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分析6月龄大通牦牛母牛体尺与体重的相关性,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笔者在2011年11月对30头6月龄大通牦牛母牛进行称重和体尺测量,根据得出的数据分析其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同时建立6月龄大通牦牛母牛的体重回归模型。结果显示,6月龄大通牦牛母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2、0.333、0.708、0.322,经检验,体高、体斜长、管围与体重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P<0.05),胸围与体重的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得到了2个估测体重的回归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关程度分别为0.562、0.502。6月龄大通牦牛母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之间显著相关,说明体重与体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2.5岁大通牦牛母牛体尺与体重的相关性,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在11月份对31头2.5岁大通牦牛母牛进行称重和体尺测量,根据得出的数据分析其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同时估测大通牦牛2.5岁母牛的体重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大通牦牛2.5岁母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09、0.713、0.846和0.595,经检验体高、管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体斜长、胸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得到了3个估测体重的回归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关程度分别为0.923、0.864和0.893。大通牦牛2.5岁母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之间显著相关,说明体重与体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机实测261头黎平黄牛的胸围,体斜长和体重,根据体重等于体积乘以密度的原理,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黎平黄牛体重估测公式的推导与验证。结果表明,黎平黄牛的性别对体尺与体重回归关系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合并公母牛的体尺体重数据。得出该品种总的体重估测公式:体重=胸围^m)*体斜长(m)*88-8(r=0.9971,Sy/x=4.701)。胸围,体斜长对体重的回归关系极显著。估测体重的离回归标准误为4.7  相似文献   

4.
黎平黄牛体重估测公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机实测261头黎平黄牛的胸围,体斜长和体重,根据体重等于体积乘以密度(比重)的原则,采用回则分析方法进行了黎平黄牛体重估测公式的推导与验证。结果表明,黎平黄牛的性别对体尺与体重回归关系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合并公母牛的体尺体重数据。得出该品种总的体重估测公式;体重(kg)=胸围^2(m)×体斜长(m)×88-8(r=0.9971,Sy/x=4.701)胸围,体斜长对体重的回归关系极显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定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120头西门塔尔杂交后备母牛的体高、胸围、体斜长和实际体重,发现后备母牛生长符合母牛育成期的生长规律,可以用公式来估测后备母牛的体重,用约翰逊公式和体重估测系数估测体重误差率均在5%以下。  相似文献   

6.
大通牦牛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大通牦牛体尺与体重的相关性,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对110头6~10月龄大通牦牛母牛进行称重和体尺测量,根据得出的数据分析其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的相关系数,同时估测大通牦牛的体重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大通牦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02、0.879和0.977,得到了2个估测体重的回归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关程度分别为0.993、0.954、0.992和0.993。大通牦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之间显著相关,说明体重与体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澳加F1代荷斯坦母牛(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加拿大奶牛性控冻精)生长发育规律,为其选育和合理的饲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对70头健康的澳加F1代荷斯坦母牛进行0、3、6、9、12、15、17月龄的体重和体尺数据统计。结果得出澳加F1代荷斯坦母牛在犊牛阶段,3~6月龄的体重和体尺增长最快,尤以体重增加最为明显,增重了95.25±9.50 kg;在育成母牛阶段,9月龄以前体重增长最快,其次是胸围、体斜长和十字部高,且各项指标增长均高于育成母牛阶段其他月龄,到15月龄以后体重增加和体尺增长均较为缓慢;澳加F1代荷斯坦母牛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和胸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体重和体高拟合效果最好的生长模型为Gompertz,十字部高和体斜长的Gompertz和Logistic生长模型拟合指数相同,胸围拟合效果最好的生长模型为Logistic。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得出Gompertz模型与真实值之间的残差范围较小。综上可得,Gompertz模型能很好地描述澳加F1代荷斯坦...  相似文献   

8.
对德昌水牛95头生长发育母牛的体重与体尺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其体重与胸围、体长的相关系数达到0.9209和0.5788;经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最优回归方程:体重(y)=-737.381+432.772×胸围+262.598×体斜长,为早期考察德昌水牛生长发育情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新疆地区通过引进美国瑞士褐牛导入杂交改良新疆褐牛,以提高新疆褐牛品质和生产性能。研究旨在校正约翰逊估测法中系数,准确估测美新杂交褐牛体重,为今后新疆褐牛选育提高和新类型培育中体重测定提供方法。[方法]试验共测定美新杂交褐牛生产母牛283头,包括体重、体斜长和胸围,通过实测体重与约翰逊法估测体重比较分析,校正约翰逊法公式中系数,再进行验证。[结果]结果表明,美新杂交褐牛实测体重极显著低于约翰逊法估测体重(P0.01),对约翰逊法公式中的系数校正,校正后系数为12 300,即经过校正后的美新杂交褐牛体重约翰逊法估测公式为:体重=胸围~2×体斜长/12300,该公式在50头美新杂交褐牛进行验证,实测体重与估测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校正系数后的约翰逊法公式用来估测美新杂交褐牛估测体重可行,但本次试验实测和验证牛群数较少,还需大量不断验证以获得更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大通种牛场牦牛体尺与体重的相关性,估测体重的回归分析,对大通牦牛母牛进行称重和体尺测量,根据得出的数据分析其体重与体高、背长、胸围的相关系数,同时估测大通牦牛母牛的体重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大通牦牛母牛体重与体高、背长、胸围之间极显著相关,说明体重与体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阐明不同月龄早胜牛母牛体重与体尺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建立不同月龄早胜牛的体重估测模型,试验分别测定了12月龄(233头)、18月龄(514头)和24月龄(797头)共1 544头早胜牛母牛的体重(Y)、体高(X1)、体斜长(X2)、胸围(X3)和管围(X4)指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2,18,24月龄早胜牛母牛体重与体尺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均与胸围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47,0.848,0.908;12,18,24月龄早胜牛母牛体尺指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12,18,24月龄早胜牛母牛体尺指标对体重的直接影响由大到小均依次为胸围(0.677,0.409,0.574)、体斜长(0.188,0.394,0.378)、体高(0.134,0.255,0.048)和管围(0.057,-0.015,-0.009);12月龄早胜牛母牛体斜长对体重的间接影响最大,胸围对体重的间接影响最小;18,24月龄早胜牛母牛体高对...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探究12月龄短角牛体重与主要体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构建多元回归方程,研究影响短角牛的主要体尺指标及月龄。选取12月龄公牛163头,母牛261头,共424头短角牛体重、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的体尺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已知数据进行最佳线性拟合,构建多元回归方程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显示,12月龄短角公牛的体重与各体尺指标的平均值均高于母牛;且体重与各体尺指标的回归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较高。12月龄短角牛无论公母,其体重与各体尺指标之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其中公牛的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与体重的相关性高于母牛。12月龄短角公牛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体重与胸围的相关性最大(r=0.902)。12月龄短角母牛的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与胸围相关性最大(r=0.823)。12月龄短角牛的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与胸围相关性最大(r=0.873)。  相似文献   

