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江西星火菌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主要建设以油茶壳、衣作物秸秆、谷壳等农林产品下脚料为原料日生产8万瓶食用菌(海鲜菇)的工厂化瓶栽栽培基地。基地分三期建成,达产达标后,将成为全国第一家以油荼加工下脚料油茶壳为主要栽培原料的食用菌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下脚料果园施用技术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其下脚料日益增多,但未能被很好地再利用。由于下脚料中含有较多有机物和N、P、K等矿质营养以及各种活性酶、酸、激素等物质,所以有广阔的再利用价值。从1992年开始,我们连续在果园进行施用试验,结果表明下脚料...  相似文献   

3.
平菇下脚料在樱桃番茄栽培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下脚料是一种优质有机菌肥,具有改良土壤、提高品质、增产增收的效果,且肥效持久,经济实惠,在基质栽培上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探明食用菌下脚料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及其对产量的影响,2006年2—8月我们进行了平菇下脚料在樱桃番茄上应用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于启建  闫展 《蔬菜》2011,(10):11-13
大球盖菇,俗称粗腿蘑、益肾菇、彩云菇,是我国近几年兴起的食用菌新品。大球盖菇栽培技术易于掌握,可直接采用稻草、麦秸、稻壳、玉米秸秆、大豆秆等农作物下脚料及栽培过食用菌的菌糠废料进行栽培。笔者通过多年栽培实践,运用“窄条幅一床双垄模式”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和栽培技巧,可使大球盖菇产量大幅提高,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是农民致富的好选择。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宝鸡第二大作物,每年有80万t秸秆,除部分作青贮饲料外,大部分被弃于田间地头,或付之一炬。平菇是我市主栽食用菌,年栽培量3 000万袋,主要原料是麦草糠和棉子壳,每年有大量的平菇下脚料长期堆放在路边,既浪费资源,  相似文献   

6.
江都县周西乡刘五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发展食用菌生产,几年来食用菌生产实现产值260万元,其中集体获利18万元,农民群众收入135万元,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他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办起食用菌厂。该地区棉花种植面积大,轧花油脂厂下脚料棉籽壳很多,但都用作烧火材料,没有充分利用,该村有较多的冬闲池田和丰富的作物秸杆。在充分分析和论证后,他们迅速办起了,食用菌厂,进行  相似文献   

7.
杨学云 《食用菌》2012,(1):31-31
利用白灵菇、金针菇下脚料配以红豆草茎秆粉栽培鸡腿菇,选择合理的培养基配方,不但能降低成本,而且能提高产量,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避免了食用菌生产中下脚料的堆积污染,改善生产环境,从而实现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稿秆切碎机的特性与应用闵绍桓(浙江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杭州310029)充分利用小树枝、桑枝条等下脚料和利用野草,以草代木来作为食用菌袋栽原料,是当前食用菌生产发展的新途径。由于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新的栽培技术开发研究,已取得可喜效果,加上相应配套机械...  相似文献   

9.
苹果园施用食用菌废料效果好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大量生产的废料(下脚料)未能很好地再利用。为了进一步探讨食用菌废料的再利用途径,1992—1994年连续在金河乡大山村、小辛村和卜岭村等苹果园中进行试验。现将食用菌废料在苹果树上的施用情况介绍如下。食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阔叶林杂木屑资源大幅减少,制约了食用菌生产的发展。松、杉木屑作为木材生产的下脚料,来源广泛、资源丰富、价格便宜。我站于2001年开始立题进行松、杉木屑替代杂木屑栽培食用菌的试验,取得较大进展。现将利用松、杉木屑栽培鲍鱼菇试验结果报告如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两高一优”和出口创汇农业的发展,继种植业、养殖业之后,食用菌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从2002年开始进行秸秆种菇技术研究,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及农副产品下脚料发展食用菌生产,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尤其是在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今天,发展食用菌生产是农民发家致富的“短、平、快”项目。  相似文献   

