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淡水池塘养殖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传统的集约化池塘养殖废水排放势必会加剧周围水域的富营养化程度,环境问题已成为中国淡水池塘养殖发展的瓶颈之一。为解决这个难题,国内外学者尝试了原位的和异位的池塘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鱼-菜”共生和循环水养殖模式。前者虽然增加了额外的经济、生态收入,但难以实现池塘产排污系数的绝对为零,而后者虽然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但考虑到经济、土地成本,很难有大面积的净化配置。养殖池塘水体上层种菜,养殖废水排入人工湿地,将原位与异位修复技术结合起来,建立淡水池塘生态合作养殖模式,是中国池塘养殖所面临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之一。渔民合作社是水产科技集中体现的平台,将中国已发展成熟的养鱼合作社,从“经济合作”、“信息合作”推向“生态合作”也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蒋鹏  黄敏  Md.Ibrahim  曾燕  夏冰  邹应斌 《作物学报》2011,37(5):855-867
为探讨南方双季稻区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于2008—2010年在湖南长沙和浏阳以超级早稻陆两优996、陵两优268和超级晚稻天优华占、丰源优299为材料进行大田定位试验,比较了“三定”栽培、免耕摆栽和传统栽培下双季超级稻的产量形成特点和生理特性。与传统栽培相比,“三定”栽培齐穗期的颖花伤流量、根系氧化力、根冠比、叶面积指数及籽粒结实期剑叶的光合速率较高,齐穗后剑叶SPAD值下降缓慢、干物质积累量大,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多,早季平均产量为7.18 t hm-2,增产11.68%,晚季平均产量为8.39 t hm-2,增产7.41%;免耕摆栽干物质积累量大、有效穗数多,但其收获指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居劣势,使其单季增产效果不显著。由此可见,南方双季超级稻在“三定”栽培下后期生理优势明显,产量构成因子协调,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以最佳的选育途径育成新的矮牵牛雄性不育“两用系”。设计了2种选育途径获得新的矮牵牛雄性不育“两用系”,即连续自交保留不育株分离株系和在不育株分离株系系内兄妹交2种方法。比较两种方法在观赏性状的纯合效果,并对不同世代矮牵牛进行花径、花葶、株高的调查。结果表明BC2F2代系内兄妹交和连续自交的花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8.26%和6.13%,BC3F2代系内兄妹交和连续自交的花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4.20%和2.15%。随着世代的增加,自交的变异系数逐渐变小,基因型纯合速度更快。连续自交比系内兄妹交的变异系数小,连续自交是获得矮牵牛雄性不育“两用系”的最佳选育方法。发现优先模式,加快矮牵牛的F1代选育进程,为矮牵牛育种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鲶鱼隶属鲶形目、鲶科、鲶属,是鲶科中分布最广的鱼类。鲶鱼喜分散穴居生活,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爱在弱光下和晚上出来觅食和活动。在自然条件下,鲶鱼主要摄食动物性饵料,孵化脱膜后2~4天以吸收自身的卵黄为营养,卵黄消失后幼鱼开始捕食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和水蚯蚓等池塘底栖动物,体长达到2厘米后主食各种小鱼虾;人工养殖时,经驯化可摄食动物性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鲶鱼适宜池塘主养、混养,不适合网箱养殖。  相似文献   

5.
