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波尔山羊F3代、乐隆F1代山羊及隆林山羊在初生、一月龄、二月龄及三月龄的增重效果并分析了初生重对不同阶段体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记录 2 2 3只波尔山羊F1代母羊的生长发育资料 ,为合理地利用优良的肉羊品种资源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 :F1代母羊从出生到周岁各阶段的体尺、体重均大于当地奶山羊 ;成年母羊体重达 62 6± 2 1kg ,大于波尔山羊。F1代母羊性情温和 ,母性行为好 ,哺乳带羔能力强 ,多数母羊一胎两羔或三羔。  相似文献   

3.
波尔山羊杂交后代体尺、体重与肉用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 SPSS数据处理软件 (10 .0版 )统计分析了 2 3只 (约 8~ 9月龄 )波尔山羊与唐山奶山羊杂交后代公羊的体尺、体重和肉用性能。结果表明 :(1)波尔山羊与唐山奶山羊杂交 F1 代体尺、体重与肉用性能指标的变异程度大于 F2 代 ,其中宰前重、胴体重、净肉重和胸宽四项指标变异程度在 F1 和 F2 代中都很大 ;(2 )杂交 F1 代、F2 代各项指标 t检验结果 ,除胸宽外其余指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3 )波尔山羊杂交后代中胸宽与各项指标间相关不显著 ,宰前重、胴体重、净肉重与体尺指标相关显著或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黑色波尔山羊与巫山本地羊的杂交优势,测定其杂交F1代的生长性能。以黑色波尔山羊与巫山本地羊进行杂交,测定其杂交F1代初生、1月龄、2月龄、3月龄、6月龄、9月龄的体重、体尺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黑波本杂F1代0~9月龄各生长阶段的体重、日增重及体尺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巫山本地羊的后代,这说明用黑色波尔山羊杂交改良巫山本地羊呈现良好的杂交优势,综合性能得到很好改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10.0版)统计分析了23只(约8-9月龄)波尔山羊与唐山奶山羊杂交后代公羊的体尺、体重和肉用性能。结果表明:(1)波尔山羊与唐山奶山羊杂交F1代体尺、体重与肉用性能指标的变异程度大于F2代,其中宰前重、胴体重、净肉重和胸宽四项指标变异程度在F1和F2代中都很大;(2)杂交F1代、F2代各项指标t检验结果,除胸宽外其余指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3)波尔山羊杂交后代中胸宽与各项指标间相关不显著,宰前重、胴体重、净肉重与体尺指标相关显著或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布尔山羊与福清山羊杂交效果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入布尔山羊与福清山羊杂交 ,对布尔山羊、布福F1 羊和福清山羊适应性、生长发育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布尔山羊初生重、8月龄体重分别为 2 975、2 7 93kg ,与布福F1 羊、福清羊相比差异均极显著 (P <0 0 1)。布福F1 羊初生重、8月龄体重分别为 1 83、17 6 2kg ,与福清山羊相比 ,分别提高 15 0 9%和 41 81%,前者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后者差异显著(P <0 0 5 )。布福F1 羊的体表毛色与布尔山羊相似 ,而体尺与福清山羊相近。布福F1 羊的抗病力强于福清山羊 ,而弱于布尔山羊 ,适应性与后两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白山羊为肉皮兼用型山羊,以性早熟、繁殖力高、适应性强著称。但其个体小,产肉性能差。为提高黑龙江白山羊的产肉性能,笔者于桦南及延寿等地区分别进行了波尔山羊冻配F1与本地白山羊的比较试验。1材料与方法母本为当地群众所饲养健康无病体重在20kg以上的黑龙江白山羊。波尔山羊冻精(0.5m L)解冻后的活力在0.35以上,每只发情母羊间隔8~12h输精2次。羊只饲养方式以放牧为主,并补饲少量精料。对F1代和同期出生的本地山羊进行不同月龄的体重测量。季节选在春季,以便出生后有充分的饲草。选出本地白山羊经产健康母山羊60头,30只为一组;…  相似文献   

