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青稞是青藏高原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青稞自身具备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加强对青稞的种植力度和发展水平,能够提高藏区农牧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对青稞生产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有效的发展策略,旨在全面提高青稞的产量,促进青稞种植效益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符俊杰 《河北农机》2022,(2):142-144
青稞也叫裸大麦、淮麦、元麦、米大麦,是大麦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它的内外颖与颖果是分离的,籽粒裸露,故称裸大麦.青稞是我国藏区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在青藏高原已有3000余年的栽培历史,在藏区是第一大面积和产量作物,具有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双重不可替代性,青稞生产的丰歉直接关系到藏区的粮食生产和社会政治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相似文献   

3.
王梧嵋 《现代农机》2022,(2):117-118
青稞,又称裸大麦,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肃西南部、四川西北部及云南西北部等高海拔地区,其高产稳产对国家粮食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青稞生产面临各种病害胁迫,文章概述不同产区青稞常见病害及大麦条锈菌研究进展,以期为青稞产业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地调研了甘肃省青稞产业的发展现状,简要阐述了甘肃省青稞产业的现状以及青稞的经济价值,分析了青稞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加强青稞科技研究开发投入、加快青稞种植基地建设力度、研究推广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加快青稞精深加工技术创新、积极培育青稞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青稞品质特性及加工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稞是青藏高原最具特色的农作物。本文综述了青稞的营养价值、青稞籽粒品质、淀粉品质、蛋白品质及加工利用现状,为青稞的进一步利用和合理开发青稞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次巴 《河北农机》2024,(1):70-72
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不可或缺的粮食产物,符合当地的地质条件及水文气候,在当地的种植经过了较长的发展历程。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人们对于农作物的绿色性以及营养成分关注度也更高,这也让很多机构加强了对青稞的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随着对青稞作物的研究工作持续深入,青稞蕴含着的营养价值也逐渐开始被人们发现和挖掘,不同区域对于青稞作物的需求量也在持续提升,这也为青稞农作物开辟了新的发展市场。本文主要是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青稞的主要品种,并且就青藏高原地区青稞种植的增产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促进高原地区青稞种植质量和产量的提升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将青稞粉与小麦粉混合制作青稞馒头.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青稞粉添加量对面团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并优化青稞粉馒头制作工艺.结果表明:青稞粉添加量为10%时,面团粉质特性最好;青稞馒头最佳工艺条件为100 g混合粉中青稞粉10%、酵母1.2%、白糖6%、水74%,38℃下发酵1 h,蒸制20 min.  相似文献   

8.
次央 《当代农机》2023,(5):78-79
介绍了青稞种植技术,探讨了青稞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郭伦 《河北农机》2023,(21):160-162
为探究高原地区无公害青稞栽培技术产量、品质及抗逆性能,研究采用对比实验设计,以四川甘孜高原地区X农场青稞栽培为例,实验共设定四种处理组:其中,A组、B组、C组均采用无公害青稞栽培技术,A组为高密度播种(50公斤/亩),B组为中密度播种(40公斤/亩),C组为低密度播种(30公斤/亩),D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青稞栽培技术。对比各组青稞生长指标、产量、品质以及抗旱、抗低温和病虫害能力等指标。结果表明,无公害栽培技术显著优于传统栽培方法,尤其在较低播种密度下,青稞的生长表现、产量和品质均显著提升。为高原地区青稞无公害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西藏高原地区多因子作用下的青稞动态生长模型。【方法】于2016─2017年在西藏农牧学院农田水利试验场,监测了不同水分和氮素状态下的青稞动态生长过程,基于方差分析法研究了水分和氮素对青稞动态过程的交互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括4个自由度、描述土壤水分和氮素对春青稞干物质形成以及累积过程函数关系,构建了多因子作用条件下的青稞动态关系模型,分别采用2016年和2017年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和验证。【结果】西藏高原地区青稞动态生长过程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青稞的干物质增量和累积量与土壤水分和氮素投入量表现出非线性响应关系;采用偏相关系数能够有效地反映青稞的产量与干物质指标关系。模拟不同水分和氮素条件下的青稞生长过程与实测结果相比,全生育内Nash-Sutcliffe系数平均值为0.873;5%的显著水平下,不存在系统性偏差。【结论】构建的青稞动态生长关系模型能够描述西藏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对青稞生长动态过程影响机理,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11.
