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湖沼型疫区疫情控制达标年成年妇女血防健康教育现状。方法:采用现场随机问卷方式调查荆州区疫区20-80岁成年妇女179人,计算血防知识知晓率和血防行为正确率,采用SPSS11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成年妇女血防知识知晓率和血防行为正确率分别为97.77%和94.41%。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盲知晓率和行为正确率分别为84.21%和89.47%,低于小学至高中文化程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成年妇女血防知识知晓率和血防行为正确率均达到省重点项目目标要求,血防知识知晓率和血防行为正确率与受教育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系统健康教育对手足口患儿家长疾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感染科住院的患儿家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则接受健康教育集体讲座与个体化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系统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结果两组患儿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前对疾病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健康教育后,两组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且以干预组更为明显(P<0.01或0.05)。结论实施系统健康教育能提高感染科住院手足口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的知晓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系统健康教育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对本院体检中心或住院的136名2级(中危)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系统健康教育组(Ⅰ组,n=70)和普通健康教育组(Ⅱ组,n=66),其中Ⅰ组接受药物治疗和运用护理程序进行系统健康教育,Ⅱ组接受药物治疗和一般卫生宣教。1a后进行干预效果的比较和分析,并评价康复效果。结果Ⅰ组血压控制效果、高血压相关知识合格率、相关行为转变率、超重人员比例等组内干预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相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Ⅱ组组内前后对照,仅低脂低盐饮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一方面可提高患者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因、病情、主要危险因素、预防并发症和药物治知识方面的认识;另一方面,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改善疗效,减少并发症和减轻患者负担均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社区中风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选择中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和常规组(39例),两组均按出院护理常规教育,定期回门诊复诊。实验组增加运用自我管理理念去教育患者。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汉密顿抑郁量表分别记录两组实施前和实施后1a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最想了解自我管理的内容需求前3位为中风先兆及紧急救援程序、健康饮食原则及治疗方法及用药知识的情况。实验组经过1a的康复管理后,上述指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自我精神状态量表评分与管理前,差异无均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巴士量表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得分与管理前,差异无均统计学意义(P〉0.05);余问问卷得分同组管理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可建立管理自己的行为和信心,改善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减少专业照顾及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对某高校高脂血症教师进行饮食和运动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67例高脂血症教师实施为期1a的饮食和运动干预,比较干预前后高脂血症教师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情况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教师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各项平均值由干预前的(6.12±1.09)、(1.83±0.77)、(4.33±1.09) mmol/L降至干预后的(5.71±0.57)、(1.19±0.35)、(3.58±0.51)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由干预前的(1.07±0.26) mmol/L升至于预后的(1.16±0.19) 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采取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有利于高脂血症教师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脂在适当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门诊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的效果。方法对门诊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并于健康教育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对高血压病因及主要症状、血压正常范围、规范治疗的重要性、高血压病并发症及其危害性和复诊要求的知晓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健康教育后患者按时服药、坚持运动、限盐饮食、控制体重、控制吸烟及控制饮酒等的行为较健康教育前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开展健康教育可使高血压患者进一步了解疾病知识和有正确的生活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情绪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健康信念模式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焦虑情绪的情况。结果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实施前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实施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能提高颅内动脉瘤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用补肾活血针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痛疾患疗效评定表(JOA)及直腿抬高检测评价3个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VAS疼痛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JOA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直腿抬高检测评价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分别为32.5%、87.5%,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活血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实施健康教育降低哮喘病人复发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哮喘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05例,采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护理。结果:试验组疾病知识、依从性和复发情况较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教育后疾病复发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哮喘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和依从性方面比较差,哮喘复发较高;实施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十分必要,医护合作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是降低哮喘病人复发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在后路脊柱三维矫形钉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腰椎不稳症患者48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术前等待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3.29±0.96)vs(6.38±1.50)d、(15.13±1.36)vs(19.50±1.69)d,均P〈0.01];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工作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95.8%vs66.7%,100.0%vs75.0%,P〈0.05)。结论对腰椎不稳症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能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工作满意率。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实施社区干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实行社区干预,旨在为提高有效的社区预防提供进一步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建档管理、分级干预、随访及群体健康教育的措施对121例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并比较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率、治疗率、控制率,同时,并应用自制的量表对该区内36岁以上的387名居民的高血压病知识的知晓率、不良生活行为改变率进行干预前后的比较及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由干预前的36.4%、73.6%、43.8%上升为95.9%、86.8%、73.6%;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0.01);干预后居民除饮酒外.余不良生活行为明显改变,尤其在限盐饮食方面更为突出。结论:对高血压病忠者实行分级管理,综合个体化干预后,可提高患者对自己疾病的知晓及重视程度,并增加其管理依从性,从而提高社区居民防病治病意识,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及控制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短暂性脑缺血患者93例,按入院顺序分为丹红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丹红组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而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和丁咯地尔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都应用TCD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选择51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治疗前丹红组和对照组平均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丹红组和对照组均比健康对照组降低(P〈0.05);丹红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增加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脑血流量,预防脑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运行病历质量监控对终末病历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运行病历质量监控实施前后各1500份病历进行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实施运行病历质量监控前后住院病历的等级评价结果和缺陷率进行比较.结果 在实施运行病历质量监控后,甲级病案率由监控前的96.2%上升至98.8%,终末病历等级评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终末病历各项目缺陷率明显降低,除出院记录外,其他各项目缺陷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运行病历质量监控对终末病案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效果评价。方法对本城区2007年7月至2009年1月78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并对教育前后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经健康教育干预后,对14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均优于干预前(P〈0.01);教育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采取相应的健康干预措施,糖尿病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识与融入生活能力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提高军人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统一问卷,对l260名军人教育前后进行艾滋病知识调查并比较。结果:教育前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知识掌握相当欠缺.教育后对艾滋病的态度有明显进步,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能提高军人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白癜风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36例白癜风患者为患者组,皮损分布局限型24例,其中进展期13例,稳定期11例;泛发型12例,其中进展期4例,稳定期8例。20例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每人采静脉血3 mL,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检测TNF-α、IL-6含量。结果白癜风患者血清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局限型及泛发型白癜风患者血清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局限型白癜风患者中进展期与稳定期患者 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泛发型白癜风患者中进展期与稳定期患者 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癜风患者血清 IL-6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局限型及泛发型白癜风患者血清 IL-6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及P<0.01);局限型白癜风患者中进展期与稳定期患者 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泛发型白癜风患者中进展期与稳定期患者 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和TNF-α可能在白癜风发病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提高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4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常规口服阿奇霉素,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服药指导、针对性的饮食指导、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对照组则同时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期间急性加重次数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出现的急性加重次数为(0.5±0.3)次,住院时间为(12.4±4.2)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1.0±0.8)次和(16.0±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阿奇霉素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效果,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及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呼吸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4例)和锻炼组(3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锻炼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呼吸功能锻炼指导,历时半年。采用肺功能仪对两组患者锻炼前后的肺功能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锻炼组患者锻炼6个月后肺功能指标均较锻炼前有明显改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常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6个月后锻炼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同一阶段的常规组。结论坚持系统的呼吸锻炼有助于提高COPD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应用于肝部分切除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5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则采用临床路径图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降低,住院时间与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9%vs50%,P〈0.01)。结论临床路径在肝根治性部分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05年5月至2005年12月期间139例肝硬化住院病人分为健康教育组(75例)和非健康教育组(64例),健康教育组从疾病知识、药物、心理、饮食、生活作息等各方面给予健康指导。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身体机能、社会活动、家庭工作、精神心理和生活习惯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