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际流行的淀粉质产品制造乙醇技术分为三类:一是使用玉米或者小麦等粮食作物;二是用红薯、木薯、甜高梁等非主粮等;第三类则是农作物秸秆、林业加工废料、甘蔗渣及城市垃圾中所含的废弃生物生产,统称为纤维素。三种技术中,最为成熟的是玉米、小麦和甘蔗为代表的乙醇生产技术,巴西和美国已经有大规模的制造基地。  相似文献   

2.
《技术与市场》2007,(4):23-23
该成果提供了一种以纤维素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方法.以生物质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然料乙醇,在国内首次建成由纤维素废弃物生产酒精的示范工程,达到年产乙醇600吨的规模,并实现连续运行.  相似文献   

3.
该成果提供了一种以纤维素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方法.以生物质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在国内首次建成由纤维素废弃物生产酒精的示范工程,达到年产乙醇600吨的规模,并实现连续运行.  相似文献   

4.
杨树是我国重要的速生树种。以杨木为原料制备生物乙醇是解决当今能源问题的一项新的尝试。对杨木原料蒸汽爆破预处理后以及菌处理后的化学成分及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分析。通过对比其化学成分(纤维素、木素、半纤维素、抽出物、灰分及蛋白质)的变化,研究了以杨木为原料制备生物乙醇生产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机理,旨在为指导杨木制备木质纤维乙醇的生产,并为发酵后副产物的回收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己糖(葡萄糖)、戊糖(木糖)共发酵产纤维素乙醇抑制物控制的关键性瓶颈,分别以玉米秸秆及玉米秸秆中非木质素的4类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热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为原料,并以0.75%稀硫酸和180℃预处理40 min得到5种稀酸预处理液。以60 g/L葡萄糖和30 g/L木糖为碳源,分别添加上述稀酸预处理液,比较了5种预处理液对休哈塔假丝酵母(Candida shehatae)共发酵产乙醇的影响,并探究主要抑制物来源。结果表明:133 g/L全玉米秸秆稀酸预处理的降解物会完全抑制C.shehatae糖代谢和共发酵。在玉米秸秆稀酸预处理过程中,4类非木质素组分降解物均会导致乙醇得率下降,其中100 g/L纤维素降解物完全抑制木糖的发酵,半纤维素降解物同时抑制葡萄糖和木糖的发酵,甚至对酵母产生致死毒性,热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降解物延滞糖利用和酵母生长。玉米秸秆共发酵产乙醇抑制物主要来自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稀酸预处理中的降解反应,主要为甲酸、乙酸、乙酰丙酸、5-羟甲基糠醛和糠醛,同时还存在着其他降解产物的毒性或协同毒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牧草饲料以其营养价值高、抗病性强等优势,栽培面积在东北地区呈逐渐扩大趋势,已经成为高端肉、蛋、奶类产品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针对东北地区牧草饲料作物的生产技术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园林科技》2007,(4):43-43
美国堪萨斯州国际熊猫能源公司正在建设1座每年生产3.785亿升乙醇燃料的加工厂.这个加工厂每年将利用玉米和蜀黍为原料生产乙醇,同时.还利用45.4万吨牛粪发酵生产沼气用来发电。该厂建成后,可替代每年进口3.785亿升的汽油。该能源公司除了正在建设乙醇燃料加工厂外,还在计划建设生物能源电力设施和生物柴油设施。  相似文献   

8.
陈画 《国际木业》2008,(1):38-39
美国:目前使用的生物燃料来自玉米、蔗糖和其它作物,是利用酶、发酵和蒸馏使这些作物中的淀粉转化为乙醇。而新一代生物燃料将使用粮食以外的植物纤维素材料,如木屑和稻草。但是,碍于成本和复杂性,这些新的加工方法很难实现大规模生产。然而,白蚁的肚子可能使情况完全不同。美国科学家通过对热带白蚁肠道的观察,发现白蚁的下半身藏有一种宝贵的酶,这种由微生物分泌的酶可将植物纤维素转化为糖类,这些糖类可以被发酵制造成生物燃料,以此替代有污染、价格昂贵的化石燃料。  相似文献   

9.
贾莉华 《林产工业》2007,34(5):10-11
利用木质纤维素制备乙醇是解决能源结构的有效方法.笔者从木质纤维素制备乙醇的原理、木质素的预处理以及酶催化纤维素的水解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木质纤维素制备乙醇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和概括.  相似文献   

10.
曲恒 《技术与市场》2010,(10):161-161
近日,因为"汽车与百姓争玉米"导致国内今年上半年首次出现玉米净进口状况,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已上书国家发改委,呼吁立即叫停国内的玉米制乙醇汽油项目。在这种情况下,纤维素乙醇、生物柴油、林油一体化等非粮生物液体燃料再次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于初始底物质量浓度100 g/L,酶解6 h、12 h分别补料50 g/L条件下,以总底物质量浓度200 g/L的绿液预处理玉米秸秆,先预酶解24 h后同步糖化发酵48 h,体系中乙醇质量浓度47.58 g/L,乙醇得率为0.42 g/g(以纤维素计,下同)。而不经预酶解直接同步糖化发酵72 h,体系中乙醇质量浓度48.57 g/L,乙醇得率为0.43 g/g。与基于补料预酶解的半同步糖化发酵相比,补料同步糖化发酵技术工艺简单,适合于高浓度底物绿液预处理玉米秸秆的生物转化。  相似文献   

