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郑州市市树悬铃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悬铃木的特点及其在郑州市的栽植历史,分析了悬铃木在郑州城市环境绿化中的特色以及郑州市民的悬铃木情结,探讨了悬铃木作为郑州市市树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3种悬铃木叶结构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悬铃木在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气孔密度、下表皮厚度、上表皮厚度、栅栏密度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显著;在叶的解剖结构上,一球悬铃木表现出较强的抗旱特性,二球悬铃木次之,三球悬铃木较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天津市重要苗木种植区域对悬铃木害虫的重点调查,概述了悬铃木方翅网蝽对悬铃木种苗的危害现状,通过实践试验总结出针对悬铃木种苗悬铃木方翅网蝽害虫的快速诊断方法,提出了检疫、虫情监测、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疏除对象是部分骨干枝及着生在骨干枝和中干上的大型结果枝组。为了不影响产量,大枝不能一次疏除,根据大枝量多少,在两年内分批疏除。秋季疏大枝的依据:1、疏去在采果后至落叶前能清楚地看出影响光照的要害大枝,避免冬剪时疏大枝因无叶遮盖而产生错觉;2、锯掉几个大枝,看起来减少了枝叶量,但解放了一大批,增加了有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郑州市区悬铃木上天牛危害程度呈上升趋势,我们对全市主次干道悬铃木进行了全面普查,找出了天牛危害悬铃木的发生规律。调查中我们发现,径阶在16~35cm的悬铃木是星天牛产卵的首选,虫蛀率达到25.05%,大于径阶在8~15cm、36~55cm的虫蛀率;已嫁接的悬铃木虫蛀率是36.82%,远远大于未嫁接的悬铃木虫蛀率6.07%。嫁接的悬铃木虫蛀率比较高,如建设路、桐柏路等,最高的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6.
悬铃木方翅网蝽原产于北美洲,主要危害悬铃木属树叶,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适合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生长和繁殖且难以根除,其中河南省最为严重。本文根据河南省悬铃木方翅网蝽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征总结了如何从检疫、化学和物理三方面对危害进行综合防控,希望为河南省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别名二球悬铃木或英国梧桐,属于悬铃木科悬铃木属。它是三球悬铃木(又名法国梧桐)和一球悬铃木(又名美国梧桐)的杂交种,于1964年在英国伦敦育成,现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悬铃木为世界著名的行道树和庭荫树,享有“行道树之王”的赞誉,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重要的行道树及园林绿化树种。但每年4—6月间悬铃木老果脱落时,大量果毛从树上飘落,造成环境污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及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悬铃木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适合悬铃木的ISSR体系,选育无球少球悬铃木,本实验以悬铃木幼嫩叶片为实验材料,通过对CTAB方法的改良,摸索出适于悬铃木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并以核酸纯度、片断分布情况等指标来评价,获得高质量基因组DNA;用2个不同样品对16对ISSR引物进行了筛选,并应用其中的4对ISSR引物对15株悬铃木进行了初步应用,获得了清晰稳定的扩增图谱.上述结果表明获得的基因组质量较高,同时也表明反映体系对悬铃木的ISSR分析是可行的;并对影响悬铃木基因组DNA的制备及扩增反应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文章说明了三球悬铃木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与分布,在育苗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三球悬铃木播种育苗的成功经验,阐述了三球悬铃木播种育苗各个环节的技术要领和具体操作方法及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悬铃木为悬铃木科、悬铃木属植物,别名法国梧桐,简称法桐。悬铃木一方面具有便于养护、耐瘠抗逆、抗病虫害、强健长寿、生长势强盛的特点;另一方面,悬铃木的春华秋色、冬姿夏荫、枝干秀丽、冠形优美,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是行道树中遮荫效果最好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1.
少球悬铃木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球悬铃木是由普通悬铃木定向杂交培育而成。曲阜市李营苗圃基地经过多年的引种种植证明,与普通悬铃木相比,少球悬铃木的果球少,果毛、叶毛、芽  相似文献   

