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5月份,荆门市油菜、小麦进入收割季节,为了防止秸秆焚烧污染环境,按照市政府的有关安排,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在东宝区牌楼镇和掇刀区掇刀石街办项目区组织实施了油菜、小麦秸秆粉碎还田试点工作。通过3周多的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目前全市秸秆粉碎还田试点工作已圆满结束。我们在参与秸秆粉碎还田工作中,有所思、有所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  相似文献   

2.
秸秆禁烧是农民期盼、政府想干和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2012年2月以来,湖北省荆门市市长万勇和副市长郑中华亲自挂帅,市农机局牵头组织"发改"、农业、畜牧及环保等相关部门,在沙洋、掇刀、东宝和漳河等县区的0.36万hm2(5.4万亩)农田开展了以油菜、小麦为重点的机械收获与秸秆粉碎还田试验、示范工作。试点区共投入机械356台,机械收获与秸秆粉碎还田3566.7hm2(5.35万亩),机械还田率达99%。通过试点工作示范带动,2012年荆门市新增油菜收割机209台,现已达1346台,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4.5万多hm2(68万亩),占荆门市油菜种植面积的40.5%。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就是用秸秆还田机或者带有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将油菜、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撒在地表,随即用机械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具体分为秸秆还田机粉碎还田作业和联合收割机机械化收获还田作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湖北省农机部门大力推广节能环保型机械化技术,积极开展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和秸秆回收综合利用,取得显著成效。湖北省日前已拥有秸秆还田机1万多台,到9月中旬,全省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已达500万亩。  相似文献   

5.
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秸秆还田技术主要用于大麦、小麦、水稻秸秆还田,也适用于玉米、油菜、花生等农作物秸秆的机械化还田作业。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运城市坚持不懈地推广小麦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小麦休闲期旋耕覆盖还田技术和玉米秸秆粉碎旋耕覆盖还田技术,全市机械化秸秆还田的实施面积逐年增长,2011年全市小麦秸秆直接还田面积已达27.2万hm2、玉米秸秆直接还田面积已达16万hm2,分别占种植面积的80%。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运城市坚持不懈地推广小麦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小麦休闲期旋耕覆盖还田技术和玉米秸秆粉碎旋耕覆盖还田技术,全市机械化秸秆还田的实施面积逐年增长,2011年全市小麦秸秆直接还田面积已达27.2万  相似文献   

8.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在徐州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就是利用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油菜、高粱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撒在地表,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农作物秸秆是一种生物资源,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钙、镁、蛋白质等矿质养分和有机质,将农作物秸秆直接切碎还田,能够全面补充土壤养分,增加  相似文献   

9.
该型秸杆粉碎还田机适用于水稻、小麦、玉米及油料等作物的秸秆粉碎,农作物秸秆粉碎后可直接还田,也可以用于积造农家肥,从而实现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粉碎水稻、小麦及油料作物秸秆,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江淮平原区秸朴循环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在油菜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试验中,提出当前农村急需的油菜秸秆粉碎抛撒装置的研发任务。农机子课题组针对现有联合收割机上安装的主流秸秆粉碎装置作业时存在的主要问题,确立了改外挂为内置,脱粒滚筒与油菜秸秆粉碎装置同轴异速,碎秸秆抛撒宽度可控及装置必须安全可靠的设计思路。试验表明内置式油菜秸秆粉碎及抛撒装置不占空间,可有效降低动能损耗排出的短秸秆由于被可控制抛撒宽度的导向板的阻挡减小了抛撒速度,并顺着导向板均匀地撒在田间,能按需要控制抛撒宽度,秸秆粉碎的安全性、效率和效果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该装置对水稻、小麦等其他作物秸秆粉碎抛撒作业时均能达到预期的优良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是以机械的方式将田间的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并抛洒于地表,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从而培肥地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正安县近几年结合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开展了油菜机械化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0年全县油菜种植面积17.67万亩,总产14393吨,由此产生的秸秆量(付产物系数1.5)21589.5吨,据资料报告,油菜秸秆中含有大量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  相似文献   

12.
<正>一、玉米、小麦秸秆利用现状2013年北京小麦种植面积54.3万亩,实现了全部机收秸秆还田;玉米种植面积174万亩,机收134.5万亩,人工收获39.5万亩,在人工收获中以密云、延庆两个县面积最大,分别为11.5万亩、10.7万亩。其中,机收玉米秸秆完全实现了粉碎还田或者直接作为饲料,秸秆还田占113.6万亩,用作青贮饲料20.9万亩。目前,不论是小麦机收、还是玉米机收,其秸秆都实现了粉碎还田,实现了肥料化利用。但是人工收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机械化技术可分为粉碎还田和整秆还田两大类。现将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介绍如下 :一、小麦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技术该项技术属于免耕播种的范围 ,其作业工艺流程是 :联合收割→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硬茬播种→喷施除草剂。使用的主要机具为江西南昌旋耕机厂生产的 1JQ - 15 0 (C/D)型甩刀式秸秆还田机和山东德州华北农机厂生产的 4J系列秸秆还田机械。其作业主要由三项环节组成 :小麦秸秆粉…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徐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于2006年开始研制稻麦秸秆切碎还田旋耕复式作业机,现已通过大面积试验及小批量生产鉴定。该机可一次完成秸秆粉碎、抛撒还田、旋耕碎土、覆盖秸秆及整地等多道工序的复式作业,可用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等秸秆粉碎还田旋耕覆盖作业,可提高秸秆还田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小麦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所用机具、机械作业工艺,以及配套的农艺措施。分析了秸秆还田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就是利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将摘穗后的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散在地表,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朱焕英 《农业机械》2012,(32):60-61
1农作物秸秆利用基本情况河南省新郑市位于黄淮流域,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和花生等,每年产生的作物秸秆量达50.96万t。具体农作物种植面积、秸秆产量及综合利用情况见表1。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分析(1)秸秆还田。农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属于天然的土地"滋补营养品",一亩玉米秸秆还田相当于大约10kg化肥,另外秸秆粉碎还田后减少水分蒸发,少浇1~2遍水,省工、省钱。从夏季农作物小麦看,新郑市拥有小麦收获机944台,90%以上的收获机都安装有小麦秸秆粉碎抛撒机,除部分利用秸秆捡拾打捆机械处理外,  相似文献   

18.
水稻秸秆还田比小麦油菜秸秆还田的问题更多,为了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再利用,农机管理部门需要积极推广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减少秸秆焚烧现象的出现。基于此背景,将巢湖市开展的水稻秸秆还田工作作为研究对象,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各地区开展水稻秸秆还田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上半年,全市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指示精神,努力开展以油菜、小麦为重点,以机械粉碎还田为主要内容的秸秆综合利用,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和秸秆禁烧,取得一定成效。1主要做法及成效1.1主要做法1.1.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3月下旬,万勇书记在沙洋等县市调研时,询问当地  相似文献   

20.
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是指将摘穗后的玉米秸秆就地用秸秆粉碎机直接粉碎并均匀抛撒在地表,随即灭茬深耕翻埋的一整套技术。这项技术的推广还是解决玉米秸秆焚烧和浪费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快捷途径。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情况下,玉米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作业工艺路线是:人工摘穗→机械直接粉碎抛撒→补氮→重耙或旋耕灭茬→深耕整地→播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