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山西各山地植被垂直地带性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山西省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70%左右。因此,研究和掌握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规律是极有条件的,同时对于开发自然资源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也是一件十分必要的工作。所谓植被,是指某地区一切植物群落的总体。在山地地区,往往由于自然条件的改变,从山麓到山顶的植被也随着发生改变,山地植被的更替现象称为植被的垂直地带性,而构成山地植被的个别带则称为垂直带。它是指某一山岳从山麓到山顶由于气候、土壤、地形等的变化而引起的有规律更替的一些植被带。在每一个植被垂直带内,某一个(或几个)植被型占优势,该植被带就是根据这些植被型的名称而命名的。例如荒漠  相似文献   

2.
<正>在我国西藏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是我国山地森林植被垂直带谱最完整的山地。整座山地垂直高差达7000米以上,由8个垂直带组成。其中5个森林植被带的景观相当于从我国大陆最南端的海南岛到最北端的黑龙江之间几千公里范围内的森林景观。雨林和冰川在同一座山峰中同时出现,在我国仅此一处。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掌握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垂直分布与植被垂直带谱间的内在关系,在多年野外实地调查,采集制作近万份植物和昆虫标本,拍摄上万张野外植物、昆虫的生态生境照片的基础上,对标本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对照其采集地的生态因子和生境特点,总结昆虫分布规律和特点,找出昆虫垂直分布与植被垂直带谱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昆虫垂直分布的果林-落叶阔叶林带大致对应植物垂直分布带的农田果林次生灌草林带至针阔混交林带,针阔混交-针叶林带大致对应针阔混交:林带至针叶林带、亚高山灌丛-草甸带大致对应亚高山灌丛带和亚高山草甸带。发现昆虫分布的垂直带谱与植物的垂直带谱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但带与带之间也有一定的过渡阶段,他们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不是截然分开的,这主要源于大部分昆虫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食料因素。  相似文献   

4.
沈新华  丁发林 《林业调查规划》2021,46(2):106-109,113
采用样线、样地及植被分类等方法对兰坪县翠坪山县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植被类型丰富,植被保存较完整,共有3个植被型、4个植被亚型和6个群系,植被水平地带性分布不明显,而垂直地带性分布明显。依据植被类型分类系统,分别阐述了云南松林、华山松云南油松林、毛曼青冈林、青冈杨桦林、白穗石栎林以及杜鹃灌丛的植被类型特征,区内物种多样性丰富。提出加强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开展科研监测,积极探索保护策略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取线路调查和典型取样以及卫星影像数据分析,得出轿子山自然保护区共有7个植被型、11个植被亚型、17个群系组和28个群系。其中寒温灌丛是轿子山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的植被类型,占保护区面积的29.37%。在水平分布上,轿子山片以保护区最高主峰和山脊为界,东、西两部分植被类型差别较大;温性针叶林、寒温灌丛和寒温草甸是保护区山地垂直带上最主要的植被类型。轿子山自然保护区具有大面积连片存在的多种原生植被类型,且地理分布极为特殊,因而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逐级控制综合分类方法对云南松的立地质量进行评价。一、基础材料收集与整理(一)自然条件云南松调查区——盐源县,地处四川省凉山州的西南部,土壤较为复杂而多样,但具有较明显的垂直和水平地带性差异,按垂直地带分:山地红壤或黄壤(海拔1500米以下),山地黄棕壤(海拔2500-3000米),山地棕壤(3000-4000米),按水平地带分酸性紫色土、暗棕壤、山地草甸土。(二)外业调查  相似文献   

7.
保护区共划分8个植被型、12个植被亚型、14个群系,是云南省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典型分布地,植被水平基带为高原南部季风常绿阔叶林,垂直带层次丰富,包含了从南亚热带到山地寒温带的植被系列.其植被分布特点为:①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面积大,分布典型;②有我国大陆分布最南的苍山冷杉林;③云南省内分布最高的刺柏林;④植被垂直分布特征明显等.  相似文献   

8.
大巴山北坡森林土壤垂直带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实地考察分析及参考有关资料,论述了大巴山北坡森林土壤垂直带谱中黄褐土、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暗棕壤的基本性质、分布范围及各带树种分布情况。还讨论了棕色石灰土的性质及阴阳坡分异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渤生 《森林与人类》2015,(2):12-33,36
<正>西藏林芝地区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是中国山地森林植被垂直带谱最完整的山地。虽然它在北回归线以北,但雅鲁藏布江下游谷地正从其东南侧穿过,使季节雨林沿谷地分布于南迦巴瓦峰南坡海拔1100米以下的坡麓,成全它成为以雨林为基带的极高山地。供图/全景  相似文献   

