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节竹笋出土后外观、营养和食味品质的时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高节竹笋出土后外观品质、营养品质、食味品质的时序变化规律,为高节竹高品质竹笋培育和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在高节竹出笋盛期采集刚出土和出土后1 d、出土后2 d、出土后3 d的竹笋,对竹笋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高节竹笋出土后生长时间对竹笋长度、笋个体质量和脂肪、维生素C、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以及木质素、草酸、单宁、总黄酮含量、芳香味氨基酸比例有明显影响,但对竹笋蛋白质、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及纤维素含量影响并不明显,对其它种类游离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及人体必需氨基酸比例、呈味氨基酸比例影响也不明显。[结论]高节竹笋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存在明显的出土后时序变化,食味品质主要影响成分为木质素、草酸、单宁和总黄酮等,呈味氨基酸影响较小,营养品质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从高品质竹笋生产出发,宜及时采挖出土后1 d内的竹笋。  相似文献   

2.
3个海拔梯度对高节竹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分析了不同海拔梯度高节竹笋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的差异,为高节竹高品质竹笋培育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集3个海拔梯度(110、370、560 m)的高节竹林竹笋,对竹笋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指标进行调查测定。[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对高节竹笋基径、长度、笋个体质量、可食率和可溶性糖、维生素C、胱氨酸、酪氨酸含量、人体必需氨基酸比例及单宁、草酸含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对高节竹笋蛋白质、脂肪、淀粉、总黄酮、其它种类游离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及纤维素、木质素、苦味、鲜味、甜味氨基酸含量和甜味、鲜味氨基酸比例影响不显著(P0.05),对芳香味氨基酸含量和芳香味、苦味氨基酸比例有较显著的影响(P0.05)。[结论]海拔高度对高节竹笋外观品质有显著的影响,中、高海拔竹笋优于低海拔竹笋;海拔高度对竹笋营养品质、食味品质有较显著的影响,但对外观品质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建阳不同产地毛竹鲜笋品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建阳市不同产地的毛竹鲜笋品质及其土壤化学性质进行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全氨基酸、游离氨基酸、粗蛋白质、粗脂肪等毛竹笋品质指标上,来自水尾的鲜笋含量最高,华家山的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含量均最高。3个区域的土壤元素营养状况存在一定差异,在土壤氮、磷、钾3个指标上,华家山和黄坑毛竹林地土壤性质较为接近,水尾较低;毛竹笋品质和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建阳不同产地毛竹鲜笋品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建阳市不同产地的毛竹鲜笋品质及其土壤化学性质进行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全氨基酸、游离氨基酸、粗蛋白质、粗脂肪等毛竹笋品质指标上,来自水尾的鲜笋含量最高,华家山的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含量均最高.3个区域的土壤元素营养状况存在一定差异,在土壤氮、磷、钾3个指标上,华家山和黄坑毛竹林地土壤性质较为接近,水尾较低;毛竹笋品质和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氯素施肥对雷竹笋品质的影响,为雷竹林高品质竹笋高效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雷竹丰产林为研究对像,设置低氯(12%)、中氯(24%)和高氯(34%)3个水平的氯素施肥处理,分析增施氯肥对雷竹笋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雷竹林施用氯素肥料对竹笋感官品质并无明显影响,但对竹笋营养和食味品质产生重要影响,其中,随着施氯量的增加,雷竹笋蛋白质、木质素、总氨基酸及其组分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苦味氨基酸及芳香类氨基酸比例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脂肪、淀粉含量及人体必需、鲜味、甜味氨基酸比例总体上呈升高趋势,纤维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脂肪、蛋白质、总氨基酸及其组分含量、鲜味和芳香味氨基酸比例不同施氯量处理间差异显著,高氯施肥雷竹笋纤维素含量显著低于中氯、低氯施肥,淀粉含量显著高于中氯、低氯施肥;可溶性糖、氯离子含量及糖酸比总体上呈升高趋势,草酸、单宁及总酸含量则相反,且可溶性糖、单宁含量及糖酸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结论 ]氯素施肥尤其是高氯施肥虽然对雷竹笋感官品质影响较小,但能降低竹笋粗糙度,增强竹笋鲜味、甜味及芳香味,明显改善竹笋风味与适口性。高氯施肥对雷竹林土壤性状特别是氯离子积累及对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毛竹竹腔富硒施肥对竹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配比液态富硒肥对毛竹进行竹腔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富硒肥中大量元素可明显改善竹笋氨基酸含量,微量元素对改善竹笋品质效果不明显,但增加微量元素可促进竹笋对硒元素的吸收;富硒肥中亚硒酸钠浓度对提高竹笋硒含量影响显著;采用大量元素(A)3、微量元素(B)3、亚硒酸钠(C)3配比的富硒肥对提高竹笋硒含量、改善竹笋品质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施肥对覆土栽培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竹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置了4个施肥处理,对不同处理后竹笋的产量、外观形态、营养物质、呈味物质、氨基酸含量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中(4 800kg·hm~(-2))、高(7 200 kg·hm~(-2))施肥量条件下,覆土栽培高节竹笋外观品质和产量明显提高;在中量施肥条件下,促进了高节竹笋可溶性糖的合成,抑制了木质素、单宁、总酸的积累,在高量施肥(7200kg·hm~(-2))条件下,高节竹笋的木质素、单宁、总酸含量升高,可溶性糖的积累受到抑制,竹笋的口感和营养品质下降;高节竹笋的氨基酸含量在低量施肥(2400kg·hm~(-2))处理下最高,苦味氨基酸占比显著低于对照(P0.05)。以上结果表明,中量施肥可以显著提高覆土栽培高节竹笋的产量和品质,而过量施肥则会导致高节竹笋品质下降,因此,综合经济成本、产量和营养品质指标,覆土栽培条件下高节竹林的适宜施肥量为4 800 kg·hm~(-2)。  相似文献   

