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菜用大豆单株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香 《种子》2011,30(6)
以引自美国东北部麻萨诸塞州的12个菜用大豆品种和本地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对与菜用大豆单株产量相关的8个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菜用大豆单株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数>茎粗>主茎分枝数>生育期>主茎节数>株高>结荚高度>百粒重,与单株产量最为密切相关的性状是单株粒数,百粒重影响相对较小.因而,在菜用大豆品种选育过程中,应注重单株粒数多和茎粗的品系选育.  相似文献   

2.
黄淮海夏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探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大豆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黄淮海地区16 个品种12 点试验进行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分析,从而为黄淮海地区大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是单株粒重>分枝数>株高>生育日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主茎节数>底荚高度>百粒重。可见,对大豆新品种选育时,应优先考虑单株粒重,分枝数,株高和生育日数。  相似文献   

3.
绿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探讨绿豆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以15 个绿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绿豆7 个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因子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由高到低排序为单株荚数、株高、主茎节数、百粒重、单荚粒数、主茎分枝、生育期。因此,在山西高产绿豆新品种选育时,应首先注重单株荚数和株高。  相似文献   

4.
《种子》2021,(5)
采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8个绿豆品种(系)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绿豆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单株荚数荚粒数百粒重主茎节数主茎分枝荚长生育期株高。2种分析方法均表明,单株荚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因此在育种实践中应优先考虑单株荚数这一因素,同时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对品种进行综合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5.
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对22份豌豆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荚宽>主茎分枝数>单荚粒数>荚长;关联顺序为:荚宽>百粒重>荚长>单荚粒数>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株高>单株荚数。两种分析结果基本吻合,影响豌豆产量的主要因子为百粒重和单株荚数。通径分析表明百粒重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影响百粒重的直接性状为主茎节数,影响单株荚数的直接性状为单荚粒数和主茎分枝数,因此在筛选培育新品种时应注意考察主茎节数与主茎分枝数,以减少这些性状对产量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绿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探讨绿豆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新选育的巧个绿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与绿豆产量相关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绿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序为:主茎分枝数>单芙粒数>单株芙数>株高>芙长>百拉重>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与绿豆产量的关联度最大,r值为0.7142,其次是单芙拉数,r值为0.7028,芙长、百拉重和主茎节数影响相对较小。所以,在选育山西省绿豆新品种时,应注重主茎分枝数和单芙粒数多的品系选育。  相似文献   

7.
南繁大豆种子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南繁大豆育制种实践提供理论参考,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5份南繁栽培大豆的单株种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南繁大豆的单株种子产量与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为:单株荚数(0.815 3)单株粒数(0.772 0)百粒重(0.648 7)株高(0.646 3)主茎节数(0.644 0)有效分枝数(0.628 9)生育期(0.587 1)。因此,为获取更高的大豆种子产量,南繁时应优先考虑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等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8.
对来自于中国黄淮海大豆产区、北方大豆产区和南方大豆产区的316个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和比较。结果表明,育成品种的分枝数、分枝荚数、单株总荚数明显不及农家品种,而其它性状如主茎荚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百粒重优于农家品种。以育成品种和农家品种分别所作的相关分析表明,主茎荚数、分枝荚数、单株总荚数均与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显著的正相关;主茎节数与株高、主茎荚数、单株总荚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分枝数与分枝荚数、单株总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或非显著正相关,但与主茎荚数呈负向显著相关;单株粒数与单株粒重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单株粒重正向显著相关,与单株粒数负相关显著。通过比较和分析,就百粒重、生育期和株高筛选出一些具有极端值的品种,可以用作品种选育的亲本和大豆分子育种如转基因受体或分子标记作图群体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9.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10份引进的菜用大豆材料在阿拉尔市的产量与农艺性状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菜用大豆的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为单株荚重单株荚数分枝数株高百粒鲜重生长日数主茎节数。因此,在阿拉尔地区进行菜用大豆品种的选育时,应优先考虑单株荚重、单株荚数和分枝数等指标。  相似文献   

10.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10份海南黑豆地方资源的单株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海南黑豆单株产量相关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为百粒重>生育期>有效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株高>底荚高度。因此,在海南黑豆品种选育过程中,应优先考虑选择子粒大、生育期相对较长和有效分枝多的品系选育。  相似文献   

