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起蜜蜂螫人,蜂友都知道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恰恰是一件平常的事,就有可能给蜂友造成惨重损失。2005年春天,内蒙的赵蜂友从云南繁蜂到四川罗江县采油菜蜜。赵蜂友把蜂场安置在老乡院内,离乡村公路只有几米之遥,正当赵蜂友忙于收蜜取王浆时,不幸的事发生了。一妇女带着孩子路过蜂场,被蜜蜂围攻螫伤,当场休克,经医生抢救无效死亡。后来得知死亡妇女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但赵蜂友仍然赔偿了1.3万元给死者家属。无独有偶,事隔数月,又发生了一起蜜蜂螫人事件。我县的蒋蜂友,9月17日从陕西宝鸡回四川,蜂车从平坦的108国道回家,车经乡村土路时,由于蜂…  相似文献   

2.
蜂螫的奇效     
近来,我调查到这样一件事:有位老人生了满头黄水疮。一天,他好奇地在蜂箱前看蜂,一只蜜蜂向老人脸上飞来,老人急忙用手扑打,引起许多蜜蜂发怒而在老人的头上乱螫。几天后,老人头上的黄水疮竟神奇地痊愈了。  相似文献   

3.
谈蜂螫     
养蜂取蜜,人人喜爱,可就是怕蜂螫。蜂螫确是养蜂人员也感到头痛的事,稍不注意,就会接二连三地被螫,有时被螫得简直无法工作。笔者养蜂三十余年的观察,蜜蜂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特别凶,容易螫人。一、螫人的蜜蜂大多是壮年蜂和老年蜂。因而老年蜂多的失王群和新王群的蜜蜂最容易螫人。二、傍晚蜜蜂归巢  相似文献   

4.
蜂毒可以治療許多种疾病,对于風湿性关節炎更有突出的效果。黃子固老先生曾經向我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國有一家制藥厂,飼养蜜蜂一千多样,有女工数十名專門采取蜂毒。她們用鑷子夾着蜜蜂往吸墨紙上刺螫。一个熟練的女工,一天能夾取蜜蜂5,500至6,000只。蜂毒留在紙上,然后拿  相似文献   

5.
事出有因     
1998年7月初 ,为了追花夺蜜 ,我们将60箱蜜蜂搬迁到离家2km外的一个千亩苹果园放养。不料 ,8月中旬 ,满树苹果即将成熟之时 ,发生了一件怪事。一天 ,儿媳回家对我说 ,苹果上出现许多“红点点” ,果农纷纷要找我们说理 ,说是蜜蜂螫的。我答复说 :“这不是蜜蜂之过 ,请他们去县里找果树专家鉴定一下再说”。不出所料 ,这场即将暴发的风波 ,在专家的指教下 ,终于得出结论 :苹果上的“红点点”是一种病态 ,不是蜜蜂螫的事出有因@康龙江 @康振昂 @张黑丽  相似文献   

6.
石炭酸脱蜂     
在取蜜时抖蜂是一件最劳累的工作,一个人一天如果將30个采蜜群的蜜脾上附着蜜蜂抖落下來,將会累得筋疲力尽,同时还免不了挨螫。为了减輕这項体力劳动、不受蜂螫和提高工作效率,采用忌避剂——石炭酸,使蜜蜂嗅到它的气味就离开蜜脾、脫离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肇源县赵老汉在蜂螫马死一案中被判赔偿,我认为此事判赔是小,总结教训更重要,因为目前在养蜂生产中出现的一些情况确实令人担忧。比如:我们常见饲养蜜蜂的蜂箱摆在公路两边,蜜蜂飞上飞下,公路上人来车往,能保证蜜蜂不螫人畜吗?蜂场转地,有时天不黑就装车,遗留下许多蜜蜂满天飞,这些离群的蜂,有时在道边小树或草丛中结团,此时常有人畜被螫;天气炎热,养蜂人开巢门运蜂,蜜蜂飞出一路乱飞,这些蜜蜂一旦被激怒,岂不攻击人畜?蜂群发生“爬蜂病”,方圆百米都是蠕蠕爬动的病蜂,老百姓连晚上乘凉都会挨螫。如果在以上情况下,发生蜜蜂侵害人畜…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蜂车过路留下的蜜蜂螫人的事件常有发生,笔者在《扬子晚报》上多次看到报道。其中1篇内容是:扬州一老太被蜂螫得无奈,只好跳入河中避难才得以脱身。一些轮渡工作人员被蜜蜂螫伤后无法上班,继而发生个别渡口拒运蜂车的事件。面对上述情况,笔者经常在想,汽车开巢门运蜂加个大网罩该多好!1998年晚秋回浙江老家,走访朋友,互相交流经验,得益匪浅。陈国仁师傅告诉我,他从山东运蜂回来时就采用了汽车开巢门运蜂加罩法,效果良好。加罩运蜂优点有二:一、避免蜜蜂飞出螫伤行人,二、运输路途较短时,罩内蜜蜂都能存活。我认为…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法泗村十三组村民胡胜甫的老伴左耳后长了一块比大拇指头大一点的牛皮癣 ,已有十几年了。各种治皮肤病的膏药搽了不少 ,不见好转 ,有时很痒 ,抠下很多白色的皮屑 ,因无大碍 ,也就没在意。今年我养了蜜蜂。秋天 ,有一次我检查蜜蜂 ,喊老伴拿一件东西给我 ,当她走近蜂箱时 ,没想到一只蜜蜂碰巧落到那一块癣上螫了一针 ,红肿了两三天。过了几天后 ,那癣的增生物都脱落了 ,真没想到蜂螫一针 ,把她十多年的顽癣治好了。真是蜂毒是良药 ,一螫治顽癣蜂针是良药,一螫治顽癣@胡中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法泗中心小学!湖北武汉430210…  相似文献   

