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奥尼罗非鱼日粮中酶解大豆蛋白部分替代鱼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naureus♂)日粮中分别添加0、2.5%、5%、7.5%、10%酶解大豆蛋白,相应等氮替代0、21.89%、43.77%、65.66%、87.54%鱼粉,观察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随着替代鱼粉比例的逐渐增加。奥尼罗非鱼的平均日采食量逐渐下降,差异显著(P〈0.05),相对体重增长率、特定生长率逐渐下降,差异不显著(P〉0.05),存活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肝体比呈逐渐下降趋势,对肥满度无显著影响(P〉0.05);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单位增重成本在2.5%大豆蛋白,即等氮替代21.89%鱼粉组,均出现拐点,蛋白质效率在此拐点时达到最高,之后逐渐下降,饲料系数、单位增重成本在此拐点时值最低,之后,逐渐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日粮中添加0、5%、10%酶解大豆蛋白,分别替代0、50%、100%鱼粉,观察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随着替代鱼粉比例的逐渐增加,奥尼罗非鱼的平均日采食量、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以及存活率逐渐降低,饲料系数逐渐升高;以酶解大豆蛋白50%替代鱼粉,奥尼罗非鱼平均日采食量、特定生长率无明显影响(P〉0.05),但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差异显著(P〈0.05),100%替代鱼粉,则明显降低奥尼罗非鱼的各项生长性能(P〈0.05)。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初始体重(5.13±0.15g)的雄奥尼罗非鱼作为饲养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微生态制剂(0、0.05%、0.1%、0.2%和0.3%),共设5个处理,采用开放式流水养殖.饲养8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微生态制剂对奥尼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体组成成分的影响。8周后注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感染试验.观察7d,计算存活率,研究添加微生态制剂对奥尼罗非鱼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对奥尼罗非鱼的增重率、饲料系数、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及蛋白效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成活率影响不显著(P〉0.05)。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对照组均显著低于添加量在0.1%~0.3%组(P〈0.05).与添加量为0.05%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系数,对照组与0.05%组差异不显著(P〉O.05),均显著高于0.1%-0.3%组(P〈0.05)。蛋白效率和肥满度,添加0.2%和0.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5%组(P〈0.05)。罗非鱼全鱼水分和蛋白含量.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全鱼体脂肪和灰分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罗非鱼攻毒24h、48h、96h和168h后,对照组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但微生态制剂添加量为0.2%和0.3%时.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5%添加量组(P〈0.05)。综合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等生长性能指标以及攻毒后的成活率,建议在罗非鱼配合饲料中微生态制剂的适宜添加量为0.1%~0.2%。  相似文献   

4.
选择健康的尼罗罗非鱼为试验鱼,以Cr2O3为指示物,以70%参照饲料和30%的试验饲料原料组成试验饲料,测定尼罗罗非鱼对鱼粉、豆粕、木薯粉和次粉中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以及灰分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①罗非鱼对木薯粉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为73.14%,与鱼粉、豆粕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较次粉提高19.71%(P〈0.05);②罗非鱼对木薯粉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为84.58%,与豆粕的表观消化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鱼粉(P〈0.05);③罗非鱼对木薯粉脂肪的表观消化率为93.35%,与豆粕的表观消化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较鱼粉低5.0%(P〈0.05);④罗非鱼对木薯粉灰分的表观消化率为67.74%,与鱼粉、豆粕灰分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显著高于次粉(P〈0.05)。  相似文献   

5.
发酵豆粕部分替代鱼粉乳清粉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选择28日龄断奶仔猪20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研究发酵豆粕替代鱼粉、乳清粉.及发酵豆粕与鱼粉、乳清粉的不同配比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发酵豆粕部分替代鱼粉可以提高仔猪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降低仔猪腹泻率.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豆粕部分替代乳清粉也可以提高仔猪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降低仔猪腹泻率,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豆粕在断奶仔猪饲料中部分替代鱼粉和乳清粉时,对仔猪生产性能有更好地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6.
袁国伟  何健 《养猪》2012,(1):25-27
试验选取5-6kg杜长大三元杂种健康断奶仔猪180头,随机分成3组,研究发酵酶解饲料代替鱼粉、乳清粉和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研究发现,饲料中使用20%发酵酶解饲料后,断奶仔猪的日增重比鱼粉+乳清粉+抗生素组和鱼粉+乳清粉组分别提高1.50%(P〉0.05)、9.29%(P〈0.05),日采食量比鱼粉+乳清粉+抗生素组和鱼粉+乳清粉组分别提高2.22%(P〉0.05)、10.83%(P〈0.05),但各组料重比未见有明显变化(P〉0.05);腹泻率比鱼粉+乳清粉+抗生素组提高8.97%(P〉0.05),比鱼粉+乳清粉组降低19.12%(p〈0.05);十二指肠、空肠的乳酸菌数量明显增加,而回肠、盲肠和结肠乳酸菌数量呈现增加趋势(19〉0.05),十二指肠、盲肠的大肠杆菌数量明显降低,而空肠、回肠和结肠大肠杆菌数量呈现降低趋势(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0%发酵酶解饲料能够完全代替鱼粉、乳清粉和抗生素,可明显促进断奶仔猪生长,降低腹泻率,提高断奶仔猪肠道前段的乳酸菌数量,显著降低十二指肠、盲肠的大肠杆菌数量。  相似文献   

7.
在基础日粮中,用甜菜碱部分替代蛋氨酸添加量的1/2或2/3,以观察对肉用仔鸡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甜菜碱代替1/2蛋氨酸时,肉仔鸡的日增重和体重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替代2/3时差异显著(P〈0.05);替代1/2蛋氨酸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替代2/3组(P〈0.05),死亡率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以3~6月龄重庆黑山羊为试验动物。配制了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8.23%、10.42%和12.52%的饲粮。进行了饲养试验、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中粗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各组山羊的日增重有增加的趋势,高蛋白质组极显著高于低蛋白质组(P〈0.01)、显著高于中蛋白质组(P〈0.05),中蛋白质组与低蛋白质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的日采食量有提高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O.05);各组饲料转化率有提高趋势,高蛋白质组极显著高于低蛋白质组(P〈0.01),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在青海冬季采用火墙火炉供热,选用三种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饲料(23%,19%,21%),分别饲喂三组艾维茵商品代肉鸡,测定其肉鸡的生产性能(体重、日采食量、日增重以及料重比)。试验结果表明:第2组与其他两组在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间差异显著(P〈0.05),而第1组和第3组的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第3组的平均日增重最高,但三组之间的日耗料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蛋白水平19%的饲粮最适合于肉仔鸡增重,经济效益最佳,平均每只增收2.66元。  相似文献   

10.
以基础饲料(秘鲁鱼粉添加量为27%)作为对照组,用玉米蛋白粉替代饲料配方中鱼粉分别占蛋白质含量的5%、10%、15%,同时在15%的替代基础上分别补充晶体的赖氨酸和蛋氨酸,使其与对照组中的赖氨酸和蛋氨酸的量相一致.配制成5种等氮对虾试验饲料,饲喂凡纳滨对虾60天,研究不同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不同的玉米蛋白粉的替代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增重率及饲料系数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其中5%替代组的增重率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实验的结果分析:本实验条件下,27%鱼粉含量的凡纳滨对虾饲料中,如果不补充晶体氨基酸,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蛋白的适宜比例为10%,即玉米蛋白粉添加量占饲料比例为3%;饲料中补充赖氨酸和蛋氨酸,可提高玉米蛋白粉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的替代比例,其替代鱼粉蛋白比例可以提高到15%,占饲料比例的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