10.
<正>山地生物多样性因生态环境复杂,有水平、垂直,还有坡向的三度空间变化,加以地质变迁的影响,它的变化是四度空间的。山地对物种分布的影响可以从4个角度归纳:1.山地能接纳较多的物种。物种的水平分布向山地延伸时多转变为垂直,在一个水平空间内可有多个垂直带重叠,由于垂直带的阻限作用比水平带小,物种垂直分布迁徙可在短距离(时间)内完成,常出现物种分布的跨带与垂直带生态分布互补现象。生态适应互补现象以夏季黄山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水库消落带是维持水生态健康的重要屏障,由于其生态过渡带的特性,普遍存在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土壤与水体交叉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消落带的植被生态重建显得极为重要;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消落带的植物适生性、植被生态重建及其效益等方面,今后应加强消落带植物配置模式、生态重建机理和管理方式等研究。  相似文献   

12.
植被过滤带可显著减少农田径流及其携带的污染物,是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最佳管理措施,而数学模型是设计植被过滤带的有效工具。本研究通过浑水模拟冲刷试验研究了不同宽度(1 m、2 m、3 m)和不同坡度(3.3%、6.7%、10%)的草本植被过滤带对径流和泥沙的拦截效果,并对VFSMOD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最后基于该模型对植被过滤带拦截效果中坡度和宽度二因素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VFSMOD模型对径流和泥沙浓度的模拟偏差在8%和12%以内,Nash-Sutcliffe-Effi ciency系数分别为0.85和0.93,表明该模型可对植被过滤带拦截径流和泥沙的效果进行较好的模拟;同时,模拟结果显示植被过带宽度与其径流和泥沙的拦截率成线性正相关关系(径流:R12=0.992、R22=0.994、R32=0.993;泥沙:R12=0.366、R22=0.374、R32=0.379),植被过滤带坡度与其径流和泥沙的拦截率成线性负相关关系(径流:R12=0.720、R22=0.761、R32=0.709;泥沙:R12=0.771、R22=0.804、R32=0.7 78)。与坡度相比,植被过滤带宽度因素对于植被过滤带拦截径流和泥沙的效果更为敏感,是植被过滤带设计中应着重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前言兴隆山青杆(Picea wilsonii Mast.)林是甘肃中部黄土干旱石质山地的垂直地带性植被和顶极群落。在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原上,茂密的森林植被,对当地环境保护,水源涵  相似文献   

14.
<正>1可克达拉市森林草原资源及防火工作基本情况1.1可克达拉市森林草原资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林地、草地主要位于伊犁河谷。其山地植被垂直带结构明显且相当完整,森林和草甸植被甚为发育,前山带的喜湿落叶果林生长和发育良好。山地自上而下顺次发育为高山流石坡、高山草甸、亚高山草甸、山地草甸(雪岭云杉)、山地草甸草原(阔叶野果林)、  相似文献   

15.
白马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王惠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3):127-131
采用样线、样地、观测点相结合的野外普查方法对松溪白马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本底调查,按照《中国植被》的划分方法,对本底调查结果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松溪白马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丰富,植被保存较完整,共具有8个植被型20个群系62个群丛;植被分布水平规律变化界限不明显,在垂直分布上,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形成垂直地带谱。  相似文献   

16.
鄂西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系统的野外调查数据和历史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鄂西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且分布分散,森林植被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同时分析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不同因素对鄂西三峡库区森林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方式和强度,初步揭示了鄂西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空间分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一、林地概况 尖峰岭林区位于北纬18°23′13″—18°52′30″,东经108°46′04″—109°02′43″,在中国植被区划中属琼南丘陵山地季雨林湿润雨林区。植被种类极其丰富,野生高等植物有1500多种,植被可分为四个垂直带,六个类型:1.稀树草原带:(1)稀树草原,(2)砂生植被,2.常绿季雨林带:(3)常绿季雨林,(4)沟谷雨林,3.山地雨林带:(5)山地雨林,4.山顶苔藓矮林带:(6)山顶苔藓矮林。  相似文献   

18.
贡嘎山 从常绿阔叶林到植物禁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属横断山脉的最高峰,很早就为世界所瞩目,在登山、探险和科考中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虽然从东到西,由南到北,贡嘎山经纬度相差甚小,地理范围也不辽阔,但由于地处峡谷向高原过渡的地带,使西南季风、青藏高原气团等不断光顾这里,既孕育了丰富的植被类型,又给植被的地理分布增添了复杂色彩。这里的植被更随着水热条件的变化,同时在水平和垂直地带上变化。  相似文献   

19.
<正>广义的秦岭山脉自青藏高原东部向东延伸至河南伏牛山,绵延约1500公里,是横亘于我国中部的一座巨大的山体。本文所指为狭义的秦岭,也即位于陕西省的部分,东西长约500公里,其主峰太白山是我国大陆东部的最高峰,海拔3767米。由于山体高大,秦岭由山麓到山顶有着明显的气候垂直带谱(自上而下有亚寒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和土壤垂直带谱(自上而下有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森林土、山地暗棕壤、山地棕壤、山地褐土、  相似文献   

20.
我国热带南亚热带石质岩溶山地植被恢复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热带南亚热带石质岩溶山地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一直是国土整治的难点。文章论述了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石质岩溶的分布和植被特点,探讨了其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的可行性;评述了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石质岩溶山地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的研究现状;据此提出了未来需优先发展的研究领域,为我国热带南亚热带石质岩溶山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