10.
初学养蜂者怎样防蜜蜂螫刺养蜜蜂的人,被螫是常有的事,特别是饲养中蜂的人,缺乏经验,就要受很多皮肉之苦,这方面我深有体会。当初我饲养一群中蜂,因为缺乏面罩、手套,只得穿着雨衣戴着风镜去检查蜂群。当时天气稍凉,呼出的水汽凝结在风镜上,看不清提出的巢脾情况...  相似文献   

11.
对蜜蜂螫人问题,我们养蜂人有一个共同的体会,蜜蜂是温和善良的,比如我们养蜂人在侍弄蜂群的时候,手上、脸上、身上常爬有很多蜜蜂,有的在旁边观看的人也会有蜜蜂爬上身的情况。但这时除你激怒它外,蜜蜂一般是不螫人,因为蜜蜂螫了人,自己也会死去,这是动物的本能。《蜜蜂杂志》1998年第11期《赏花蜂螫赔偿案》一文中的王老太搽了化妆品,蜜蜂嗅着香味前来采粉,这是蜜蜂的“职业”习性,王老太误认为是来螫她,便乱打乱赶,结果激怒蜜蜂而被螫。蜂主认为王老太搽了化妆品而拒绝民事赔偿的理由不充分;而法院根据王老太提出因…  相似文献   

12.
蜂缘一生     
袁德雨 《蜜蜂杂志》2006,26(2):41-42
我这一生就是与蜜蜂有缘。十一二岁时,我跟随当教师的父亲去外地读小学,父亲一边教书,一边养了十来箱蜂。每当他开始管理蜂群时,我总是头上罩一件衣服,留着一条小缝,从缝中观察那些活泼的小生灵,感到特别好玩。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养蜂的基本常识,像摇蜜、防盗、收捕分蜂等,成了父亲的小帮手。后来父亲去省城进修,他把养蜂的事交给了我。我一边读书一边养蜂,觉得在师生们面前显得有些能干,有的小学生去摆弄蜜蜂时,我以“蜜蜂会螫你”为由把他们吓跑。参加工作后还是与蜜蜂有缘。我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了县农林局,工作35年,直到退休,一辈子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养蜂者或多或少都免不了挨蜜蜂螫刺。就是老养蜂者,手上被蜜蜂螫刺后,也难免疼痛。有一次被蜂螫后,我在螫处涂了点正红花油,揉搓几下,只几秒钟,疼痛减轻,蜂螫处只红不肿,没出现痒痛。之后,遇有蜂螫就同法治之,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4.
徐连宝 《中国蜂业》2000,51(4):37-37
许多传统经验常会令人误解 ,如传统养蜂告诉养蜂者在睛暖天气和流蜜期很少挨螫 ,其实这不完全正确。研究人员发现影响蜜蜂螫刺的主要因素是气候 ,92 4%的防御行为是基于气象因素 ,在高温、无风、高气压、天晴时 ,蜜蜂螫刺明显减少。流蜜则对蜜蜂螫刺影响不大 ( 0 1 %) ,另外蜜蜂螫刺还受 7 4%的未知因素影响。影响蜜蜂防御行为的主要因素是群势 ,通常认为蜜蜂螫刺是为了保护蜂巢而不是其本身。报警激素是由工蜂释放 ,其在空中的浓度影响着其它工蜂的行为 ,因此强群显现出更强的防御能力。这些理论研究能使养蜂人在管理蜂群时少被蜂螫。常…  相似文献   