8.
钙对果品品质有重要促进作用,而品质又决定了冬枣的商品价值和种植效益。因此,研究钙对冬枣品质的影响作用,对于改善冬枣商品性能,促进冬枣产业持续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展叶期、幼果期、白熟期分别对冬枣叶面喷施氯化钙溶液,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钙肥对冬枣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黄酮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氯化钙可增加冬枣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提高果实硬度和钙素营养,并明显降低了可滴定酸总量。综合比较之下,以白熟期叶面喷施0.75%氯化钙对冬枣品质改善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给西梅品种的品质评价和西梅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以河西地区沙荒地栽培中表现良好的3个西梅品种"女神""红西梅"与"蓝蜜"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和比较了3个西梅品种的果实外观和果实内在品质。结果表明:"蓝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都比较高,果实口感极好,但果个较小;"红西梅"果形中等,含水量较高,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中等,口感好;"女神"果个大,但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最低,口感较差。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可溶性糖与果实硬度、可溶性糖与可滴定酸之间呈负相关,其他指标之间正相关。由此可见,"蓝蜜"果实品质优于"红西梅"和"女神"。  相似文献   

10.
竹下套种食用菌多被报道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对竹林和土壤生态的影响如何缺乏研究和评估。在叙永县邬高林下种植产业园内不同类型(散生、丛生和混生竹)竹林下分别进行了食用菌(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annulata和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套作,观测了套作前后竹林立竹胸径、竹笋品质以及土壤酸碱度、有机质、主要养分元素以及竹篼木质素、纤维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食用菌套作能够促进竹株生长,有利于竹笋内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的积累,总体上土壤pH值和速效钾含量升高,铵态氮含量降低或变化不明显,硝态氮含量升高(铵态氮/硝态氮比值降低),有效磷含量仅在丛生竹林内显著降低,而全量养分和有机质含量几乎无显著变化。种植食用菌(竹荪)后,竹篼内木质素和纤维素降解稍快。本研究可为竹-菌复合模式的生态效应评价及科学经营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腌制竹笋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笋腌制是我国传统竹产品加工方法之一。近年来,降低含盐量,及变腌干笋为及食、休闲、风味食品,在大中城市和国际市场需求中有上升的趋势,但这类产品货架期寿命、夏季高温导致质量难以控制等系列问题已经成为研究者和商家关注的焦点。就腌制及品质通过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新鲜竹笋氨基酸种类和含量丰富,腌制后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均有变化:种类增加、含量减少;含盐量对腌制竹笋中的黄酮、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有很大影响;以总黄酮、粗纤维、氨基酸含量作为产品质量考察指标,竹笋腌制的最优组合为A1B3(含盐量为25%,有笋衣);竹笋腌制过程中的变色可能与氨基酸分子中羟基变性有关;竹笋腌制后氨基酸种类增加与竹笋蛋白质变性及腌制中微生物有关。  相似文献   