12.
目前,制备乙醇的方法主要有合成法和生物发酵法。生物发酵法使用不同的原料,即分为:淀粉制乙醇、糖蜜制乙醇和纤维素制乙醇。甜瓜,成熟果含糖量可达8%-15%,最高可达20%,其根系发达、分布广、具较强耐旱力,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因此,我们提供一种用甜瓜制备乙醇的方法,该方法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缓解乙醇生产原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分离制取玉米秸秆中非木质素类的4类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热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其在稀硫酸预处理过程中主要水溶性降解产物的生成规律。其中,纤维素降解生成葡萄糖、甲酸、乙酰丙酸和5-羟甲基糠醛;半纤维素降解生成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乙酸和糠醛;热水提取物降解生成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甲酸、乙酸、乙酰丙酸、5-羟甲基糠醛和糠醛;乙醇提取物降解生成少量的葡萄糖、木糖、乙酸、乙酰丙酸和5-羟甲基糠醛。抑制物甲酸、乙酰丙酸和5-羟甲基糠醛主要来自纤维素,乙酸和糠醛来自半纤维素,产量可分别为1.4%、2.7%、2.2%、3.1%和7.8%(以玉米秸秆计)。硫酸质量分数是影响乙酸产量的主要工艺因素,而反应温度是影响甲酸、乙酰丙酸、5-羟甲基糠醛和糠醛产量的主要工艺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纤维素乙醇木质素、苯酚、甲醛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制备了纤维素乙醇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研究了木质素替代苯酚的工艺以及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木质素替代率为30%时,纤维素乙醇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胶合强度达到国家Ⅰ类板要求,甲醛释放量达到Eo级,且成本低、胶合强度好、低毒环保,可广泛用于制备室外级人造板。  相似文献   

15.
《绿色大世界》2009,(3):45-45
美国遗传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发出一种理论上有望大量生产生物质的玉米作物。新作物由于具有更繁茂的叶子和更粗壮的主茎,因而可能让人们收获到更多的玉米青贮,成为理想的能源作物。  相似文献   

16.
针对燃料乙醇行业产生的大量炼制残渣所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采用了傅里叶红外(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核磁共振(NMR)等方法,初步研究了纤维素乙醇炼制残渣中木质素的结构。研究发现,纤维素乙醇木质素有明显的酚羟基结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是一种潜在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微波加热与甘油利用相结合的综合炼制工艺用于木质纤维素生物质预处理,探索其在燃料乙醇制备中的可行性,为实现经济可行、经济有效的木质纤维素生物质酶解预处理技术和生物燃料生产提供基础信息。【方法】以银腺杨、日本落叶松、刚竹和柳枝稷为试验材料,采用微波液化法对其进行液化处理,将液化产物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分,并对纤维素纤维组分进行综合表征。【结果】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纤维具有较高的葡聚糖含量;红外光谱显示,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信号逐渐减弱,说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经液化处理后有效脱除;XRD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纤维结晶度高、表面积大。【结论】相比原木质纤维素生物质,银腺杨、日本落叶松、刚竹和柳枝稷4种原材料纤维素纤维的酶解糖化效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最高酶解转化率可达70%),液化固体产物--纤维素纤维在制备燃料乙醇中具有广阔的潜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蒸汽爆破法预处理木质纤维原料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罗鹏  刘忠 《林业科技》2005,30(3):53-56
木质生物资源可以用来生产乙醇,但其结构与化学成分阻碍了纤维素对酶的可及性,因此必须对原料进行预处理,从而有效地酶解纤维素。蒸汽爆破法预处理木质生物资源。可有效去除半纤维素。分离出活性纤维。并且成本低,不用或少用化学药品。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较适合生产燃料乙醇的刺槐无性系,选取8044、8048(豫刺1号)、83002(豫刺7号)、84023(豫刺8号)、速生刺槐(无性系3-Ⅰ)、四倍体刺槐、匈牙利大叶刺槐和普通刺槐8个无性系或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范式洗涤法,测定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并研究了不同生长时期各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大部分无性系纤维素平均含量在速生期最高,半纤维素含量在生长初期最高,木质素含量在速生期最低。且各无性系在同一生长时期,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普通刺槐和84023在生长末期的综纤维素含量最高,均达到55%;其中,纤维素含量分别为34.7%和34.4%;木质素相对较低,分别为20.7%和18.8%,较适合作为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  相似文献   

20.
针对漆酶处理纤维素乙醇木质素复杂的作用机理,采用~1H-NMR和~(13)C-NMR表征反应过程中木质素的结构变化。研究发现,纤维素乙醇木质素经漆酶处理后,侧链氧化脱除反应使木质素甲氧基含量、β-β型结构减少,β-O-4型结构中部分醚键断裂且漆酶介体体系可促进β-O-4型结构的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