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系统分析高湿玉米收获、青贮加工、饲用价值和经济效益以及在我国发展高湿玉米青贮的潜力和展望。相比玉米子粒直收和破碎等,高湿玉米青贮能够降低成本25%~30%,且具有和干子粒玉米相似的能量和蛋白。饲喂效果研究表明,使用高湿玉米青贮饲料产奶净能提高5%~10%,淀粉消化率提高30%~35%。同时,高湿玉米裹包青贮饲料可以安全存放2~3年。针对我国东北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玉米子粒收获后烘干、晾晒、仓储和转运条件受限等问题,推广高湿玉米青贮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应用前景,能有效缓解我国玉米供需矛盾、加强饲料供应能力和饲料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
虽然象半干青贮料、维生素草粉、颗粒饲料和饼渣等脱水饲料的生产和利用在不断地增加,然而玉米青贮饲料仍是牛的基础日粮。遗憾的是,玉米绿色体生产达到的水平仍然较  相似文献   

3.
王会志  于显 《杂粮作物》2009,29(4):265-266
青贮玉米是指玉米在乳熟期至蜡熟期间,采取整株收获,然后切碎加工或贮藏发酵,调制成饲料,饲喂以牛羊为主的草食家畜.随着朝阳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畜牧业大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如何解决牲畜"口粮"问题已成为畜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性因素,而玉米已由过去的重要粮食作物转变为主要的饲料作物,青贮玉米在饲料生产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此我们安排本次试验,选出适宜朝阳地区的青贮玉米品种供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4.
青饲青贮玉米是指收获玉米鲜绿整株,经切碎加工、贮藏发酵,调制成饲料,饲喂牛、羊等草食家畜。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青饲青贮玉米的需求量逐步扩大,我们通过在生产实践中的栽培试验及各地的一些高产栽培经验,总结出  相似文献   

5.
玉米转化增值有效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苏秀侠  邱山 《玉米科学》2002,10(3):007-010
玉米转化增值应从多方面考虑,要做到多层次加工、全部利用、不断增值.在稳步发展大众化玉米工业的同时,不断推出玉米加工新产品,特别是各种玉米精制食品;在玉米主产区要大力发展配合饲料工业,变销售玉米原粮为销售优质畜禽产品;在牛羊饲养量较大地区,建立青贮玉米种植、青贮饲料加工和优质牛羊饲养密切结合的高效农牧业示范基地,逐渐扩大普及;对以玉米秸秆为主的玉米副产物加工业要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鲜食玉米—青贮玉米复种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一些地区种植作物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自然资源情况,提出了一种新型种植模式。即上茬种植鲜食玉米,下茬种植以营养体为收获对象的青贮玉米。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筛选出垦粘1号为上茬鲜食玉米首选品种,郑单958为下茬青贮玉米首选品种。两茬可获得鲜穗16.34 t/hm2,鲜秸秆103.3 t/hm2。这种复种模式有利于解决畜牧业发展带来的饲草短缺的现实难题,是适应当前农业产前结构调整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山西优质饲草短缺的状况将日趋严重。从山西畜牧业的发展出发,对青贮玉米高产、优质、高效、低投入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在明确了玉米对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基础上,提出了发展青贮玉米是山西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辽宁省具有代表性的28个玉米品种为试材,在5个密度下对辽宁省4个生态区的玉米生产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北地区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辽西地区次之,辽南地区最低;适宜种植密度辽西地区最大,辽北地区次之,辽南地区最低;生物产量辽北地区最高,辽中地区次之,辽南地区最低。辽西和辽南地区经济系数较高,辽北地区最低。在不同生态区,起主导作用的产量构成因素是穗数和穗粒数,其中,辽北地区的穗数、穗粒数和粒重达到最佳,单产最高。  相似文献   

9.
青贮玉米的市场前景与高效利用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桂娟  王建国 《杂粮作物》2006,26(3):244-245
从青贮玉米的特点、辽宁发展青贮玉米的机遇及发展潜力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青贮玉米的市场前景,并简要介绍了青贮玉米的种植技术及加工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玉米生产发展几个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陈志辉  黄虎兰 《作物研究》2003,17(4):204-205
通过湖南省玉米生产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以及当前粮、经、饲三元结构的分离和粮食生产稳定的需要,指出湖南省玉米在扩大面积、提高单产和增加总量上均有要求,并具有可行性。发展中应着重新品种的选育、引进,特别是抗(耐)旱、耐低氮的品种;简化节水避旱栽培技术研究和建立杂交种子产业,突破制种瓶颈。提出了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科研、推广部门协作和推进青贮玉米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油玉米花粉直感效应对普通玉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两个高油玉米品种与5个普通玉米品种混种,利用高油玉米品种为普通玉米品种授粉,研究高油玉米对普通玉米的花粉直感效应。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花粉直感效应,增加了普通玉米的含油量和粗蛋白含量,改变了淀粉含量。与通油1号玉米杂交的5个普通玉米产量均增加,增加幅度最高的是吉单180,其经济效益也最大。与四油199玉米杂交的5个普通玉米,除吉单180外,产量均降低,经济效益最高的是吉单180。由此可见,高油玉米通油1号比四油199更适合与普通玉米进行花粉直感效应,而吉单180是与高油玉米进行花粉直感效应最为合适的普通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2.
王胜祥  王胜  晏纯 《杂粮作物》2006,26(2):150-151
着重分析我国玉米生产和玉米育种面临的任务和存在的问题。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玉米的主要用途依次是饲用、食用和工业用。目前我国玉米65%~70%用于饲料,人均占有饲用玉米60 kg,美国人均占有饲用玉米300~500 kg,而我国远远低于农牧业发达国家。中国人口众多,再经过30年努力,玉米总产翻一番,人均占有玉米量也不超过120 kg,仅靠玉米数量增加是无法满足畜牧业发展对饲料的需求,因为大部分肉、禽、蛋、奶是靠玉米转化的。当前应加强品质育种研究,使今后玉米产业向高层次迈进,发展优质蛋白玉米(高赖氨酸玉米opaque-2玉米)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农业技术措施。此外,为满足市场需求,还要发展高油玉米、青饲青贮玉米、高直链淀粉玉米等。  相似文献   

