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茄子的延续栽培就是利用茄子的老株,将其地上部分剪去,促进其侧芽发育,长成新的植株。一年栽培,可使其多年生长,多年连续采收,其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茄子的延续栽培即利用茄子的老株,将其地上部分剪去,促进其侧芽发育,长成新的植株。1年栽植,可使其多年生长,多年连续采收。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国园林设计的创新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园林设计的创新意识,应在源于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其功能价值,不断提高其文化品味,精心塑造其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芦荟以其特有的药用、美容护肤价值,市场逐步扩大,为促进其推广,绍兴市农业科学院对其栽培品种、生长习性进行了探索,并详细介绍了其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创作主体思维与其发展控制阶段史许福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有识之上在其欢乐时,提笔扬言;当其寂寞时,以写作填补空虚;当其充实时,又迫不及待地拾起笔来,写出自己的感觉……而我们创作个体或是微微上翘头部,傲岸的仰视苍穹;或是托腮思索,把脑海翻腾汹涌,像是...  相似文献   

6.
当归与大球盖菇菌种双向发酵56 h,收集其发酵液,研究其抗氧化性能。蒽酮-硫酸法测定当归-大球盖菇发酵液的总糖含量,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其蛋白质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钼酸铵比色法测定其抗氧化性能,测定紫外光区不同波长处发酵液的吸光度,来评价其抗紫外性能。结果显示,发酵液的多糖含量为0.868 mg/mL,蛋白质含量为0.475 mg/mL,多酚含量1.480 mg/mL;发酵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4.66%,钼酸铵比色法测定其A695为0.926,其总抗氧化能力为0.025 mg/mL VC的1.777倍。因此,当归与大球盖菇双向发酵的发酵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在护肤品行业具有一定的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
鉴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新特点,进而分析其重要性,从其弊端入手,分析其改进的巨大潜力,为决策者及相关技术人员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8.
于莜麦农牧35抽穗后,取其花粉处于单核中晚期的穗子之颖片进行离体培养,在外源激素P-CPA的促进下,获得了再生植株,又从再生植株获得163粒种子,翌春将其直播于田间,并与非颖片植株进行比较观察,结果颖片植株性状稳定,但其株高和穗型发生了变异,其籽粒品质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透翅蛾对猕猴桃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我们地其进行多年的系统观察,基本摸清其生物学特性,并根据其发生规律,用农业、化学及机械等综合防治相结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联系李煜的经历,把其作品分为三个时期,并作概括式的论述,以经历为主线,以作品为印证挖掘李煜的内心矛盾,揭示其内在的人格心理变化。李煜华美的词章与其亡国之君的身份在读者的接受心理上产生了冲突,李煜作品是其人生的经历和感悟,所以读者阅读其作品时应联系其人生经历,以平静之心去读那些凄美词篇所流露出的浮华背后的哀叹。  相似文献   

11.
黄增霞  潘丽军  张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38-13541,13546
[目的]研究叶黄素强化食用油对视疲劳的缓解效果。[方法]将叶黄素单体添加入食用油中制成叶黄素强化食用油,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叶黄素高、中、低剂量组,定期测定各组大鼠体重及血糖值,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晶状体生化指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P〈0.01),而体重及SOD、CAT、GSH、GR活性分别降低了21.4%、43.2%、44.1%、36.0%和18.0%,MDA含量升高了73.4%,GSH含量减少了29.7%;较之模型组,高、中、低剂量叶黄素组大鼠血糖无明显改变,体重有所增加,SOD活性分别提高了40.3%、33.9%和9.7%,CAT活性分别提高了56.4%、45.1%和8.8%,GSH-PX活性分别提高了34.0%、10.6%和1.4%,GR活性分别提高了11.1%、4.2%和3.2%,MDA含量分别降低了23.9%、14.9%和7.6%,GSH含量分别增加了20.8%、17.3%和4.7%。[结论]叶黄素强化食用油能够有效提高眼晶体的总抗氧化能力,对视疲劳具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文磊  李茜 《农学学报》2022,12(5):70-76
为进一步促进县域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农业结构优化、农民收益提升。本研究基于农林文旅康产业间的组合,围绕农林文旅康产业分化、融合和整合形成的组织形态,构筑组织形态的新业态和新功能。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是农业、林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康养产业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5个产业之间相互融合推动新业态和新功能的发展。本研究以山西省泽州县为研究对象,围绕其资源和地形特点的发展基础,在新业态和新功能视角下,构建出“平川+现代农业主导”型、“丘陵+文化旅游主导”型和“山区+森林康养主导”型的发展模式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利益联结强化机制、政策保障机制和培育延伸拓展机制的发展机制。本研究对推动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的新业态和新功能发展具有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藏东南冷杉原始林不同形态水的水质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对藏东南冷杉原始森林的林外雨、林内雨、树干径流、壤中流、河流、溪水等各种形态的水质元素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林外雨的泥沙含量最少,为5.67mg/L;滑坡山体流出水的泥沙含量最高,达393.33mg/L;树干径流、林内雨中的泥沙含量高出林外雨94%和52%,林外壤中流的泥沙含量高出林内壤中流31%。冷杉原始林下土壤呈微酸性,河道中的水呈微碱性。降雨透过沼泽地土层后,除pH值未变,SO4^2-、C、P三种物质含量减少外,其余各元素及泥沙含量都大量增加,其中HCO3^-增加了20倍,Fe增加到1.5倍。整个冷杉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中的HCO3^-、CL^-、N(硝氮、氨氮)、Na、Ca、Mg、Fe等离子和元素的输入量小于输出量,致使部分营养成分流失;SO4^2-离子、C、P、K、Cu、Zn等元素被土壤和凋落物层吸附、滞留,输出量小于输入量,营养成分积累。