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杉木短轮伐期丰产林施肥效应初报季志培,江晓锦(江西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333000)试验地分两大类,即斜坡类和山洼类。根据立地条件不同,斜坡类又划分为坡上、坡中和坡下三组,山洼类仅一种立地条件,即设为山洼组,各种立地条件各安排4个区组,每个区组设5个处...  相似文献   

2.
常规温度下孵化鳖卵,需要60天~75天,且往往有部分鳖卵不能及时出鳖。据我实践经验,生产中可采用人工引发推鳖出壳,缩短孵化时间,提高孵化率,使一批推鳖同步生长。现将方法介绍如下:适时翻沙。当孵化达到积温要求,有少量稚鳖出壳时,可将3~5天内产的卵为一批,轻轻翻动孵化用沙,将鳖卵放置于沙上10分钟~15分钟,不久便有大批稚鳖破壳而出。未出壳的鳖卵仍可放回沙中继续孵化。阳光暴晒。此法用于孵化后期的9月底至10月中旬。将装有鳖卵的孵化箱放在阳光下晒2次~4次,可使大批稚鳖出壳。此法可使用3次~4次。温…  相似文献   

3.
广州人不仅会做生意,也很会生活。他们该干时拼命干,得悠闲时且悠闲。广州人打麻将玩扑克的很少。逢双休日,最爱去的是茶楼,邀上几个亲朋好友在茶楼泡上半天。一边喝茶,一边吃点心,一边闲聊,在闹市嘈杂声中悠然自得。我的邻居方先生是地道的广州人,他兄妹6人都已成家。每逢双休  相似文献   

4.
南平安上杉木林植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400m^2标准地调查,研究福建南平溪后安曹下76年生杉木丰产林的山坡和山洼2个地段的植物分布,结果表明:老龄杉木林下蕨类植物的比例较天然林大,总共有71科,119属,168种维管束植物,山坡地段的物种丰富度大大高于山洼地段,2个地段的科,属,种共有率分别为63.38%,47.90%,42.26%,说明老龄杉木林都是以热带成分为主,其中山洼地段的热带成分比例略高。  相似文献   

5.
楠竹林竹笋出土的初期、盛期、末期三个时期的适宜和最适宜的生态小气候指标各不相同,出笋量和出笋时间也各异,山坡林型出笋成竹数量最多,山洼林型次之,但山洼立地条件优越,成竹质量最好,山脊林型均较差。  相似文献   

6.
提高亲鳖繁殖力的方法亲鳖在自然条件下,繁殖周期长,产卵量和孵化率低。要想提高亲鳖的效益,必须提高繁殖力.获得质优量多的动鳖。1.精选鳖种鳖种要求健康无病、无伤残、行动敏捷、个体大。10岁以上,体重必须2.5公斤的鳖种最佳,10岁以下的鳖种体重必须在2...  相似文献   

7.
紫蓬缘     
紫蓬山,是大自然造山运动时,由横亘鄂、豫、皖三省的大别山脉牵出的一条二三十公里长的带状峰峦,由西向东抛在安徽省肥西县境内,我祖居大潜山郭家山洼,离紫蓬山不过十多公里,幼年经常往来其间,传说这里自古“来就是江淮之间的风景胜地,山川秀丽,鸟兽成群。我与这座现已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的名山,有过一段不解之绿。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湖南会同3个杉木人工林集水区的大气降水及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穿透水的pH值、NH4+—N、NO3-—N、P、K、Mg和Ca质量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元素质量浓度的大小顺序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在对山洼、山麓、山坡3个不同坡位的草本层、灌木层及乔木层林冠截留进行研究,得出各元素质量浓度大小排序为山洼处>山坡处>山麓处;NO3-—N的质量浓度在山洼处和山麓处呈明显差异,P、K、Mg的质量浓度在山洼处和山坡处呈明显差异,Ca的在山洼和山坡、山麓处都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湖北林业科技》杂志社编辑部:生活的道路从不平坦,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肩上无形中又多了一副重担。对城里人来说,每一次下岗,上岗都有一份辛酸;对农村人来说,高高兴兴进城打工,大把大把钞票寄往家中已不可能,城里人的铁饭碗飞了,农村人的打工梦破了,但生活的道路还要走,如何从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如何在农村大有作为,成绩卓著,多亏贵刊为我指点迷津,扶我上马,送我一程,助我成功。还是我在城里打工的时候,偶尔认识的您--贵刊1998年第1期《探鳖仪在洪湖问世》一文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对捉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现在…  相似文献   

10.
1、培育好亲鳖。优良的亲鳖是养好甲鱼的基础,亲鳖个体大,体质好,饱满强壮。其产卵多,个体大,每只可达5克~6克重。产卵前要多投喂蛋白质含量高,营养全面的饵料。产卵后也要抓紧投喂,补充亲鳖体内营养,使亲鳖早日康复,迅速再交配,提高怀卵粒和受精率,力争产卵季节一月产一次卵。 2、把好孵化关。缩短孵化期,使稚鳖早出壳,早开食,早生长。做好孵化工作重点是: ①采取恒温设施,使孵化控制在最佳温度内; ②把握好湿度,使沙中含水量在5%~12%; ③防病害、敌害,促使鳖卵在40至50天内出壳。 3、培育好稚鳖。稚…  相似文献   