12.
竹笋贮藏温度和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竹笋氨基酸含量高 ,不耐贮藏保鲜的这一问题 ,经过 2年的试验研究 ,采用抑制竹笋的呼吸强度 ,减少乙稀的释放量 ,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有效地延长鲜笋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13.
安徽霍山毛竹笋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徽省霍山县是毛竹天然分布的北部边缘,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使这里生产的毛竹笋具有特殊的品质。文章测定了霍山毛竹春笋、鞭笋和冬笋的营养成分及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霍山毛竹笋中蛋白质含量为1.78%~3.36%,可溶性糖含量为1.98%~3.20%,粗纤维含量为0.794%~0.924%;毛竹笋氨基酸总量为17.30~32.59 mg/g,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所占比例为20.7%~26.2%,鲜味氨基酸含量所占比例为34.8%~44.8%;毛竹笋中有害重金属含量均在检测限以下。分析认为,霍山毛竹笋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无污染的食品,可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产量类型雷竹林植株及竹笋激素的分析,认为GA3和ABA调控着雷竹鞭侧芽的萌发,也就是影响着竹林的产量,而IAA和CTK对雷竹鞭侧芽的萌发没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但影响着竹笋的生长发育;通过对氨基酸含量的分析认为高、中、低雷竹林竹笋的氨基酸含量基本相同,但覆盖雷竹林的春季竹笋氨基酸含量明显下降;通过对竹笋营养成分的分析,得出蛋白质、N、P、K含量从高、中、低产林呈下降趋势,并还认为竹林中适当增施N肥有利于笋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绿竹、吊丝单笋体四种保鲜处理的对比试验和工艺指标筛选 ,探明 :以色泽、硬度、口味、营养、卫生、成本为主要考察指标 ,丛生竹笋保鲜以“去壳—杀青— SM浸液—真空袋装—灭菌”处理 ,效果为佳。保鲜笋存放 3个月 ,与原笋比较 ,色泽、组织硬度近原 ;纤维、总糖、蛋白质分别 0 .0 3、- 0 .0 5、- 0 .0 4个百分点 ;Vc损失较多 ,降 2 7% ;可食率更高 ;袋笋完好率 93.7% ,笋体食用性能几近不变 ,大肠菌群、重金属元素等食品卫生指标符合果蔬类罐头食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集约经营对毛竹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集约经营对毛竹笋品质的影响.对2种不同经营类型毛竹林地的土壤及毛竹笋进行采样分析。缔果表明:集约经营毛竹林地土壤养分含量高于粗放经营;集约经营降低了毛竹笋体中总糖、蛋白质、脂肪含量,而提高了淀粉、游离氨基酸含量;集约经营使毛竹笋体S,Ca,Mg,Fe,Mn,Cu,Zn,Si,Na等矿质元素含量降低,P,K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7.
竹材酸含量及其对脲醛胶固化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8种竹材及毛竹与意大利杨混合物的可溶酸量和结合酸量,对各种竹材及毛竹与意大利杨混合物的酸性与脲醛树脂胶固化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竹材结合酸量范围为0.207~1.8meq/100g竹粉,可溶酸含量范围为0.211~2.28meq/100g竹粉;意大利杨与毛竹混合物的酸含量与毛竹所占比例呈正比关系;竹材—脲醛树脂胶的固化时间与竹材结合酸量、总酸量相关,其相互关系可以用幂函数方程y=ax~b来描述。  相似文献   

18.
苦竹竹笋主要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对苦竹竹笋营养成分的测定,苦竹笋干物质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总灰分、还原糖的含量分别为:28.42%、4.89%、21.83%、5.47%、0.206 3%;每100 g鲜竹笋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15.4m g;每100 g竹笋干物质中Zn 5.379 m g、Cu 2.454 m g、C r 0.374 m g、F e 18.642 m g、Pb 0.018 5 m g。研究结果表明苦竹笋中粗蛋白质与粗纤维含量明显高于粗脂肪,属高蛋白、高纤维、低脂型可食蔬菜资源,对促进肠胃功能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苦竹笋中富含锌、铜、铬和铁,对由于缺乏锌、铜、铬和铁而引起身体多种功能紊乱的患者有一定的裨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