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蔗是广西主要的经济作物,优化生产布局对广西甘蔗产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综合采用生产集中度指数、集中度系数及空间自相关方法对广西2011—2020年甘蔗生产布局时空变动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广西甘蔗生产布局进一步向桂西南和桂中地区集中,桂西北及桂东南逐渐退出甘蔗主产区;机械化水平是广西甘蔗生产布局变动的主要驱动因素,农业种植结构、市场化程度对其影响较弱,农地设施、道路交通条件则阻碍了广西甘蔗生产集中布局。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夜间温度下,对7个甘蔗难开花品种进行光周期诱导处理,调查夜间温度对光周期诱导开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多数难开花品种经适当的夜间低温处理后,均能明显提高抽穗率,其始花期也明显提前。但是过低的夜间温度对甘蔗的正常开花产生负效应,过低的夜间温度甚至使甘蔗不开花;另外一方面,少数品种对夜间低温不敏感,夜间低温处理对甘蔗正常开花无促进作用,甚至稍低的温度已对甘蔗的正常开花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大学1984年甘蔗亲本品种的光周期诱导。经六种不同的光周期处理,97个亲本品种有93个抽穗开花,其中80%的品种抽穗开花时间集中在三周内,有利于杂交组合的选配。这些结果说明温带地区通过人工控制环境条件,可以顺利开展甘蔗的有性杂交育种,对我国闽浙赣云贵川等甘蔗产区的新品种选育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广西近年自育甘蔗品种简介韦明珠(广西甘蔗研究所,南宁530007)广西甘蔗研究所自建所40年来,先后选育了19个甘蔗优良品种,组成了广西自育甘蔗早、中、晚熟品种配套系列。现介绍近年选育出的3个甘蔗优良品种,它们是我所"八五"国家科技攻关的研究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云南甘科所(23°37'N,海拔1050米)3年来的光周期诱导技术研究。1991-1993年,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开花的66个甘蔗品种,经过光期诱导后,有22个抽穗开花,从44个杂交组合中获得52个杂交花穗及大量的实生苗,其中,43个是割手密和斑茅的F1代花穗。结果说明: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可以成功把进行甘蔗光期诱导开花和有性杂交育种。本文还详细讨论了当地影响诱导开花的因素及其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广西甘蔗继选育出桂糖11号后,近年育成桂糖12号、13、15号,在主要亲本使用及选择方法上较以前有所改进,野生资源保育利用及人工诱导开花杂交,理化诱变育种取得较大成效。今后的发展应重点在于亲本创新与研究,野生资源重点利用,扩大育种规模,建立广西育种体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剪叶处理对甘蔗亲本开花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2个早、中花甘蔗亲本品种(系)进行剪叶处理,调查剪叶处理对甘蔗开花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叶处理对甘蔗开花的影响效应因品种不同而各异,可能使花期推迟或提早;影响程度也凶品种不同而各异;绝大多数甘蔗品种(系)经过剪叶处理后,其抽穗率都不同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和探讨福州1997年甘蔗开花的原因。结果表明,在甘蔗花芽分化的有效引变期间,夜温及日较差的变化范围分别在18.0~24.6℃及3.1~10.6℃之间,平均相对湿度达78%左右时有利于甘蔗的抽穗、开花。此外,实际日照条件的差异也会影响甘蔗花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9.
甘蔗需要在一定适宜环境条件下种植,根据广西崇左市种植甘蔗的概况,对甘蔗种植适宜气候进行分析,通过崇左市气候条件发现崇左市具有优越的甘蔗种植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概述广西甘蔗常见的病害的症状、流行危害以及对应的防治技术,为广西甘蔗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走访、调查以及互联网查询等方式对广西甘蔗病害特征与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归类分析。【结果】广西甘蔗发生病害的影响因素有的气候条件、种植管理技术等;广西蔗区主要病害有凤梨病、黑穗病、梢腐病、甘蔗线、虫病大螟、小地老虎,发生较为普遍。【结论】掌握常见甘蔗病害特征特性,选用抗病及无病种苗,改善土壤环境,加强病害的预防是减少甘蔗病害、降低损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指导我国甘蔗生产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对1971~2005年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等我国甘蔗主产区原料蔗产量与气温、雨量、湿度、日照等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影响我国甘蔗主产区甘蔗产量的气象因子和关键时段。[结果]各气象因子与我国甘蔗主产区原料蔗产量的相关性有较大的差异,部分丰欠气象指标跟甘蔗生理气象指标并不完全吻合。降水量是我国甘蔗主产区的共同关键气象因子。广东和海南甘蔗主产区热量条件好,广西甘蔗主产区雨热条件配合比较好,云南甘蔗主产区温光水条件配合比较差。[结论]该研究划分了我国甘蔗主产区甘蔗产量的丰欠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12.
胡后祥  周峰  吴其卫  刘少谋  黄忠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838-16839,16841
[目的]提高迟、难开花甘蔗品种(系)的抽穗率。[方法]对11个常用迟、难开花甘蔗品种(系)进行不同时段的泡水处理,比较不同处理甘蔗的抽穗率。[结果]3个时间段泡水处理均可较大幅度的提高甘蔗品种(系)的抽穗率。其中ROC16的抽穗率从1.20%提高到10.30%,提高幅度最大;华南56-12抽穗率的提高幅度最小,从11.11%提高到16.13%,仅提高45%。泡水处理后,抽穗率高的品种(系)的抽穗率提高幅度小于抽穗率低的品种(系)。宿根甘蔗的抽穗率高于新植甘蔗,但泡水处理对宿根甘蔗抽穗率的提高幅度较小。[结论]泡水处理可显著提高迟、难开花甘蔗品种(系)的抽穗率。  相似文献   

