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研究抗球虫中药饮水剂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对雏鸡进行了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将120只14日龄蛋公雏随机分为3组,其中Ⅰ组为对照组,Ⅱ、Ⅲ组鸡分别按10、40 g/L饮用抗球虫中药饮水剂.连用30 d。结果表明,Ⅱ、Ⅲ组鸡的平均增重分别比Ⅰ组显著提高了9.79%和8.38%(P<0.05),料重比降低了15.42%和9.12%(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酸、肌酐、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的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活性与Ⅰ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肝、肾、胸腺、法氏囊、脾脏等组织器官也无异常变化,但对胸腺、法氏囊、脾脏等免疫器官的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草药和球敌对雏鸡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后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0只14日龄海兰褐雏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I)、感染组(Ⅱ)、中草药组(Ⅲ)和球敌组(Ⅳ)。除I组外,其余组每只鸡口服感染8.0×104个E.tenella孢子化卵囊,并且Ⅲ、Ⅳ组鸡于感染当天分别饮用含生药10 g/L的抗球虫中草药饮水剂和有效质量浓度为1 mg/L的球敌,连用12 d。分别于感染前和感染后3,6,9,12 d,各组随机抽取5只鸡,心脏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尿酸(UA)、肌酐(Cre)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与Ⅱ组比较,Ⅲ、Ⅳ组TP含量在感染后6,9 d分别提高了22.31%(P<0.05),33.57%(P<0.05)和17.48%(P<0.05),24.23%(P<0.05);在感染后6 d,ALB含量提高了26.17%(P>0.05)和48.23%(P<0.05),Tg含量提高了49.25%(P<0.01)和40.30%(P<0.01);UA含量在感染后3 d降低了42.39%(P<0.01)和42.48%(P<0.01);LDH活性在感染后3,6 d分别降低了30.77%(P<0.01),30.13%(P<0.01)和23.36%(P<0.05),21.21(P<0.05)。Ⅲ、Ⅳ组血清Cre含量及ALP活性与Ⅱ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在感染后6 d,分别降低了17.51%,12.52%和16.92%,14.39%。与I组相比,在感染后3 d,Ⅲ组血清TP含量提高了24.94%(P<0.05),而Ⅳ组Tg含量降低了32.99%(P<0.05);Ⅲ、Ⅳ组UA含量在感染后3,6,9 d分别提高了111.66%(P<0.01),111.36%(P<0.01);69.45%(P<0.01),76.25(P<0.01)和35.09%(P<0.05),43.99%(P<0.05);Cre含量在感染后3,6 d分别提高了45.41%(P<0.05),49.94%(P<0.05)和49.97%(P<0.05),59.05%(P<0.05),而其他指标的差异不显著。【结论】中草药和球敌通过抵抗球虫感染,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持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对恒定。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腹腔注射的途径给予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感染家兔不同浓度的一氧化氮合酶(NOS)底物L-精氨酸(L-Arg)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L-氨基胍(L-AG),对家兔球虫感染时血清中NO浓度和肝的iNOS活性及各试验组家兔的病变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家兔感染E.stiedai后,血清中NO浓度和肝匀浆的iNOS活性逐渐升高,感染对照组、添加L-Arg组和添加L-AG组3组均在感染后第12 d达到最高值,而后逐渐下降,于23 d左右下降到感染前的水平;L-Arg可增强肝的iNOS的活性,促进体内大量生成NO,产生对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而L-AG则抑制肝的iNOS活性,使体内生成的NO减少, 对球虫的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加重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结果提示:NO和iNOS参与了球虫感染过程,证明NO是抗E.stiedai感染的一种效应分子.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猪圆环病毒Ⅱ型(porcine circovirusⅡ,PCV2)引起仔猪免疫抑制的机制,研究了胸腺中抗感染免疫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变化及其调控机制.选取19头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血清抗体阴性的普通断奶仔猪,分为对照组(4头)和试验组(15头),试验组每头仔猪接种PCV2病毒悬液,分别在感染后0、14、21和35 d扑杀采集胸腺.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的含量,用比色法检测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用TQ-PCR方法检测胸腺中IL-2、IL-6、IL-10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感染猪胸腺中TNOS和iNOS的活性在试验期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猪(P<0.05),NO含量在感染后14 d极显著升高(P<0.01),IL-2和IL-6 mRNA的表达在感染后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猪,尤其在感染后21 d均极显著降低(P<0.01);IL-10 mRNA的表达在感染后14 d极显著升高(P<0.01);IL-6和IL-10与各自受体mRNA的表达变化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NO与iNOS