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重庆市涪陵区马武镇惠民村进行水稻"3414"肥料田间试验研究,采用三元二次施肥模型、二元二次施肥模型、一元一次施肥模型分别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采用三元二次模型计算的氮、钾肥最佳施肥量偏高,由磷、钾二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得到的磷肥最佳施肥量偏高,综合考虑得出水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每公顷施N 200 kg,P2O5 90 kg,K2O 120 kg;N,P2O5,K2O施用比例为1:0.45:0.6.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香蕉N、P、K肥施用量,为建立香蕉平衡施肥指标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香蕉进行N、P、K肥料"3414"试验,并对结果进行肥料效应回归分析,拟合建立产量三元二次、一元二次和二元二次肥料效应回归模型。[结果]适量的N、P、K肥料对香蕉的增产效应明显,过量施肥造成肥料利用率下降,在生产中N、P、K肥宜选择适宜的用量。建议采用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计算推荐施肥量,试验土壤的香蕉最佳产量为44.193~45.904t/hm2时,对应的N、P2O5、K2O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795.1、262.3、1236.9kg/hm2,其N、P、K施肥比例为1∶0.33∶1.55。[结论]试验结果可供与试验地(黏壤土)相类似的土壤类型区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3.
香蕉氮·磷·钾施肥效应模型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香蕉N、P、K肥施用量,为建立香蕉平衡施肥指标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香蕉进行N、P、K肥料"3414"试验,并对结果进行肥料效应回归分析,拟合建立产量三元二次、一元二次和二元二次肥料效应回归模型。[结果]适量的N、P、K肥料对香蕉的增产效应明显,过量施肥造成肥料利用率下降,在生产中N、P、K肥宜选择适宜的用量。建议采用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计算推荐施肥量,试验土壤的香蕉最佳产量为44.193~45.904t/hm2时,对应的N、P2O5、K2O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795.1、262.3、1236.9kg/hm2,其N、P、K施肥比例为1∶0.33∶1.55。[结论]试验结果可供与试验地(黏壤土)相类似的土壤类型区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肥效试验,分析结球甘蓝氮磷钾施肥效应、最佳施肥数量、施肥配比和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等.试验表明,以氮肥增产效果最佳,钾肥次之,氮磷钾施肥效应为N>K>P.通过氮磷钾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结球甘蓝最佳经济产量5 049.35 kg/亩,其N、P2O5、K2O施肥量分别为20.3 kg/亩、6.5 kg/亩和11.7 kg/亩,N∶P2O5∶K2O=1∶0.32∶0.57.  相似文献   

5.
黄泥土玉米施肥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安顺市西秀区黄泥土玉米施肥模型,采用"3414"方案设计进行了黄泥土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建立氮磷钾肥料效应回归模型,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效果好,计算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N为12.25 kg/667m2,P2O5为6.84 kg/667m2,K2O为10.98 kg/667m2,最佳产量480.96 kg/667m2;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计算的推荐施肥量较高,从节约用肥考虑,在施肥决策中应以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推荐的施肥量N 12.25 kg/667m2、P2O5 6.84 kg/667m2、K2O 10.98 kg/667m2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三元二次、一元二次和直线加平台等肥料效应模型,对海南省福山镇蕉园2年的"3414"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元二次模型模拟的最佳施肥量为:N 0.374kg/株、P2O50.289 kg/株、K2O 0.891 kg/株。根据产量趋势特点,对一元二次模型最佳施肥量为:N 0.400 kg/株、P2O50.214 kg/株、K2O0.901 kg/株。可见三元二次模型模拟的最佳施肥量只有部分指标高于一元二次模型。综合考虑试验结果,初步确定巴西香蕉最佳施肥量为:N 0.374~0.400 kg/株、P2O50.214~0.289kg/株、K2O 0.891~0.901 kg/株。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三元二次、一元二次和直线加平台等肥料效应模型,对海南省福山镇蕉园2年的"3414"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元二次模型模拟的最佳施肥量为:N 0.374 kg/株、P2O50.289 kg/株、K2O 0.891 kg/株;根据产量趋势特点,一元二次模型模拟的最佳施肥量为:N 0.400 kg/株、P2O50.214 kg/株、K2O 0.901 kg/株。可见三元二次模型模拟的最佳施肥量只有部分指标高于一元二次模型。综合考虑试验结果,初步确定巴西香蕉最佳施肥量为:N0.374~0.400 kg/株、P2O50.214~0.289 kg/株、K2O 0.891~0.901 kg/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优化鲜食糯玉米的适宜氮、磷、钾肥料的施用比例,为构建广西鲜食糯玉米的高产高效施肥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大田试验采用“3414”试验,其中2水平施肥量为N 225.00 kg/ha,P2O590.00 kg/ha,K2O 150.00kg/ha,调查鲜食糯玉米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茎粗和产量等性状指标,并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N0P0K0处理相比,各处理的产量增产均达显著水平,N2P2K1处理产量最高,为10333.50 kg/ha,其次是N2P2K2处理,产量为10325.00 kg/ha.采用三元二次效应方程、二元二次效应方程、一元二次效应方程,并综合以上三种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的结果,得出推荐施肥用量,确定最佳产量施肥量的施肥决策为:N 204.50 kg/ha、P2O573.20 kg/ha,K2O 103.00 kg/ha.[结论]玉米桂糯518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231.10 kg/ha、P2O5 90.00 kg/ha、K2O 88.10 kg/ha;最佳产量施肥量为N 204.50 kg/ha、P2O5 73.20 kg/ha、K2O 103.00 kg/ha.  相似文献   

