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晋城市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要点,即选择适宜的生产基地,栽植优良抗病虫品种和脱毒苗木,利用栽培管理措施、物理措施及生物技术措施防治病虫,严格控制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控制采后处理环节的污染,制定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规程,并实行农产品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生产调查,从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不协调、病虫害防治过于依赖化学药剂、化学农药使用混乱、果农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及病虫检疫措施不力等5个方面对河北省无公害果品生产中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加强果园肥水管理、充分利用农业综合防治技术、合理选用性诱剂和昆虫天敌、搞好化学药剂防治及加强病虫检疫等5项生产无公害果品的病虫害综合防治实用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消费水平和安全意识的提高,无公害果品的生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国际市场来看,我国果品出口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绿色壁垒",受果品质量、农药残留等原因的制约,出口量仅占全国果品总产量的1.1%,与我国果品生产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符。为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发展无公害果品势在必行。生产无公害果品的重要环节就是病虫害防治,只有科学有效地防治病虫害,才能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才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4.
应用粘虫胶防治林木害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林业无公害生产中,应用粘虫胶对春尺蛾、松毛虫进行防治,可以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只要使用及时,防治落叶松毛虫可以达到98%以上的防治效果,防治春尺蛾可以达到95%以上的防效。  相似文献   

5.
仁用杏耐寒、耐旱、耐瘠薄,易管理,经济效益好。十几年来,一直是我国沿坝地区的主要经济林树种,是我国出口创汇率最高的土特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回归大自然、消费无公害绿色果品,成为新的消费时尚,因此改变传统的生产技术模式,大力生产无公害果品已成必然。而病虫害防治作为仁用杏生产的重要环节,也必须向无公害病虫害防治转变,所以全面实施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而近几年来随着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果品的无公害安全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生产无公害果品生产标准与政策。一些地区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无公害果品的需求,建立了无公害生产基地,生产无公害果品。笔者根据本地无公害桃树生产基地建设与生产无公害桃果品,提出无公害桃树生产技术一些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性诱剂防治木瓜园桃小食心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河县木瓜栽培面积10.7万亩,挂果面积6.4万亩,在成林挂果木瓜园,每年都不同程度的遭受桃小食心虫等蛀果害虫的危害,受害程度达60%。利用性诱剂对木瓜园害虫进行预测预报和防治,可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用性诱剂防治害虫高效,无毒,没有污染,是生产无公害木瓜果品的一项有力措施。2007~2008年,白河县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支持下,应用桃小食心虫性诱剂,  相似文献   

8.
1 无公害生产的形势和意义 枣强县现有果树面积近6700hm2,是一个果品生产大县,果品生产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上起了较大作用.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管理水平较低,重栽植轻管理、重产量轻质量、单纯大量施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导致了果品品质下降,农药残留量过高等不良状况,从而出现价格下滑、卖果难的现象.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实施了<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2002年发布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并宣布到2005年底全部施行市场准入制度,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无公害环评认定,获得无公害果品证书的水果才准进入市场销售.原有的果品生产技术和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与先进的果品生产基地相比已成了落后的局面,为此,若停步不前,果品生产必将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没有市场可进,没有出路可走,我们的果品将会变成垃圾烂在家里.因此,无公害生产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果品的无公害安全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生产无公害果品生产标准与政策。一些地区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无公害果品的需求,建立了无公害生产基地,生产无公害果品。笔者根据本地无公害桃树生产基地建设与生产无公害桃果品,提出无公害桃树生产技术一些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冬季果树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涤环 《湖南林业》2009,(12):32-32
冬季各种果树病虫进入潜伏休眠期,在这一时期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可有效地控制危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降低果实农药残留,提高果品质量,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沧州市冬枣产品质量,推进冬枣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和持续高效发展,开展了无公害综合病虫防治技术与传统化学防治技术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案的防治效果和对果实品质影响都具有显著差异。无公害防治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全年农药使用次数减少7次,叶片被害率最大降低14.4个百分点,花蕾被害率降低13.1个百分点,幼果被害率最高降低4.8个百分点,优质果率提高了17.2%,农药残留量大大降低,达到绿色食品A级标准。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的综合应用对冬枣主要害虫起到了持续有效控制,避免或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减轻环境污染,提高防治效果,提升了冬枣果实品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一、园地要远离污染源。无公害水果生产园址的选择,要远离污染源,特别是那些污染较重的厂矿,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废水、 废渣等有害物质,会对果园周围的土壤、水源、大气乃至果树造成污染,影响果品质量。二、实行果实套袋生产。果树上的幼果长到一定大的时候,用纸袋或其它对幼果无影响的袋子套住,可有效地避免幼果病害或虫害,同时也可减少防虫防病药剂的使用,从而使成熟果实中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残留量达标。而且套袋后长成的果实,具有较好的整齐度,着色也均匀。可大大地提高果品的价格。三、实行配方施肥。科学合理地施肥,对改善果实的品质,有着明显的作用。果树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其它肥料为辅,根据果树不同的生长期及不同的果树品种,采取有机肥与化肥合理配合施用,达到其无公害的目的。四、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果树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难免有病害或虫害的发生。防治过程中施用普通化学农药一般毒性较高,残留量也大。因此,施用生物农药防治果树病虫,是达到无公害要求的关键措施之一。五、不用或少用激素。在生产中运用激素来保花保果,促进生长或催熟,会降低果实的品质,影响其商品价值,同时也有碍于果树的健康生长。为此,要尽量不用或少用激素类...  相似文献   

13.
绿色无公害苹果生产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无公害果品的生产是果树发展的趋势,其关键技术就是通过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果树生长的环境,把病虫害控制在不足危害的程度以下,从而减少果品生产中的化学污染,生产出符合绿色无公害标准要求的优质果品。  相似文献   

14.
冬季无公害综合防治的优点是:害虫在越冬时比较集中,龄期一致,有利于集中消灭;果树休眠期抗药性强;农民可以利用冬春农闲时间。消灭越冬果树害虫,以减少越冬代害虫出蛰虫口数,减少果树生长期化学防治次数,以生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果品。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档优质无公害果品将成为人民的追求时尚,因此,在果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中,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方法及用药种类,越来越被消费者所关注。然而部分果农对生产优质绿色果品还了解不够,针对这个问题,根据几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生产优质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6.
茶叶是一种饮料食品,建设无公害茶园,生产无公害茶叶,确保茶叶质量安全,是当前茶叶生产的必然选择。建设无公害茶园的环境必须没有污染,其土壤、灌溉水、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茶园的建设与管理必须保持生态平衡、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环境,茶园病虫害的防治必须采取营林措施和生物防治、避免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确保茶叶质量安全与无公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根据无公害绿色果品的生产要求,结合承德山地果园特点,提出了承德山地生产无公害绿色果品的配套技术,以期指导当地果品生产.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果品安全质量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我国无公害果品标准,参考绿色食品标准,重点调查了山东省内苹果、梨、桃3个树种产地环境质量和果品卫生质量,结果表明,山东省果品总体上能达到国家无公害果品生产标准要求,并就果品无公害生产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对食用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严。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生活需要,适应市场需求,生产无公害果品已是当今市场的最基本要求,如何生产无公害果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优质无公害果品生产中农药及化肥污染的调查,重点分析了优质无公害果品生产中农药化肥污染的现状,研究提出了优质无公害果品生产中农药及化肥污染的科学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