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讨论了3类整根色多项式,并完全刻画了其相应图G的色等价类[G]的结构特征,证明了色等价类[G]为弦图图类.  相似文献   

2.
设G是一个n阶图.众所周知,两个图G和H色等价当且仅当它们的补图伴随等价.可见伴随多项式是研究图的色多项式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比较伴随多项式的最小根,最终计算了K 1∪Pm的伴随等价图的个数以及它的伴随等价图类.进一步,计算了(K1∪Pm)的色等价图的个数以及它的色等价图类,这里K 1和Pm分别表示一个孤立点和m个...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Г及L类图簇的伴随多项式的因式分解,证明了两类图的补图的色等价图的结构性质和非色唯一性.  相似文献   

4.
L及Г类图簇的伴随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及色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Г及L类图簇的伴随多项式的因式分解,证明了两类图的补图的色等价图的结构性质和非色唯一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Lψ*G(I,j)r(2k p) 1类图簇的伴随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对因式分解的图论方法-挖顶补点法进行了推广,证明了这类图簇的补图的色等价图的结构性质和非色唯一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L_(r(2k p) 1)~(ψ*G(i,j))类图簇的伴随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对因式分解的图论方法挖顶补点法进行了推广,证明了这类图簇的补图的色等价图的结构性质和非色唯一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小豆粒色遗传规律,能有效地通过育种途径来提高小豆商品品质。[方法]选用红色、黑色和红底黑斑籽粒颜色的小豆种质资源,组配了2个杂交组合,分析其F2和F3群体粒色性状遗传。[结果]AG118×GM285组合的F2群体粒色分离比是黑粒:米黄粒:红粒=12:3:1,F3进一步验证了F2粒色分离比,黑粒色对米黄为显性,米黄对红色为显性,且黑色对米黄色具显性上位性作用。GM276×GM633组合的F2群体粒色分离比是红底黑斑粒:红粒=3:1,说明红底黑斑和红粒色由一对基因控制,红底黑斑为显性,红粒色由隐性基因控制。[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探讨小豆粒色遗传规律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小豆商品品质。  相似文献   

8.
洪文龙  纪韦韦  贾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39-11040,11142
[目的]寻找出适合做板栗浆液护色剂的产品。[方法]研究了VC、EDTA-2Na和柠檬酸3种护色剂对板栗浆液颜色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选出了最适的浓度比例。[结果]经过试验,3种护色剂对板栗浆护色效果为VC>EDTA-2Na>柠檬酸,护色液的最佳配置比例为柠檬酸0.11%,VC0.7%,EDTA-2Na 0.02%。[结论]试验得出的复合护色剂对板栗浆的护色效果显著,可很好地控制板栗浆的褐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解决鸡腿菇的采后保鲜问题,延长其货架期。[方法]采用6种非硫护色剂对鸡腿菇进行护色处理。[结果]结果表明:氯化钠、柠檬酸、维生素C的护色保鲜效果较好,其中维生素C的护色效果与焦亚硫酸钠相当。复合护色剂中以"维生素C 0.12%+柠檬酸0.6%+氯化钠0.6%"的护色保鲜效果最好。鸡腿菇在护色液中的浸泡时间以20~30 min为宜,浸泡后可用清水漂洗菇体表面残留的护色液。保鲜膜采用密闭包装可以维持包装内的低氧高二氧化碳,有利于鸡腿菇的护色保鲜。[结论]该技术是一种很好的保鲜技术,但必须结合其他方法来控制鸡腿菇生长,才能获得理想的护色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0.
桑大席  邵颖  魏宗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88-17189,17195
[目的]为板栗的深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新鲜板栗去壳和内衣后,采用4种方法进行护色处理,制备板栗粉,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护色效果及其对板栗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4种护色方法中,以处理④(0.25%柠檬酸、0.20%Vc、0.20%壳聚糖、0.35%NaCl)的护色效果最好,得到的板栗粉为淡黄色,且板栗粉中淀粉、总糖、还原糖、灰分和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69.3%、22.5%、13.15%、1.63%和5.73%)均高于其他3个处理,而铁、P和脂肪含量仅低于处理③。[结论]0.25%柠檬酸、0.20%Vc、0.20%壳聚糖、0.35%NaCl混合护色液处理是板栗粉的最好护色方法,可有效防止板栗粉加工过程中发生褐变,同时保留板栗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1.
如果图G有一个合理边着色,使得图G中任意两个相邻顶点间的关联边着色集合相互不同,则这种边着色称为图G的准强边着色.有一个准强边着色的图称为网络图(或准强边着色图).使图G有一个准强边着色的最小色数称为网络图(或准强边着色图)的准强边色数,它被记为χ′qs(G).讨论了网络图的分类问题和网络完全图的计数问题,提出并证明了下述网络图猜想(或准强边着色猜想):如果连通网络图有△(G)≥2,则网络图G的准强边色数有△(G)≤χ′qs(G)≤△(G)+3.  相似文献   