11.
分析适宜机械化栽培的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及耐密油菜育种探讨,为选育耐密种植,适合轻简化收获的油菜提供理论基础。对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灰色关联度、通径分析和因子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分枝数的关联度最大,在相关性中,株高、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与单株产量呈现显著相关,而且性状内部也存在着相关性,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为:单株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结角密度>千粒重>株高>分枝部位>主花序长>分枝数。因子分析表明:株高、分枝部位、主花序长、主花序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在农艺性状中累计贡献率占到了总体的74.99%,起到了主要作用。在选育中应加强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和结角密度的选择,分枝部位要合适,减少无效分枝数,注重株型结构性状的选择,从而努力提高角粒数和千粒重,为有效提高单株产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豌豆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和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8份豌豆品种(系)的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进行了综合描述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单荚粒数、百粒重呈正相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表现为单荚粒数>单株荚数>生育日数>百粒重>株高>单株分蘖数>主茎节数>单株产量;豌豆品质性状与品质优劣的关联度表现为粗蛋白含量>粗淀粉含量>赖氨酸含量>水分含量>粗脂肪含量,这与相关分析结果一致,可以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品种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甘蓝型油菜各农艺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效率,对229份DH纯系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包括株高、分枝高度、一次分枝数、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果数、单株经济学产量和单株生物学产量等)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分枝高度、主花序长度、单株生物学产量和单株经济学产量等5个性状偏向于父本,而一次分枝数和主花序角果数偏向于母本。相关性分析显示,株高、分枝高度、主花序角果数、单株经济学产量和单株生物学产量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一次分枝数与株高和分枝高度之间呈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可将农艺性状综合为株高因子、一次分枝数因子、主花序角果数因子和分枝高度因子,累计贡献率达90.0%,基本涵盖了农艺性状的全部信息。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花生引种中对产量贡献率较大的影响因子,为该地区花生引种和育种提供依据。以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引进的20个国内主栽花生品种为材料,采用DPS对产量与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和聚类分析。9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大小排序为分枝长>百果重>百仁重>饱果率>主茎高>出仁率>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总果数,其中分枝长、百果重、百仁重、饱果率、主茎高等与产量的关联度高,说明在品种筛选上应注重分枝长和百果重等指标的选择;聚类分析可将20个引进花生品种分为3类,其中第Ⅲ类具有主茎高、分支长、果大、仁大、产量好等优良的农艺性状,适合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种植,也进一步印证了花生籽粒大小与产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大豆品系在黄淮南部主产区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筛选适宜黄淮南部大豆产区种植的大豆品种,于2011年和2012年对河南、安徽和江苏3省5个试验点测试的107份大豆品系的产量、品质及其他相关性状的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测试大豆品系的平均产量为2601.73 kg/hm2,与对照‘中黄13’相比,共有48份大豆品系表现增产,占总数的44.86%;各试验点的大豆平均蛋白质含量总体较高,而且蛋脂双高的品种比例在各试验点均在70%以上。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品质性状有着极显著的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蛋脂总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0.23和-0.48;与有效分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41,r=0.48,r=0.59,r=0.64)。偏相关分析也表明,大豆的产量与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且单株粒数是对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性状;通径分析显示,该性状对产量的通径系数最大。蛋脂总量与株高、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r=0.20,r=0.23),与有效分枝呈显著负相关(r=-0.19),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r=-0.29,r=-0.44,r=-0.37)。生产中,在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应考虑到大豆各农艺性状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在育种时应注意各性状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为了新疆红花地方种高油品种的选育和改良提供科学数据,本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对来自新疆的51份红花材料的种子含油率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红花地方种的种子含油率与12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为单株果球数>株高>三级有效分枝数>顶果球着粒数>节间长度>皮壳率>千粒重>生育期>一级有效分枝数>二级有效分枝数>分枝总数>节间数,表明单株果球数、株高、三级有效分枝数是影响新疆红花地方种种子含油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新疆红花地方种培育高油品种时,应优先考虑单株果球数,株高和三级有效分枝数等指标。本研究结果为培育高油红花提供科学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7.
不结球白菜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揭示不结球白菜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8个不结球白菜品系的单株产量和8个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性状间的关联度排序为株幅>最大叶叶宽>最大叶叶柄宽>最大叶叶柄厚>叶片数>最大叶叶长>株高>最大叶叶柄长。株幅、最大叶叶宽、最大叶叶柄宽对不结球白菜单株产量影响最大。在不结球白菜育种过程中,注重株幅、最大叶叶宽、最大叶叶柄宽性状的选择,同时兼顾其他性状的选择,可以获得单株产量较高的不结球白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刘杰  盛晋华  张雄杰 《作物杂志》2016,32(1):46-112
以12个甜荞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甜荞的7个农艺性状和6个生理生化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进行评价分析,探讨甜荞主要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指标对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结实率(0.8666)、单株粒数(0.8221)、株高(0.7720)、茎粗(0.7140)、千粒重(0.7004)、开花总数(0.6975)、干重(0.6243);生理生化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叶绿素含量(0.7171)、丙二醛(MDA)含量(0.7035)、脯氨酸(Pro)含量(0.6372)、过氧化物酶(POD)活性(0.6369)、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0.6191)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0.6028)。研究结果表明:选择结实率高、单株粒数多、叶绿素含量和MDA含量高的品种是甜荞生产中获得高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