降雪中的各元素含量均表现为林外高于林内。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我国红黄壤地区柑桔香蕉,菠萝,龙眼,芒果,枇杷和杨梅的现状,优势和前景并对今后规划布局,良种适栽,基地建设,高标建园,提高单产,防灾减损,增加投入,积极促销,依靠科技和法规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栽培密度对大豆产量、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以蒙豆12号、蒙豆14号为材料,进行不同密度栽培试验,调查分析不同栽培密度下大豆的产量性状、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蒙豆12号、蒙豆14号在37.5万株/hm2的栽培密度下,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栽培密度。不同栽培密度下,大豆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镍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及黄瓜胚轴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i2+浓度为0.05、0.1 ms/L时对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不大,而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镍胁迫对黄瓜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镍胁迫浓度的升高而加强;在低浓度镍胁迫处理下黄瓜胚轴中的SOD、CAT活性有所增加,但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其活性均下降,而黄瓜胚轴中的POD活性和MDA含量则随着镍胁迫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通过论证实践的本质,即主体和客体间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揭示其客观现实性、主体能动性、双向创造性、社会历史性等特点,提出了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服务、消费、调整关系4种实践划分形式。阐明了科学的实践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原则界限,它科学地解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明确提出并论证了人和世界、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的生命泉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3个不同年份棉种的出苗率、发芽势、发芽率、幼苗生长、幼苗叶片SOD和MDA、根系形态、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差异,为隔年种子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于2018年以新陆早51号为材料,分别测定隔二年(2015年)、隔一年(2016年)和当年(2017年)棉种的出苗率、发芽势、发芽率、幼苗生长、幼苗叶片SOD和MDA、根系形态、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等指标。【结果】不同储藏年份间棉种发芽势、发芽率、根表面积、根体积、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均无显著差异;在第三片真叶时,与当年棉种相比,隔一年棉种的株高、茎粗、叶鲜重和干重、茎鲜重、第一片真叶SOD活性显著增加,第一片和第三片真叶的MDA含量均显著降低,茎干重、第三片真叶SOD、根长和出苗率均无显著差异;与当年棉种相比,隔二年棉种出苗率、第一片真叶MDA和第三片真叶SOD均显著下降,但茎粗、叶鲜重、茎鲜重和干重、根长、第一片真叶SOD和第三片真叶MDA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北疆室内自然储藏条件下,隔一年的棉种在第三片真叶时提高了叶片SOD活性,降低了叶片MDA含量,促进了棉花幼苗的生长;储藏1~2 a的棉种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美大豆(Glycine max(L.)Merr.)Ⅲ熟期组不同年代育成代表性品种根系的形态和活力,及其对施肥水平的响应,试图揭示大豆品种根系性状随产量改良的演变趋势。【方法】以祖先亲本相同(均来自Williams和Amsoy),分别在中国辽宁省和美国俄亥俄州(相同纬度)育种程序下育成的代表性品种为试材,于2012和2013年盆栽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大豆幼苗期(V2)将磷酸二铵水溶后均匀施入盆中,施肥量设3个水平,分别为0、150 mg·kg-1干土、300 mg·kg-1干土。在大豆苗期(V4)、开花期(R2)、鼓粒中期(R6)和鼓粒末期(R7)取样,于植株子叶节处剪断,套上内置脱脂棉的离心管,利用吸液差重法测定根系伤流量;用Epson Expression 10000XL仪扫描洗净的根系,使用WinRhizo2012软件分析扫描图像,测定根系总长度、根系总表面积和根毛数量;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TTC法)测定根系活力;将扫描完毕的根系在105℃下杀青30 min,80℃下烘干至恒重,测定根系干重;在成熟期测定单株籽粒产量。【结果】随着大豆品种产量的遗传改良,俄亥俄品种和辽宁品种的根系总长度、根系总表面积、根毛数量、根干重、根系伤流量和根系活力的改良趋势一致,均随产量的改良呈递增趋势,特别是在鼓粒中期和鼓粒末期,根系形态和活力等指标随育成年代增加而增幅较大。相同年代品种相比,俄亥俄品种根系总长度、根系总表面积、根毛数量、根系伤流量和根系活力的改良程度大于辽宁品种。随着施肥水平增加,俄亥俄当代品种和辽宁当代品种在中肥(150 mg·kg-1干土)和高肥(300 mg·kg-1干土)水平下根系性状值均表现较高,而俄亥俄中期品种和辽宁中期品种在中肥水平下表现最佳。在相同施肥水平下,当代品种根系形态和活力等指标大于共同亲本和中期品种。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苗期、开花期、鼓粒中期、鼓粒末期根系总长度、根系总表面积、根毛数量、根干重、根系伤流量、根系活力均与单株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根系活力与单株籽粒产量相关性最为密切。【结论】在大豆品种产量改良过程中,俄亥俄品种和辽宁品种根系形态和活力等指标的改良趋势相同,其根系总长度、根系总表面积、根毛数量、根系伤流量和根系活力均随产量改良呈递增趋势,但俄亥俄品种的改良程度大于辽宁品种。俄亥俄品种和辽宁品种根系的耐肥性均得到增强,两地区当代品种的根系性状值在中肥和高肥条件下均表现较高,而中期品种在中肥水平下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20.
由水生环境到陆地环境的变化,脊椎动物从圆口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到哺乳类,其身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演变。从脊椎动物的皮肤、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骨骼、生殖等结构对环境的适应等方面,以进化论的观点,比较解剖学的手法,论述了脊椎动物在漫长的时间里,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按一定的顺序发展和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