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油菜菌核病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俗称"白秆"或"麻秆",在四川省发生十分普遍。尤其是近年来受暖冬气候影响,油菜茎秆开裂现象发生普遍,导致部分地区菌核病发生严重。其茎发病率均在30以上,损失十分严重。油菜菌核病是由真菌引起,  相似文献   

2.
油菜菌核病综合防治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油菜菌核病俗称麻秆、烂杆,是油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冬、春油菜栽培区均有发生,以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的冬油菜区发病最严重,常年株发病率高达10%~30%,严重的达80%以上。油菜感病后一般减产10%  相似文献   

3.
正油菜菌核病是由核盘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俗称"白秆""空秆""麻秆""霉蔸",是油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在油菜生产区每年都会发生,一般年份病株率达10%~30%,严重的达70%以上。一般发病程度可减产10%~15%,严重地块可减产60%以上,同时造成油菜籽品质下降,出油率低,影响农户经济收入。油菜菌核病从油菜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病,其中在开花结果期发生程度最严重。茎、叶、花、角果均可受害,茎部受害对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油菜菌核病俗称麻秆、烂杆,是油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冬、春油菜栽培区均有发生,以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的冬油菜区发病最严重,常年株发病率高达10%~30%,严重的达80%以上;油菜感病后一般减产10%~70%,含油量降低1%~5%。由于该病的发生发展又与多种条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油菜菌核病(俗称白秆、空秆、烂秆、霉蔸等)是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我县一般年份的发病率为10%~30%.严重的田块达80%以上.病株一般减产10%~60%.含油率降低1%~5%。  相似文献   

6.
沈光华 《农技服务》2006,(11):25-25
油菜菌核病俗烂秆、巨秆、霉蔸,在各地均有发生。油菜菌核病主要为害油菜茎秆,引起植株早枯,角果减少,种子皱粒,千粒重和出油率降低,严重时可造成全株无收。1、加强田间管理防治油菜菌核病应在种子精选和轮作的基础上,加强田间管理:(1)在早春子囊盘发生初期,勤耕浅耕以切断子囊  相似文献   

7.
油菜菌核病俗称烂秆、白秆、霉兜等,主要发生在长江 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一般年份均有发生,雨水多的年份发 生严重,是影响我国油菜生产的主要病害。菌核病主要危害 油菜茎秆,引起植株早枯,角果减少,种了皱瘪,千粒重种 出油率降低,产理下降,一般减产10%-70%  相似文献   

8.
1"一病"指菌核病 油菜菌核病是宣城市油菜花期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发病率为10%~80%,产量损失5%~30%.其主要症状是发病初期病斑略凹陷,有同心轮纹,中部白色,,边缘褐色,病健部交界明显.病害严重时,病茎上长满絮状菌丝,故称为"白秆"、"霉秆"等.在成熟期油菜茎内可形成大小不等的鼠粪状菌核.  相似文献   

9.
油菜菌核病又称茎腐病,农民称白秆、麻秆、搭叶烂等,全国各油菜产区都有发生。是我国及世界油菜生产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真菌病害。  相似文献   

10.
秸秆厌氧发酵产气潜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农作物秸秆厌氧发酵的产气潜力。[方法]以厌氧污泥作为接种物,将豌豆秆、高粱秆、蚕豆秆、油菜秆分为4个试验组,在(35±1)℃恒温水浴中进行厌氧发酵,分别测定了这4个试验组的产气量和产气率。[结果]累计产甲烷量大小顺序:豌豆秆>油菜秆>蚕豆秆>高粱秆。豌豆秆总产气量最高,为2 423.0 ml;高粱秆最低,为957.25 ml。产气率大小顺序:蚕豆秆>高粱秆>油菜秆>豌豆秆。蚕豆秆的产气率最高,为292.2 ml/g(VS);豌豆秆的最低,为156.3 ml/g(VS)。4种秸秆比较,蚕豆秆产沼气潜力最大,豌豆秆最低,高粱秆和油菜秆居中。[结论]该研究为在沼气工程中更好地充分利用各种农业秸秆废弃物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陈志军 《农技服务》2014,(10):86-86
<正>常德市油菜种植面积450多万亩,油菜菌核病是我市油菜生产中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澧县、安乡、汉寿等地常年株发病率高达10%~30%,严重的达80%以上病株一般减产10%~70%,且含油量降低。一、为害症状油菜菌核病俗称"白秆"、"麻秆"、"霉蔸"等,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结实期发生最重。茎、叶、花、角果均可受害,茎部受害最重。茎部染病初现浅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发展为具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油菜秆还田和施用不同种类氮肥对水稻生育前期土壤养分的影响,设置油菜秸秆还田(还田、不还田)和氮肥种类(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两因素的盆栽试验,测定油菜秆翻压后15、29、43、57、71 d时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土壤养分指标.结果表明,相比施用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处理下的土壤pH值在油菜秆翻压15 d时(水稻移栽日)明显降低.施用硫酸铵有利于油菜秆翻压15~43 d时保持较高的土壤全氮、碱解氮、铵态氮含量,但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含量.相比不添加油菜秆,添加油菜秆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还有利于保持57、71 d时硫酸铵处理下的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综合来看,添加油菜秆可以改善土壤肥力;与施用尿素、碳酸氢铵相比,施用硫酸铵更有利于维持土壤氮素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3.
郑莉 《福建农业》2007,(2):22-22
油菜是我县主要冬种油料作物。随着油菜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单、双低油菜的种植推广,病虫为害有加重的趋势,特别是自然条件适合发生的年份常常流行成灾。其中,菌核病已成为油菜的主要病害之一。油菜菌核病俗称白秆、宝杆、烂秆、霉萖等,是一种真菌性病害,  相似文献   

