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稻等距穴播覆膜节水栽培技术是利用水稻既可水养又可旱长的特性,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一种节水、高产、技术操作简便的栽培技术。经过两年的试验平均比当地旱育稀植亩增产54.94kg/667m^2,增产10.73%。  相似文献   

2.
开展了杂交水稻旱育秧不同栽培技术下的高产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旱育秧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产量居第一位(11 584.5kg/hm2),比旱育秧常规栽培(CK)9 394.05 kg/hm2增产2 190.45 kg/hm2,增产率为23.3%。比旱育秧宽窄行(稀植)栽培技术下产量10 285.2 kg/hm2,增产1 299.3 kg/hm2,增产率为12.63%。旱育秧宽窄行(稀植)比常规栽培增产891.15 kg/hm2,增产率为9.5%,旱育秧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其生育期缩短,株高、分蘖率、结实率、有效穗都优于其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 水稻物化模式高产栽培技术是物化(简化软盘旱育)育秧技术,地膜保温节水灭草技术,药肥全层基施及宽窄行边际效应技术为一体的水稻栽培高新技术。该项技术(比水稻两段栽培)具有省工(每667m~2省5个工)、省种(只需1kg种)、节水(往年栽培667m~2用水,现在可栽培1 334m~2)、保肥(减少氨气挥发)、壮苗(单株增加5个蘗)、灭草(田间无杂草)、增穗(每667m~2增加5万穗)、增产(每667m~2增产100kg)的突出优点。 1 增产机理 1.1 充分发挥水稻单株的生长优势,谷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目前,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2,水稻的总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3.但由于受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使我国的水资源在时空上分配不均,部分山区水资源较为贫乏,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因此大力推进山区水稻节水增产栽培技术迫在眉睫.基于此,本研究详细介绍水稻节水增产栽培技术,为种植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稻覆盖地膜栽培技术(简称地膜水稻)具有节水抗旱,早插早发、保肥灭革、增产增收、技术操作简便、农民易于接受等优点.与常规栽培比,每公顷节水1500~3000立方米,一般每垧地增产1500千克左右,高的达22千克,增产幅度30%左右;增加纯收入15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6.
就目前水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介绍了水稻节水栽培技术,包括育苗节水、整地泡田节水、利用桃花水、浅湿干间歇节水等灌溉技术,以达到节约水源、保证水稻稳产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王春 《农技服务》2011,28(6):884-885,887
就遵义县农田节水模式在水稻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水稻全程地膜覆盖栽培可人为地改善水稻生态环境,具有节水、增温、保肥、灭草、抗旱、增产等作用,覆膜区平均单产11 290.5 kg/hm2,农民习惯(CK)平均单产9 948 kg/hm2,覆膜比习惯增产1 342.5kg/hm2,增产率13.5%,增收2 953.5元/hm2,而且肥料利用率提高3.6%。农田节水模式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论述水稻地膜覆盖栽培所产生的增产效应,从生态学、生物学效应分析增产机理,提出按板镇水稻旱作覆膜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总结水稻节水灌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培育壮秧、节水整地、适当浅插、科学施肥、节水控制灌溉、稻田除草、注重工程节水技术等方面内容,并阐述了水稻应用控制灌溉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为实现水稻节水增产增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苏应熙  何青梅  刘申喜 《农技服务》2013,(10):1040-1040,1042
为找出水稻种植存在的问题,大力发展东川区的水稻生产,提高水稻产量,于2007年引进水稻精准栽培技术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精准栽培技术具有控病、增产、省种、省肥、节水等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水稻覆膜高产直播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水稻覆膜直播栽培技术是一项节水、节支、省工、省投、增产的高效技术,也是一项减少技术环节、降低劳动强度的轻型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一早、两免、三省、四提高"的显著特点,其突出效果在于提早成熟期10d左右,免去了育秧和薅秧环节,节省用工105个/hm2、节水70%以上、节省育秧物资(膜、种、肥、管等)投入600元/hm2,比常规栽培增产30%以上,比覆膜插秧稻增产5%~10%,增收节支5100元/hm2左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西昌市基础条件及供水需求分析,阐明实施现代节水农业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了现代节水农业的增产节水机理与预期成效,介绍了西昌市玉米、水稻节水增产机理、预期成效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水稻是本地区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本地区第一大耗水作物。然而近几年来,由于连续干旱缺水的影响,已严重威胁着我市的水稻生产。为此我们研制出适合本地区水稻生产的高效节水栽培技术,通过采用水稻节水控灌技术和规范化旱育稀植技术,每亩可比常规灌溉节水400m左右,节水30%以上,增产10%以上,节本增收100~150元。3一、节水栽培技术原  相似文献   