正鳊鱼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出肉率高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又因其食性广、生长快、病害少、饵料系数低、养成规格大、养殖产量高和市场销量大而备受广大养殖者喜爱。2015年,江苏省金湖县渔业科技示范户刘桂来利用12.4亩池塘进行鳊鱼高密度养殖试验,取得了平均亩收益4824.3元的好成绩,在当地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明确黄淮平原冬小麦晚播、夏玉米晚收的“双晚”增产及资源高效的效应,选用2个中熟冬小麦品种和2个中晚熟夏玉米品种,于2006—2008年先后在河南温县和焦作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作物群体物质生产、产量形成参数定量指标及光温资源的分配利用。结果表明,冬小麦晚播产量降低不明显,夏玉米晚收产量显著提高747~2 700 kg hm-2,“双晚”周年产量21 891~22 507 kg hm-2,比对照提高442~2 575 kg hm-2。冬小麦晚播平均叶面积指数、每平方米穗数和穗粒数降低,但平均净同化率、收获指数和粒重提高达5%显著水平;夏玉米晚收平均叶面积指数、收获指数、生育期天数和粒重均显著提高。“双晚”栽培优化了周年资源分配,提高生育期与光、温资源变化的吻合度,其生产效率分别提高2.22%~10.86%和0.47%~11.56%。小麦和玉米品种的遗传类型是影响“双晚”栽培技术的关键。因此,选用小麦晚播早熟高产和玉米长生育期晚熟品种,通过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将小麦冗余的光温资源分配给C4高光效作物玉米,是提高周年高产高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西藏作物生产上易受干旱、霜冻危害寻找安全环保的新途径,选择“天达2116”对冬青稞进行拌种、叶面喷施、春天复壮、拌种+叶面喷施、拌种+春天复壮、拌种+复壮+叶面喷施等6个处理,研究其在高原这种特殊生态环境条件下对西藏冬青稞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处理的青稞籽粒产量均高于对照,依次比对照增产4.84%、29.49%、19.19%、14.35%、19.03%、38.07%,其中“拌种+复壮+叶面喷施”处理青稞的增产幅度最大,达38.07%,主要是通过提高青稞的千粒重、单株有效穗数来提高其产量;6个处理的青稞秸秆产量均高于对照,且增产趋势与子粒增产趋势基本一致;6个处理的青稞子粒每公顷比对照经济效益高324.30元,2047.80元,1293.30元,901.50元,1244.25元和2601.30元。因此,建议“天达2116”在西藏青稞上应用以“叶面喷施”或“拌种+复壮+叶面喷施”2个处理为最佳。  相似文献   

8.
摘要:为了揭示叶面肥“天达-2116”对烟草光合速率的影响,本试验对比分析了喷施和不喷施叶面肥“天达-2116”两种处理下,旺长期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以及水分利用率对光强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时烟草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都随光强的增强而逐渐增大。不喷施条件下,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随光强的增强而逐渐增大,而在高光强(>1200μmol s-1m-2)下,会产生光饱和现象。喷施叶面肥“天达-2116”条件下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高于不喷施的,但并未改变水分利用效率。因此,适量喷施叶面肥“天达-2116”可以显著改善烟草叶片的的光合生理性状和气体交换能力。  相似文献   

9.
“桂裕”牌育苗营养基质对西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推广“桂裕”专用型育苗营养基质在西瓜育苗上的应用,于2011年研究3种基质对西瓜苗期生长及产量和品种的影响。结果表明,“桂裕”基质处理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山东和习惯处理,(1)茎粗:桂裕处理在嫁接前为3.26 mm,比山东处理粗2.11%和极显著比习惯粗12.03%,移栽期茎粗为4.97 mm仍比山东处理粗2.26%和显著比习惯粗9.23%;(2)一级侧根数:桂裕、山东和习惯分别为9条/株、8条/株、7条/株;(3)主根长:桂裕处理为8.6 cm,分别比山东和习惯长0.7 cm和1.0 cm;(4)单瓜重:桂裕处理为5.46 kg,显著比山东和习惯的重5.60%;(5)产量:桂裕处理达32825 kg/hm2,分别比山东和习惯的增产6.06%和11.08%;(6)纯收入:桂裕处理为33390元/hm2,分别比山东和习惯多2295元/hm2和3855元/hm2;(7)糖度:桂裕处理为11.8°与其他处理相当。因此,“桂裕”育苗营养基质可以作为西瓜的育苗基质进行推广应用,且幼苗的茎粗、一级侧根数及主根长可作为评判移栽后西瓜产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创伤愈合药”喷雾剂制备及其对创伤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制“创伤愈合药”喷雾剂并进行初步药效学实验。选择最优工艺制备“创伤愈合药”喷雾剂,对其有效成分血竭素进行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作为质量控制,采用实验性创伤模型考察喷雾剂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制剂中血竭素的平均含量是0.01902 mg,符合制定的质量标准;“创伤愈合药”喷雾剂对家兔创伤在第5天和第10天的结痂率分别为96.09%、99.68%,治愈率分别为62.86%、99.50%。表明:其具有杀菌镇痛,收敛生肌的作用,有效防止了细菌感染和缩短了创伤愈合时间。