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早春苦瓜产量与其主要表型性状间的关系,为耐低温弱光苦瓜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早春种植的10个苦瓜杂交组合的第1雌花节位、有效雄花节位、40节内雌花率、瓜长、横径、肉厚、单瓜重、单株结瓜数、采收期、前期产量及小区总产量等11项主要表型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法分析其与产量间的相互影响规律,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瓜长、单瓜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4y=0.87,r7y=0.75)(P0.01,下同),前期产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10y=0.69)(P0.05),第1雌花节位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1y=-0.80)。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前期产量、瓜长、第1雌花节位、单株结瓜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0676、1.0007、-0.8137和0.7909。10个苦瓜组合关联度大小依次为:KG-5KG-7KG-1KG-2KG-9KG-4KG-10KG-8KG-3KG-6。【结论】早春苦瓜品种选育应注重瓜长、前期产量、第1雌花节位的选择,同时兼顾其他性状的协调;KG-5可作早春栽培苦瓜优良品种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苦瓜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1份苦瓜种质材料的15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雌花节位、雌花率、雌花开花期和单株结瓜数与前期产量极显著相关,单株结瓜数、前期产量、雌花率、第一雌花节位和雌花开花期与总产量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早熟因子、果实因子、生长势因子和瓜长因子)对变异的贡献率达79.77%。为苦瓜亲本的性状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影响西葫芦杂交制种产量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西葫芦杂交制种中瓜位、瓜数、授粉技术、瓜龄和后熟等因素对杂交座果率及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每株留1个种瓜,且在第2或第3雌花位留种瓜座果率高,产种量大,用多个雄花的混合花粉在开花后6h以内人工辅助授粉能显著地提高种子产量,延长种瓜瓜龄和采用后熟天数能增加种子百粒重进而提高产种量。  相似文献   

4.
1、合理疏花 温室栽培西葫芦,幼苗发育时期,多处于短日照,低夜温的环境条件之下,利于雌花形成,所以一般矮生型西葫芦品种,长至3~4片真叶时,每叶节就有雌花发生,甚至1节多个雌花,节节有雌花.让这些过多的雌花任其生长发育,必然消耗大量的有机营养,养分竞争激烈,影响植株和幼瓜生长,还会引起大量化瓜,使产量严重下降,经济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5.
1、合理疏花 温室栽培西葫芦,幼苗发育时期,多处于短日照,低夜温的环境条件之下,利于雌花形成,所以一般矮生型西葫芦品种,长至3~4片真叶时,每叶节就有雌花发生,甚至1节多个雌花,节节有雌花.让这些过多的雌花任其生长发育,必然消耗大量的有机营养,养分竞争激烈,影响植株和幼瓜生长,还会引起大量化瓜,使产量严重下降,经济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20,(1)
本文主要进行了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的试验。对单作黄瓜与黄瓜和西芹间作中黄瓜株高、主蔓茎粗、主蔓真叶数、最大叶片叶面积、第一雌花节位、1~10节雌花数量、10~20节位雌花数量、霜霉病病株率、病叶率、病情指数、标准瓜数、标准产量、平均瓜长、平均瓜茎的测定及对比。结果表明,与西芹间作的B系列黄瓜杂交种的早熟性与坐果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材料,营养生长指标和抗霜霉病性均显著低于对照材料,产量性状极显著低于对照材料。  相似文献   

7.