mRNA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胸腺在感染早期表现出较强且适度的抗PCV2感染的免疫应答,感染中期呈现一定的免疫抑制,感染后期有所恢复;胸腺中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与NO-NOS系统的相互调节表现出复杂性与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腹腔注射的途径给予感染斯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stiedai)的家兔不同浓度的NOS底物L-精氨酸(L-Arg)和iNOS抑制剂L-氨基胍(L-AG),对球虫感染家兔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血清中NO的浓度、每克粪便的球虫卵囊数(OPG)及肝的剖检和镜下病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感染E.stiedai后,家兔肝匀浆的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逐渐升高,感染对照组、添加L-Arg组、L-AG组3组均在感染后第12 d达到最高值,而后逐渐下降,于23 d左右下降到感染前的水平;L-Arg可增强肝的iNOS活性,使其释放大量NO,产生对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而L-AG则抑制肝的iNOS活性,使生成的NO减少,对球虫的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加重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结果提示:NO及iNOS确实参与了家兔E.stiedai的感染过程,并且NO具有一定的抑制或杀伤兔球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饲喂不同微生态制剂对肉鸽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机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720日龄美国王鸽480对种鸽,随机分成4组,基础日粮CK组,添加0.5%复合益生活菌粉Ⅰ组,添加0.5%活力99生酵剂Ⅱ组,添加0.5%EM菌原粉Ⅲ组,预试期7d,试验期100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种鸽的日产蛋率差异显著(P<0.05);试验Ⅲ组种鸽的日产蛋率差异不显著(P>0.05);种鸽产蛋间隔、平均蛋质量差异显著(P<0.05);种鸽所产鸽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的乳鸽平均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试验Ⅲ组的乳鸽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乳鸽料肉比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Ⅲ组血钙水平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血钙水平与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血磷水平差异显著(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尿素氮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差异显著(P<0.05);处理组血清中IgA、IgM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组乳鸽胸肌的pH值、肉色、失水率、剪切力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可以提高肉鸽生产性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和提高肉品质。  相似文献   

7.
试验将健康Wistar大鼠60只[体重:(250±20) 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Ⅰ组:空白对照组,对试验大鼠仅进行假手术处理,从手术第二天开始灌服蒸馏水[4 ml/(d·只)];Ⅱ组:给药试验组,对大鼠造成实验性骨折,从手术第二天开始灌服接骨中药浓缩液[4 ml/(d·只)];Ⅲ组:骨折模型(阳性对照)组,对大鼠造成实验性骨折,从手术第二天开始灌服蒸馏水[4 ml/(d·只)].各组试验大鼠分别于手术后7 d、14 d和21 d心脏采血,测定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血清钙浓度和血清无机磷浓度,结果表明:骨折发生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Ⅱ组和Ⅲ组大鼠血液中ALP活性增高,且差异显著(P<0.05),其中在骨折后14 d血液中ALP活性最高;各试验组中,Ⅱ组血液中ALP活性高于Ⅲ组,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骨折后7 d血钙升高,对应血磷降低,且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骨折后14 d血钙降低,而对应血磷升高,且各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中药组方可通过增强大鼠机体内成骨活动,提高血清ALP活性和促进钙磷沉积,进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8.
根据胎次、泌乳期和产奶量,按随机单位组方法将44头泌乳120 d,日均产奶量为27.70 kg的奶牛分为4组,每组11头.预饲期15 d,正试期45 d,试验期温湿指数为81.5.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酵母铬(精料中,Cr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40、0.80、1.20 mg.kg-1),研究热应激期日粮添加酵母铬对奶牛产奶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产奶量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以试验Ⅱ组效果最佳,提高6.26%(P<0.05),试验Ⅰ、Ⅲ组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Ⅲ组血清游离三碘腺原氨酸(FT3)含量和FT3与游离甲状腺素(FT4)的比值(FT3/FT4)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Ⅰ组血清胰岛素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Ⅲ组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日粮干物质进食量(DM I)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但随着Cr含量的增加,DM I提高的趋势逐渐减弱;各试验组奶样中Cr含量符合NY5045-2001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9.