“创伤愈合药”喷雾剂工艺合理,质量可控,对创伤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发酵木薯渣饲料替代部分全价饲料养殖肉鸭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证实微生物发酵木薯渣饲料替代部分全价饲料对肉鸭养殖效果的影响,为木薯渣饲料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选用樱桃谷鸭为试验对象,分别在育雏期和育肥期用发酵木薯渣饲料替代全价饲料进行饲养试验,通过分析肉鸭的生长性能、经济效益及生产环境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肉鸭育雏期(1~14日龄)分别按1%、3%、5%的比例用发酵木薯渣饲料替代全价饲料进行养殖,发现在饲料中添加1%发酵木薯渣饲料有利于促进雏鸭饲料转化;在育肥期(15~45日龄)以发酵木薯渣饲料替代部分全价饲料对肉鸭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其经济效益分析:发现各组盈利排序为: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CK)。在肉鸭养殖环境方面,发现发酵木薯渣饲料替代部分全价饲料有利于降低养殖场环境H2S、NH3浓度,且添加比例越高效果越明显。可见,微生物发酵木薯渣饲料替代全价饲料进行肉鸭养殖可以改善养殖环境、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成活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克氏原螯虾温室大棚规模化繁育技术及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详尽阐述了克氏原螯虾温室大棚规模化繁育技术,包括繁育设施的建造、工厂化人工诱导繁殖,规模化网箱育苗技术等,为克氏原螯虾育苗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在池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探索黄河鲤的生长规律,于2017年5—10月开展了养殖试验,获得其成活率和饲料系数,并通过测量其体长、体质量和体高,对黄河鲤在池养条件下进行生长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约5个月的养殖,黄河鲤成活率92.6%,饲料系数1.38,体长、体质量和体高的平均值分别为21.13 cm,689.21 g和7.73 cm。相应的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10.88%~15.53%,9.15%~46.44%和13.82%~22.04%,肥满度在2.84~7.31之间变动。体长(LS)与全长(LT)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LT=1.721LS+0.4517 (R2=0.9998),体长与体质量(W)的回归方程为:W=0.0174L3.2946 (R2=0.9725)。拟合出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LSt=29.354 (1-1.082e-0.399t)3,Wt=1790.916 (1-1.688e-0.547t)3,LHt=9.352(1-1.688e-0.54t)3,投入产出比为1:1.19。黄河鲤在池养条件下生长速度较快,且经济效益良好,为皖北黄河鲤规模化养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日粮水平对对虾的影响。本实验研究了日粮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酶活力及和氮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水平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率、增重率、饲料系数、生长率、氮收支、部分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有显著的影响;日粮水平7%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较高,日粮水平9%存活率最低,日粮水平2%饲料系数最低;日粮水平与特定生长率间呈二次曲线相关,日粮水平为7.92%时,获得最大特定生长率。摄食氮、生长氮和排泄氮和排粪氮,以日粮水平2%最低、7%最高,且2%日粮水平氮生长效率最高;低日粮水平组获得较低的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在对虾养殖生产实践中,日粮水平设定为7%~8%为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饲粮铜添加水平对育成前期水貂生长发育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以蛋氨酸螯合铜为铜源,在7组(每组10只)86日龄雄性美国短毛黑水貂基础饲粮(含铜26.68 mg/kg)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铜(0、210、220、230、240、250、300 mg/kg)组成水貂饲粮,进行60天的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通过对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料重比(Feed/Gain,F/G)、脂肪消化率(Fat Digestibility,FD)、氮消化率(Nitrogen Digestibility,ND)、净蛋白质利用率(Net Protein Utilization,NPU)、氮生物学价值(Biological value of protein,BV)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AK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ER)、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CuZu-SOD指标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当基础饲粮中铜添加量为210~240 mg/kg时,平均日增重和血液生化指标呈升高趋势,在240 mg/kg时,体增重最快,平均日增重最高为17.50 g/d (P<0.05),超过240 mg/kg时,平均日增重和血液生化指标呈降低趋势。