13.
玉米穗粒腐病抗病资源鉴定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通过人工接种串珠镰刀菌,进行玉米穗粒腐病抗性鉴定.从90份玉米自交系中筛选出15份高抗材料和27份中抗材料.结合血缘追踪发现,78599和78698等先锋海外种子公司育成的玉米杂交种的衍生自交系普遍具有较高的抗性。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玉米群体与我国主要玉米种质杂种优势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将20个加拿大早熟玉米群体与4个我国主要种质类群的代表自交系按照NCⅡ设计组配80个测交组合,2006、2007年进行田间鉴定试验,研究引进群体与我国主要种质类群的杂种优势关系。结果表明,EP1、EP9、EP14、EP15、EP16和EP17群体单株产量等综合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表现较好;EP1、EP8和EP19群体属于塘四平头群,EP12、EP14、EP15和EP22属于Reid群,EP17、EP20、EP21和EP23属于Lancaster群,EP3、EP6、EP7、EP9、EP10、EP11、EP13、EP16和EP18属于旅大红骨群;加拿大早熟玉米群体与旅大红骨类群的杂种优势最强。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黄淮海夏玉米区玉米国审品种和主栽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对该区域2018~2020年审定品种及2020年部分主栽品种对玉米南方锈病的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27份审定品种中未见对南方锈病高抗(HR)的品种,抗性以高感(HS)为主,占比高达62.06%,抗性(R)品种、中抗(MR)品种和感病(S)品种分别占4.45%、4.92%和28.57%。47个主栽品种中未发现高抗南方锈病的品种,抗性品种、中抗品种、感病品种和高感品种分别占12.77%、27.66%、19.15%和40.43%。黄淮海夏玉米区国审品种和主栽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较差,品种抗性以高感为主。因此,应加强病原菌的监测预警工作,加快抗病育种进程,引进利用优质抗性基因资源,发掘创新抗性材料,培育多基因聚合的持久抗性品种。  相似文献   

16.
秸秆深还对土壤水分转移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将玉米秸秆切段、粗粉碎、细粉碎、细粉碎后压粒和细粉碎后氨化处理,研究玉米秸秆深施还田对土壤水分转移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粉碎程度越细,吸水能力越强,深施后土壤渗水速度越快;粉碎的秸秆较其他处理更能促进土壤水分竖直方向转移;各处理的蓄水能力表现为粉碎状秸秆处理段状秸秆处理CK(不施秸秆),且细粉碎、细粉碎后氨化处理在还田初期就能呈现出明显的蓄水效果;秸秆粉碎状态越细,深施后土壤容重减小的速度和幅度越大,细粉碎处理和细粉碎后氨化处理能在还田初期对减小土壤容重产生明显作用,播种后25 d,土壤容重减小幅度最大,分别达0.052和0.045 g/cm3;秸秆深施还田有效提高玉米产量,产量排序为细粉碎细粉碎后氨化处理粗粉碎细粉碎后压粒秸秆切段CK(不施秸秆),其中细粉碎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增加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玉米五大种质对红蜘蛛抗性的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五大种质常用玉米自交系、自选稳定系及近两年山西省审定的玉米新品种对红蜘蛛抗性的田间调查、鉴定与分析,并建立了对红蜘蛛抗性的分级指标体系。结果表明,5大种质系统抗性有明显的差异,初步认为P系统总体最好;较差的是Reid系统;Lancaster系统、旅大红骨系统、塘四平头系统抗感表现相差不大。证明玉米植株的抗病性、叶片的持绿性、株叶型结构对红蜘蛛抗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玉米平衡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玉米平衡施肥试验,研究应用这项新技术,明确和完善此项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区植株生育性状优良,大幅度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9.
特用型玉米引种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特用型玉米是指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营养价值或加工利用价值的玉米 ,其技术含量和遗传附加值较高 ,在国外也称遗传增值玉米。世界上对特用型玉米的研究至今已有 10 0多年的历史 ,目前美国处于领先水平。近年来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 ,特用型玉米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并渐渐被广大农民所接受 ,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基于此 ,我们于 2 0 0 0年初引进了 2 8个新特玉米品种 ,与我单位选育的鲜食玉米新组合———“鲜早白一号”一起在试验田试种 ,以观察它们的综合表现 ,力图筛选出适合我地区种植的新特玉米品种 ,指导…  相似文献   

20.
作物驯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单纯的狩猎和采集型向农业型的转变。玉米(Zea mays L.)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起源演化的机制一直备受关注。2012年12月1日,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团队与其合作团队在Science(《科学》)在线发表研究论文,通过深入解析大量玉米野生种和栽培种材料的基因组变异,重新定义了现代栽培玉米的驯化过程,揭示了6 000年前墨西哥高原亚种(Zea mays subsp. mexicana)基因组的渗入及其优异等位基因的选择,实现了栽培玉米的二次驯化,同时推动了栽培玉米的广泛传播,研究结果为深入阐明作物起源演化这一古老的科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