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承担主要责任。建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基金,实现政府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合理投资,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资金投资来筹措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实现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2.
浅议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和管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明确提出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务实的体现,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本保障.本文以京口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和管护情况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水平对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其重要基础就是县级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然而,从农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仍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采取措施,加强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实际的情况,对县级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遍布在全国各地多种多样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为抗御自然灾害,促进农业增产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这些工程设施,已成为集体经济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农村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进展非常快,因而要求我们必须及时也采取有效措施来适应新的情况,相应地建立和完善水利管理责任制,也就成为农田水利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心环节,而现代农田水利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兴建于20世纪50-60年代,年久失修、功能减退、配套不全、设施老化、管理落后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稳定的投入机制。以湖北省钟祥市为例,对农田水利设施老化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农户主体、社会参与的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杨永祥 《河北农机》2023,(20):157-159
农田水利灌区建设是一项比较系统化、难度较高的工程项目,实质上是对原有水利设施所开展的修复与改造工作,通过不断改进现有灌溉配套设施,增加肥力储存设备,加快农作物生长,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种植亩产量。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关系民生福祉的重要工程项目之一,其建设方案、建设理念一直是工程管理的核心所在。对此,为解决农田水利灌区的建设问题,本文深入研究农田水利灌区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农田水利灌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希望可以转变传统农田水利灌区建设形式,强化农田水利灌区建设工程项目后续设施管理,通过增加农田水利灌区建设资金投入占比、优化资金利用比例、提高信息化建设层次等措施,进一步促进现代农田水利灌区建设整体质量优化,并为该领域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照性借鉴。  相似文献   

7.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农村生产、生活的基础,而有效的管护是保证农田水利设施正常运行、发挥效用的关键。针对现阶段农田水利设施后期管护严重滞后的现象,在对苏南二镇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苏南二镇农田水利设施在管护方面的探索与困境,继而剖析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困境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与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位于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的国家贫困县长丰县农田水利工程现状及取得的成效,结合该县多年农田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建设实践,指出了农村小型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浅述了农村农田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搞好农村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工程的建设,使农村农田水利工程配套基础设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快速、和谐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农田水利设施大部分兴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目前,这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大多已严重老化,处于闲置或废弃状态,然而这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相应的妥善处治,这部分农田水利设施不仅长期占据我国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影响农业生产和村容村貌,一些废弃机井、池塘和蓄水池还常导致人畜安全事故的发生。如何妥善处治这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这些农田水利设施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有效途径和关键技术方法。深入探讨了旧有设施修复与改造技术、在新的土地整理或农田规划中的再利用技术、土地资源释放、续耕修复技术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结合案例论证了旧有农田水利设施修复与再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对农田水利投入的加大,如何激励农田水利工程使用主体———农民参与工程建设非常关键。由于农田水利设施的公共品属性,使得在参与其建设时,农民容易采取"搭便车"行为。利用博弈理论,首先建立了完全理性的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重复博弈模型,然后假设农民在博弈过程中会"犯错误",通过求解和证明可以得到农民达成"合作"均衡的条件,最后总结了博弈达成合作稳定策略的内在机理,并针对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现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农户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制度创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1 基本情况2 0 0 1年来 ,远安县采取拍卖、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 ,在全市率先推行了小型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 ,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水利事业的发展探索了新的途径。远安地处鄂西山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 ,已建成各类大小水利工程 10 2 63处。但是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原来“公”有“公”管的经营模式与现行农村经济体制越来越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为“三难” :一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筹资难。二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维护管理难。三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综合利用难。为此 ,县委、县政府把深化小型农田水利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客观地分析河北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在项目建设期内的绩效水平,根据第一批19个项目县的建设规划和完成内容,设计了一套小型农田水利绩效评价体系,选择投入-产出模型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2010年度河北省第一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情况进行项目实际投资额与中间产出、最终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绩效评价。结果表明,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在建设期内对于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农村水利状况的改善等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对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有促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通过分析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浅谈山区农田水利效益发挥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一些山区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加上管理经费匮乏和维修技术落后,已经严重影响当地农田水利效益的发挥,影响到农业经济和农民生产、生活。因此,可以通过采取强化领导考核、扩大建设规模、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多渠道筹集资金等措施,充分发挥山区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实现农业稳产高产的根本保证,要实现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视程度不够、资源投入不足等问题严重的制约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本文将RCP(资源-补偿-项目)融资方式引入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对民间资本引入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探索,为解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难题提供了途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没有健康的农田水利,就没有稳固的粮食安全。尽管我国近年加大了水利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但从现实情况看,农田水利设施仍然比较薄弱,抗御水旱灾害能力较低,与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不相适应。国家防汛抗旱总  相似文献   

17.
一直 《山西农机》2011,(4):42-42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没有健康的农田水利,就没有稳固的粮食安全。尽管我国近年加大了水利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但从现实情况看,农田水利设施仍然比较薄弱,抗御水旱灾害能力较低,与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不相适应。国家防汛抗旱总  相似文献   

18.
农田水利是农村基础设施的主体,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对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当前云南省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客观剖析了农田水利供给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云南省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利用四川省宜宾市3个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区)351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在民办公助机制下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受教育年限、是否参加用水者协会、家庭单一务农劳动力比重、农地经营规模、小农水建设对农业生产重要性认知和对小农水民办公助的认知等变量对农户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农田水利建设的伟大成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政府和人民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的条件下取得的。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组织动员和资金支持为农田水利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和物质支撑,农田水利管理和服务体系的构建为农田水利设施发挥效能创造了条件。说明加强制度整合、构建科学完善的农田水利制度体系,是调动各方面投资建设农田水利积极性、推动我国农田水利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