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诱王时把失王群每脾两面的蜂身上都喷上"绝螨二号"药液,把准备诱入的蜂王身上也喷上药液,马上放在正嗡嗡作响的蜂群中去,工蜂不围攻,蜂王很安全.  相似文献   

2.
中蜂群失王后工蜂容易产卵。蜂群一旦失王,就应针对群势及时合并或诱入蜂王。中蜂嗅觉灵敏,合并或诱王时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围王,特别是失王已久或工蜂已产卵的群更是如此。我一般是这样合并中蜂群或诱王的:1合并蜂群傍晚,将被合并群巢脾移至蜂箱中央,无子脾群调入一两张子脾,使巢脾距箱壁5cm左右距离。天黑后,打开被合并群及合并群的覆布,让蜂群在露天下静置半小时左右(据温度的高低决定静置时间的长短),等到工蜂护脾结团不动后,将被合并群带蜂的巢脾一一提出,依次放在合并群隔板外侧,盖上覆布、大盖,第二天,蜂群秩序井然,开箱调整蜂群。…  相似文献   

3.
<蜜蜂杂志>2008年第2期18页刊登了宁守容、龚凫羌二位老师<诱王技术及其新招>一文,我读了数遍.从文章看,"龚氏诱王法"确实简单.读到"凡准确运用'龚氏诱王法'的还未闻有失败事例"时更让人高兴.即使偶尔有失败也可以理解,如:长时间失王蜂群工蜂已产卵,或喷水不到位等.  相似文献   

4.
蜂王是蜂群兴衰的关键。换王、诱王、合并蜂群是饲养、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现发表下列有关十余篇文章,供参阅。  相似文献   

5.
无王蜂群巧诱王@毕建璐无王蜂群巧诱王毕建璐在养蜂实践中,有个别蜂群失王,并多次送入产卵王而不接受。从而导致长时间无王。这除了有管理上的因素之外,外界蜜粉源条件也起着决定作用。遇到这种情况,利用常规方法诱王较困难,而采用导台换王的方法较稳妥。即:在诱王的前两...  相似文献   

6.
在蜂群的日常管理中,诱王、合并蜂群、防病治螨是每一个养蜂者经常要做的事.  相似文献   

7.
诱王法     
诱入蜂王,是蜂群管理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目前,一般都用间接诱王和直接诱王的方法。间接诱王,蜂群比较容易接受和安全,但是,由于限制蜂王活动,不仅管理上麻烦,也容易影响蜂王的质量。直接诱王,蜂王能很快产卵繁殖。但是,不如间接诱王安全,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损失。要使蜂王安全诱入蜂群,必须掌握蜂王  相似文献   

8.
较长时间失王蜂群的诱王方法较长时间失王的蜂群多数会发生工蜂产卵,“浆蜂”更甚。生产王浆的失王群,工蜂不筑造王台,也不产卵。这样的蜂群,诱入蜂王的成功率极低。据观察,诱入时蜂王似被接受,但数小时之内几乎100%被围杀或驱逐出巢,且巢前不出现围王的迹象,...  相似文献   

9.
<正>初学养蜂者在蜂群管理中最大的困扰是蜂群失王、诱王和换王。其实,即使是有经验的老养蜂员,对蜂群诱王和换王也没有完全的把握。本人经过多年实践与摸索,掌握了几点这方面的方法,蜂友不妨大胆试用。一、新王偷换老王法养蜂书刊上的诱王法,大都是间接介绍法,对蜜  相似文献   

10.
王新宁 《蜜蜂杂志》2013,33(10):10-10
我饲养意蜂5年多了,蜂群的合并及换王仍让我头痛:在大流蜜期蜂群的合并换王比较容易,可在蜜源缺乏时就不那么容易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尝试用鲜山羊奶混合蜂群气味合并蜂群及更换蜂王,经多次试验,取得了成功,想借贵杂志一角介绍给众蜂友。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我曾亲历过蜂群失王后,工蜂的疯狂产卵,几次诱王及导人王台后都以失败而告终。最后是让这些产卵的工蜂造脾,以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2.
<正>发生工蜂产卵的蜂群,无论是诱入蜂王,还是将其与正常蜂群合并都相当困难,这是因为产卵工蜂的存在,工蜂以为蜂群还是正常状态的缘故。将产卵工蜂一个不留地从蜂群中剔除,是确保诱王合并成功的前提。但是单凭肉眼和双手很难认出产卵工蜂并清除。那么,怎样才能将产卵工蜂与正常工蜂分开呢?我发现,利用蜂群生物学特性,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正常工蜂会外出采集,而蜂王只在巢内  相似文献   

