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来衡量牛只生长情况的常用方法是增重。一般采用初生体重、断奶体重、1岁体重、1.5岁体重、平均日增重等项目。现将其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1岁、2岁公牛和成年母牦牛为研究对象,了解冷季补饲对放母牦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岁、2岁公牛和成年母牦牛各20头,不同年龄的牦牛均随机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时间为2010年10月13日~2011年4月30日,共计183d。结果试验组1岁牛总增重-2.31kg,增重率为-2.53%。夏季平均体重116.53kg,增重25.17kg,增重率为21.60%。对照组1岁牛总增重-14.17kg,增重率为-18.34%。夏季体重90.36kg,增重13.11kg,增重率为14.51%。试验组2岁牛总增重-8.11kg,增重率为-6.00%。夏季体重178.55kg,增重43.44kg,增重率为24.33%。对照组2岁牛总增重-14.17kg,增重率为-18.34%。夏季体重147.61kg,增重24.27kg,增重率为16.44%。试验组成年母牛总增重-43.37kg,增重率为-24.16%。夏季体重208.44kg,增重25.17kg,增重率为21.60%。对照组成年母牦牛总增重-50.81kg,增重率为-22.42%。夏季体重188.11kg,增重32.79kg,增重率为17.43%。结果表明冷季补饲有助于放牧牦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对 2 0头秦川牛青年母牛 ( 1 .5岁 )和 1 0头秦川牛犊牛 ( 0 .5岁 )进行了“万力补”饲料添加剂饲养对比试验。犊牛试验结果为 :试验组犊牛平均日增重 32 5 g/d,对照组犊牛平均日增重32 0 g/d,试验结果表明用“万力补”饲料添加剂饲喂秦川牛犊牛效果不显著 ,在犊牛期可不予添加 ;青年牛试验结果为 :试验组水平 平均日增重 35 5 g/d,水平 平均日增重 494g/d,水平 平均日增重 5 0 0 g/d,对照组平均日增重为 - 5 0 g/d,试验结果表明用“万力补”饲料添加剂饲喂秦川牛青年母牛效果十分显著 ,生产中可予以采用 ;试验结果得出的理想添加量为每头牛每天添加“万力补”饲料添加剂 1 0 0 g  相似文献   

4.
尿素糖浆营养舔砖对放牧牦牛和藏羊的补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红霞 《当代畜牧》2006,(12):27-28
以体重相近的2岁牦牛、藏羊各20头(只)为试验动物,进行了尿素糖浆营养舔砖补饲试验。试验期两个月,结果表明,牦牛、藏羊增重效果明显,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补饲营养舔砖的牦牛,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提高0.21kg(P<0.01),平均每头每日多获净收益0.68元;藏羊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提高0.14kg(P<0.01),平均每只每日多获净收益0.52元。  相似文献   

5.
福安水牛育肥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福安水牛潜在的肥育性能,选用12头,2岁左右健康福安水牛(公母各半)。进行90天短期补饲育肥试验,结果表明:90天12头试验牛共增重763.8kg,料重比为4.42:1。平均每头增重63.7kg,平均每头日增重0.707kg,生长最快牛平均日增重0.80kg。按月份来看,第二个月平均日增重最大,为0.785kg,牛个体月最大平均日增重为1.017kg。料重比和月增重分别为:第一个月4.35:1、248kg,第二个月3.82:1、283kg,第三个月5.10:1、233kg。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枯草季节饲养肉用福安水牛可推广放牧加精料补饲育肥法,青粗料可用氨化稻草或种植牧草。  相似文献   

6.
对淘汰奶牛进行育肥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挑选不同品种的淘汰奶牛20头进行育肥,主要饲喂发酵木薯渣和桂牧Ⅰ号象草,育肥75d。结果显示,20头奶牛平均增重148.40kg,平均日增重1.98kg。其中,11头荷斯坦奶牛平均增重169.82kg,平均日增重2.26kg;7头娟姗牛平均增重112.57kg,平均日增重1.50kg,育肥前后的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1头西门塔尔奶牛总增重187kg,平均日增重2.49kg,1头娟姗与荷斯坦杂交一代牛总增重128kg,平均日增重1.71kg。通过育肥每头牛平均可获利润1524.8元。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总结云南德宏州引进大额牛进行驯化及其杂交优势利用、常规养殖及谷饲肉牛生产。大额牛在陇川驯养初期牛群平均体重为129.43 kg(♂82 kg,♀137.33 kg),然后进行常规驯养,每月定期进行驱虫和健胃;2岁平均体重为292.86 kg(♂289 kg,♀293.50 kg),日增重0.22 kg。谷饲育肥4头大额牛杂交牛,平均增重136.35 kg,平均日增重1.52 kg,盈利1 480元/头。4头大额牛杂交牛平均屠宰率为52.53%,净肉率为43.30%。  相似文献   

