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辣椒新品种陇椒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陇椒 6号是以国外引进的 12号椒经多代连续自交选育的优良自交系 9112为母本 ,以地方品种牛角椒的突变单株育成的自交系 92 6 5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熟性早 ,果实羊角形 ,果长 2 2 .0cm ,果肩宽 2 .8cm ,肉厚 0 .2 5~ 0 .30cm ,单果质量 35~ 40g ,果色绿 ,味辣 ,果实商品性好 ,品质优良 ,抗病毒病 ,耐疫病。一般前期产量每6 6 7m2 16 82 .9kg,总产量每 6 6 7m2 为 3991.4kg ,适宜塑料大棚及日光温室栽培。  相似文献   

2.
2013年遵义县换种遵辣6号6 800 hm2,667 m2平均干椒产量达250.98 kg,比对照遵椒2号667 m2增产干椒73.06 kg,比2013年全县667 m2干椒增产79.81 kg,按2013年市场平均价20元/kg计算,2013年全县改种遵辣6号667 m2分别比对照遵椒2号增收1 461.2元。  相似文献   

3.
辣椒新品种陇椒2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地方品种猪大肠的突变单株育成的自交系 92 16 5为母本 ,以新疆伊力牛角多代自交系 932 6 0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陇椒 2号 ,熟性早 ,果实长牛角形 ,果面有皱褶 ,果长 2 3 .0cm ,肉厚 0 .2 5cm ,单果质量 35~ 40g ,果色绿 ,味辣 ,果实商品性好 ,品质优良 ,抗病毒病 ,耐疫病。一般前期产量 1845 .9kg·(6 6 7m2 ) -1,比对照增产5 4.0 % ;总产量 3 5 47.3kg·(6 6 7m2 ) -1,比对照增产 39.2 %。适宜于北方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4.
宛椒 1号辣椒是利用从“世界冠军”甜椒中选育的自交系 880 8和从邓州市农家品种羊角椒中选育的自交系 880 4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果实大牛角形 ,纵径 15 .5cm ,肩横径 3.4cm ,肉厚 0 .35cm ,单果质量 4 3g ,微辣带甜。早熟 ,从定植到始收约 4 4d(天 ) ,一般 6 6 7m2 产量 370 0~ 4 5 0 0kg。较抗疫病、炭疽病和病毒病。  相似文献   

5.
科光种苗     
正该品种生长势较强,青椒绿色,红椒大红色。果形为子弹头型,果长3.2cm,果肩宽1.7cm,抗性强,适应性广,坐果率高,一股单株挂果60余个,结果期长,果味辛辣,果肉较厚,宜泡制和干制,667m~2产鲜泡椒可达1200kg,干椒300kg。该晶种为中晚熟种。朝天.单生,生长势强,侧枝抽生能力强,果实小羊角形,青椒绿色,老熟椒大红色。果实辛辣,果实长约8cm,单果重约5g,硬度较好,适宜泡制、干制及深加工提取辣椒素和辣红素,一股667m~2产鲜红辣椒达2000kg。一代杂交种,早熟;果实小羊角形、  相似文献   

6.
蓉椒8号是以0109-5为母本,990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中熟,植株生长势强,株高75cm,开展度70cm×80cm,果实细长羊角,果实纵径16~180133,果实横径1.2~1.6cm,果肉厚0.18cm,平均单果质量9.6g,味辣,果条顺直,商品性好;耐高温,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良。从定植到采收55d左右,每667m2鲜椒产量1800-2000kg。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7,(7):20-22
‘豫椒10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利用花药培养技术培育成的黄皮辣椒杂种1代,母本‘24-7’来源于绿皮羊角椒‘海花辣椒(24)’,父本‘P59-25’来源于黄白皮辣椒‘硕丰12号(P59)’。‘豫椒101’早熟,商品性好,产量高,高抗病毒病、疫病和炭疽病,该品种果实羊角形,果面光滑,青熟果黄色,老熟果红色,味微辣,风味好,果实纵径20.4 cm,果肩横径3.4 cm,果肉厚度0.31 cm,果实心室数2.7个,果形指数6,平均单果质量62.1 g,一般667 m~2产量3 611.89 kg,适宜河南各地早春保护地种植。2016年通过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专家鉴定验收。  相似文献   

8.
1 育苗准备工作1 .1 苗床 选用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田块或地块做苗床 ;忌用阴冷、潮湿或遮荫的地块。每 666 .7m2 苗床可播种 1 .5~1 .75kg。1 .2 基肥 每 666 .7m2 苗床配足腐熟农家肥 2 0 0 0~2 50 0kg、钙镁磷肥 50~ 75kg、石灰 50~ 75kg。为预防小地老虎等害虫为害 ,可撒施呋喃丹粉 1 .5~2 .5kg。1 .3 材料1 .3 .1 中膜 :60~ 65kg/ 666 .6m21 .3 .2 毛竹 :30~ 35根 /围 33cm ,长 8m以上1 .4 种子 杂优辣椒组合较多。适合我区种植的品种有萍椒二号、早杂二号 (赣椒一号 )、湘研一号等。选购种子时…  相似文献   

9.
张辑 《辣椒杂志》2008,(2):10-10
超大椒王 特征特性早熟。超大果,微辣,果长20—25cm,果粗5-6cm,单果重160g,大果250g以上。耐低温,抗高湿,座果稳,连续结果能力强,适宜南方露地、北方春秋保护地栽培。667m^2产鲜椒5000—6000kg。  相似文献   