8.
以南江黄羊为父本改良理县藏山羊所获得的杂交一代存活率达 1 2 4 2 8% ,较藏山羊的存活率1 1 3 78%提高 1 0 5个百分点 ,F1代初生重公、母分别为 2 1 9± 0 2 4kg和 1 78± 0 2 8kg ,较藏山羊 (♂ ) 1 75± 0 2 6kg ,,(♂ ) 1 4 0± 0 2 9kg相比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F1代不同月龄体重与相应的藏山羊组差异极显著(P <0 0 1 ) ;F1代不同月龄体尺与相应的藏山羊组差异显著 (P <0 0 5 )或极显著 (P <0 0 1 ) ;F1代生长发育快 ,适应性强 ,1 8月龄阉羊和母羊体重分别可达 2 7 6 9± 2 77kg、2 5 85± 2 2 9kg ,较 1 8月龄藏山羊 1 9 30±3 38kg、1 6 86± 2 4 5kg ,分别增重 43 4 7%、5 3 32 % ;杂交一代羊 1 8月龄均可出栏 ,而藏山羊 30月龄以后方可出栏。  相似文献   

9.
为改变戴云山羊体形小、增重缓慢、出栏率低等状况,通过引进波尔山羊饲养纯繁并与德化戴云山羊杂交试验,对波尔山羊、波戴F1羊和戴云山羊适应性、生长发育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引进的波尔山羊繁殖后代的公母羔初生重较本地戴云山羊分别提高了189.9%、179.4%;8月龄体重分别提高了113.2%、99.5%;周岁体重分别提高了211.8%、182.3%.波戴F1羊具有与父本相似的外貌特征,在山区生态环境及饲养条件下,抗病力及适应性较强.波戴F1羊初生重、周岁体重平均为3.2 kg、35.3 kg,分别比戴云山羊提高133.6%、122.9%,差异均极显著(P<0.01),其各阶段生育年龄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等指标明显高于戴云山羊.  相似文献   

10.
统计分析了波尔山羊及其与唐山奶山羊杂交后代的体重与耳型的相关关系 (共 2 1只 )。表明 ,无论是纯种波尔山羊 ,还是杂交一代和杂交二代 ,其生长期体重与早期耳型都没有相关关系。生长期体重与早期体重 (1周龄体重 )有明显相关关系 ,t检验和F检验均显著。为早期预测山羊生长速度和成年体重做了尝试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分析波尔山羊和麻城黑山羊杂交后代的毛色表现型。结果表明,波尔山羊对后代毛色的影响力很强,其棕头白身的毛色特征在74.22%的后代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回交后的纯黑色和黑头白身个体比例有所提高,横交后代中黑头白身个体的比例高于其他组合。各毛色比例在公母羊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表明毛色遗传可能不受性别影响。窝内个体毛色对比发现,同窝个体并不一定具有相同毛色。本研究对丰富山羊毛色遗传理论、指导麻城黑山羊新品种的培育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陕南白山羊与关中奶山羊、布尔山羊三品种杂交试验,分别测定初生重、3月龄、6月龄、12月龄四个阶段的胸围、体长、体高和体重,将测定的各项指标分别与布陕杂一代、关陕杂一代和陕南白山羊的同阶段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布关陕杂种羊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重优于布陕杂一代、关陕杂一代和陕南白山羊。布关陕杂种羊的初生重比布陕杂一代、关陕杂一代、陕南白山羊分别提高18.8%、48.2%、66.2%;3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7.2%、28.1%、35.1%;6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7.7%、51.3%、65.6%;12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5.2%、52.3%、58.0%。  相似文献   

13.
波尔山羊对我国本地山羊杂交改良的初步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我国山羊无论存栏数还是产肉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各地方品种众多,与世界优良肉用山羊相比普遍体重小、生长慢.从1995年以来我国引进了著名肉用山羊--波尔山羊,各地相继开展了波尔山羊对本地山羊的杂交改良,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杂交后代在生长速度及产肉性能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为加速我国肉用山羊业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辽宁绒山羊杂交改良子午岭黑山羊的效果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对用辽宁绒山羊杂交改良子午岭山羊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绒纤维品质及遗传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代杂种羊的各个指标均较子午岭山羊有提高。杂种羊体重比子午岭山羊体重提高10%以上,子午岭成年母羊产绒量为115克,杂种一、二、三代分别为282、330、355克,产绒量显著提高(P<0.01),接近当地辽宁绒山羊(370克)。本文估测了高代杂种F_3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体重、产绒量、绒纤维细度的遗传力分别为0.562、0.138、0.455。产绒量与体重、绒纤维的长度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674、0.882。绒纤维细度与体重的遗传相关为-0.086。根据估测的遗传参数,结合生产实际,提出选择指数I_8=-0.00425x_1+0.1898x_2+0.8785x_3,其中x_1=产绒量(克);x_2=体重(千克);x_3=细度(微米),可在生产中试用。  相似文献   

