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RAPD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研究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云  李忠海  黎继烈  贾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36-10238
RAPD分子标记技术是利用随机引物,通过PCR扩增来检测DNA多态性的技术.文中主要介绍了RAPD分子标记技术的概念、基本原理以及优缺点,总结了RAPD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研究上的应用现状,并对RAPD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基因指纹图谱构建、亲缘关系分析、品种鉴定以及药用植物和珍稀植物等方面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鞘翅目昆虫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昆虫的分类学研究中.笔者概述了核酸序列分析、RFLP技术、RAPD技术、分子杂交技术、同工酶电泳技术、SSCP以及DSCP技术在鞘翅目昆虫分类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鞘翅目昆虫研究中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3.
RAPD技术在鞘翅目昆虫中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因其检测效率高、简便、灵敏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昆虫系统学研究中.作者通过对国内外十多年来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对鞘翅目昆虫的RAPD研究进行综述.表明在鞘翅目中,利用RAPD进行过研究的科级单元在国外有步甲科、象甲科等7个科,涉及上百种昆虫;而国内仅对3科的少数种类进行过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近缘种的分类、不同地理种群的起源和演化、种间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RAPD标记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RAPD分子标记技术具有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准确性强、需要模板DNA量少及不易受污染等优点。生物技术的发展给植物遗传育种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日益成熟,林木分子标记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就RAPD技术原理及其在林木育种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具有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和对样品要求不高等优点,在昆虫的系统分类和进化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阐述了RAPD技术的原理与特点,总结了其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现代生物技术在昆虫分类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近十多年来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昆虫分类学方面的研究进 展概况,介绍了酯酶同工酶电泳、RFLP、RAPD、PCR、核酸序列分析、探针杂交等技术及其在昆虫分类学领域的应用情况,指出昆虫分类学特别是系统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多种生物技术综合应用是目前 昆虫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大樱桃8个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CTAB法进行DNA提取,使用10碱基随机引物,通过PCR进行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扩增,建立了鉴定大樱桃品种的分子鉴定图谱。结果表明:较高质量的DNA和理想的RAPD反应体系能够保证RAPD技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筛选出的不同引物的RAPD扩增谱带组合可用于大樱桃栽培品种的分子鉴定,具有在生产应用的潜在性。  相似文献   

8.
简要阐述了同工酶、染色体技术和几种常见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如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FLP)、微卫星标记(SSR)等技术在对虾类(Penaeus)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是检测DNA多态性的一种高效的分子标记技术,该技术的运用不需要预知基因组的序列特征,可适用于任何来源和各种复杂度的DNA,兼具RFLP技术的可靠性和RAPD技术的方便性.近年来,AFLP技术已在干果遗传育种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文对AFLP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反应程序进行了介绍,综述了其在干果种质资源研究、遗传图谱构建、基因标记、分子辅助选择、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应用,并对AFLP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在干果遗传育种研究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RAPD技术在鞘翅目昆虫中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因其检测效率高、简便、灵敏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昆虫系统学研究中。作者通过对国内外十多年来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对鞘翅目昆虫的RAPD研究进行综述。表明在鞘翅目中,利用RAPD进行过研究的科级单元在国外有步甲科、象甲科等7个科,涉及上百种昆虫;而国内仅对3科的少数种类进行过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近缘种的分类、不同地理种群的起源和演化、种间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昆虫抗性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抗性分子检测技术也随之迅速发展,这对于有害昆虫抗性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5种当前用于昆虫抗药性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PCR-限制性内切酶技术、特异性基因PCR扩增技术、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并简要阐述了各种分子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昆虫分子抗性检测中的优缺点与应用实例,可为选择适宜的分子检测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挖掘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潜质,分析了分子辅助育种较常规育种方法的优点,常用的分子辅助育种技术(RFLP、RAPD、AFLP、ISSR)及优点和不足,同时阐述了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方法培育或改良现有水稻品种的产量、品质以及抗病虫性等成果。  相似文献   

13.
RAPD是作物主要农艺性状分子标记及遗传多样性研究的一项重要技术。为了适应大白菜反应体系,本试验以大白菜品种413、96及其F1为试材,对影响RAPD扩增的模板DNA用量、Mg2+浓度、TaqDNA聚合酶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如下:20μl PCR反应体系,30 ng(1.5μl)DNA模板,3 mmol/L Mg2+,0.01 U/μl Taq DNA聚合酶,0.4 mmol/L dNTPs,0.8μmol/L引物为最佳反应浓度。  相似文献   

14.
RAPD技术及其在油菜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RAPD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基本反应程序进行了阐述,综述了RAPD技术在油菜遗传育种上的应用进展,讨论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不同来源棉花种质资源基于RAPD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挖掘棉花种质资源潜力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杂交育种工作,用16个引物对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35个棉花品种(系)包括转基因单、双价抗虫棉进行了RAPD分析,并对各品种的指纹图谱进行了聚类分析,明确了这些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这对科学地配制杂交组合,有目的的利用这些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RAPD在十字花科蔬菜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RAPD的原理和基本反应程序进行了阐述 ,综述了RAPD目前在十字花科蔬菜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并展望了RAPD的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17.
对普通小麦抗条锈新种质-体克2号进行了遗传学分析和RAPD标记研究。结果表明,体克2号对条中32号生理小种的的抗性是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的。RAPD分析筛选出重复性强、在抗病亲本和抗性基因池稳定出现的特异DNA片段2个,即引物S369的扩增片段和引物S1397的扩增片段,其长度分别约为770bp和1400bp。利用Mapmaker3.0对引物S369扩增出来的特异片段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连锁性进行分析,该多态性差异与目的基因的连锁距离为10.4cM。  相似文献   

18.
A near-isogenic lines(NILs)-Williams and Williams82 is used to identify molecular marker linked to the resistance gene Rps1-k by RAPD. Genomic DNAs extracted from soybean leaves of the NILs were analyzed by RAPDusing 160 different 10-nt random primers. Some specific DNA fragments were amplified from Williams82 with 4 primer(OPF-16, OPB-05, OPD-06 and OPH-05) which contains Rps1-k. All these specific DNA fragments were not de-tected in Williams. The experiment with OPH-05 was repeated 3 times and the results were the same. Using primer-OPH-05 to detect other resistance cultivars with Rps1-k, almost everyone can amplify the specific DNA fragment. So it is inferred that the specific DNA fragment is probably linked to Rps1-k.  相似文献   

19.
李玥莹  彭霞  倪娜  陶思源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776-1777,1820
[目的]为快速选育抗病高粱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高粱基因组DNA,运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高粱的抗丝黑穗病基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采用CTAB法提取高粱叶片DNA有较好的提取效果。通过对70个随机引物进行筛选,获得了34个具有多态性扩增谱带的RAPD引物,确定为适宜引物。34个适宜引物共扩增出107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3.1条谱带,使高粱基因组呈现出1种多态性。[结论]高粱抗丝黑穗病基因的RAPD扩增谱带集中分布在600~3 000 bp。  相似文献   

20.
以大豆疫霉根腐病近等基因系Williams和Williams79为材料,对它们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160个10-nt随机引物中,只有引物OPQ-04在Williams79中扩增出特异条带,在Williams中未扩增出,且3次重复均获得一致结果。经进一步检测在其它抗病材料中也出现该特异条带,推测该特异条带与大豆抗疫霉根腐病抗性基因Rps1-c连锁,得到显性RAPD标记OPQ-047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