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花椒是韩城农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随着花椒大面积的发展.劣质品种蜂拥而上。花椒的单位产量、质量和效益明显下降.针对劣质低产花椒园进行嫁接改造。  相似文献   

2.
无刺朝仓椒嫁接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无刺朝仓椒嫁接技术,以嫁接时间、嫁接方法、砧木类型为因素,开展了日本无刺花椒止止吕美系无刺朝仓椒的嫁接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朝仓椒春季嫁接的最佳时间为2月下旬至3月中旬,最佳嫁接方法是单芽切接法,平均成活率为85.7%,最高94.1%;(2)朝仓椒夏季最佳嫁接时间为6月底至7月上旬,最佳嫁接方法是方块芽接法,平均51.6%,最高77.6%。(3)竹叶花椒和朝仓椒具有很强的嫁接亲和性,其中以狗屎椒为砧木的朝仓椒嫁接苗平均成活率、平均高生长量、平均地径生长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高接换优技术是对低产劣质油橄榄进行改造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插皮接法,成活率达98?以上。低产树和实生树经过高接换优2~3 a恢复树冠,第3年开始试花试果,第4年株产可达4~8 kg。本文着重论述了砧木选择、良种接穗的采集和贮藏、嫁接方法时间和高接后的放风、除萌、松绑、绑支柱及整形修剪、间种绿肥等一系列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核桃绿枝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绿枝嫁接技术核桃绿枝嫁接,是核桃生长季嫁接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劣质低产树高接改优,一般在5月中旬至7月中旬均可进行。因此法可接时间较长,所以是目前劣质低产树高接改优中对春季枝接法的有利补充,这将加速劣质低产树高接改优进程。1接穗的采集与保存在优...  相似文献   

5.
为给花椒等级鉴定提供参考,利用电子鼻PEN3.5系统对陇南34个花椒品种进行区分,将测得的响应值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响应值分析。结果表明,陇南34个花椒品种中,除河北无刺二号与清椒品种区分不显著外,其余花椒品种均区分显著,并且仅5种类型传感器(W5S、W1S、W1W、W2S、W2W)对陇南花椒果实香味响应值较大,其余类型传感器响应值较小,而且不同花椒品种传感器响应值不同。将陇南34个花椒品种分为3类,第1类为无刺大红袍母株、汉源青椒、韩城无刺、嫁接无刺大红袍,第2类为嫁接梅花椒、云华七叶青、茂汶大红袍,其余品种为第3类。其中嫁接梅花椒果实香味含量最高,果实香味含量较高的是八月椒、川陕花椒、莱芜小红椒、韩城无刺、汉源青椒、嫁接无刺大红袍、茂汶大红袍、无刺大红袍母株和云华七叶青。电子鼻适用于陇南花椒品种的区分。  相似文献   

6.
八月椒做砧木高接日本无刺花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大红袍花椒皮刺多、采摘和管理不便的缺陷,引进日本无刺花椒优良品种,以八月椒为砧木,进行高接试验,总结出了日本无刺花椒接穗的采集与蜡封贮藏、嫁接时间、砧木的选择与处理、嫁接方法、接后管理等一套高接换优技术。该技术操作简便,工效高,嫁接成活率可达96.2%,并且高接后2~3a即可结果。  相似文献   

7.
盛果期花椒结果枝组更新复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韩城盛果期花椒结果枝组趋向老化问题,通过4年时间对盛果期花椒进行精细修剪及配套技术的验研究,总结出了盛果期花椒结果枝组更新复壮技术.结果表明:经过精细修剪花椒单株产量增加了30 %左右;花椒鲜果粒径、干椒千粒重分别增加20%左右,提高了商品花椒的品质;有效降低了采摘强度,减少了采收成本,综合效益提高30~40%.  相似文献   

8.
针对花椒多皮刺、易扎手、采摘费时费力,且存在生长速度慢、结果晚、抗病、抗旱及抗寒性差等问题,通过花椒多重嫁接方法对花椒皮刺及生长结果的研究,结果表明,花椒多重嫁接栽培,皮刺比一次嫁接减少,可解决花椒皮刺多、采摘成本高问题。多重嫁接树与同龄树相比,树高、树冠投影、主干周长及复芽数量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嫁接能使花椒早结果,早丰产,早高产。选择花椒嫁接砧木以豆椒为好,在减少嫁接品种皮刺同时,可减少花椒病害的发生。日本朝仓山椒即不耐寒也不耐旱,不能作为基砧使用。以豆椒作基砧,可延迟萌芽开花610d,对避免或减轻冻害,特别是晚霜冻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枣树高接改优技术是低产劣质枣园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枣树高接改优良种选择、接穗采集与贮藏、嫁接时间及方法、接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低产劣质枣园高接改优增效技术。  相似文献   

