的无公害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目前芦笋栽培面积超过3866.7hm^2,而芦笋产区现阶段栽培的品种主要以加州的玛丽华盛顿及UC系列居多,其嫩茎细而老,笋龄大多数在8a(年)以上,逐渐步人衰产期,已不适应国际、国内市场对芦笋品质的需求。为此,笔者从美国、荷兰、日本引进6个芦笋品种在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田间栽培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应本省栽培的熟性早、优质、高产绿芦笋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芦笋属百合科天门冬属,是一种多年草本植物,可食部分为地上部嫩茎。芦笋营养丰富,具有保健药用价值。经我省科研人员的努力,芦笋的栽培面积已越来越大,并作为我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主要品种进行推广,因而芦笋秆资源较丰富。为了利用我省的芦笋秆资源,我们进行芦笋秆栽培灵芝可行性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芦笋俗称“龙须菜”,学名石刁柏(AsParagusoficinalis),系百台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以其嫩茎作蔬菜食用。芦笋原产于欧洲,我国新疆西北部和黑龙江沿岸也有野生种的分布。经过长期的驯化栽培后已形成丰富的品种资源。芦笋分白芦笋和绿芦笋两种产品形式,只要条件适宜,即有芦笋可采。白芦笋为培土软化后采得,绿芦笋则不需培上,两种芦笋风味各有千秋,但绿芦笋栽培管理更简单,营养价值更高。芦笋在热水中水后凉拌或炒食均可。因其风味独特、甘香味美而风靡世界餐桌,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芦笋是一种低热…  相似文献   

5.
常规栽培石刁柏(芦笋)的采笋期多在4月(春笋)和6~8月(夏笋),采收期比较集中。而采用塑料棚栽培芦笋,春笋可以提前至2月份采收,夏笋提前到5月,延长了采收期,提高了芦笋的产量和效益。1芦笋棚栽技术要点1.1选好棚栽笋田选择露地栽植芦笋3a(年)以上...  相似文献   

6.
第三讲 绿芦笋栽培 芦笋育苗结束后,要按栽培目的分别进行绿芦笋栽培和白芦笋栽培,本讲着重讲述绿芦笋的定植及当年田间管理;采收嫩茎开始年及以后每年的田间管理;绿芦笋小拱棚栽培;嫩茎采收后的各种老化与保鲜加工。  相似文献   

7.
芦笋是蔬菜市场的畅销产品,近年来江苏启东地区大面积栽培芦笋。为提高芦笋的栽培水平和种植效益,增强芦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作者从特征特性、栽培环境要求、品种选用、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芦笋设施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芦笋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原本作为蔬菜栽培,近十多年来,随着芦笋嫩茎药用成分的确定,显示出其对癌症具有特殊疗效,使芦笋身价培增。根据试验,结合青海省自然条件,对芦笋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栽培要点和发展前景作了一些探讨。深知芦笋在临床应用和保健食品方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对鲜芦笋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市场前景十分看好,要种好绿芦笋,先要选对品种。现将适合浙江省作绿芦笋栽培的二个优良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芦笋生产及贸易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芦笋又名石刁柏,属单子叶植物百合科天门冬属,学名Asparagusofficinalis L. Var. altilis L.,是一种雌雄异株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世界上同属植物近300种,多数为野生药用植物,少数可作野菜,仅芦笋一种作食用栽培。芦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19世纪传入我国,早期只在几个大城市近郊有少量栽培,供外国侨民食用;20世纪50年代,我国台湾省为发展外销蔬菜,引进美国品种试种成功并研究出适合亚热带、热带地区种植的芦笋留母茎采收栽培法,在全岛得到迅速推广,至60年代盛行栽培;1967年台湾白芦笋罐头占当时西德总输入量的80%,…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自1974年开始种植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1976年首次为我国(除台湾省外)出口芦笋罐头64.69吨,填补了我国出口芦笋罐头的空白,到1980年芦笋种植面积发展到9000余亩,出口芦笋罐头227吨。此后由于栽培管理不当,亩产量一直徘徊在100~150kg之间,栽培面积也逐年减少,到1984年仅剩下1709亩,芦笋罐头产量降到53.33吨,出口只有39吨,创汇降至7万美元。1985年以来,我们总结推广了“四改二选二管”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使芦笋产量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12.
芦笋反季节促成栽培 ,是根据芦笋的生长发育规律 ,在芦笋休眠期创造适应其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进行假植栽培促成生产的一项新技术。一般 667m2 栽 2万株左右 ,产量可达 2t以上 ,经济效益在 4万元左右。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培育健壮芦笋根株芦笋反季节促成栽培的关键技术是培育健壮优良的芦笋根株 ,因为根内的养分积累愈充足 ,促成栽培的产量就越高。一般假植栽培需采用定植后 1~ 3年的根株 ,并选用早熟、多茎、生育快的绿芦笋品种。培育健壮的芦笋根株 ,必须抓好育苗和定植后的管理工作。1 1 培育壮苗 为缩短根株培育时间 ,夺…  相似文献   