15.
波尔山羊与成都麻羊杂交试验效果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获得波尔山羊与成都麻羊杂交效果的可靠数据资料,为大邑县商品肉羊生产的经济杂交提供科学依据,故开展了本试验。本试验采用了母羊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技术,于去年9月从四川农业大学种羊场采集波尔山羊精液给成都麻羊进行鲜精人工配种,今年2月有8只成都麻羊产羔,杂交一代羔羊初生重与成都麻羊相比提高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6.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growth performance of the goat kids of Black Bengal (BB), Saanen (SA), and their crossbred F1 (male Bengal × female Saanen [BBSA] and male Saanen × female Black Bengal [SABB]). Data for 674 kids were analyzed from 316 litters and 134 does. All kids were weekly measured on their characteristics (body weight, length, height at the withers, and chest girth) from birth to 11 weeks old. The kid’s breed and sex, litter size, and season of kidding influenced birth weight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experiment. The SA and BBSA kids showed similar performance, which were higher than BB and SABB kids. Male kids had higher performance than female kids, and kids from a single litter showed the highest performance. Kids born during rainy season showed lower performance than those born in hot and cool seasons. In conclusion, the crossbred BBSA is superior to SABB or BB to raise in tropical climate Moreover, sex, litter size, and kidding season also affected growth performance during the preweaning period up to 11 weeks old.  相似文献   

17.
波尔山羊、南江黄羊与土种山羊杂交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贵州石阡县将波本F1、南本F1和本地羊分为三组,测定初生、2月龄、4月龄、6月龄、8月龄五阶段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质量。试验结果为:波尔山羊、南江黄羊杂交能显著提高贵州石阡当地山羊的产肉性能。其中波本F1初生重公羊提高67.57%,母羊提高67.65%。南本F1初生重公羊提高8.11%,母羊提高11.76%。6月龄波本F1公羊体质量提高25.19%,母羊提高26.19%。南本F1公羊和母羊体质量分别提高12.59%和16.67%。比较波本F1和南本F1各阶段体质量发现,除了2月龄和8月龄母羊的体质量波本F1比南本F1小外,其余波本F1都大于南本F1。尤其是初生重波本F1公羊比南本F1大1.1kg,增加了55.00%,母羊大0.95kg,增加了50.00%。并建立加强杂种羊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8.
选择波杂一代羊、徐淮白山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作为受体,研究受体与供体发情同步化程度、受体的黄体状况、品种、营养状况等对受体妊娠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受体发情同期化对其妊娠率有显著影响(P〈0.05),与供体同步发情的受体移植成功率最高(76.67%),受体黄体数及小卵泡的有无对其妊娠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受体品种对其妊娠率有显著的影响(P〈0.05);渡杂一代羊和徐淮白山羊比长江三角洲白山羊更适合作受体。  相似文献   

19.
为比较云岭黑山羊和波云F1代肉羊的产肉性能和肉质特性,为今后云南省的羔羊肉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选90只3月龄断奶的波尔山羊×师宗黑山羊(波×师)、波尔山羊×文山黑山羊(波×文)、波尔山羊×楚雄黑山羊(波×楚)F1代的去势公羔和师宗黑山羊、文山黑山羊、楚雄黑山羊的去势公羔进行育肥,育肥期为180 d;抽取6只羊进行屠宰测定与肉质分析。结果表明:在"放牧+补饲"条件下,波云F1代的平均日增重(ADG)明显好于相应本地羊,差异极显著(P〈0.01)。在三个杂交组合中,波×师组的ADG比波×文组和波×楚组高,差异显著(P〈0.05);在三个纯繁群间的ADG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波×师组合生产速度更快,具有较好的遗传特性,应该作为重点培育的杂交组合类型;在全放牧条件下,波云F1代的ADG与相应纯繁后代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在"放牧+补饲"条件下,杂交组合的胴体重、净肉重显著高于相应的本地品种,差异显著(P〈0.05);在全放牧条件下,杂交组合的胴体重、净肉重也高于对应的本地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组合与本地品种的肉质成份无太大差别。综合看来,"放牧+补饲"方式下以波×师组合为生产肥羔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