10.
花椒嫁接技术要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花椒是甘肃省宕昌县四大林果产业之一 ,南部五乡 (镇 )所产大红花椒以其质优、色红、品高而享誉全国。但是 ,由于大红袍花椒存在着抗病能力低、更植周期短、寿命短等缺点 ,因而严重制约着宕昌县花椒产业的发展。我们通过多年实践总结 ,摸索到一条行之有效的花椒嫁接技术 ,主要是利用二红椒 (七月椒 )、八月椒、狗椒 (野山椒 )抗病虫能力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强、产量高、更植周期长 (寿命长 )的特点 ,与优质大红袍花椒进行嫁接。通过嫁接 ,克服了大红袍花椒的自身缺点 ,以达到扬长避短、集优良性状于一树的效果 ,经济效益也有了明显提高。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甘肃省陇南市花椒品种资源圃已挂果的9个品种果实性状综合分析,以秦安1号、短柄大红袍果品质量综合最好;其次为德国椒、油椒、早绵椒,较差的为毛椒、构椒、豆椒和白椒。并对15个花椒品种的生长表现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花椒生长习性的观测研究,本文重点阐述了花椒枝芽及其生长特性、果实发育规律等。从而为科学有效地制订花椒丰产稳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花椒不同造林密度成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水地区温暖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对花椒不同造林密度成效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花椒成活率影响不明显,但对生长量和结果量影响显著。营造花椒经济林,采取3 m×4 m、3 m×3 m株行距,花椒树生长快、树形成型早,定植后第3年开始结果,第6年实现丰产,平均产花椒果皮1 350kg/hm2以上;营造花椒生态经济兼用林,株行距采取2 m×4 m、2 m×3 m,第4年按隔株挖除的方法调整栽培密度,能增加枝量,扩大树冠,第6年花椒果皮产量可达到1 200 kg/hm2。  相似文献   

14.
花椒窄吉丁虫是危害花椒的主要害虫。通过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分布与管理、扩散蔓延的可能性、危害影响和检疫防治的难度等5个方面的分析,依据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原则,利用有害生物多指标评价体系,对花椒窄吉丁虫在渭南市的危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在定性和定量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得出风险评估值(R=1.23),属低度危险有害生物,并提出花椒窄吉丁虫的防治办法,为花椒经济林的丰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花椒春夏高接换优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德全 《甘肃林业科技》2012,37(2):51-52,68
针对花椒春季硬枝嫁接时间较短的现状,在花椒春季硬枝嫁接的基础上开展了嫩枝高接换优试验,有效地解决了硬枝嫁接接穗不能长时间贮藏的问题.通过春夏2个季节嫁接改进了花椒嫁接技术,延长了嫁接时间,花椒嫁接后减少了花椒皮刺,减少了采摘成本.  相似文献   

16.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是我国重要的特色香料植物。我国花椒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目前在花椒育种及栽培过程中存在着育种周期长、育种方式较为局限,以及基础研究薄弱、抗性苗较少等问题。因此,探讨花椒栽培、遗传特性和挖掘重要功能基因,对推动花椒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前人研究,文中从传统育种、诱变育种和分子育种3个方面对花椒育种研究近况进行综述,包括花椒栽培育种的主要方式、诱变育种进展和分子育种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尚需深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花椒精准育种和种质创制发展、推动花椒产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永善县森林资源特点及林业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永善县森林资源具有的有林地覆盖率低,分布不均;森林资源不丰富,并以生态公益林占优势;用材林近、成、过熟林林木质量高,主要经济林木为花椒、核桃等特点.藉此提出降低森林资源低价值消耗,科学营林,集约经营,实行定向培育措施,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制定林产业发展规划等促进林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浅议甘肃花椒的产业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甘肃花椒产业化发展现状的分析,综合评价了甘肃花椒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讨论了甘肃花椒进一步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陕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0个乡镇、17个不同土壤类型的花椒园采样,采用电耦合等粒子质谱法测定土壤中N、P、K的含量,得出调查区域椒园土壤大部分存在低氮低磷高钾现象,提出科学的施肥方法,解决土壤中氮磷钾失衡的问题,提倡有机肥搭配化肥施肥,促进土壤吸收,提高其产量和质量的同时改善土壤的活性,保证肥料的吸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北方花椒主产区种质资源考察报告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于2001年和2002年对花椒主产区的河北、陕西和甘肃省的18个村镇进行了花椒种质资源考察。调查主要涉及花椒种内的各个品种(类型),测定了各品种标准株的树体与果实基本性状并相应归类,发现了花椒的品种变异与优良单株;初步提出了目前适合我省推广的花椒品种类型与育种目标,并对花椒的品种名称与生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