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绿康源(试验Ⅰ组)、1%绿康源+0.1%合生素(试验Ⅱ组)、0.1%合生素(试验Ⅲ组)、2%小肽(试验Ⅳ组),连续投喂300尾初始体重31 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gibelio)60 d后,测定试验鱼生长,肠消化酶活性及血清、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1)试验Ⅲ、Ⅳ组增重率(W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Ⅲ、Ⅳ组的肠蛋白酶、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脂肪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中仅后者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除试验Ⅱ组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不同添加剂对血清SOD、CAT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Ⅰ、Ⅱ、Ⅲ组肝胰脏SOD、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Ⅳ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试验Ⅲ组显示明显的促生长和抗氧化效果,试验Ⅰ、Ⅱ组对提高试验鱼的抗氧化作用明显,试验Ⅳ组则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兔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感染时试验家兔肝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变化以及NO对兔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通过腹腔注射的途径给予感染E. stiedai的家兔不同浓度的NOS底物L-精氨酸(L-Arg)、NO供体硝酸甘油(GTN)和iNOS抑制剂L-氨基胍(L-AG),利用NOS活性测试盒测定肝的iNOS活性,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NO的浓度,采用麦克马斯特氏法计数每克粪便的球虫卵囊数(OPG),根据试验兔肝的剖检和镜下病变来进行病变计分.结果表明:感染E. stiedai后,家兔肝匀浆的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逐渐升高,感染对照组、添加L-Arg组、GTN组、L-AG组4组均在感染后第12 d达到最高值,而后逐渐下降,于23 d左右下降到感染前的水平;L-Arg可增强肝的iNOS活性,使其释放大量NO,产生对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硝酸甘油可在兔体内释放NO,对球虫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稍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相反,L-AG则抑制肝的iNOS活性,使生成的NO减少,对球虫的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加重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结果提示:NO及iNOS确实参与了家兔E.stiedai的感染过程,并且NO在球虫感染过程中起到了抑制或杀伤球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将胚胎移植后的受体山羊60只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只。饲养管理相同条件下,移植胚胎后的第2天将中药“安胎散”拌于精料中饲喂给试验组受体羊,每只羊每天100 g,连用5 d。于两情期后统计其受胎率,试验组为86.7%,对照组为56.7%,差异极显著(P<0.01)。于胚胎移植当日和两情期时采集受体羊外周血样,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Th1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血浆中各细胞因子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O含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胚胎移植当日两组羊血浆中细胞因子及NO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安胎散”可显著提高受体羊的受胎率。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Th1反应,下调Th1细胞因子含量和抑制NO过度合成而实现其安胎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将384只21日龄试验鸡随机分为Ⅰ-Ⅳ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Ⅳ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Ⅲ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4 mg.kg-1中药添加剂和36 mg.kg-1饲用抗生素(含6 mg.kg-1硫酸粘杆菌素和30 mg.kg-1杆菌肽锌),研究以黄芪、黄芩、茯苓、白术为主的复方中药添加剂对优质鸡生产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药Ⅰ、Ⅱ组试验鸡130日龄体重分别比对照组和抗生素组提高10.60%、11.92%(P<0.01)和0.81%、2.01%(P>0.05);中药Ⅰ、Ⅱ组和抗生素组试验鸡全程料肉比与对照组比较分别降低11.32%、12.45%、11.88%,差异均极显著(P<0.01).(2)中药Ⅰ组公鸡半净膛率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7.64%(P<0.05)和7.54%(P<0.05);中药Ⅰ组公鸡全净膛率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8.30%(P<0.05)和9.03%(P<0.05).(3)中药Ⅰ、Ⅱ组公鸡胸肌的剪切力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8.23%(P<0.05)和98.26%(P<0.05),与抗生素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中药Ⅰ、Ⅱ组母鸡胸肌的剪切力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67.12%、37.54%和71.60%、41.23%,差异均显著(P<0.05).可见,中药添加剂能提高优质鸡的生产和屠宰性能,改善鸡肉品质.  相似文献   

13.
以硝普钠(SNP)为一氧化氮(NO)供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NO对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叶绿素含量、蔗糖合成酶(SS)活性和多糖积累的影响。结果总体表现为低浓度的SNP有利于铁皮石斛原球茎的生长,而高浓度的SNP可以促进多糖的合成。在添加0.50 mmol·L-1SNP的培养基中培养28 d时其干质量比对照高36.9%,总叶绿素含量在14 d时为对照的1.33倍;在添加1.00 mmol·L-1 SNP的培养基中培养7 d时其多糖含量为对照的1.59倍,同时SS活性显著升高。综合多糖产量来看,0.50 mmol·L-1SNP效果最佳,在处理期间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对其干质量、叶绿素含量、SS活性和多糖积累均有促进作用。添加NO清除剂(cPTIO)后,铁皮石斛原球茎的生长、SS活性和多糖合成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4.
以永良4号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SNP(0.2、0.5、1.0 mmol/L)处理对渗透胁迫下(10%PEG-6000)小麦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SNP(0.2 mmol/L)可以在处理后期(第2和第3天)显著地缓解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的氧化损伤,并与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Pro)含量的上升作用一致,与超氧阴离子(O2-.)的释放速率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下降一致.高浓度的SNP(1.0 mmol/L)则抑制这两种酶的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增加,使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相对升高.  相似文献   

15.
