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母猪非生产天数的损失与减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生产母猪和超过适配年龄(一般设定在230日龄)的后备猪,没有怀孕、没有哺乳的天数,被称做非生产天数(NPD)。其中有3~6天断奶至配种间隔是必需的,在此期间母猪要准备发情,可以叫做必需非生产天数。一些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或死淘等  相似文献   

2.
断奶至发情间隔天数对母猪年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断奶至发情间隔天数是影响母猪生产周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长短不但影响母猪的年产胎数,同时也会影响其产仔数、活仔数,从而影响母猪的年生产力。通过对不同猪场内的225头杜洛克、441头长白、489头大白母猪进行每个生产周期内断奶至发情间隔天数、胎次、产仔数、活仔数等性状的收集和追踪;对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天数、胎次进行分组处理,同时进行统计分析及相关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断奶至发情间隔天数对母猪年生产力的影响显著,通常间隔天数在3~6d,胎次在3~7胎时母猪年生产力较高。  相似文献   

3.
正任何一头基础母猪和超过适配年龄的后备猪,既没有怀孕也没有哺乳的天数,称为非生产天数(Nonproductive Days,NPD)。这其中有3~6天断奶至配种间隔是必需的,在此期间断奶母猪要准备发情,称做必需非生产天数。非生产天数除了上述定义外,还包括如下情形,一些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或早产,或上产床后全部产下死胎,同样等于什么贡献也没做,因此从配种到流产、全部产死胎时的天数也被视做非生产天数。1非生产天数的计算公式NPD=365-[L.S.Y×(LL+GL)],这其中L.S.Y是指每头母猪每年所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巴西一个猪场的15600胎的断奶-发情间隔天数与繁殖成绩的关系进行了母猪统计分析。统计数据包括了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在21d之内、哺乳天数在13-26d、1-8胎的所有成绩。统计发现,平均断奶-发情间隔天数为4.8d,有6.1%的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天数为2d之内。不论初产母猪还是经产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在3-5d的母猪返情率最低。在断奶后第二天发情的初产母猪及断奶当天发情的经产母猪返情率最高,分娩率最低。所有母猪,凡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在0-2d,6-8d,9-12d,13-18d,下一胎的分娩率显著低于(P〈0.05)断奶-发情间隔天数为3-5d的母猪。对初产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在6-8d,9-12d,下一胎的产仔数最低。对经产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天数由0-2d增加到3-5d,其下一胎的产仔数显著增加,当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增加到6-8d时,下一胎的产仔数明显降低,但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在9-21d时又增加。结论: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在0-2d和6-12d对下一胎繁殖成绩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母猪断奶前后及时减料,短期优饲、运动、公猪诱情相结合以及科学的饲养管理,能有效防止断奶母猪乏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从管理的角度讲,断奶-发情间隔成为生产者评估母猪从上一个妊娠期恢复情况好坏的第一个指标,也是确定哺乳期管理对断奶-发情时间间隔到底有多大帮助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在养猪生产中,断奶母猪发情延迟或不发情的情况很普遍,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增加,直接导致母猪的非生产天数增加,饲养成本升高,严  相似文献   

6.
《养猪》2017,(5)
<正>1非生产天数简介非生产天数(Non-productive Days,NPDs),顾名思义,就是指没有参与生产的天数(母猪生产是指哺乳和妊娠),一般是以年为单位的统计周期。包括必需非生产天数和非必需非生产天数,必需非生产天数是从断奶到母猪再次配种这段时间,即断配间隔(一般3~6天),非必需非生产天数是指除断配间隔以外的所有非生产天数。根据统计方式不同,有的养殖场将后备母猪达到230日龄或者240日龄后(统计参数不一致)到进入生产母猪群之前的天数也算作非生产天数。本文  相似文献   

