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滦县花生生产现状、进入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滦县实际,认为滦县花生进入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很强的竟争潜力。从品种的选择,到增强龙头企业的实力;从增加总产突出优势,到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建立,阐述了滦县花生闯市场的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1983年11月25日至28日,山东省农业厅在即墨县召开了花生生产技术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全省8个地市、16个花生重点县农业局和省花生研究所的同志。这次座谈会重点交流了花生中低产田技术开发、地膜覆盖、高产栽培等试验示范项目,总结了花生生产获得丰收的经验,研究了84年花生持续增产的措施。 1983年全省花生生产单产和总产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烟台市380多万亩花生,亩产可达到403斤,总产比上年增加三亿多斤。蓬莱、莱阳等14个县预计亩产都在400斤以上。日照县31.8万亩花生,亩产510  相似文献   

3.
花生是山东省的重要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约占全国25%,产量约占全国35%,出口约占全国70%左右。花生单产、总产均居全国首位。因此,山东省花生生产,对国内油脂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出口创汇,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建国以来,山东省通过衣家品种的整理、评选、系统选种、引种鉴定及杂交育种等方法,先后推广几十个品种,使本省花生品种实现了四次更换。每次品种更换都使花生生产有较大发展(表1)。尤其近几年在富民兴鲁和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导下,1987年我省花生单产创历史最高水平。全省播种面积达1148.56万亩,平均单产200公斤,总产22.98亿公斤。  相似文献   

4.
花生是青岛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常年种植面积12万公顷左右,占全省总播种面积的16%以上,单产由1988年的3330kg/hm2增加到1994年的4470kg/hm2,总产由38万吨增加到52万吨,花生出口量在全国居首位。近几年,由于推广应用高产新品种,采用地膜覆盖等农业新技术,我市花生产量逐年提高,1998年总产量增加到54万吨,使青岛市的花生生产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在花生增产的因素中,良种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全市良种覆盖率已达95%以上,但在品种利用及保纯、种子体系建设、产…  相似文献   

5.
花生是我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几年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实践,进一步证明了花生生产是我省一大优势。为了适应农村商品经济的要求,当务之急是把花生生产优势迅速地转化为商品优势。 一、花生生产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作用。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1985年我省花生生产的发展速度有了较大突破。据统计,全省花生收获面积1379万亩,单产379斤,总产达到52.27亿斤。比1984年面积扩大431万亩,总产增加16.27亿斤。花  相似文献   

6.
1984—1986年湖南省粮油生产局组织10个地、市的15个县农业局和4个省、地、县科研单位进行花生——稻耕作制度研究。主要探讨花生在稻田栽培条件下的适宜品种、密度、施肥量和施肥法、地膜覆盖栽培增产效应、一播全苗技术,以及高产栽培的配套技术和轮作的生态效益等。试验分别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裂区设计、多因子正交试验,大区对比试验以及田间调查的办法进行。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1、筛选出适合花生——稻耕作制的花生和晚稻品种。花生品种有新城早、海花一号和粤油551—116。这些品种,一是丰产性好。新城早1985年平均单产为312.2公斤,1986年为339.4公斤,居参试品种  相似文献   

7.
广东花生抗青枯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穗临 《花生学报》2005,34(2):30-32
广东70%~80%的花生种植在轮作周期较短的瘦瘠旱坡地上,青枯病危害较重,严重威胁花生生产。在调查品种与发病关系中,发现花生抗青枯病力在类型间和品种间有明显差异,因此,应以品种抗病性鉴定和选育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利用国内外花生品种资源鉴定筛选出抗原材料并通过各种育种途径,选育出高产抗青枯病的花生品种投入生产,减轻青枯病危害,提高花生单产和总产。  相似文献   

8.
栖霞县寺口公社地处丘岭,历年花生播种面积都在2.3万亩左右,占总耕地面积的43.4%,前几年花生亩产水平在299—396.7斤。1983年推广了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其面积在3300亩,总产达到1120万斤,比上年增加271万斤,是历史上总产最高的一年,一年的实践说明,丘岭地推广花生覆盖地膜,是花生生产上的一项重要技术改革,也是丘岭旱薄地上种花生的一项增产措施。经我们对11个大队19个典型花生地块的测产验收结果,地膜覆盖栽培的花生,平均亩产779.3斤,比对照亩增150斤,为23.6%。任庄科技户于守湖2亩海花1号,单产最高的为1265  相似文献   

9.
1.普通花生(ArachishypogaeaL.)生产美国的普通花生生产技术居世界前列。虽然其普通花生面积只有世界普通花生面积的3%,由于单产水平高,总产却占到世界花生总产量的8%~10%。美国花生品质优良,市场竞争力强,在世界花生贸易中所占份额为3...  相似文献   