黄瓜早期产量若干数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津农业科学》1997,3(1):7-10
选用津431×津62、津431×长183、121713×黑单1号3个杂交组合,并分析了它们的显性度(超中优势、超亲优势、离中优势),结果表明,早期产量、早期采瓜数、平均单瓜重、瓜条发育速度表现正向优势,第1雌花节位表现负向优势。以上数量性状与早期产量的相关性大小为:瓜条发育速度>早期采瓜数>平均单瓜重>座果率>第1雌花节位>叶面积指数,其中,瓜条发育速度、早期采瓜数、叶面积指数与早期产量呈正相关;平均单瓜重、座果率、第1雌花节位与早期产量呈负相关;早期产量、早期采瓜数、平均单瓜重、座果率与它们的显性度呈正相关,第1雌花节位和瓜条发育速度与显性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金瓜产量和商品率,对金瓜不同栽培方式、不同密度、不同留瓜数等栽培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矮生型新品种"崇金1号",采用大棚早熟栽培,最佳种植密度1.8万株/hm2,每株留1~2个瓜,可使金瓜获得最佳的产量和商品率,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新一代杂交黄瓜品种华黄2号为材料,研究了总产量与其他12个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系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采瓜数、平均单瓜重、坐果率、早期产量等性状与总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早期产量与早期采瓜数等性状呈显著正相关;第1朵雌花节位与总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总产量主要受采瓜数与平均单瓜重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1花期人工辅助授粉.是提高坐瓜率及质量的有效途径. 2掌握在适当节位坐瓜.主蔓上20~30节(即第三、第四雌花)和子蔓上1O~15节(第二、第三雌花)所形成的果实最大.及早摘除畸形幼瓜,可在后续节位留瓜.  相似文献   

11.
赤峰地区文冠果开花坐果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峰市翁牛特旗、阿鲁科尔沁旗坤都、阿鲁科尔沁旗东山地区文冠果林分为材料,调查其开花坐果性状特点。结果发现:赤峰市文冠果坐果数和坐果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34.04%、78.87%)均非常大,可孕花数的变异系数最小(16.97%)。文冠果群体平均坐果率4.35%。3个地区的开花坐果性状差异显著。可孕花数、坐果数、坐果率、花朵密度都是翁旗最高,花序长则是东山的最长。由产量性状与开花坐果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可孕花数、坐果数、坐果率均与果实和种子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花序长分别与种子和果实产量、种子和果实横纵径、每果种子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花朵密度与果实产量、果实横纵径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种子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对种子产量起决定性作用的由大到小依次为坐果数、坐果率、花序长、可孕花数、花朵密度。可孕花数与芽萌动期呈显著负相关、与展叶期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对一个包括31个株系的西葫芦胚囊植株DH群体进行考察,初步分析其几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分离变异情况,并与同来源的F2群体进行比较,以了解其在西葫芦性状遗传分析及优异自交系选育上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所考察的西葫芦DH群体在第一雌花节位、雌花节率、始花期、始收期、果形指数、果肉厚、果柄长及单果质量等数量性状上的分离变异情况与F2基本一致;在果实颜色、叶片形状、分枝习性等质量性状上的分离经卡方检验,只有叶片形状基本符合1∶1的分离比,其余两个性状的分离均出现了超亲类型;该DH群体中5个株系两个自交世代R1、R2的相关性状表现出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西葫芦杂种一代产量性状优势表现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葫芦杂种一代和亲本产量性状测定分析表明,杂种一代产量性状较其亲本均有不同程度的优势表现,除第一雌花节位、始花期、始收期表现为负向优势外,其余性状均表现为正向优势,不同组合不同性状优势表现不同。性状相关和亲子相关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株结果数、果实发育速度相关显著,杂种一代大多数性状不同程度的受到亲本的影响。亲子相关分析为利用亲本表现初步预测杂种一代性状表现、杂交制种亲本选择选配和性状改良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西葫芦春季露地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湖北荆州对6个西葫芦品种的早期产量、开花结果习性、果实商品性状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晶华南瓜的早期产量与早青一代(CK)无显著差别,但显著高于其它品种;晶华南瓜的开花结果习性、果实商品性状显著优于早青一代及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5.