13.
冯雅环 《蔬菜》1996,(2):9-9
寒地芦笋栽培技术163712黑龙江省大庆市油建农工商联合公司冯雅环芦笋学名石刁柏,别名龙须菜。属多年生宿根植物。在积温2400~2600℃的黑龙江高寒地带没有栽培历史。1990年我们大庆油建农工商联合公司引进了66.7平方米的种子进行了栽培试验。芦笋...  相似文献   

14.
避雨栽培在芦笋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芦笋避雨栽培是在芦笋周年高效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防控芦笋茎枯病等病害的重要技术手段。浙江省一般以采收春、夏两季笋的常规栽培为主,芦笋供应期分别为3月下旬~5月上旬和6月中旬~9月中旬,无法满足芦笋周年供应的需求。利用避雨  相似文献   

15.
作为最大的芦笋生产与出口国,我国芦笋主产区近年来因南方气候变化与芦笋病害流行等原因出现渐次北移。文章结合我国北方的气候实际,简述适用于拱棚栽培芦笋的品种、种植方法及病虫害防治等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以芦笋秆为试验对象,筛选以芦笋秆为主料栽培杏鲍菇的最适菌株和栽培配方,探讨其栽培杏鲍菇的可行性。通过观察菌株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等来确定最适菌株及栽培配方。结果表明,杏-Y杏鲍菇为最适菌株,30%芦笋秆为最适添加比例,芦笋秆可应用于杏鲍菇栽培。  相似文献   

17.
石宝才  路虹  宫亚军  宋婧档 《中国蔬菜》2007,(11):57-58,I0007
芦笋在全国许多省市均有种植,栽培面积逐年扩大。随着种植业的发展,为害芦笋的害虫逐渐增多,已经对芦笋生产构成威胁,其中主要有甜菜夜蛾、红棕灰夜蛾、大造桥虫、十四点负泥虫(见本刊2007年第3期)等。  相似文献   

18.
将不同品种3年生芦笋蔸子移栽至有机土和普遍土日光温室,定期采收芦笋嫩茎,比较其秋冬茬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试验结果表明,3年生有机土日光温室栽培的芦笋,其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普遍高于同期移栽、同期采收的3年生普通土日光温室栽培的芦笋。而不同栽培方式芦笋嫩茎采收的经济系数的差异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9.
3种秸秆覆盖物对大棚绿芦笋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绿芦笋是一种营养丰富、有保健功能的高档蔬菜,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市场消费量不断上升。崇明地区种植芦笋已有三十多年历史,目前栽培面积已占上海郊区的80%以上。近年来,随着塑料大棚绿芦笋栽培技术的推广,不仅提高了绿芦笋产量,使其提早上市,而且减轻了芦笋茎枯病的危害。但是,大棚种植绿芦笋存在着棚内温度高、湿度小,有机质含量少,容易产生大棚土壤盐碱  相似文献   

20.
芦笋的贮藏特性及保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芦笋,又叫石刁柏、龙须菜,属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蔬菜,食用部分为幼嫩的茎尖,味道鲜美,脆嫩爽口,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生产上栽培的芦笋根据需要分为绿芦笋和白芦笋。对春天刚出土的嫩茎不进行培土的芦笋由于阳光照射产生叶绿素而变成绿色的为绿芦笋;而在嫩尖刚露头时就进行多次培土,茎尖未受阳光照射保持白色的称为白芦笋。绿芦笋可供鲜食、冷藏和远销出口,白芦笋一般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