13.
用卷尺估测牛体重的方法只有在母牛的某一妊娠阶段才能应用,且需换算表,因此不太方便。现介绍一种适合不同用途及不同妊娠阶段牛的体重推算方法。用卷尺测量牛的胸围、腹围及体斜长,测量部位:胸围在肩胛骨的后缘;腹围在臁部前缘即逆三角区的前端;体斜长在牛的左侧,从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度量郧巴黄牛体重,并为郧巴黄牛的提纯复壮和加快保种进程提供参考,试验选择郧巴黄牛公牛43头、母牛55头进行体重和体尺测定,并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牛体重与体尺性状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与胸围的相关性最高(0.914);母牛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管围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与胸围的相关性最高(0.824)。说明影响公牛体重的最主要性状为胸围、体斜长,影响母牛体重的最重要性状为胸围、体斜长和腹围。  相似文献   

15.
<正>1搞好奶牛的受配率1.1育成牛可在体成熟初期15~16个月龄,体重达360千克(体重估测=胸围2(米)×体斜长(米)×87.5,发情即可适时配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大通牦牛1.5岁公牦牛体尺与体重的相关性,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于体重估测,在2011年11月对31头1.5岁大通牦牛公牛进行称重和体尺测量,根据得出的数据分析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同时建立估测大通牦牛1.5岁公牛的体重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大通牦牛1.5岁公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03、0.579、0.453、0.600,经检验,体高、管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体斜长、胸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得到了3个估测体重的回归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关程度分别为0.820、0.603、0.786。大通牦牛1.5岁公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之间显著相关,说明体重与体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试验测定了大通牦牛的体重和体尺性状指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重和体尺各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建立的回归方程表明,对体重影响的重要性依次为胸围、体斜长,体高,最佳回归方程为:体重=-304.917+0.378×体高+1.500×体斜长+1.861×胸围;主成分分析显示,胸围和体斜长大的大通牦牛,体重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荷斯坦母牛生长发育规律,并拟合其生长曲线,本研究收集江苏某大型奶牛场7251头次3~24月龄荷斯坦母牛体高、胸围、体斜长、体重和平均日增重等数据,分别采用Logistic、Gompertz、Brody、Bertallanffy和Wood 5种模型对其生长情况进行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5种曲线模型的拟合指数R2均大于0.860,Bertallanffy模型对荷斯坦母牛体高和体重拟合效果最佳,拟合度分别是0.982和0.996;Brody模型对胸围的拟合效果最佳,拟合度为0.988;Logistic模型对体斜长的拟合最佳,拟合度为0.991。由Wood模型对平均日增重的拟合度为0.915。荷斯坦母牛在5~6月龄平均日增重速度最快,生长强度最大。随着月龄增加,其生长速度与强度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分析空山黄牛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关系,明确体尺对体重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建立回归方程。[方法]研究采集了舍饲条件下77头5~6岁空山黄牛空怀母牛的体重和体尺指标,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相关性、通径以及逐步回归分析,并建立最优线性回归方程。[结果]空山黄牛体重与胸围、髻甲高、体斜长、十字部高、管围、腰角宽和尻长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胸围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系数为0.857);最优回归方程为Y=-772.054+4.481×X3+2.965×X1(R2=0.779,P<0.01),其中,X1为髻甲高,X3为胸围。[结论]该公式可用于舍饲条件下5~6岁空山黄牛空怀母牛体重估算。空山黄牛的选育在重视体重选择的同时,也要加强胸围、髻甲高、体斜长、管围和腰角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科尔沁牛母牛体尺指标及体重间的相关关系,探讨科尔沁牛母牛早期生长发育规律,利用初生母犊、6月龄母犊和12月龄母牛体尺与体重测定数据绘制了生长发育曲线,并应用SPSS 16.0软件分析各项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放牧为主补饲为辅饲养条件下初生母犊、6月龄母犊和12月龄母牛体重分别为37.2、157.3、192.1 kg;初生犊的胸围与体长、管围存在显著相关性;6月龄犊牛的胸围与体高存在极显著相关性,与体重存在显著相关性;0~12月龄母牛体重、体长、体高和胸围生长发育的最适数学模型均为3次多项式模型,拟合度在0.981 4~0.995 8之间,并且回归方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由此可见,胸围可作为早期选择的可靠依据;3次多项式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放牧犊牛各月龄的体重及体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