周作勇  王芝英  聂奎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714-4715,4718
[目的]为鸡球虫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雏鸡随机分为感染球虫对照组(Ⅰ)、感染球虫给中药"球康"组(Ⅱ)和不感染不给药对照组(Ⅲ),Ⅰ、Ⅱ组鸡接种柔嫩艾美尔球虫孢子化卵囊,于感染当天在Ⅱ组鸡饲料中添加2%中药"球康"微粉制剂,测定雏鸡接种球虫0、5、8 d时红细胞数量(RBC)、白细胞数量(W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浓度(HGB)及血清K+、Na+、Cl-、Ca2+、P3+浓度和TP含量。[结果]与Ⅲ组相比,接种球虫第5天,Ⅰ、Ⅱ组鸡RBC总数、HGB含量和HCT均出现下降趋势;接种球虫第5天,Ⅰ、Ⅱ组雏鸡血清K+显著升高,第8天有所降低;接种球虫第8天,各组血清Na+比接种第5天略有下降,Ⅰ、Ⅱ组雏鸡血清Ca2+升高;接种球虫第5天,Ⅰ、Ⅱ组雏鸡血清Cl-和P3+略有降低;接种球虫后,Ⅰ、Ⅱ组雏鸡血清TP含量降低。Ⅱ组雏鸡仅血清K+浓度显著高于Ⅲ组(第5天),血清Na+、Cl-、Ca2+、P3+浓度和TP含量升高或降低程度与Ⅲ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球康"通过抵抗球虫感染,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持血液理化指标的恒定。  相似文献   

16.
卵母细胞发生阶段猪卵巢一氧化氮合酶的免疫组化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一氧化氮在猪胎儿卵母细胞发生中的作用,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妊娠第33、40、46、54和61天的胎猪卵巢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分布。结果显示两者在各时期都有表达,染色都集中在卵巢中的上皮细胞、卵原细胞、卵母细胞、固缩坏死的卵原细胞和卵母细胞的胞质部分,eNOS在血管内皮细胞上也有表达。eNOS在妊娠33 d时表达很弱,妊娠46和61 d时活性相对较高;iNOS表达较强,且呈增强趋势。各时期核固缩或退化消失的卵原细胞或卵母细胞中,eNOS和iNOS呈强阳性染色;根据以上结果说明NO可能与胎猪卵母细胞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猪苓多糖 (PP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一氧化氮 (NO)生成及其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Griess反应、荧光法和DTNB比色法分别测定不同剂量的PPS作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NO生成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活性及细胞内还原性谷胱甘肽 (GSH)含量的变化。结果 :PPS能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生成增加 ,i NOS活性增高 ,并呈作用剂量依赖关系 ;PPS在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合成同时 ,伴有细胞内GSH水平的降低 ,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PPS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NOS活性 ,增加NO合成 ,消耗细胞内的GSH。提示细胞内GSH可能起到调节巨噬细胞NO生成和保护宿主细胞免受NO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中药方剂中提取的复合多糖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480只7日龄健康罗曼雏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120只。分别于8日龄注射中药复合多糖加环磷酰胺、中药复合多糖、环磷酰胺、生理盐水。分别在试验前、试验后第8、13、21、29、37天采血(每组15只)并涂片,测定淋巴细胞百分率及ANAE+ 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在用药前和停药后采血(每组12只)测定中性粒细胞吞噬力;分别在鸡18、25、32日龄(每组12只)测定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分别在NDⅡ系疫苗首免后7、14、21 d,二免后7、14、28 d采血(每组15只)分离血清,测定ND-HI抗体效价;分别在鸡4、6、9周龄(每组12只)时,测定法氏囊、胸腺、脾的重量;分别在用药前和停药后第4、8天采血(每组15只)测定红细胞免疫功能。试验结果表明:中药复合多糖可使淋巴细胞百分率和ANAE+ 淋巴细胞百分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首免和二免后ND-HI抗体效价、法氏囊和胸腺及脾重量、红细胞-C3b 花环率和红细胞-IC花环率明显升高。环磷酰胺可使上述指标明显下降,中药复合多糖加环磷酰胺组与环磷酰胺组之间上述指标差异显著,中药复合多糖加环磷酰胺组,上述指标接近或略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 (EH)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检测 60例高血压病患者血浆 ET和 NO含量 ,选择 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结果 :(1 ) EH患者血浆 ET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 ,NO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 ;且随着高血压程度的加重 ,血浆 ET升高及 NO降低均越明显 (P<0 .0 1或 <0 .0 5)。 (2 )经治疗后 EH患者的 ET浓度明显降低(P<0 .0 1 ) ,NO浓度明显升高 (P<0 .0 1 )。 (3) EH患者血浆 ET与 NO呈负相关 (r=- 0 .51 4 6,P<0 .0 1 )。结论 :ET和 NO均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血浆 ET和 NO变化可作为判断 EH患者病情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