14.
华旦 《现代种业》2009,(4):29-30
由于独特的冷凉湿润气候条件,油菜成为海北州的主要优势经济作物之一。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海北地区油菜病虫害,尤其是黄条跳甲呈现多发性,同时以往防治油菜田虫害的“甲拌磷”等高毒农药逐步也退出了市场,针对农业生产需求特引进油菜种子包衣剂两种,特设置了油菜种衣剂在海北特定气候条件下的应用效果及其生产利用价值,为今后农业生产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1“一病”指菌核病油菜菌核病是宣城市油菜花期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发病率为10%~80%,产量损失5%~30%。其主要症状是发病初期病斑略凹陷,有同心轮纹,中部白色,,边缘褐色,病健部交界明显。病害严重时,病茎上长满絮状菌丝,故称为“白秆”、“霉秆”等。在成熟期油菜茎内可形成大小不等的鼠粪状菌核。菌核病的防治,一方面通过改善油菜生态环境防治。如重施基肥、苗肥,早施或控施蕾薹肥,施足磷、钾肥,切忌后期偏施、重施氮肥;深沟窄畦,清沟防渍害;在油菜开花期摘除三叶(病叶、黄叶、老叶)。另一方面则采用药剂防治。药剂防治重在早期。采用的药剂…  相似文献   

16.
<正>油菜菌核病广泛发生于我国各油菜产区,是油菜栽培中发生最为普遍、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传染性病害。近些年,由于气候变化和栽培模式的改变,油菜菌核病的发病情况有逐年扩大和加重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病原及流行规律1.病原。油菜菌核病由子囊菌纲囊膜菌目核盘菌科真菌引发,也称之为茎腐病、烂秆、霉蔸和白秆等。该病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发病最多、最重,发病率在10%~95%;在华北、东北和云贵高原等地发病较轻,造  相似文献   

17.
一、油菜病害及防治技术 1.油菜菌核病油菜菌核病俗称麻秆、白秆等,是油莱主要病害之一,不仅影响产量,而且使油菜品质、含油率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甘蓝型矮秆油菜的农艺性状、产量与氮素利用特征,在四川盆地稻油轮作条件下开展了大田试验研究。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不同株高的油菜品种(矮秆油菜MJ01、高秆油菜川油36)为主因素,不同施氮量(纯氮0、135、225 kg·hm-2,分别以N0、N1、N2表示)为副因素,在油菜成熟期测定植株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与氮素积累量,并分析计算相关氮素效率指标。结果表明,矮秆油菜的株高、分枝部位高度、主花序长度、单株角果数均显著低于高秆油菜。相同施氮量(N1、N2)条件下,矮秆油菜的籽粒产量(2 289.0、2 857.5 kg·hm-2)与高秆油菜的籽粒产量(2 258.3、3 006.6 kg·hm-2)均无显著差异。与高秆油菜相比,矮秆油菜的籽粒N含量相对较低,而N收获指数相对较高,但均无显著差异。矮秆油菜的氮利用效率、氮生理效率均大于高秆油菜,其中氮生理效率的差异显著。矮秆油菜和高秆油菜的氮吸收效率则相近。随施氮量增加,矮秆油菜和高秆油菜的氮吸收效率都呈降低趋势,而氮生理效率呈升高趋势。矮秆油菜具有较大的收获指数、较高的氮利用效率和氮生理效率,且在合理施氮量条件下可以获得与高秆油菜相近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晚稻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腐秆剂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油菜作物上盖草施腐秆剂能提高油菜子产量,比不盖草不施腐秆荆每公顷增产49.5~124.5 kg,增产率达2.22%~5.61%;明显改善油菜的株高、分枝、角长、角果数及角粒数等农艺、经济性状,但降低了油菜的千粒重;促进了油菜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随着蔬菜保护地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生态条件的改变,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发生逐年加重,成为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一般病果率 5%~15%;重者高达50%,病田率60%~90%,严重制约保护地番茄早果优质丰产,直接影响其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