8.
西杂牛连续埋植“畜大壮”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对甘肃河西地区西杂1-2岁和周岁以下的犊牛连续用促生长剂“畜大壮”分阶段进行耳根埋植,试验结果表明,4-6月龄犊牛全期180天,试验组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5kg和308.33g,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37.25kg和206.94g(P〈0.01),1-2岁牛全期180天,试验组平均增重和日增重分别为56.43kg和314.49g,试验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0.03kg和166.82g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1、2、3岁阉牛和淘汰母牛)的160头麦洼牦牛,在6~9月进行全放牧、放牧加补饲、放牧加埋植增重剂等项控制性试验,证明其具有良好的草原放牧短期快速肥育特性,头平日增重放牧的为472.9lg,放牧加补饲的为586.46g。不同年龄组补饲的比不补饲的绝对增重分别高5.47、17.08、14.72和12.07kg,补伺更能发挥其肉用特性。埋植1次和2次“畜大壮”的,试期头平均增重分别比不埋植的高16.47和31.82kg。3岁牦牛的综合增重效益最高,日增重达709.07g。相对增重以1岁牛最高,达74.25%,以淘汰牛最低,为25.15%。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牦牛出栏时间长、产业效益差等主要问题,本研究筛选了121头牦牛(3.0~3.5岁)在若尔盖县开展“放牧+圈养+补饲”三结合顺势养殖法育肥试验,育肥期180 d。结果表明,育肥牦牛全期平均日增重0.726kg,在气温良好、草原牧草丰盛的夏秋季,平均日增重可达0.909kg,即使在气温低下、草原牧草枯竭的冬季,平均日增重也能达到0.329kg,育肥效果良好。11头屠宰牦牛的平均胴体重达118.9kg,屠宰率为50.5%,净肉率为40.4%,眼肌面积为62.5cm2,屠宰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放牧牦牛。  相似文献   

11.
选择健康无病、体格相近,不同年龄的盘江黄牛24头平均分为4组,其中2岁牛2个组(A、B组),成年牛2个组(C、D组),随机将4组牛分为高精料喂量组和低精料喂量组,以研究不同年龄盘江黄牛在育肥过程中给以不同精料日喂量时,其增重能力及育肥效益试验结果,在同喂高精料日粮状况下,2岁牛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成年牛日增重(P<0.05);在日粮精料量不同时,高精料喂量组牛的增重速度显著高于低精料喂量组(P<0.05)。表明,牛的采食能力和饲料营养水平是影响肉牛增重的重要因素,日粮的精料喂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肉牛的增重速度。  相似文献   

12.
在20只绵羊上进行埋植畜大壮增重试验,60天试验期后,理植羊的试验终重、平均日增重、总增重和增重率均高于对照组羊,试验羊平均多增重3.7kg,增重率比对照组高20.57个百分点,增重效果极显著。  相似文献   

13.
青贮甘蔗尾叶育肥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3~4岁未经阉割的健康本地水牛20头,平均分成两组,试验组饲喂青贮甘蔗尾叶,对照组饲喂鲜甘蔗尾叶。结果,试验组头均增重74.06 kg,对照组头均增重52.6 kg,试验组与对照组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在南方甘蔗种植区,利用青贮甘蔗尾叶养牛,可保证饲草长年供给,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用氨化麦秸和棉籽饼饲喂肉牛,供试的40头小公牛为南阳牛的杂交后代,平均年龄为1岁左右,平均体重为182千克。供饲牛分五个组,每组8头。氨化麦秸自由采食,棉籽饼饲喂量第一、二、三、四组分别为1千克、2千克、3千克、4千克/头日,第五组为对照组,单喂氨化麦秸。试验结果第四组增重最快,每天平均增重872.24g/头,第三组经济效益最好,每天每头牛盈利1.311元,平均每天增重836.25g/头。  相似文献   