邵美云 《南方农机》2022,(19):12-14
为了深层次推进有关青稞的研究进展,同时使其保持良好的质量及产量,需要了解与掌握青稞常见病,并创新监测手段与防治方法。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传统模式下对于青稞黑穗病的防治存在监测手段单一滞后、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缺点。对此,需要创新应用新的技术方法。笔者在分析青稞黑穗病发病规律的基础上,从基于近地高光谱平台的遥感监测、基于航空遥感平台的遥感监测、基于卫星平台的遥感监测三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了不同平台遥感监测青稞黑穗病的内在联系,为进一步研究大尺度范围的航空航天遥感监测青稞黑穗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社会和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农业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随着青稞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大,各种病虫害频发,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极容易给种植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就青稞几种常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青稞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希望能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以及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青稞粉为原料,分析并探讨了青稞粉中脂肪、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和残渣蛋白等组分对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青稞粉中主要组分对RSⅢ的形成都具有一定影响,其中脂类和醇溶蛋白的存在不利于抗性淀粉的生成,对其形成呈负效应;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促进抗性淀粉形成,对其形成呈正效应。  相似文献   

14.
青稞作物机械收获存在清选损失率和含杂率高等问题。为提高青稞作物机械收获的清选质量,测试分析了青稞作物脱粒物料各组分的相关物性和悬浮特性。采用气吹式农业物料悬浮速度测量装置,测得青稞作物脱粒物料中籽粒、麦芒和颖壳、断穗、短茎秆及碎叶的悬浮速度分别为7.07~12.51、1.29~4.08、2.23~6.32、1.82~8.16和1.18~3.65 m/s。采用风筛式清选试验装置,以离心风机风速和风向、振动筛振动频率和振幅为试验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籽粒清洁率和清选损失率为试验指标,运用极差分析法得出试验因素最佳组合为风机风速8.5 m/s、风向35°、振动筛振幅30 mm和频率190 r/min,其试验结果为清洁率97.32%、损失率3.73%。该试验可为青稞联合收割机清选装置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次巴 《河北农机》2024,(3):76-78
高原青稞的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面临着独特的挑战。高原气候特点主要表现在高海拔、低气压、低温和强紫外线等,由于海拔较高,大气密度减小,因此气压相对较低且氧气含量减少,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长。高原地区的极端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和不同季节的温度波动,使得青稞的生长环境异常苛刻,同时各种病虫害威胁着农作物的健康成长,也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农民的生计构成潜在风险。在这一背景下,重视研究高原青稞的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需要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及为农民提供应对不断变化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研究了高原青稞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EDEM的青稞接触参数仿真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青稞品种多样,且部分接触参数难以直接测量的问题,本研究以青稞的休止角为响应值,对青稞的接触参数进行标定。采用响应面法: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对青稞的8个离散元仿真参数进行筛选,得到对青稞休止角有显著性影响的三个因素:青稞—青稞的静摩擦系数、青稞—青稞的滚动摩擦系数、青稞—pla平板的静摩擦因数;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三个显著因素的最优取值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试验,建立休止角与显著性参数的二阶回归模型,并对方程进行优化,求得显著性参数的最优参数值:青稞—青稞的静摩擦系数0.19、青稞—青稞的滚动摩擦系数0.01、青稞与pla平板的静摩擦因数0.43。