7.
排卵前0~24 h内进行人工授精可以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分娩率,但影响母猪排卵的因素较多,导致母猪排卵难以预判。为探讨胎次和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对大白母猪排卵的影响,本研究在大白母猪出现"静立反射"48 h时,通过手术操作暴露卵巢的方法观察卵泡的排卵状态,统计分析了834头母猪胎次、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和排卵之间关系。研究发现,随母猪胎次的增加,"静立反射"48 h时未排卵猪的比例增加,且不同胎次之间差异显著(P0.05)。随着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天数的增加,未排卵猪的比例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断奶大白母猪在发情期,随着母猪胎次的增加,排卵越来越晚,而随着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天数的增加,排卵则越来越早,该结果能够为母猪实时输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尽可能地减少母猪的非生产天数,才能进一步使母猪场的生产效益最大化。在实际生产中,母猪断奶后长期不发情是母猪非生产天数增加的主要原因(不考虑疾病引起的流产和返情),进而影响母猪的终生生产效益。本文结合PIC核心场实际生产情况,汇总生产管理中的关键措施,为提高断奶母猪7d内配种率提供一些思路。尽可能地减少母猪的非生产天数,才能进一步使  相似文献   

9.
1提高能繁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减少母猪的非生产天数。非生产天数是影响每头母猪年供断奶仔猪数的最重要因素;非生产天数是存栏母猪既非怀孕,又非泌乳的天数。影响非生产天数的最重要因素是分娩率,分娩率与非生产天数成反比,分娩率高,非生产天数就少,年供断奶仔猪数就多。  相似文献   

10.
母猪非生产天数解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孔令聪 《养猪》2005,(4):16-16
1何谓非生产天数任何一个生产母猪和超过适配年龄(一般设定在230日龄)的后备猪,没有怀孕、没有哺乳的天数,被称做非生产天数(Non-productiveDays,NPD)。其中有3~6天断奶至配种间隔是必需的,在此期间母猪要准备发情,可以叫做必需非生产天数。一些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或死淘也等于什么也没做,从配种到流产、死淘时的天数也被视做非生产天数。2非生产天数的计算NPD=365-[L/F/Y×(LL GL)],其中L/F/Y是指每头母猪每年所产窝数,叫做“胎指数”,LL是母猪泌乳期天数,GL是指母猪从配种到分娩的妊娠天数,一般是114天。举个例子,对于一个规模化…  相似文献   

11.
1应使初产母猪断奶时保持一定的体重要使初产母猪断奶后能尽快发情,必须使母猪在断奶时保持一定的体重。生产经验表明,随着母猪断奶时体重的增加,断奶后正常发情(8天之内)比率不断提高。2对哺乳仔猪实行早期断奶仔猪断奶窝重大,将会延长母猪断奶至配种时的间隔天数。产生失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仔猪断奶窝重与母猪断奶体重存在显著负相关,仔猪断奶窝重越大,母猪断奶时体重越轻,从而导致损失天数越多。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对仔猪适时断奶以保证母猪断奶时体重。3初产母猪初配体重应在120千克以上分娩时体重较大的初产母猪,即使它们泌乳的失重…  相似文献   

12.
1何为母猪非生产天数 1.1非生产天数的定义母猪非生产天数(Nonproductive Sow Days,NPSD),是指进入繁殖群内任何一头生产母猪和超过适配年龄(一般设定在230日龄)的后备猪没有怀孕、没有哺乳的天数,称为非生产天数。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巴西一个猪场的15600胎的断奶-发情间隔天数与繁殖成绩的关系进行了母猪统计分析。统计数据包括了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在21d之内、哺乳天数在13~26d、1~8胎的所有成绩。统计发现,平均断奶-发情间隔天数为4.8d,有6.1%的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天数为2d之内。不论初产母猪还是经产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在3~5d的母猪返情率最低。在断奶后第二天发情的初产母猪及断奶当天发情的经产母猪返情率最高,分娩率最低。所有母猪,凡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在0~2d,6~8d,9~12d,13~18d,下一胎的分娩率显著低于(P<0.05)断奶-发情间隔天数为3~5d的母猪。对初产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在6~8d,9~12d,下一胎的产仔数最低。对经产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天数由0~2d增加到3~5d,其下一胎的产仔数显著增加,当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增加到6~8d时,下一胎的产仔数明显降低,但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在9~21d时又增加。结论: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在0~2d和6~12d对下一胎繁殖成绩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母猪的空怀时间长短决定着母猪的年产胎次,现代养猪生产围绕如何缩短非生产天数而努力,只有抓好空怀母猪管理才有可能实现。母猪空怀期的时间相对母猪整个生产循环来说是非常短暂的,母猪从断奶开始进入空怀期,理论上讲,在断奶后4~7天内大多数母猪发情配种,部分母猪在7~10天内也会发情配种,只有少数的母猪由于个别原因会  相似文献   