9.
通过水稻"3414"试验结果,采用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进行拟合,得出当地N、P、K理论经济施肥量,其中N为14.01 kg/667m2,P2O5为5.11 kg/667m2,K2O为4.73 kg/667m2,理论产量649.80 kg/667m2。综合分析不同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生产实际,N、P、K建议施用量分别为18.0 kg/667m2、5.0 kg/667m2、8.0 kg/667m2。  相似文献   

10.
采用"3414"试验方案,研究了氮、磷、钾不同用量配比对水稻产量、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三元二次回归方程得到的数学模型可以看出,理论最佳施肥量是纯N13.32kg/667m2、P2O54.87kg/667m2、K2O8.44kg/667m2,即纯N:P2O5:K2O比为1∶0.37∶0.64时为最佳经济施肥比例,最佳经济产量为668.32kg/667m2。  相似文献   

11.
"3414"肥料试验对超级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取得有关施肥参数,建立超级稻施肥模型,应用"3414"设计方案对超级稻两优培九进行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以施肥量高的处理产量相对较高;在一定范围内,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对超级稻的增产作用是氮肥大于钾肥,钾肥大于磷肥。建议玉林市超级稻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N 240.0kg/hm2、P2O590.0kg/hm2、K2O 255.0kg/hm2。同时要掌握好施肥时期和比例,特别是后期适宜施氮,保证超级稻各个生长期所需氮素。  相似文献   

12.
谭丽霞  卓焕福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81-82,133
采用"3414"试验研究水稻氮磷钾养分用量优化,结果表明:水稻产量受氮肥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钾肥影响较小。多元回归方程分析表明,每667m2施用氮、磷、钾养分分别为13.96kg、7.54kg和16.85kg时水稻产量最高为642.81kg,结合海南琼中水稻生产的实际,建议水稻生产中每667m2施用氮、磷、钾养分分别为10~11kg、6~7kg和9~11 kg,此时氮、磷、钾养分配比以1∶0.60~0.64∶0.9~1.0较合适。  相似文献   

13.
长武县玉米“3414”肥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科学地指导长武县玉米生产,提出最佳的推荐施肥量组合。[方法]通过3年的"3414"肥料效应试验,对长武县玉米氮、磷、钾肥合理配比施肥效应进行研究,同时对玉米产量进行肥效模型拟合,得出最佳经济效益氮(N)、磷(P2O5)、钾(K2O)推荐施肥量。[结果]根据三元二次肥效模型,在产量水平9 000 kg/hm2的地块,氮、磷、钾肥的最佳推荐量分别为126、57、30 kg/hm2;在产量水平为9 000~11 250 kg/hm2的地块,氮、磷、钾肥的推荐量分别为141~237、33~84、15~120 kg/hm2;在产量水平11 250 kg/hm2的地块,氮、磷、钾肥的推荐量分别为127.5~270.0、70.5~99.0、22.5~76.5 kg/hm2。[结论]合理配施氮、磷、钾肥既可提高玉米产量,又可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涵江区花生“3414”田间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开展花生"3414"田间肥效试验,建立氮、磷、钾肥施用量与花生产量的肥效模型,以确定最高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为当地花生配方施肥和推荐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花生每667 m2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7.58 kg,N∶P2O5∶K2O=1∶0.55∶1.12,花生最高产量369.34 kg;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 7.05 kg,N∶P2O5∶K2O=1∶0.56∶1.14,最佳利润达2 284.6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江汉平原腹地江北农场5个分场布置中稻的"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中稻产量和经济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中稻的增产效果明显,中稻施用氮肥的效果最好,磷肥次之,钾肥最小。稻谷最高增产695.1~2 414.7kg.hm-2,相应增产率为8.6%~37.8%,纯增收1 011.2~3 563.5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田间试验实际情况,确定中稻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180~200kg.hm-2,P2O555~60kg.hm-2,K2O 50~60kg.hm-2。  相似文献   