最后进行仿真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仿真试验所得休止角与实际休止角值误差为0.64%,误差很小表明仿真标定的参数是可信的,可以为今后的青稞排种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耦合气象、土壤水分和氮素状态对青稞生长的影响机理,构建西藏地区青稞生长动力学模型。【方法】于2016─2017年在拉萨市墨达灌区开展了试验研究,测定了青稞生育期气象参数、土壤水分和氮素质量浓度变化过程。基于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模拟日干物质增长量,提出了开关因子计算青稞由发育生长到生殖生长的临界时间,根据叶面积指数变化和干物质质量平衡,以及青稞生育期干物质分配和转化关系发展了干物质日增长量分配关系,基于动态平衡原理,提出了气象条件、土壤含水率和氮素影响下的干物质胁迫关系。基于2016年观测值率定模型参数,模拟2017年青稞生长。【结果】模型在本地参数下,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良好,Nash-Sutcliffe系数和相对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4和0.05;变化条件下,能够达到较好的模拟精度,Nash-Sutcliffe系数和相对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67和0.11。【结论】所提出的模型能够描述多因子胁迫条件下的青稞生长动力学机制,具有完备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青稞联合收获过程中秸秆含芒率高、芒杆长度高,以及现有脱粒滚筒无法对芒杆倒刺进行有效处理的现状,设计一种青稞联合收获机脱粒碎芒装置,整机主要部件包括机架、脱粒滚筒、凹板、风机、筛箱、滚筒盖及传动系统。通过选择不同脱粒元件,计算和确定其结构参数与排列形式,以增加滚筒对芒杆内表面倒刺的揉搓能力,同时在凹板处设置碎芒板条,在保证籽粒脱净率前提下,有效提高了脱粒滚筒的碎芒率。运用ABAQUS软件对整机机架振动特性进行有限元仿真,对比固有频率与外部激励频率变化趋势,保证脱粒装置作业时无共振现象发生。得出在极限工况条件下,滚筒最大变形量为1.02 mm,满足设计要求。田间性能试验表明:籽粒破碎率为0.11%、含杂率为5.27%、脱净率为87.49%、秸秆含芒率为5.86%、碎芒率为93.15%,各项指标均满足相应标准要求,秸秆中所含芒杆内表面倒刺去除效果明显,有效提高青稞秸秆饲草的食用适口性。本研究为青稞机械化联合收获、脱粒及芒杆处理提供应用实例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高原农区春青稞农田耗水规律、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以"喜马拉22"为试材,于田间设置了75%~80%θ_f(CF)、65%~70%θ_f(QK_1)、55%~60%θ_f(QK_2)和45%~50%θ_f(QK_3) 4个土壤水分下限调控水平和1个旱作处理(CK),分析了不同土壤水分水平调控下的春青稞耗水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春青稞生育期耗水量、耗水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回升的趋势,且二者随土壤水分调控下限的降低呈直线下降,耗水强度基本在5 mm/d左右浮动。灌水较旱作处理提高了春青稞干物质积累量,平均增幅16.08%。QK_1、QK_2、QK_3较CF降低了春青稞干物质积累量及其相对生长率,且生长后期的干物质积累量、相对生长率随土壤水分调控下限的降低而减小。干物质积累与气象因子间的回归分析表明降雨量与干物质积累间线性关系极显著,相关系数r=0.980 3。灌水较旱作处理提高了春青稞产量,增产幅度介于11.74%~53.46%之间。当土壤水分调控下限降至55%~60%θ_f时,春青稞产量达6 237.05 kg/hm~2,较CF提高28.30%。春青稞产量与生长季降雨量极显著正相关(r=0.994 5),与气温极显著负相关(r=-0.974),二者对产量的综合影响系数达99.23%,说明生长季降雨量、气温是影响高原农区春青稞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20.
以青稞为原料,采用高温α-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对其进行酶法提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青稞谷物饮料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高温α-淀粉酶酶解提汁的优化料液比1∶10、酶用量100U/g原料、pH值7.0、酶解温度80℃和酶解时间60min,液化完成后继续添加葡萄糖淀粉酶150U/g原料、反应pH值为4.5、酶解温度65℃和酶解时间5h。在此条件下酶解的DE值为91.44%,青稞提取液颜色黄亮,具有麦香味,香甜适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