10.
花生是牵动我县农业经济命脉的作物,建国以来,发展很快。1966年全县32.6万亩,平均单产164公斤,总产5346万公斤,比1950年单产提高43.9%,总产增加74.1%。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科学技术的进步,花生生产又有新的飞跃。1984年全县37.9万亩,平均单产253公斤,又比1966年提高54.4%,总产增加79.4%,并且历年还出  相似文献   

11.
世界花生生产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了世界花生生产现状,90 年代以来世界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单产提高较快,总产稳步趋升。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花生生产大国;美国花生生产仍处在徘徊阶段;印度花生单产近年有所提高,但与世界单产水平相比,差距加大。  相似文献   

12.
《花生学报》2005,34(2):13-13
针对我国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在花生生产中着力提高单产,是提高花生总产、增加花生生产效益的主要途径。花生超高产生育规律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着力点就是针对提高花生单产水平、进一步挖掘花生增产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花生生产效益,满足国内外市场对花生日益增长的数量需要。2005年3月26日,青岛市科技局组织并主持了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等单位联合承担完成的该项科技成果鉴定会。专家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3.
降雨与花生产量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我市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之一。1982年种植面积为13万6千6百亩,单产、总产都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平均单产达到280斤,总产达到3818万斤。我市花生集中产区的长清县,1982年种植面积8万8千7百亩,单产达到314斤,总产达到2786万斤,这是该县花生生产史上从未有过的纪录。  相似文献   

14.
我市种植花生的历史较久,但产量起伏较大,不高不稳,到1976年全市花生单产下降到12.5公斤。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花生生产进入了持续稳定发展时期。特别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使花生产量有了突破性的增长。到1984年,全市45.6万亩花生,平均单产达到175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达到79.855吨。但是,近两年来,花生单产连续下降,1985年亩产115公斤,1986年下降到105公斤,致使一些农民不愿种花生。据凋查,今年全市群众能够接受的花生种植面积只有21万亩。那么,两年来,花生连续减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今后的出路在那里? 据调查,影响花生产量的原因很多,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叙述1977年以来,我国花生生产发展出现的一些新的特点。 一、总产量增长主要靠单产提高。 1949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1881.6万亩,平均单产135斤,总产2536.4万担。至1984年,全国花生种植面积3632.2万亩,单产265斤,总产9630.4万担。建国35年间,面积扩大了93%,单产提高96%,  相似文献   

16.
菏泽地区属于黄淮平原,冲积沙土和沙壤上面积大,光、热、降水等气象因素均适宜发展种植夏花生。由于过去对花生生产认识不足,科学种田水平不高,尤其对花生品种更新换代重视不够,因此,基本上是按当地老习惯、老品种种植。以春播为主,常年播种面积不足20万亩,单产徘徊在60公斤上下,有的年份不足50公斤。影响了本地区花生生产的发展,种植面积小,单产低而不稳。1984年以来,由于重视了品种的引  相似文献   

17.
据初步考证,花生在我省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从十九世纪开始,花生生产就由自给性生产转为商品性生产,发展很快,到本世纪的前三十年,我省花生栽培进入最兴盛的时期,全省常年播种面积为50余万亩,总产量103万担,平均单产200来斤;播面大的年份达80余万亩,总产123—140万担,平均单产达250—270斤,最高的1914年达到329斤。但1936年后,由于战争频繁和出口量减少,花生生产日趋衰退,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大大减少。1947年,全省花生播种面积仅37.7万亩,总产79.2万担。  相似文献   

18.
阿根廷花生科技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年均种植花生约240hm^2,单产1551kg/hm^2,总产380kt,出口250kt,居世界第三位,是主要的花生输出国,花生主要分布在科尔多瓦省,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96.3%,主栽品种为1~3个佛罗兰娜型小果,匍匐型花生,O/L比值为1.4~1.5,于11月上旬机械播种,来年4月上旬机械收获。肥料以牲畜粪便和作物秸杆还田为主,不喷施农药,属于无公害有机农业生产,花生农场主,加工厂和外贸出口实现了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其花生制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我区地处鲁东南,山区丘陵占60.9%,素有沂蒙山区之称。1982年全区种植241.02万亩,平均亩产354斤,总产85,394万斤,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区13个县225个种植花生的公社,除郯城县外,春夏花生普遍增产,全面丰收。有9个县亩产300斤以上,日照,莒南、莒县、蒙阴4个县单产突破400斤。 主要抓了以下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我区花生种植品种的演变历史及现状 花生大约在光绪年间由山东传入我区,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省之首。据1985年统计,全区种植面积45.4万亩,总产67,347吨,总产值6,800万元。在经济作物中面积占21.5%,产值占31% ,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解放前主栽品种为老爬蔓、老鸦窝,单产长期徘徊在百斤左右,1949年全区种植面积5.72万亩,总产4627.48吨.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领导下,花生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