13.
在养蜂书上讲到的诱王方法、蜂群合并的方法有多种多样,这些方法在养蜂实践中我几乎都试过,积累了无数次失败的教训。最为甚者是1959年春季,我把绍兴郦辛农先生的九框箱改制成10个1/3交尾脾的八王交尾箱,并往里诱处女王,结果前后死了上千只处女王。长期在诱王上的失败,我总想找个简单的方法。日积月累,我发现如下规律:首先我把意蜂王分成2种不同龄的王:1)从交尾成功产卵开始至产卵到20天的王,我称为“新龄王”;2)产卵20天以后的王都称为“老龄王”(包括所有老王)。意蜂对这两种“龄”蜂王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处女王属于“新龄王”)原则叙…  相似文献   

14.
诱入蜂王在养蜂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位置.诱王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蜂群的繁殖与生产.诱入蜂王,首先要掌握诱入蜂王的基础知识.早在1944年、Sechrist提出诱入蜂王的蜂群平衡理论,这一理论重点是说被诱入的蜂王和被淘汰的蜂王在产卵方面大体相似.具备了这种平衡条件,诱王大都能成功;反之则多失败.  相似文献   

15.
巧诱邮寄王接受的方法我从吉林分别邮购了“喀×喀”杂交新王,在慎重中探索出邮寄王的巧诱方法:第一,提出待出的两脾蜂做接受组织群,等老蜂归巢后方可导诱;第二,诱前向邮寄笼内的新王、“陪嫁蜂”用淡糖浆水喷湿;第三,立即把王笼上面的铁纱打开,先放走“陪嫁蜂”...  相似文献   

16.
宋延明  刘阳 《蜜蜂杂志》2005,25(5):18-19
围王,指蜂群中工蜂围困、攻击群内蜂王,属不正常现象,多数出现于蜂群诱王时,方法不正确所致。造成围王的原因:一些人认为,如果蜂王与蜂群中工蜂气味没有相通好,则会围王,反之气味相通,则不会围王。据此,养蜂者诱王时,将蜂王先扣一段时间,待蜂王与工蜂气味相通时放王,则诱王成功。这从理论上似乎行得通,其实不然,很多实际情况与此并不相符。比如,蜜源好时,直接从巢门诱入蜂王可一次成功,并未经过气味相通;再如,外界蜜源少,向无王的大群诱王,扣王2~3天后放王,气味已经相通了,仍有不成功的。还有很多现象都可以说明,气味相通并不一定保证诱王…  相似文献   

17.
“杀螨一号”诱王法蜂王质量不好,蜂群失王、分群和组织双王群,都需要及时给蜂群换王和补王。蜂群在蜜源缺乏或在密源后期,以及群内有蜂王台时和新王产卵没有封盖时诱入,常会出现蜜蜂围王现象,尤其是微型交尾王产卵后不好诱入。1994年我们采完刺槐花密转到剂门市...  相似文献   

18.
自《蜜蜂杂志》连载“蜂群分区管理法”以来,我收到很多蜂友的来信,他们在看完分区法文章之后就以不解或遐想,提出一些令人费解的问题,如有人问:蜂王本来是在巢箱,你为什么让它上继箱?有人说:我用隔王板多年,你撤掉它我怎么管理蜂群呵?还有人提问:分区管理群的...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通过实践在诱王与合并蜂时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结果是完全可靠,又不影响蜂王产卵,基本上没有出现围王和互相残杀等现象。方法是:一,诱入前将蜂王饥饿四小时,诱入蜂群除去劣王和王台。诱入前先将蜂群巢脾距离分开三厘米宽,然后将浓蜜水喷在巢脾上,使其每脾工蜂都有蜜糖吃,再将脾距移回原位。这时,将蜂王  相似文献   

20.
邵玉昌 《养蜂科技》2003,(3):14-14,16
蜂场常规管理中向蜂群内介绍蜂王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一个蜂场在一年的春、夏、秋三个季节里随时都有失王群的出现 ,或者更换老劣蜂王。一般来说 ,诱王不外乎 2种方式 :一是直接诱入 ,二是用王笼诱王 ,诱王时一成不变的一条就是蜂群有失王感和混合气味。不同群里的蜂王与工蜂都是靠气味来区别的 ,诱王除了气味混合外还与节气、外界蜜粉源是否充足以及蜂王的颜色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节气工蜂对蜂王的依赖程度不同 ,外界蜜粉源充足时期 ,可直接放王 ,因为每个蜂箱内的气味都是同一种蜜源的气味 ,缺蜜时期可用王笼诱王。如果外界又缺蜜源时 ,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