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毕业生角色转换及其实现,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其职业理想实现的重要基础。文章分析了学生角色与职业人角色的差异,对大学毕业生角色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实现角色成功转换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大学毕业生在经过了艰辛的求职之后,一部分学生会进入到公司任职,实现了由学校学生向公司职员的转变,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他们要面临着如何更好地适应公司的环境,如何顺利地由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变。笔者在本篇文章中简要分析大学毕业生作为公司员工的几个角色认知。  相似文献   

3.
农村大学生的角色认同与学校适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农村大学生由于早期社会化环境的影响,进入高校以后,出现学校适应问题,表现为角色认同延缓、封闭和角色混淆甚至导致角色失败。而认同理论视角下的角色认同有助于农村大学生接纳自我和环境,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较快适应高校生活。为农村大学生的顺利社会化和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4.
角色认同视角下的大学生村官价值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出台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一项符合中国实际的重要决策,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程度的不同,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实际效果。结合大学生村官的价值实现,通过实践调查,对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就加强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建议从政策的执行主体和执行对象两方面,完善相关机制、强化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5.
李梅 《甘肃农业》2016,(1):53-57
采用失地农民市民角色认同问卷和普遍性适应不良问卷对兰州市安宁区197名失地农民进行调查,探讨失地农民角色认同与社会适应的现状及关系.结果发现:(一)失地农民角色认同得分不高;20岁以下失地农民角色认同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年龄失地农民,征地1年以下失地农民角色体验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失地农民,收入比以前差的失地农民角色认同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失地农民;(二)男女性失地农民适应不良得分均显著高于我国常模;收入比以前差的失地农民社会适应不良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失地农民;(三)失地农民社会适应不良得分与角色认同的角色认知维度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6,与角色体验维度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8.这表明,失地农民角色认同水平不高,存在社会适应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6.
赵永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10081-10083
在阐述政府和学者对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剖析了大学生村官职业角色失调引发的问题,指出由于大学生村官职业角色的模糊,导致大学生村官在开展农村工作时存在职业角色障碍,使大学生村官很难适应所从事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岗位。为此,提出应着眼于基层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的职业定位研究,赋予大学生村官职业感。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英语教师的角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生了变化.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入手,阐述了高校英语教师角色变化的必要性以及对高校英语教师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9):156-158
合理、有序地促进到村任职大学毕业生期满退出,是保障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效机制的重要一环。本课题基于苏北L市的到村任职大学毕业生,就其近5年的期满退出情况进行研究分析。L市以文化建设促进身份认同、建立创业基地孵育富民实践并通过多元渠道扩大定向招录的创新实践,有序推进村官的期满退出工作。在期满退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政策依赖、创业艰难和择业面窄等,通过就业出路可视化、创业资助差异化和考评工作具体化这几个思路可作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教育的发展,教师角色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应当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自身的职业角色与教育行为不断进行反思和完善,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和工作方式,进行角色的重新定位,以保证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0.
团队角色理论的应用是团队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管理实践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成功的团队通过担任不同团队角色的人的优势互补,才能组成强有力的团队.团队角色的行为特征,不但影响到个人在团队中的绩效,而且还影响到团队整体的绩效.作为团队成员要加深对团队角色的自我认识,提高对角色功能和角色行为的理解,自觉学习新的角色技能,增加自己的角色灵活性,从而增进整个团队的弹性,以不断提高团队整体绩效.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加快,许多城郊乡村农业用地开始被城市所占用,在此过程中出现大量的失地农 民。他们因土地的流失和城市的扩张而面临着自身角色转换、身份缺失、角色认同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角色认同理 念为出发点,结合设计学、社会学相关理论,探讨促进城乡交流、乡村文化复兴的乡村公共空间营造手法,进而帮助城 郊乡村村民实现自我角色的认同,在城乡文化的碰撞中构建积极的人生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从传统图书馆员社会角色及职业理念的成因和发展脉络分析入手,阐述网络时

代馆员社会角色重新定位及职业理念亟待更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步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深入研究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居民角色认同及可持续生计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居民深入参与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角色认同理论和可持续生计理论,构建乡村旅游推动下居民角色认同与可持续生计互动结构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及半结构访谈法对袁家村与马嵬驿两个乡村旅游地进行对比分析,尝试探究不同旅游发展模式下居民角色认同与可持续生计的互动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乡村旅游在助推乡村振兴过程中居民角色认同与可持续生计的互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旅游地居民角色认同与可持续生计之间存在角色认同3个维度(角色认知、角色情感、角色行为)和可持续生计3个维度(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结果)的多维交叉互动过程,角色认同对于可持续生计具有提高、丰富和改善效应,可持续生计对角色认同具有唤醒、激发、调整效应.(2)袁家村二者间的互动是一种“主动伴生模式”,而马嵬驿是一种“被动伴生模式”,由于袁家村与马嵬驿在开发主体、发展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前者的互动关系更加积极显著.(3)乡村旅游通过重构角色认同与优化可持续生计,促进二者互动并形成合力驱动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4.
以角色认同为视角,对南京市4区(高淳、六合、江宁、雨花台)的“大学生村官”、村镇干部、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通过现状分析得出“大学生村官自我角色认同水平较低”的问题,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得出根本在于“当地经济条件”,基于问题、影响因素从“供给需求平衡”角度提出3点对策建议,旨在提高“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水平、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浅析团队角色理论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文生 《农业与技术》2007,27(5):152-154
团队角色理论是团队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对团队和团队角色基本理论研究概述的基础上,介绍了如何划分团队角色的类型,最后重点对团队的一般角色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周冬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763-2765
通过文献梳理分析乡村医疗机制的两次变换,即从赤脚医生时代到乡村医生时代乡村医生所发生的角色变迁,以及在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实施的今天乡村医生所遭遇的角色危机。认为在现今乡村卫生一体化的背景下,为确保农村居民医疗健康,乡村医生的角色在现实环境下需要重新得到"回归"。  相似文献   

17.
在考查传统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对大学教师做了传授者、研究者、批判者的角色定位.并基于角色分类对大学教师的精神气质进行了具体分析,力图较为完整地展示大学教师应具备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对大学英语教学环境、教学理念、授课方法及教学效果产生了巨大影响,这要求传统教师角色随之改变。网络时代高校英语教师需成为终生学习者和研究者、学习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方法的传授者及知识的构建者。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乡分类口径差异较大,学术界对农民角色的认定也莫衷一是。鉴于此,从社会学家帕森斯的“AGIL”的功能分析框架出发对当前农民这一复杂的角色系统进行分析,发现当代农民已然从传统农民的基础上分化出职业、身份、地位和文化四种角色。四种角色中的农民在当前社会中都处于弱势,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民处于弱势的根源。同时在对四种角色的研究中发现,农民工和职业农民表明了农民分化的两种不同路径,农民工可能会成为比职业农民更加深受歧视的阶层。为此提出了改造当前农民角色系统、构建城乡和谐关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具有平等性、和谐性及开放性特征的微型生态系统.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是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三个重要的生态因子.只有这三个生态因子相互之间形成动态平衡,才能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因此,本文就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进行研究,探讨大学英语教师的生态角色定位,以便创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