14.
今日科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2002,(2)
水稻栽培技术和节水技术将发生重大变革最近,浙江大学通过鉴定的一项水稻覆膜旱作栽培技术,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展水稻生产提供了一种可能。试验表明,采用合理的种植技术,覆膜旱作稻产量至少可与对照区持平,亩产量最高可达700多千克,与淹水对照区相比,增产辐度近15%。除能节水50%以上外,水稻  相似文献   

15.
水稻节水栽培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田县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干旱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分析水稻节水栽培的必要性。节水栽培有节水、增产、防病虫、省工等优势,提出节水灌溉,旱蓄晚灌,并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合理搭配和改进栽培技术等节水栽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浅沟渗灌技术,对南方直播水稻的节水增产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水稻浅沟渗灌栽培技术既可大幅度节水,又能显著提高产量,与常规淹灌栽培相比,浅沟渗灌技术在早稻的整个栽培过程中,可节水3129m3/hm2,节水率达48.1%;同时显著减少土壤中的还原物质,提高根系活力,使白根数量增加32.62%,黑根和黄根数量分别减少20.04%和12.58%;浅沟渗灌栽培可降低田间的空气湿度,增强通风透光性,减少水稻病害,从而提高叶片的生活力;浅沟渗灌还能促进水稻分蘖,使有效穗增加11.53%,谷粒千粒重提高1.0g,使产量增至10845kg/hm2,增产1320kg/hm2,增产率达13.9%。  相似文献   

17.
水稻免耕直播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水稻免耕直播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具有减轻水土流失、减轻劳动强度、减轻纹枯病危害、节水、省工、省本等许多优点。我们1996—1999年先后在早稻、中稻上进行了旱床育秧、直播、直播与薄露灌溉试验,总结出水稻直播薄露栽培技术;2000—2004年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在早稻、中稻上进行了免耕、免耕直播与薄露灌溉等多项试验推广,总结出水稻轻型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现已推广了188hm^2,早稻平均产量达6573.7kg/hm^2、中稻产量达8606.8kg/hm^2,分别比对照田增产10.8%、11.2%。现将该栽培技术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旱稻栽培技术突破了传统的水稻栽培模式,具有节水、增产效果。开展旱稻种植能够很好地根据当地供水灌溉实际,较大限度地发挥作物节水增产潜力,有效提高作物产出率。合理推广旱稻种植栽培技术,克服了因水种稻的习惯,降低了投入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因此,在农业生产上推广旱稻栽培技术,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引领农业生产向增产、增效、节本方向发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种植圈地AA级绿色稻米高产栽培技术(1·4}(注:画点前、后的傲字分别为期号和页码】水稻软盘稀植节水育秧技术{,·6)大果红花油茶栽培技术(1‘7)马铃落稻田免耕稻草蔽盖种植新技术(1·8) .‘超优24”杂交稻栽培技术(2·4)水稻杂福间栽增产技术(2.5)春玉米免耕高产栽培技术(2.6)盐碱地施肥’‘四忌”(2.7)春种木薯离产栽培技米(2.8)玉米增产4法(2.8)无公害水稻生产技米(3.4)“强的纳米.产品让我麦收哈哈笑(3·5)千斤拔种植技术(3.6)双季稻一次性全层施肥法(3·7)稻田套播小麦技术(3.8)’‘强的纳米日印“生物助长器真了不起(3.8)夏玉米简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水稻增产的潜力、影响因素。未来应把开发潜力的重点放到推广农业科技、加大农业投入上,如加速水稻超高产抗病抗倒伏品种的选育、加强高产优质高效、可兴建稻田水利设施节水工程、低成本的机械化栽培技术等,最后提高水稻的产量、增加水稻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