11.
刚从市场上购回的野生鳖,需仔细检验观察,剔除伤鳖、残鳖、病鳖,及反应迟钝,软绵无力的鳖。将经过检验观察的鳖放进面积50平方米~200平方米,水深0.7米~1米的水池中,密度为每平方米2只~5只,水温控制在25℃~28℃,不宜超过32℃,水体透明度25厘米~35厘米,4天内不宜投饵,让其逐步适应新环境。投饵开始以新鲜的天然动物性饲料投喂,如小鱼、煮熟的猪肝、肺等。方法是将上述饲料沿地四周用网袋挂在水下10厘米处,投喂点要多,使鳖有较多的摄食机会。此后逐步减少投点,渐渐缩小投饲面,直至鳖只能从固定的投饵台得到池一饵料,使…  相似文献   

12.
鳖具有较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但自然界的鳖生长缓慢,由幼鳖至成鳖一般需3 ̄4年,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缩短饲养期,尽快培育出数量较多的商品鳖,本文介绍了人工快速养殖的实用技术。即通过人工加温,打破鳖的冬眠习性,结合亲鳖选择,稚、幼鳖科学培育及疾病防治等一系列实用技术,使成鳖的培育期缩短到14个月左右,使卵孵化率由自然条件下的15%,提高到85%。  相似文献   

13.
不同立地条件的杉木人工林生产力和养分循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江西省分宜县山下林场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山脊(包括坡上部),山坡,山洼(包括坡脚部分)杉木林的生产力和养分循环状况。三种生境条件下的生产力(生物量)依次为68,337,163,141.140t/hm^2,山脊恶劣的水肥条件,林木各器官中的养分含量,林分养分的吸收和循环均处于较低的水平。集水区的山洼以及坡下部林木的生产力水平较高,达到或接近了杉木中心产区(如湖南,福建)速生丰产林分的  相似文献   

14.
目前,鳖的人工养殖热潮已慢慢退去,有些地区已转向养龟,那么养龟的前途又会如何呢 ?我们不妨以养鳖的历程来对比一下。   从养鳖来说, 1980年前后,我国开始从南到北掀起人工养殖热潮,至 1995年达到顶峰 (每只小鳖售价 35元,一些地区每公斤成鳖卖到 400~ 600元 ),前后经过 15~ 16年稳步的上升发展期,至 1997年市场饱和,每只小鳖只售 5~ 6元,成鳖只能卖每公斤 80~ 100元。到 1998年小鳖降到每只 2~ 3元,成鳖降到每公斤 60~ 70元。但据调查,技术好、管理水平高的养殖场,每只小鳖的纯利仍有 1~ 2元,而成鳖每公斤也有 20…  相似文献   

15.
“山腰植核桃果,坝子养石斛草,山洼种草果”,‘两果一草’鼓了林农腰包”,这是对龙陵县山区群众靠山吃山,致富奔小康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6.
近来,养殖业效益颇好的养鳖热渐渐滑坡,不少有眼光的养殖户已把目光投向龟类养殖。笔者目前采访“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龙头阁动物养殖场”蒋张林时,蒋张林精湛的论述了鳖、龟类的养殖前景。从养殖鳖来说,1980年前后,我国开始从南到北掀起人工养殖热潮,至1995年达到顶峰(每只小鳖售价35元,一些地区每公斤成鳖卖到400元~600元),前后经过15至16年稳步的上升发展期,至1997年市场饱和,每只小鳖只售5元~6元,成鳖只能每公斤卖80元~100元。据调查,技术好、管理水平高的养殖场,每只小鳖的纯利仍有2…  相似文献   

17.
人工养鳖的最适宜温度是30℃左右。如果温度降至10℃以下,鳖就会不吃不喝,停止生长,进入冬眠状态。因此,冬季采取加温措施对于养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神奇的探鳖仪文/贺光群湖北省洪湖市府场社会福利企业总公司淡水产品开发公司总经理、市养鳖捉鳖技术研究会理事印保林,成功地研制出一种捕捉甲鱼的新型渔具———探鳖仪,它一改民间捕捉甲鱼捕获率低、劳动强度大、甲鱼致伤严重的不足,具有如下优点:一、捕鳖率高。清...  相似文献   

19.
广州人不仅会做生意,也很会生活。他们该干时拼命干,得悠闲时且悠闲。  相似文献   

20.
黄健 《广东园林》2019,41(3):66-68
通过阅读与岭南文化相关的史籍,可知清代广州人的种种赏花趣味:浓淡相宜、色香兼具。这些特点集中反映出广州人在审美上的包容心态。这些赏花趣味以及基于花卉独特生长条件而产生的别具一格的审美体验,也形成了广州人独特的赏花风俗。对此问题的梳理与认知,能使今人从侧面了解当时广州园林景观中的常见花卉及人们的审美体验,从而更好地与传统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