12.
《中国食用菌》2014,(3):58-58
随着食用菌产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食用菌栽培新型原料得到陆续开发,农、林、牧废弃物、生产下脚料皆可以成为栽培食用菌的原料。而这些原料的生物学效率甚至可以高达100%。如用甘蔗渣等物制成原料种植金针菇等,用秸秆等物制成原料栽培双孢菇等,这意味着甘蔗渣等物不再是废料而被任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秸秆也不会被随意焚烧造成大气污染,这代表着食用菌种植可以变废为宝、降低污染,可以形成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景宁县充分利用滑子菇具有适应性强、出菇时间长、产量高、收益大等特点进行人工栽培,在培养料中掺入一定量其他食用菌下脚料,实现了食用菌废弃料的生态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4.
常见植物激素的科学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作用的微量有机物质,也被称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植物激素的应用作为一项农业生产的高新技术,发展潜力很大。许多激素同时具有促进和抑制蔬菜作物生长发育的双重功效,其使用方法、浓度不同,效果也迥然不同。目前我国蔬菜生产已进入质量型时代,科学地应用植物激素,在调控蔬菜作物微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蔬菜病虫害的生态防治、无病保健及促进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减轻连作障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对促进蔬菜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木薯茎杆栽培金针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文添 《食用菌》2004,26(2):23-24
广西是木薯生产大省,每年木薯收获后,茎杆随地丢弃,下脚料没有得到很好利用。经广西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分析,木薯茎杆含粗纤维32.7%,碳永化合物50.3%,适宜栽培食用菌。为此,几年来笔者利用木薯下脚料进行栽培平菇、杨树菇和金针菇,均获得理想的效果。现将木薯茎杆栽培金针菇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四)有效成分提取技术:食用菌及其下脚料中的有效成分,其中特别是下脚料中的有效成分,均需通过提取才能应用。现就最简单的一些提取技术介绍如下:1.浸渍法:食用菌有关成分,可采用各种溶剂,以浸渍法提取。但因对温度要求的差异,故又分冷浸法和温浸法:  相似文献   

17.
《蔬菜》2009,(2):37-37
一、向多种袋用料栽培发展。据调查,近两年来食用菌栽培,正悄然从最早使用的木屑、蔗渣、稻草、麦秆、高粱壳等农副产品向下脚料方向发展,特别是一些杂草、果皮、树叶及轻工业废料逐渐派上用场。  相似文献   

18.
蚕桑产业是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广西也是全国蚕桑大省之一,桑园面积已接近13.3万hm^2,为促进桑树新梢旺盛生长,每年需剪伐桑枝两次,蚕农除将少部分当作燃料烧掉外,大部分废弃在田边地头任其自然腐烂,造成资源极大浪费。笔者作为食用菌工作者,为利用本地的蚕桑下脚料,替代传统原料栽培食用菌,进行了该项试验。目的是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寻求新的原料资源渠道,使原料本地化,增加蚕农、菇农的经济效益,使蚕桑产业与食用菌产业有机的结合起来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柳青  陈金华  郑巧平 《食用菌》2007,29(1):32-33
蘑菇与草菇是被广泛栽培的草腐型食用菌品种,使大量农作物秸秆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丽水市以香菇为代表的木腐菌向草腐菌转变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它们的开发价值。近年来,草菇在我市部分农村地区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草菇下脚料。由于草菇菌丝对营养成分的利用率有限,这些原料中仍然有大量丰富的C、N营养可利用。而蘑菇生产是以大量腐熟过的作物秸秆为原料的,且与草菇栽培季节错开。因此草菇下脚料经过合理利用,可成为蘑菇栽培的良好基质。为此,我们在“草腐菌产业化开发”项目中特别设立了“草菇下脚料再利用栽培蘑菇”的试验,并于2004年开展了生产性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大豆抑制几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原因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种子抑制黑木耳、金针菇等几种食用菌菌丝的生长,大豆种子中含有不同结构式的多种皂素成份,将皂素加入培养基中也显示了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所以大豆种子抑制菌丝生长是与其中所含皂素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