13.
韦华红  黄仁立  程爱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200-5201,5267
通过分析广西上思县1988~2008年逐月气象资料,结合甘蔗各生长期与温度、降水和日照等气象条件的关系,总结归纳广西上思县发展甘蔗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并提出了发展甘蔗生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甘蔗低温灾害减灾技术措施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2008年1月12日至2月20日广西出现近50年没有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给广西的甘蔗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文章结合不同阶段甘蔗受灾情况调查分析,指出甘蔗低温灾害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灾害对甘蔗生产的影响,并针对不同的受灾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减灾措施与建议,以利及时进行甘蔗受害评估和指导蔗农生产。  相似文献   

15.
桂糖35号是近年来育成的高产高质甘蔗品种,具有特早熟、高糖、糖分稳定、蔗汁品质好、甘蔗纤维分高、脱叶、不开花、不孕穗、抗性强等特性.广西区试结果表明:桂糖35号含糖量为15.12 t/hm2,平均甘蔗蔗糖分为15.85%,显著高于新台糖16号、新台糖22号;蔗汁还原糖为0.17%,甘蔗纤维分为13.81%,10月份蔗汁重力纯度为84.81%.  相似文献   

16.
测土配方施肥是提高种蔗效益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蔗糖业是广西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根据广西甘蔗土壤普遍缺乏磷钾养分的现状,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与之相适应的支持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克服甘蔗施肥的盲目性,做到合理施肥,提高甘蔗产量和蔗糖分,提高种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广西是全国重要产糖基地,近年来发展迅速,产糖量占全国的40%左右。8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在广酉蔗糖生产上应用成效显著,利用甘蔗细胞工程育成了优良新品种,生物技术快繁甘蔗良种腋芽苗大面积应用于甘蔗生产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对加快广西甘蔗良种推广速度,迅速实现品种更替,提高蔗糖生产经济效益,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应用生物技术发展广西蔗糖生产仍需解决基础研究、经费、设备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广西甘蔗收割遭遇“用工荒” 眼下,正是甘蔗收割、糖厂开榨的季节。在广西各地,处处是大片等待收割的甘蔗地。然而,找不到收割工人正成为困扰蔗农的一大难题。西南部地区农业生产出现“用工荒”着实让人感到意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从巴西引进的甘蔗品种与广西主栽甘蔗品种在低氮条件下种植的氮代谢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与其固氮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巴西引进的甘蔗固氮品种和广西主栽的甘蔗品种为材料,在低氮条件下进行桶栽试验,在甘蔗的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及生长后期分别取甘蔗品种的叶片样本分析其氮代谢和铵同化相关的酶活性和固氮酶活性,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甘蔗品种的固氮活性不同,其总体表现为巴西引进的甘蔗品种的固氮酶活性都高于当地主栽品种;除了RB72-454品种外,几个巴西品种的硝酸还原酶活性都较高,当地甘蔗品种与巴西引进甘蔗品种的硝态氮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相差不大;固氮酶活性与几个氮代谢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除了铵态氮含量与固氮酶活性成负相关外,其他几个指标与固氮酶活性都没有太大的相关性,铵态氮对甘蔗体内的固氮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甘蔗种质资源杂交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报道了云南甘蔗研究所1998-2002年甘蔗种质资源杂交利用研究进展状况。经过几年的研究,了解掌握了不同亲本材料诱导开花所需的株龄和甘蔗种质资源的光周期诱导技术,不仅使热带种开花率逐年提高,还促使开花迟的F1花期提早,难开花的F1、BC1能够开花,且提高了花粉发育率。同时,通过不断完善杂交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了花穗杂交有效率,并从热带种、地方种、常用亲本与野生种的杂交组合中选育出一批含热带种和野生种血源的F1、BC1优异创新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