弱光对两品种黄瓜光合特性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华北型黄瓜中农8号和西南本地春秋黄瓜为试材,秋露地栽培,通过遮光模拟弱光逆境,幼苗定植大田缓苗后,用单层黑色遮阳网(遮荫率70%)遮荫直至拉秧,生育期内测定弱光逆境下黄瓜植株主要生长发育指标和基本光合参数。结果表明,遮光处理后两品种黄瓜株高升高,茎蔓变细,叶数减少,叶片变薄,株叶面积增大,根冠比增大,整株鲜、干样质量减少,向叶分配比例降低,向根、茎分配比例升高,尤以茎的明显。叶绿素a、b、类胡萝素含量上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限制值降低,而胞间CO2浓度升高。根瓜节位升高,单株结瓜数减少,化瓜数增多,单株产量下降。弱光下虽春秋黄瓜的株高、株叶面积、整株鲜样质量、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值高于中农8号,但前者前15节雌花数、单株结瓜数、单瓜鲜重等值低于后者,即使春秋黄瓜植株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但其雌花数、结瓜数少,终使产量不及中农8号。由此可知,春秋黄瓜的弱光耐受性差于中农8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同源四倍体与起源二倍体黑皮冬瓜材料田间农艺性状,为优质多倍体黑皮冬瓜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同源四倍体和起源二倍体黑皮冬瓜为试验材料,调查其田间叶、茎和主蔓分枝性能,花器官、果实及种子性状,并比较其性状差异.[结果]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叶宽、叶柄粗、叶厚和茎粗极显著大于起源二倍体,增幅分别达14.81%、33.07%、14.50%和16.15%;主蔓分枝减少27.13%,极显著少于起源二倍体;第一雄花开放天数比起源二倍体少2.2 d,第一雌花开放天数比起源二倍体少0.6 d;第一雄花开花节位平均为15.9节,比起源二倍体低6.2节,第一雌花开花节位平均为24.7节,比起源二倍体低3.7节;主蔓40节内雌花总数4.1朵/株,比起源二倍体多1.5朵/株,主蔓坐果节位平均为29.8节,比起源二倍体低6.6节;成熟雌花长度、横径和雄花花瓣比起源二倍体大;单瓜重、瓜纵径、瓜横径、肉厚、果肉硬度、肉质致密性和种腔纵径均比起源二倍体大,增幅分别达32.44%、13.95%、6.96%、15.89%、7.94%、2.22%和12.97%;单瓜种子明显变大,平均产籽量比起源二倍体少85.56%.[结论]同源四倍体与起源二倍体黑皮冬瓜材料农艺性状存在较大差异,整体性状优势明显,可作为商品种或育种中间材料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西葫芦果长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选用蔓生和矮生的西葫芦自交系配制q-1×23-4G(组合1)和q-1×A-7(组合2)2个组合,构建P1、F1、P2、B1、B2和F26个家系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该6个世代群体果长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2个组合的西葫芦的果长遗传为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D-2)遗传模型,组合1以加性效应为主,而组合2以显性效应为主;2个组合F2的基因遗传率较高,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结论]西葫芦果长育种宜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8.
陈凤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440-4442
[目的]为西葫芦果径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选用西葫芦自交系配制q-1×23-4G(组合1)和q-1×A-7(组合2)2个组合,构建了P1、F1、P2、BC1、BC2和F2 6个家系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6个世代群体果径进行了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2个组合的西葫芦的果径性状遗传为加性-显性-上位性2对主基因(B-1)遗传模型;2个组合F2的主基因遗传率较高,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结论]西葫芦果径育种宜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9.
西葫芦新品种春葫一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西葫芦新品种春葫一号是以国外引进品种冬玉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的自交系Y-12为母本、以国外引进品种碧玉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的长条型自交系8X-6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一代杂交种,该品种表现为早熟、植株矮生、株型紧凑、分枝较少、生长势强、持续结瓜能力强、抗性好、瓜条匀称、嫩瓜皮浅绿、有光泽、商品性好等特点,一般每公顷产73 500 kg左右。适宜于早春保护地和露地等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