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6月,我镇养殖场一口二龄草鱼种培育池发生肠炎病,经采用内服外治的综合治疗方案后,一周即治愈,后期未再发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一、发病情况发病池塘面积10亩,平均水深1.7米,以培养二龄草鱼种为主,适量搭配鲢、鳙鱼,还有鲂鱼、鲤鱼等。6月初发现少量草鱼体色发黑,离  相似文献   

2.
<正>草鱼肠炎病是一种严重的鱼类病害,尤其在我国的淡水养殖中波及面比较广,多发于春夏季节,而且随着季节的不同病害程度也有所差异。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致死率甚至可以达到50%以上,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生产和经济效益。因此,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首先对草鱼肠炎病的发病原因、症状进行分析,之后对如何有效防治草鱼肠炎病的治疗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草鱼的肠炎病防治提供参考。一、主要发病原因根据笔者调查,大多数草鱼肠炎病的发病都和不卫生的投食和环境有关。尤其在夏季,温度经常会超过24℃,给草鱼投食没有消毒的劣质饲料和水草,  相似文献   

3.
<正>草鱼肠炎病是一种严重的鱼类病害,常发于春夏季节,致死率很高,且初期症状不容易判别。如果不采取有效预防和治疗策略,会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分析草鱼肠炎病发病原因及症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条行之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策略。一、主要发病原因及症状根据笔者调查,大多数草鱼肠炎病的发病都和不卫生的投食和环境有关。尤其在夏季,温度经常会超过24摄氏度,给草鱼投食没有消毒的劣质饲料和水草,更容易患此病。而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防治草鱼出血病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鱼出血病是由呼肠胍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养殖过程中,从鱼种到成鱼都极易感染此病。草鱼出血病发病率高(90%以上),发病死亡率大,(20%-90%),暴发性强,危害大,年年给养殖专业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研究草鱼出血病的治疗方法是当前草鱼养殖中最关键的一环。 草鱼出血病的治疗难度比较大,截止目前,还没有一种化学药物能非常有效的治疗此病。近几年来,笔者在总结前人治疗草鱼出血病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践,利用当归、大黄、板兰根、赤芍、虎仗等十几种中草药剂制成方剂“景珠牌止血散”,用于防治草鱼…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来在我国草鱼主要养殖区域草鱼种出现烂鳃引起黑头黑背症状并由此引起大量死鱼的案例普遍存在,部分地区草鱼种死亡率在60%以上且持续时间长达两个月之久,给我国草鱼养殖造成重大损失。通过近两年的终端市场走访调查,我们对草鱼种黑头黑背症状引起大量死鱼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法,本文就相关情况做简单介绍。一、草鱼种黑头黑背发病特点通过分析各地发生草鱼种黑头黑背病发生特征,并结合采样、检查样本的发病情况总结出草鱼黑头黑背病发病特点:1.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4-6月,主要危害150~400克/尾草鱼种。  相似文献   

6.
草鱼小瓜虫病并发出血病的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瓜虫病引起的并发综合症由于治疗困难、危害严重,对草鱼的危害非常大。笔者就一例草鱼小瓜虫病的现场调查和治疗,讨论了草鱼小瓜虫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为草鱼小瓜虫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1986年以来,参照外地经验,结合本地草鱼发病情况,开展了烟汁防治草鱼“三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效果介绍下,以供参考。一、治疗方法治疗草鱼“三  相似文献   

8.
<正>疾病的暴发常常使养殖户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细菌性疾病,一旦暴发,短时间内鱼群大量死亡,无法控制。烂鳃病就是一种草鱼易感的细菌性疾病。2014年9月遵义县九龙银都渔业公司养殖场草鱼烂鳃病暴发,死亡草鱼达4000多千克。下面就本病例成因进行分析,并对细菌性疾病的防治进行探讨。一、九龙银都养殖场草鱼烂鳃病发病原因分析1.发病特征及直接发病原因发病开始于2014年9月12日,等9月28日笔者到达现场,草鱼几乎死完。剩下的草鱼都奄奄一息,  相似文献   

9.
草鱼出血病及烂鳃、赤皮、肠炎四病是草鱼最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也是危害一龄草鱼种最严重而普遍的疾病,其发病率有时高达90%以上。一旦发病往往是两种以上同时并发,甚至四病一体,而且发病季节长、死亡率高、流行广。草鱼是我市池塘养殖最主要的品种之一,由于草鱼“四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中药渣治疗草鱼“三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简称草鱼“三病”)是草鱼养殖中的常病,对草鱼的危害很大。草鱼“三病”既有单纯感染其中一种病,也有二种或三种病同时并发的现象,一旦发病则很快传染引起大批死亡,给养殖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在生产实践中,笔者指导养...  相似文献   