12.
P_m×P_n和P_m×C_n的邻强边染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设G是阶数不小于3的简单连通图,G的κ-正常边染色称为是邻强的,如果对G任意相邻两顶点关联边的颜色构成的颜色集合不同,则κ中最小者称为是G的邻强边色数。本文研究了Pm×Pn和Pm×Cn的邻强边色数。  相似文献   

13.
设L为简单无向图G的一个顶点标号,L称为图G的优美标号,若L满足以下两条:(1)L为G的顶点集V到{0,1,…,{E|}的一个单射;(2)由L’(e)-|L(u)-L(v)|(其中e—uv)决定的边标号L’是从G的边集E到{0,1,…,|E|}的一个双射.根据优美图的定义,研究优美树的问题中,Rosa猜想所有的树是优美树,研究了一类树Tm,n^h的优美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星、路、圈与完全图之间的关系,讨论了星、路、圈和完全图的多重联图的邻点可区别E-全染色,并给出了它们的邻点可区别E-全色数.  相似文献   

15.
图的一个正常边染色被称为点可区别边染色若任意两点的色集合不相等,其所得的最少颜色数称为点可区别边色数.应用平行线法研究了图K2n\E(K1,m)(n≥2)的点可区别边染色,并得到了其点可区别边色数,进一步验证了图的点可区别边染色猜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从海量微博舆情用户评论文本中快速挖掘用户关注内容,能够帮助舆情管控主体更高效得对微博舆情演进和发展态势进行管理。[方法/过程]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基于主题图谱理论和文本挖掘方法构建微博舆情用户评论主题图谱,使用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应用不同文本相似度算法、网络优化算法和文本聚类算法构建二维主题图谱并分析图谱的结构特征。[结果/结论]构建的微博舆情主题图谱能够帮助舆情管理者快速准确识别用户关注内容,同时对社交媒体上用户发布文本管理,预测舆情演化趋势,防止不良舆情滋生和扩散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平面图G可3-着色的2个充分条件:1)如果平面图G中3,4,5,7-圈不相邻,且5-圈不和6-圈相邻,则G可3-着色;2)如果平面图G中3,4,5,6-圈不相邻,且8-圈不和3,4,5-圈相邻,则G可3-着色.  相似文献   

18.
如果图G已有一个合理边着色,使得图G中所有相邻顶点间的关联边着色集合相互不同,则这种边着色称为图G的准强边着色。具有准强边着色的图称为准强边着色图,并对准强边着色图给出一个分类。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一类固定阶非交换群G的非交换图和其结构之间的一些联系.证明了当p是奇素数,p≠3,且3(p-1)时,11个6p2阶非交换群G中,有5个可由其非交换图刻画,另外6个不能由其非交换图刻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提升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效益,积极探索利用知识图谱实现精准化阅读推广服务新模式。[方法/过程]文章从构建思路、架构设计、平台应用等3个方面讨论了知识图谱赋能的阅读推广智能服务平台,从3个方面探索了阅读推广智能服务平台的应用,并阐述了知识图谱赋能阅读推广服务的3个创新点。[结果/结论]知识图谱赋能阅读推广的研究是知识图谱在图书馆资源发现和服务应用中的其中一方面,是智慧化图书馆服务的探索。通过基于知识图谱的阅读推广服务研究,图书馆可以将本身拥有的文献及读者等相关的信息有效关联起来,用以搭建阅读推广智能服务平台,开拓精准推荐及引导阅读的新路径,达到图书馆开展精准化阅读推广服务的目标,助推全民阅读,为建设“智慧图书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