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株两优176(株1S/97176)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米质较好、熟期早、易栽培等特点,2002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总结了合理安排"两期"、合理确定播差期、培育高产群体和提高异交结实率等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
八两优96(810S/怀96-1)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熟期早、易栽培等特点,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总结了合理安排“两期”、合理确定播差期、培育高产群体和提高异交结实率等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3.
两系杂交稻丰两优9号在2011—2013年连续3 a的示范推广中表现高产、优质、穗大粒多、茎秆粗壮、生育期适中、综合抗性好。该组合在栽培上应适期早播、适当密植、早施分蘖肥,后期适当增施钾肥,水浆管理采取湿润为主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4.
结合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的生产实践,提出了"四推、三早、两达标"的水稻高产栽培模式。通过推广水稻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推广人造草碳育苗营养土、推广秸秆还田和大小垅稀植栽培,做到适时早育苗、早插秧、早管理,实现稀播育壮秧、合理稀植、科学施肥、合理灌水、认真防病等农业技术要点的达标,使水稻的生育栽培指标和产量指标均达到既定要求。  相似文献   

5.
早稻超级稻中早22持续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研究了早稻超级稻中早22持续高产栽培技术。在早稻持续高产指标、高产环境指标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油菜作绿肥,培肥地力;适期早播,延长基本营养生长期;厢畦栽培,控水增氧,增强根系活力”等高产栽培新观点,实现了早稻700kg/667m^2的预期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6.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胡麻籽粒产量、籽粒含油率、油脂产量及其亚麻酸、亚油酸含量、经济纯收入等目标性状与播量、播期、有机肥施用量、施氮量、施磷量等栽培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寻优,得出了一套高产优质高效栽培优化方案和三套高产栽培优化方案。在试验地的气候和生产条件下,胡麻适期早播是关键,注重施用有机肥和磷肥,合理施用氮肥可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灌浆结实期气象因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长期以来,研究水稻播种期和移栽期,主要是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选择高产最适宜的播、栽期。本研究主要是为了提高稻米品质,选择最适宜的灌浆气候条件,通过不同的播种期和移栽期,创造不同的灌浆气候条件,进而选择早熟晚粳武香粳9号优质栽培的最佳播种期和移栽期。研究结果表明,适期早播早栽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明显改善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鲁西地区小麦花生双高产,探寻适宜的夏直播起垄覆膜配套栽培技术,选用花生品种花育25号,采用5个播期和3个密度的试验设计,研究花育25号在鲁西地区适宜的播期和密度。结果表明:花育25号在夏直播起垄覆膜配套栽培模式下的适宜播期是6月5日至6月15日,在适期内争取早播,以实现高产,最佳密度为15万穴/hm~2。  相似文献   

9.
水稻不同播(栽)期对产量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不同播(栽)期对产量结构的影响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株行距,同一栽培管理水平,及时早播(栽),产量表现就越好,又有利于实现稻麦周年高产;播(栽)越晚,不仅当季产量表现差,同时也影响下茬小麦种植,不利于稻麦周年高产。  相似文献   

10.
为挖掘稻麦周年高产潜力,笔者等人通过探索研究,初步集成了苏中地区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实现稻麦周年高产高效,不仅要科学选择田块、搭配稻麦品种、合理安排茬口及播期,还要处理好秸秆全量还田、稻麦播种,科学管理水肥,做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及时收获。其中,小麦栽培尤其要因地制宜开挖好内外配套沟系,做好抗逆应变、防灾减灾工作;水稻栽培需注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