15.
(上接第10期第10页) (四)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使母猪分泌出足够的质量稳定的乳汁,提高仔猪断奶重,减少断奶前死亡率,是畜牧工作者所期望的.因此,母猪饲养管理关注的是:母猪的体况、胎龄结构、阶段饲喂、配种程序、返情率和分娩率、断奶后再发情配种天数、非生产天数、每胎产活仔数,产房温度和分析淘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控制母猪的非生产天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母猪的非生产天数(NPD)凡是在群饲养的经产母猪和超过230日龄的后备猪,既不怀孕,不哺乳,又不发情配种,以及没有及时淘汰的母猪,从流产到再配种的母猪,延误了配种时间的后备母猪,其所有饲养的天数,统称为母猪的非生产天数。二、造成母猪非生产天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超过230日龄的后备猪,无发情表现或发情时间短,发情不明显造成漏配,或因营养不适,缺乏必需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管理不当,缺少异性刺激和适量的运动等延误了初配时间;后备猪饲养过肥,造成后备猪不发情等都会使后备母猪非生产天数增加。2.断奶下床的母猪,因膘情…  相似文献   

17.
<正>母猪的非生产天数与猪场经济效益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PSY),因此了解影响非生产天数的因素及尽可能减少非生产天数是规模化猪场的重要管理内容。1 非生产天数的定义非生产天数(Non-productive Days,NPD)是指生产母猪和超过适配年龄(一般设定在230日龄)的后备母猪,一年之内没有妊娠、没有哺乳的天数,其中包括母猪返情、流产、空怀、  相似文献   

18.
断奶力是评价母猪生产性能和利用价值的综合性指标,它由胎断奶仔猪数、 仔猪断奶头重和母猪终身分娩总胎数这三个因素组成.生产上可以通过增加窝产健仔数、 减少哺乳期仔猪死亡、 提高哺乳仔猪日增重、 减少母猪非生产天数、 增加母猪淘汰前的总胎数等途径来提高母猪断奶力.  相似文献   

19.
定时输精对断奶母猪的发情、受胎率及产仔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定时输精具有减少人工劳力,减少精液成本及高效使用优秀公猪的精液,维持猪群健康状态,利于规模化猪场的批次生产,减少母猪的非生产天数等优点。为了研究定时输精对断奶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将200头断奶母猪分成两组,每组100头,断奶第2天开始查情。试验组断奶母猪断奶24 h后肌注促性素(PMSG),再过72 h肌注生源(Gn RH),肌注Gn RH 24 h进行输精1次,过24 h再输精1次;对照组断奶母猪发情就开始输精,过24 h再输精1次(如还发情,第2次输精过24 h后再输精1次);精液剂量都为80 m L(2×109个精子细胞)。结果显示,试验组断奶母猪的发情率(97%vs.83%,P0.01)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受胎率(85%vs.76%,P0.05)、窝产仔数(10.55±2.41 vs.10.03±1.71,P0.05)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性不显著。综上所述,通过肌注PMSG+Gn RH可提高断奶母猪的发情率、受胎率、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减少对隐性发情断奶母猪的漏配率。  相似文献   

20.
气温对长白和大约克母猪年产胎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杭州市种猪试验场2004-2009年5年共8174胎次经产母猪的断奶记录(其中长白4 826胎次,大约克3 348胎次),并追踪其发情、配种、受胎及分娩记录,结合杭州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根据母猪在不同月份断奶后至发情的间隔天数长短及断奶后初情期受胎率情况,分析气温对长白、大约克母猪年产胎次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的高低对长白、大约克母猪断奶间隔的长短有差显著的影响,随着气温的升高,母猪的断奶间隔就逐渐延长。通过对月平均气温与断奶间隔的相关分析,长白猪的相关系数r=0.675(P=0.016)达到很显著的水平,回归关系式:Y(天数)=13.248+0.12X(气温);大约克猪r=0.484(P=0.111)。对在不同月分断奶的母猪,分析其初情期的情期受胎率,发现气温对其的影响与断奶间隔天数基本一致,经相关分析,气温与断奶后初情期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长白猪的相关系数为-0.537(P=0.072),接近显著水平;大约克猪r=-0.349(P=0.2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