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旋毛虫各隔离种成虫肠期持续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旋毛虫国际标准种: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和本地毛形线虫(Trichiella nativa)为对照,对黑龙江省猪、犬旋毛虫成虫肠期持续时间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个旋毛虫隔离种均在感染后的6-8d成虫回收率最高;猪旋毛虫和Txspiralis成虫肠期持续时间分别为22d和20d,犬旋毛虫和T.nativa分别为16d和14d。研究结果揭示,黑龙江省猪旋毛虫相当于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犬旋毛虫相当于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  相似文献   

2.
旋毛虫各隔离种对小鼠的感染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黑龙江省猪、犬旋毛虫及国际标准虫种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和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对小鼠的感染性异同。结果表明,四者对小鼠的感染力存在着显著差异,猪旋毛虫和旋毛形线虫在小鼠体内的繁殖力指数(RCI)分别为121.01±7.80和149.86±7.47;而犬旋毛虫和本地毛形线虫的RCI分别为60.98±5.05和55.15±4.69。由实验结果可认为黑龙江省的猪旋毛虫相当于旋毛形线虫,而犬旋毛虫相当于本地毛形线虫。  相似文献   

3.
旋毛虫各隔离株某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旋毛虫国际标准种: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spiralis)和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nativa)为对照,从生物学方面对黑龙江省猪、犬旋毛虫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猪旋毛虫和T.spiralis在小鼠膈肌中出现保姆细胞(Nursecell,NC)的时间为感染后第16和18天,第38和36天所有肌型幼虫都形成了NC,而犬旋毛虫和T.nativa为感染后20和22天,第32天完全形成;猪旋毛虫、T.spiralis、犬旋毛虫、T.nativa成虫肠期持续时间分别为22,20,16,14天;4个旋毛虫隔离株成虫均主要位于小肠的前、中段,但犬旋毛虫、T.nativa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猪旋毛虫、T.spiralis,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揭示,黑龙江省猪旋毛虫相当于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spiralis),犬旋毛虫相当于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nativa)。  相似文献   

4.
旋毛虫各隔离种对猪的感染性和低温耐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消化法所得的猪旋毛虫、犬旋毛虫、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和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分别感染猪和小鼠,以观察其感染性,同时在-22℃和-32℃条件下对其进行冷冻试验。结果表明:4个旋毛虫隔离种对猪的感染性存在着明显差异,猪旋毛虫和T.spiralis对猪易感,其繁殖力指数(RCI)分别为385.68±41.51和300.55±12.45;而犬旋毛虫和T.nativa对猪不易感,RCI分别是0.064±0.031和0.033±0.033。猪旋毛虫和旋毛形线虫不耐低温,在猪体内-32℃、24 h,-22℃、72 h;在小鼠体内-32℃、12 h即全部死亡。而犬旋毛虫和本地毛形线虫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猪体内-32℃、72h,-22℃、192 h;在小鼠体内-32℃、48 h才失去感染性。结果揭示:黑龙江省猪旋毛虫相当于旋毛形线虫,犬旋毛虫相当于本地毛形线虫;犬旋毛虫和T.nativa很难通过猪的感染而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5.
以旋毛虫国际标准虫种: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lais)和本地长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作对照,应用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ELP)技术对黑龙江省猪、犬旋毛虫进行虫种鉴定。结果显示:猪旋毛虫和旋毛形线虫酶切图谱相同;犬旋毛虫和本地毛形线虫酶谱一致。结果提示,黑龙江猪旋毛虫为旋毛形线虫,犬旋毛虫为本地毛形线虫。  相似文献   

6.
旋毛虫ITSⅡ区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分类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克隆了6个不同旋毛虫隔离种的核糖体RNA ITSⅡ区的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猪旋毛虫和猫旋毛虫为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犬旋毛虫为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与传统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为传统的分类学方法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7.
旋毛虫各隔离种ITSⅡ区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隆了6个不同旋毛虫隔离种的核糖体RNAITSⅡ区的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猪旋毛虫和猫旋毛虫为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犬旋毛虫为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结果与传统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为传统的分类学方法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旋毛虫国际标准种: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和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为对照,从生物学方面对黑龙江省猪、犬旋毛虫病进行了分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个旋毛虫隔离种对兔的感染性存在着明显差异,猪旋毛虫和T.spiralis对兔的感染性较强,其在兔体内的繁殖力指数(RCI)分别为62.29和143.05;而犬旋毛虫和T.nativa对兔易感性差,其在兔体内的RCI分别是10.65和12.19。  相似文献   

9.
各旋毛虫隔离种某些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猪、犬旋毛虫和国际标准隔离种: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和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的研究发现,猪旋毛虫和旋毛形线虫在小鼠隔肌中出现保姆细胞的时间比较早,分别于感染第16天和18天出现,第38天和36天所有幼虫都已形成保姆细胞,而犬旋毛虫和本地毛形线虫出现保姆细胞的时间较晚,于感染第20天和22天出现,第32天完全形成。猪旋毛虫和旋毛形线虫雌虫体外培养24小时平均产新生幼虫数分别为66.0和76.2,而犬旋毛虫和本地毛形线虫分别是28.8和22.0,前二者在雌虫体外产新生幼虫能力上明显高于后二者。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猪旋毛虫为旋毛形线虫,犬旋毛虫为本地毛形线虫。  相似文献   

10.
旋毛虫各隔离种对低温耐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来自哈尔滨地区猪、犬体内的旋毛虫和国际标准虫株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同时感染猪,在-22℃和-32℃条件下对感染了各旋毛虫的猪肉进行冷冻性试验,结果表明:哈尔滨地区猪旋毛虫和T.spiralis不耐低温,-32℃冷冻12h,-22℃冷冻48h全部死亡;而犬旋毛和T.nativa对低温抵抗力较强,-32℃、72h,-22℃、168h才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