15.
对随机选取的1.5岁左右秦川公牛、阉牛和母牛各20头进行肥育试验,经过10d的预试期和90d正式育肥试验。肥育试验结果显示,公牛平均日增重达到1.10kg,最高达到1.22kg,最低为0.96kg;阉牛平均日增重为0.98kg,最高达到1.04kg,最低为0.87kg;母牛平均日增重为0.96kg,最高达到1.00kg,最低为0.90kg;公牛、阉牛、母牛三者平均日增重达到1.01kg。屠宰试验显示,公牛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高档牛肉产率和优质肉切块率分别达到64.54%、53.27%、85.04cm2、9.45%和53.27%,阉牛、母牛次之;三者平均值依次为62.32%、51.53%、77.26cm2、9.08%和50.65%,说明性别对青年秦川牛肥育及产肉性能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验期内试验组每头牛平均增重87kg,而对照组每头牛增重63kg,试验组牛平均每头日增重比对照组多24ks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10d后牛的毛色变得比较光滑,牛的精神状况及采食、饮水、排粪、排尿等生理现象正常。试验组牛平均每增重1kg消耗精饲料1.55kg,对照组牛平均每增重1kg消耗精饲料2.14ks。试验组牛每增重1kg的饲料费用为4.21元,对照组牛每增重1kg的饲料费用为5.35元,每千克增重试验组比对照组节约饲料成本1.14元。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浓缩料(Ⅰ、Ⅱ、Ⅲ)对云上黑山羊与本地黑山羊杂交羊育肥性能的影响,选择27只公羊,随机分成3组,每组9只羊,分为2个育肥阶段(27~37 kg、38~45 kg),饲喂不同浓缩料配方日粮,育肥期120 d。结果表明:2个阶段的末重、平均增重和日增重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均表现为Ⅱ组Ⅰ组Ⅲ组。第1阶段,Ⅱ组、Ⅲ组的末重差异显著(P0.05),Ⅱ组显著高于Ⅲ组3.93 kg;Ⅰ组、Ⅱ组的平均增重、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Ⅲ组(P0.01)。第2阶段,Ⅱ组末重最大,为46.36 kg,且极显著高于Ⅲ组;平均增重和日增重3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Ⅱ组与Ⅰ组、Ⅲ组相比,平均增重和日增重分别多1.28 kg、1.51 kg和21.38 g、25.09 g。全阶段,Ⅱ组与Ⅲ组末重、平均增重、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Ⅰ组和Ⅲ组的平均增重、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总的结果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Ⅱ组日粮组成最适合云上黑山羊与本地黑山羊杂交公羊的生长发育,其平均增重、日增重、增重利润等育肥性能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8.
民猪与巴克夏杂交后代生长肥育与胴体性状测试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测试了巴民杂种1代黑猪和丹系大白猪生长肥育性能和胴体性状,结果表明,巴民杂种1代黑猪生长期平均日增重562 g,育成期平均日增重804 g,生长肥育全期平均日增重685 g;丹系大白猪生长期平均日增重710 g,育成期平均日增重968 g,生长肥育全期平均日增重841 g。巴民杂种1代黑猪90 kg体重屠宰,屠宰率70.1%,平均背膘厚3.03 cm,肌肉pH 6.2,眼肌面积31.26 cm2,腿臀比例32.07%,胴体瘦肉率50.65%;丹系大白猪100 kg体重屠宰,屠宰率72.8%,平均背膘厚1.71 cm,肌肉pH 6.7,眼肌面积46.27 cm2、腿臀比例38.07%、胴体瘦肉率63.73%。  相似文献   

19.
用两种不同剂量的环状腺苷酸(cAMP)制剂对肉用仔兔进行了增重试验。试验结果:注射cAMP 10d时,试验Ⅰ组仔兔平均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12.5%,Ⅱ组仔兔平均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37.5%;试验结束时,Ⅰ组仔兔平均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2.12%,Ⅱ组仔兔平均增重比对照组提高24.24%。试验说明,cAMP制剂对肉用仔兔有明显的增重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针对初生犊牛采取提前补饲的办法,研究适时补饲对其日增重和断奶重的影响。本试验选择农户家中饲养的0~2日龄的皮南横交三代公牛进行了强制补饲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均提高了25%。经过显著性检验,试验组的平均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