以蛋氨酸螯合铜为铜源,在86~146日龄雄性美国短毛黑水貂基础饲粮(含铜26.68 mg/kg)中铜的添加量为210~240 mg/kg,可明显促进水貂的生长发育和血清酶活性,以240 mg/kg时,体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最高(P<0.05);超过240 mg/kg可明显抑制水貂的生长发育和血清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笼养蛋鸡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鸡笼养因其突出的优点必将仍是中国以及许多国家主要的养殖模式,笼养蛋鸡健康养殖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对畜禽健康养殖发展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优良品种选育、饲养方式完善与替代、饲养环境优化、优质饲料生产与配制、动物疫病防控、健康养殖管理6个方面对国内外笼养蛋鸡健康养殖调控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探索性地提出了中国笼养蛋鸡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人工养殖大刺鳅与野生大刺鳅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对养殖和野生大刺鳅幼鱼、鱼种、成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其相对含量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和野生大刺鳅肌肉中共检出24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均最高,平均含量分别达到(65.63±1.88)%和(59.03±2.11)%,特别是含有丰富的C18:2、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和 ,花生四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ΣUFA/ΣSFA比值从幼鱼到成鱼阶段显上升趋势,且养殖大刺鳅(2.45±0.21)高于野生大刺鳅(1.98±0.15);养殖大刺鳅成鱼阶段的P/S比值达到1.0,超过一般的淡水鱼类。综合分析表明,养殖大刺鳅肌肉品质在脂肪酸组成及均衡性略优于野生大刺鳅,但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洪湖地区养殖鱼塘春夏季水温变化及预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针对洪湖地区养殖鱼塘开展春夏季水温预报,指导当地渔业生产,对2011和2012年当地典型鱼塘春夏季的水温和相应气温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水位越深日变幅越小,且春季表层水温与深层水温的差异较大,而夏季差别则相对较小。水温与气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水温与当日及前1~3日气温关系显著。以当日、前1~3日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为预报因子,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的春夏季日平均水温、春季日最低水温和夏季日最高水温预报模型,其回归效果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决定系数达到0.84~0.98;将建立的预报模型用2011年5月和7月的水温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拟合效果5月较好,7月稍差,模型平均相对误差均在4%以内,精度较高,表明建立的模型可为洪湖地区大宗鱼塘水温进行预报,从而为各项渔业生产活动提供指导和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芝麻的生产提供施肥的理论依据,采用“3414”测土配方试验设计,通过不同的NPK配比了解群体的生育变化并进行群体的产量比较,从中筛选出最佳产量和氮磷钾配比,从理论上阐述对芝麻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供氮磷钾量分别为N 82.95 kg/hm2、P2O5 30.75 kg/hm2、K2O 69.15 kg/hm2;肥料利用率分别为N 13.46%、P2O5 19.34%、K2O 23.56%。由此得出,氮磷钾配施为N 120 kg/hm2、P2O5 45 kg/hm2和K2O 120 kg/hm2能获得最高的经济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20.
马氏珠母贝选系F4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建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有效避免因近交引起性状退化,本实验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了选系F4的遗传结构,并估计了其有效亲本的数量。2010年9月,从快速生长系F3选择亲本进行子代繁殖,雌雄亲本数量分别为42和38个,人工解剖授精,按照常规技术进行幼体培育和海区养殖。2011年6月,从选系F4随机选取90个个体,利用45对微卫星引物进行遗传结构分析和有效亲本数量的推断。结果表明:45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186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在2~9之间,平均每个位点有4.13个等位基因。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54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42;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012;平均PIC值为0.491。根据基因频率的似然率算法成功的推断出该群体含有30个全同胞家系,用于繁殖选系F4有效亲本数量为60个,有75%的亲本参与了繁殖。世代之间近交系数增量△F=0.83%,F4代群体的近交系数F=3.27%。本研究结果表明:(1)该选系F4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2)利用微卫星标记能有效推算选系的有效亲本数量,同时为构建继代群体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