15.
近来,不断有蜜蜂螫死、螫伤路人的报道,这让我想起发生在我身边的两件事。2003年邻县蜂场转场至我县,由于蜂群初进场很乱,见人就螫,一人路过被蜜蜂螫到太阳穴部位,当场休克,及时送进医院,花去近千元医药费,该蜂友只有自认倒霉。2004年我蜂场附近村民,进山挖药,不慎被大胡蜂螫伤,出现严重过敏,半小时后休克,随行的村民急忙将他送到乡医院,路过我蜂场时,我将备有的抗过敏药物扑尔敏,让随行人强行灌入其口中,咽下,  相似文献   

16.
蜂缘一生     
袁德雨 《中国蜂业》2006,57(11):36-37
从小就与蜜蜂有缘 我从小时候就与蜜蜂有缘,十一二岁时,我跟随做教师的父亲去外地读小学。父亲一边教书,一边还养了十来箱蜜蜂。每当他管理蜂群时,我总是头上罩着一件衣服,从衣缝中观看那飞翔的小生灵,感到特别好玩。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养蜂的基本常识,像摇蜜、防盗蜂、收捕分蜂等,成了父亲的小帮手。后来父亲去省城进修,把养蜂的事交给了我,我高兴地接受了任务。我一边读书一边养蜂,觉得在师生们面前显得特别能干。有的小学生去逗蜜蜂时,我就说蜜蜂要螫你的,把他们都吓跑了。  相似文献   

17.
杀人蜂     
杀人蜂是1956年在巴西意外放出的一种杂交非洲蜂的后代。它们比美国常见的欧洲蜜蜂小、毒液的毒性山比欧洲蜜蜂小。但它比较凶猛,螫在人身上能长达半个小时,现在已有350人被螫死。杀人蜂给农业带来的威胁最大。本地蜜蜂每年给价值数  相似文献   

18.
为检测一种新型防护用具的防螫效果,及其是否影响蜜蜂的出勤、采集力、哺育及蜜蜂的寿命。经多次试验,结果表明:电子防螫器对蜜蜂有明显的镇服作用,不仅在养蜂生产中应用有很好的防螫效果,且不影响蜜蜂的出勤、采集、哺育和蜂王产卵。同时在蜂群转运过程中,有延长蜜蜂寿命、节约饲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来,不断有蜜蜂螫死、螫伤路人的报道,这让我想起发生在我身边的两件事。2003年邻县蜂场转场至我县,由于蜂群初进场很乱,见人就螫,一人路过被蜜蜂螫到太阳穴部位,当场休克,及时送进医院,花去近千元医药费,该蜂友只有自认倒霉。2004年我蜂场附近村民,进山挖药,不慎被大胡蜂螫伤,出现严重过敏,半小时后休克,随行的村民急忙将他送到乡医院,路过我蜂场时,我将备有的抗过敏药物扑尔敏,让随行人强行灌入其口中,咽下,并嘱咐随行人将其平放,加大通风量,该村民还未送到乡医院已苏醒,身上过敏症状部分消退,只是被螫部位附近依然红肿,于是该村民未进医…  相似文献   

20.
在 2 0 0 3年第 3期《中国养蜂》上看到“无辜女蜂农遭挟嫌报复者起诉”的报道 ,想起两年前我调解的一件类似的事件。我地新桥村三社一妇女刚用香波洗完头路过本社王某的蜂场 ,有几只蜜蜂绕着她头上飞 ,妇女用围腰乱打 ,结果头上被螫了七八针 ,妇女家人告到村里 ,村领导向王某了解情况 ,王某态度不太好 ,和被螫妇女家人吵了起来 ,村领导叫王某赔偿医疗费。王某找到养蜂协会 ,虽然王某没有加入协会 ,我们还是帮助他调解了此事。首先我们严厉地批评了王某不正确的态度 ,随后了解到被螫妇女无蜂毒过敏反应 ,便向村干部解释 ,蜜蜂螫人是出于自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