11.
草鱼常发疾病主要是"老三病",即肠炎、赤皮和烂鳃。但近年肝胆综合症、出血病和细菌性混发病成为草鱼新三病,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我们最近成功治愈了当地的几起草鱼新三病混合病,现将其中一户发病情况及治疗过程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草鱼出血病,通常水温在25—30℃时发病。0.8寸/尾左右的夏花即可感染发病,8寸左右的鱼种受害尤为严重,每年的4—6月为二令草鱼发病季节,8—9月主要为当年草鱼种发病季节,我省主要养鱼区均有此病流行,发病率高,死亡率大,严重地危害草鱼养殖。  相似文献   

13.
正草鱼肝胆综合征是草鱼养殖中频繁出现的一种常见鱼病。每年的6-10月份均可发生此病,主要危害对象以高温季节未达商品规格草鱼。发病率高、死亡量大、易反复、治疗周期长、治疗难度大是该病的发病特点。病鱼鱼体发黑,尾鳍、背鳍末端发白,掀开鳃盖,可见鳃部黏液明显增多,附着杂物,鳃丝肿大并伴有局部充血现象,有的病鱼鳃丝末梢发白。将活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一草鱼主养池塘出现细菌性败血症,经过笔者治疗,病情得到完全控制,现将治疗情况小结如下,以期对其他养殖户有所帮助。一、基本情况该发病池塘面积15亩,平均水深1.7米,底泥平均厚度30厘米,到2010年7月底,亩存塘草鱼450千克以上,平均规格为0.3千克/尾。养殖池水体透明度低,水色浓,水面有蓝绿色浮沫。  相似文献   

15.
倪永武  黄刚 《内陆水产》2007,32(1):42-44
近期翻阅2006年第10期《内陆水产》,看到杨正锋和程建华的《浅谈草鱼肝胆病的发生与治疗》。仔细阅读后,发现此文对草鱼肝胆病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对于其中谈到的某些发病病因、治疗方法等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是,根据我们从事水产行业多年的经验以及对草鱼肝胆病的深入了解,对于该文中的有些观点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6.
姚德华  成劲 《内陆水产》2013,(10):68-68
1草鱼出血病简介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由草鱼呼肠弧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鳃卷白,鳃盖、口腔、眼眶四周及鳍条基部充血,肌肉、肠壁充血、出血呈红色,发病传染快、死亡率高,该病近年来对渔业的危害日益严重,给渔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然而由于属病毒性感染.一般抗生素及单方的化学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寻找一种对本病有效的药物,有重要的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草鱼因其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口感良好等优势,已成为我国淡水渔业的主要养殖品种。本文根据天津地区2011年5-9月期间草鱼精养鱼塘发病特点,叙述了该地区草鱼烂鳃和肠炎并发症的发病情况、病原及临床症状等,并提出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由于天气原因,疾病的发生普遍晚了一个月,但是鱼病来势凶且复杂,治疗起来尤其棘手,现将在江西樟树地区服务时遇到的两起草鱼肠炎混发病的治疗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两起疾病分别以A、B代称。一、草鱼发病情况及解剖症状两处池塘面积均为20亩左右,精养草鱼,池塘进排水不便,水深1.8米左右,出现死亡现象后经技术员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每日死亡量20~30尾。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6月初,湖南安乡某养殖户池塘养殖草鱼发生零星死亡,经过二氧化氯等外用消毒及氟苯尼考拌饲内服等常规疗程处理后,草鱼死亡数量有增无减。6月12日,草鱼每天死亡数量接近1000尾,损失十分严重。6月15日,在养殖户配合下,结合多种诊断技术,对发病草鱼进行全面的检查,明确病因后迅速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6月24日,草鱼病情得到控制,当天死亡数量为零。以下将结合该案例的诊断与治疗效果进行仔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出血病是草鱼的主要病害之一,流行区域广,发病来势猛,死亡率高。我省各地,尤其是以培育草鱼种为主的鱼种场,每年常因出血病流行,防治不当,引起草鱼种大量死亡。如邵武市鱼种场,近几年来连年发生出血病,草鱼种养殖成活率仅达20-30%。因此,探讨防治草鱼出血病的有效药物及治疗方法,提高成活率,是广大鱼病工作者面临的课题。株州市水产研究所自1981年开始在大塘养殖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