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扬州市森林城市建设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扬州环境优势和生态城市建设需求,扬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要以"林网化-水网相结合"的中国城市森林规划理念为指导,进行以扬州市区为核心,面向市域开放统一的林业发展规划。在市域,围绕沿运河和沿江的城市发展,突出区域协调、生态一体的考虑,提出了"两带、两片、三网"的林业建设框架;在市区,以古运河为文脉,突出"水乡生态"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主线,提出"一环、四楔、两廊、多核"的城市森林建设布局。在扬州地区形成体现"绿色屏障、绿色产业、绿色文化"三位一体、功能健全的现代林业发展格局,在市区达到"绿带环绕、四楔穿插、两廊相连、多核点缀"的森林城市建设效果,为扬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奠定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2.
珍稀濒危树种的迁地保育以及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功地迁地保育了珙桐、夏蜡梅等60种珍稀树种,其中40种已开花结果,占总数的66%。有的树种已形成了自然种群和更新苗。在迁地保育中,一方面应注意观测树种本身的潜在适应能力,适应能力越强越容易成功;同时应注意"引种保育区"的小生境条件和原产地生境条件的相似程度,相似程度越高越容易成功。文内还讨论了迁地保育的技术措施和珍稀树种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4年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以来,始终秉持"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在实践和探索中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森林建设之路。目前,全国有25个省(区、市)的140多个城市开展了"创森"活动,有58个城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实践证明,创建森林城市、发展城市森林成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成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和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成为了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4.
为了将城市中心区域建成具有自然生态保育、生态教育、休闲、娱乐、文化传播等多项功能,并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和时代特点,反应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精神,更好地促进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功能景观区,设计者以营造城市生态绿洲为规划设计的目标,运用生态设计的原理,进行巴彦浩特生态园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5.
城市森林生物多样性保育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多样性是提高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文章在分析城市森林生物多样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原则,并从城市森林生物多样性保育研究、城市区域绿色生态网络、城市森林的近自然化以及野生动物友好的城市森林群落等方面,探讨了城市森林生物多样性保育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构建优良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山-水-城-海”相融的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提升三亚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和景观美化功能,分析评价了三亚市森林资源、城区绿地、湿地资源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参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的36个指标分析比较得出,三亚市国家城市森林29项已达标,6个指标待建,仅1个指标——乡村公园未达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森林生态格局仍需优化、城乡生态福利有待提升、文化宣传手段需要丰富、生态文明体制需要完善;三亚市森林城市建设规划为三区:北部天然生态保育区4.48万公顷、占全市国土总面积23.37%,应围绕天然林保护,重点加强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和森林公园建设;南部沿海防护屏障区总面积3.55万公顷、占全市国土总面积18.5%,应以基干防护林带建设为主体、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为重点,构建沿海防护林体系;中部多彩休闲产业区总面积11.17万公顷、占全市国土总面积58.1%,应大力发展高效益人工经济林。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新会围垦湿地现状优劣势分析,以"核心区—缓冲区—生产服务区"为空间布局模式,以生态区、景观区和服务区为具体规划内容,在围垦的基础上规划建设银湖湾湿地公园,使围垦湿地成为集恢复、保育、科研、教育、欣赏、体验于一体的珠江三角洲滨海湿地保护与开发的最佳范例。  相似文献   

8.
《河北林业》2014,(12):16-19
2014年9月25日,山东淄博举行的2014中国城市森林建设座谈会上,张家口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这是我省首个获得此称号的设区市。 张家口市地处河北省西北部,京津晋蒙四省(市、区)交界处,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6万。曾是"东方人类的故乡"、"中华文明的摇篮"。近年来,随着开放开发步伐不断加快,张家口正逐渐发展成为一座充满活力和现代魅力的塞外名城。  相似文献   