12.
悬铃木方翅网蝽是一种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已发展成危害泰安市悬铃木等园林植物的常发性害虫。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泰安的发生危害情况,分析了其偏重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可持续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3.
干旱胁迫下悬铃木幼苗抗旱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控水法,测定持续干旱胁迫下1年生一球悬铃木(4个家系)、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脯氨酸含量(Pro)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悬铃木幼苗的保护酶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RWC呈下降趋势,Pro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各指标的变化幅度在不同树种间的表现不一。经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悬铃木幼苗的抗旱性大小顺序为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三球悬铃木,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可知各指标与其抗旱性关联顺序为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ProRWCMDA。  相似文献   

14.
黄秋萍 《农技服务》2009,26(11):102-102
悬铃木是我国城市优良绿化树种之一,观赏性较强,但每年5~7月份其球果上随风飘扬的小花絮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介绍了空心圆头形悬铃木的整形与修剪技术,该技术不仅消除了环境污染,而且还塑造了悬铃木更加优美可观的造型。  相似文献   

15.
悬铃木方翅网蝽对悬铃木的危害在华北地区日益严重,作者在进行了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危害历史、虫口密度、传播途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症状和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林业生产上,对及时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危害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入侵害虫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严重危害我国城市行道树悬铃木,甚至可导致树木死亡。本文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在贵阳市调查越冬期悬铃木方翅网蝽在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树干不同高度、方位和不同地点的分布规律,为其防控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在寄主树干2.01~3.00 m虫口数最大,占48.19%,树干高度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虫口数量影响差异极显著;越冬末期的悬铃木方翅网蝽偏好寄主树干北面休眠,占28.97%;树干方位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虫口数量影响差异极显著;不同地点的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调查结果表明:花溪公园平均越冬虫量最多,为69.80头,迎宾路平均越冬虫量最少,为27.70头,各路段越冬后期的虫口数量明显下降,迎宾路虫口下降率为76.51%,贵州大学南校区为58.79%,花溪公园为47.75%;因此,悬铃木树干高度﹑方位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有偏好性影响,可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合理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三球悬铃木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对影响SSR-PCR扩增效果的退火温度、dNTP、引物浓度、Taq酶量及悬铃木DNA等因素的筛选,建立适宜的悬铃木SSR-PCR分子标记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在20μL-1体积中,50℃退火温度、4 ng.μL-1模板DNA、0.2 mmol.L-1 dNTP、0.05 U.μL-1 Taq酶量和0.6μmol.L-1引物浓度是悬铃木的最适SSR反应体系。此外,利用该体系筛选出了54对适合悬铃木SSR扩增的引物。  相似文献   

18.
悬铃木方翅网蝽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危害悬铃木属植物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天津市2009年在蓟州区发现悬铃木方翅网蝽,2014年在武清区发现危害,之后静海、宁河等区也发现其分布危害。该虫属半翅目网蝽科方翅网蝽属,主要危害悬铃木属植物,造成寄主早期落叶,严重时甚至枯死,对我地区重要的行道树种——悬铃木构成极大的潜在威胁。文章根据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传播规律提出了主要防治技术要点,通过防治使该虫在我地区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正悬铃木方翅网蝽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危害悬铃木属植物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天津市2009年在蓟州区发现悬铃木方翅网蝽,2014年在武清区发现危害,之后静海、宁河等区也发现其分布危害。该虫属半翅目网蝽科方翅网蝽属,主要危害悬铃木属植物,造成寄主早期落叶,严重时甚至枯死,对我地区重要的行道树种——悬铃木构成极大的潜在威胁。文章根据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传播规律提出了主要防治技术要点,通过防治使该虫在我地区能够得到有效的控  相似文献   

20.
银杏春季大枝扦插技术的成功应用,表明银杏是很容易产生新根的树种,为快速培育银杏大苗提供了新的技术。笔者介绍了银杏大枝扦插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