16.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在海南中等肥力的砖红壤水稻土上对杂交早稻进行氮磷钾三因素肥料试验,建立回归模型,研究氮磷钾养分增产效应、肥料利用率,以当地习惯施肥为对照,研究施肥净收益。结果表明,杂交早稻特优128最佳经济施肥方案为:当N、P2O5、K2O施肥量分别为168.91、139.56、88.63 kg/hm2时,预测最佳经济产量为7 387.13 kg/hm2,此时N∶P2O5∶K2O为1∶0.83∶0.53;三因素中,氮肥增产率和肥料利用率最大,其次是钾肥和磷肥;氮磷钾肥合理配施可有效提高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最佳经济施肥方案比农民习惯施肥增产和增收14%~15%,可作为生产实际推荐用量。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在柳江县进行莲藕田间“3414”肥效试验,通过建立氮、磷、钾施肥量与产量的回归模型,探索当地莲藕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供试地块的整体地力属中等偏高水平,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丰缺程度表现为高N、低P、高K。在该地力条件下,以每公顷施纯N 390kg、P2O5 210kg、K2O 300kg的处理(N2P2K2)莲藕产量最高,达27400.5kg·ha^-1;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分析显示,莲藕产量与氮、磷、钾施肥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结合试验推荐施肥量及供试土壤的特殊性,建议柳江县莲藕产区每公顷合理施肥量为400-500kg纯N、130~200kg P2O5和200~300kg K2O。  相似文献   

18.
广西桂北地区油菜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组合对广西桂北地区油菜产量的影响,为确定油菜最高产量施肥量和最佳效益施肥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不同施肥水平N(0、89.8、150、179.36、269.4、359.2 kg/ha)、P205(0、60.0、107.4、120.0、240.0kg/ha)、K2O(0、60.0、107.4、120.0、240.0 kg/ha)组合,共13个处理进行田间试验,根据试验测产数据建立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以寻求油菜的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施肥量进行寻优.[结果]处理13(N3P3K4)的油菜籽产量最高,为1911.2 kg/ha,比CK处理(N0P0K0)增产760.1%;处理2(N3P3K3)产投比最高,为9.03,增加收益3744元ha.[结论]通过拟合的肥料效应方程,得出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239.6 kg/ha、P2O5120.3 kg/ha、K2O 188.9 kg/ha,最佳效益施肥量为N 208.9kg/ha、P2O5 98.1 kg/ha、K2O 173.0 kg/ha.  相似文献   

19.
新乡市高产水稻氮磷钾优化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基础肥力底施有机肥4.5万kg/hm2条件下,对新乡市高产水稻田的氮磷钾优化配方施肥进行了研究。通过施肥试验测得的参数,建立了以水稻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氮、磷、钾三因子效应模型y=9 388.13+251.46x1+1 597.98x2+81.81x3-375.99x12+30.46x1x2-51.92x22+475.41x1x3-808.31x2x3+178.19x32,并依此计算出高产水稻最佳施肥量为纯N 140.3 kg/hm2、P2O597.5 kg/hm2、K2O 109.8 kg/hm2,最佳产量为10 861 kg/hm2。并对单因素效应及两因素互作效应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郊早稻氮磷钾肥效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利用"3414"试验设计了早稻氮、磷、钾肥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为8.0%~42.6%,增产量最大的是N2P2K3处理。氮肥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最高增产量达1326kg/hm2,增加纯收益达1325.5元/hm2,其次是钾肥和磷肥。通过拟合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早稻N、P2O5和K2O的最高产量施用量分别为195、80、220kg/hm2,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53、61、5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