9.
北京是有着1300多万人口的综合性特大城市,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城市结构、产业结构以及交通和能源结构等原因,城市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严重紧缺、城市绿地总量不足、热岛效应等问题突出,因此,在北京2004-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北京的城市发展战略必须坚持生态优先,以生态保育、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为基本原则,将北京建设成为山川秀美、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素有"东方威尼斯"美名的沅江市以生态城市建设为主题,按照"城乡一体,林水相依,生态和谐"的理念,加快推进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全力打造富有水乡特色的森林城市,力争到2012年"创森"成功。以新理念引领创森一是树立抓"创森就是谋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是食物生产、人类健康和城市安全的必要保障,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能够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保持生境稳定性和提高景观连通度,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空间途径。以吕梁市为例,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和景观连通性指数法定量评估生态斑块重要性,辨别生态源地,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提取生态廊道和战略点,构建市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景观格局中核心区、桥接区、孤岛为林地和水域要素主要构成;沿吕梁山脉带状分布的生态源地景观连通性较大,西部生态源地面积较小且斑块重要性相对较低;"两纵,多横"的生态廊道布局和战略点布设,有效提高了市域生态结构的完整性。研究结果可以为市域尺度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保护价值森林是指森林中有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存在价值和可利用价值的区域。针对高保护价值森林的识别提出一个新概念———高保护价值因子,即森林高保护价值的替代因子,基于此因子的筛选和阈值的确定以及其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对株洲市所有森林区域进行高保护价值森林的识别,得到株洲2013年度共有高保护价值森林185089.7 hm2。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在对广州市公益林分布和现状特点分析的基础上 ,从林种的生态功能角度对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广州市水源涵养林生态效益比较高 ,生态效益从大到小排序为 :水源涵养林 >水土保持林 >风景林、自然保护区和小片林 >护岸林 ,从单个效益分析 ,维持大气平衡效益最大。最后提出了公益林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园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在高校校园有限的土地范围内对由植物资源为主体的绿地系统进行合理的配置,以充分发挥其提供的教学科研、生态文化及保健休闲等服务功能,提出了4种保护和发展高校校园生物多样性的绿地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阿尔山市西口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通过类型区划分,提出预防保护区生态自然修复和重点监督治理区水土保持林营造措施。  相似文献   

16.
珠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地位及其保护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珠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滇东高原曲靖市的沾益县和宣威市境内 ,总面积为 2 30 4 5 9hm2 ,由于历史上开发较早 ,导致环境恶化 ,生态脆弱 ,湿地遭到严重破坏 ,因此要对珠江源生态环境实施全方位多角度保护 ,其保护重点为 :自然遗迹 ;喀斯特湿地系统 ;森林植被 ;生物物种等。建议今后对保护重点实施分类管理 ,并尽快建立管理机构 ,强化管理措施 ,理顺条块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在建设的云龙水库是昆明市掌鸠河引水工程的核心工程,对昆明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掌鸠河流域自然环境及云龙水库工程的介绍,分析了云龙水库库区水源林的基本格局,指出了该区现有森林作为水源林功能转变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了科学划分水源地治理和保护区域、建设结构合理的水源涵养林,以及建立有效的水源林生态补偿机制等的一系列保护和经营对策,为云南省高原湖泊水源林的保护和经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张掖市生态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角度,分析了制约该地区发展诸如荒漠化、水资源和干旱、水源涵养林建设及区域协调发展等主要环境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解决对策,为张掖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文章立足群岛的特点,从整体性与异质性2个层面,解析了舟山群岛森林城市建设的本底条件特点,即空间格局的关联性、原生环境的脆弱性、原生资源的珍稀性、岛屿景观的丰富性,以及人文风情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基于群岛型森林城市与其他类型森林城市的建设条件的对比启示,以及国内外海岛城市生态建设的经验启示,形成了"保护优先、保护与发展兼顾、保护与提升结合"的建设策略和对应于该建设策略的具体对策:一是针对群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森林城市建设中优先保护现有生态资产;二是立足群岛天然环境,森林城市建设中发展高端休闲康养产业;三是海岛渔村绿化美化建设与民宿旅游相结合,森林城市建设中重点建设海岛风情生态社区;四是加强岛屿绿道网络的互联互通,森林城市建设中注重群岛内绿道慢行串联;五是把握不同岛屿的生态景观风貌格调,森林城市建设中注重塑造主题鲜明的特色离岛;六是针对群岛土地资源稀缺的客观性,森林城市建设中创新生态建设的灵活机制和模式。  相似文献   

20.
延安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延安城市森林建设的目标是把延安建成生态环境优良、城市景观多变、文化内涵丰富的生态园林城市,城市森林建设从市中心到郊区建立三个绿化生态圈,第一圈是城市防污调气美化生态圈,第二圈是近郊美化、防护、农林果生产带生态圈,第三圈是远郊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风沙防护、林果生产林生态圈。近郊美化、防护、农林果生产带生态圈是近期建设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