10.
瑞椒1号是以自交系瑞98M08为母本、自交系5A-0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个中晚熟粗牛角椒新品种,果长14~16 cm,肩径5~6 cm,果肉厚0.60 cm,单果质量130~178 g,果色深绿,辣味适中,商品性好,品质优,VC含量高迭121 mg/100 g,丰产抗病,每667 m2产量可达4 372.51 kg,高抗疫病、病毒病、炭疽病,适应性强,春秋保护地、露地均可栽培.  相似文献   

11.
翠玉甜椒是中早熟一代杂种 ,父母本均引自上海。该品种始花节位 12~ 13节 ,果实灯笼形 ,果长 7.5~ 9.5cm ,果肩宽 6 .7~ 7.0cm ,果肉厚 0 .36~ 0 .4 1cm ,单果质量 10 0~ 130g ,大果达 150g。耐CMV和疫病。每 6 6 7m2 前期平均产量 114 7.5kg ,总产量 2 0 81.1kg。适宜大棚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2.
辣椒新品种兰椒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彩巧 《中国蔬菜》2005,1(12):43-44
兰椒3号是以山西地方品种自交系B199423和兰州地方品种自交系B199422杂交而成的一代杂种。中早熟,植株生长势强,坐果力强,抗逆性强,耐辣椒疫病。果实深绿色,长羊角形,味辣,商品性状好,品质优良。早春露地栽培总产量每667m22500kg左右,早春大棚栽培每667m24700kg左右。适宜西北地区春大棚、小棚作中早熟栽培及早春露地栽培。现已在新疆、甘肃、陕西等地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渝早茄1号是以地方品种三月茄经多代自交而成的优良株系142#为母本,以日本杂一代品种经多代分离纯化选育出的66#品系为父本杂交而成的茄子一代杂种。该品种具有早熟性强、适应性广、耐寒性强、较耐弱光照等特点。果形棒状,果面黑紫色有光泽,单果质量151g。平均每667m2产量2158kg,适宜中、大棚等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4.
晋番茄 5号是以引进材料山东B6和F86 2经自交纯化、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属于无限生长的大果型中晚熟品种 ,果实红色 ,近圆形 ,单果质量 30 0g左右 ,植株长势强 ,综合性状好 ,较抗TMV和早疫病 ,每6 6 7m2 产量 6 0 0 0~ 75 0 0kg ,适宜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5.
以引进的优良杂交种 92 40 1经多代自交选育的自交系 96 2 1 1为母本 ,以湘研 9号的花培品系 96 12 4为父本 ,配制的一代杂种海丰 12号 ,早熟性好 ,果实粗羊角形 ,浅绿色 ,果面光滑有光泽 ,成熟果橘红色 ,果色鲜艳 ,平均果长 2 0 .0cm ,果宽 2 .8cm ,果肉厚 0 .2 5cm ,单果质量 45g ,果味辣。一般在露地每 6 6 7m2 前期平均产量172 3.3kg ,比对照湘研 5号平均增产 47.9% ;每 6 6 7m2 平均总产量 32 74.8kg ,比对照湘研 5号平均增产 2 9.2 %。适宜内蒙、山东、广东和海南等地栽培  相似文献   

16.
锦农绿1号是以H40807为母本,以G5191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植株长势强,主蔓结瓜为主,第1雌花着生于第2~3节,雌花节率高;瓜条直,长棍棒状,长35cm;瓜皮深绿色,有光泽,密生白刺;果肉浅绿色,质脆,味甜;抗黄瓜花叶病毒病,中抗细菌性角斑病;每667m2产量6000kg左右,适宜日光温室及春、秋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7.
天椒4号是以自交系123为母本、自交系49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长羊角形辣椒一代杂种。极早熟,始花节位第7~9节,从定植到青果采收40d(天)左右。前期产量高,每667m2前期产量1500~2000kg,总产量2800~4000kg,果纵径26~33cm、横径3.0cm左右,单果质量30~40g,耐辣椒疫病,抗炭疽病,高抗CMV和疮痂病。果色翠绿,果基部皱,辣味中等,皮薄肉厚,口感好,连续结果性好,品质优良。适合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8.
优质茄子新品种引茄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茄 1号为杂种一代 ,植株生长势旺盛 ,果实细长、紫红色 ,果面光滑 ,果肉细嫩 ,平均单果质量 6 0~70kg ,抗青枯病和绵疫病 ,产量 30 0 0~ 4 0 0 0kg·(6 6 7m2 ) -1,适于我国喜食长茄地区的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9.
玫茄1号的母本是从台湾紫长茄中选育出的自交系21-3,父本是从福建地方品种红茄中选育出的自交系21-4,其杂种一代表现早熟,比对照闽茄1号早收7d(天),果长30~33cm,稍弯,果径4cm,单果重180g,果皮鲜紫色,果肉乳白色,肉质细嫩,商品性好。一般每公顷产30~45t,比对照增产19.5%。该品种已在闽、浙、赣、粤等省推广,种植面积达3200hm2。  相似文献   

20.
B特早是由河南早羊角椒经多代单株自交育成的自交系A0 3和从上海引进的甜椒上海茄门经 6季单株选育成的优良株系C11配制的一代杂种。该品种早熟 ,果实牛角形 ,果面较光滑 ,青熟椒绿色 ,味较辣 ,商品性好 ,每 6 6 7m2 产量 30 0 0~ 40 0 0kg ,抗病毒病和炭疽病 ,适宜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春茬大棚、露地早熟栽培 ,也可作秋延后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