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糯玉米自交系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对糯玉米种质资源的营养品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了60份糯玉米自交系籽粒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从60份糯玉米自交系中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最少的检测出14种氨基酸,其中JN57的氨基酸总量最高(25.165 mg/g),JN21的氨基酸总量最低(6.403 mg/g),平均为12.236 mg/g,含量高于平均值的有25份。人体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在2.47~13.97 mg/g,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 29.43%~75.52%。对60份糯玉米自交系所含的16种氨基酸进行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得分值在前3位的依次为JN57、JN59和JN55。【结论】60份糯玉米自交系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其中JN57、JN59及JN55的品质较优,JN21的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2.
山西普通菜豆种质资源籽粒品质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山西种质库内保存的能够代表山西省普通菜豆资源总体的149份资源,对其籽粒进行品质分析和评价。通过对149份资源籽粒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山西省普通菜豆资源粗蛋白含量平均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粗淀粉和粗脂肪含量平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筛选到高蛋白含量资源13份、高淀粉含量资源2份、高脂肪含量资源1份和高纤维含量资源6份;聚类分析结果将149份资源划分为7组,基本明确了山西省普通菜豆的籽粒品质类型特征。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适合大庆地区种植的酱菜型菊芋品种,对大庆地区45份菊芋种质资源的主要形态指标、产量相关指标及品质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菊芋种质资源的形态指标、产量相关指标差异较大,品质指标变化幅度不大,筛选出4份产量高、品质好,并且适合大庆地区种植的酱菜加工的优良资源。  相似文献   

4.
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研究与利用是水稻育种的重要基础。本文对66份全球水稻分子育种亲本材料的稻瘟病抗性、碾米及外观品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66份水稻种质资源中有11份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较优的抗稻瘟病种质材料,这些优质抗病材料对选育优质、抗稻瘟病新品种(组合)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32份从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CIP)引进的资源材料进行主要品质性状评价,结果表明:胡萝卜素含量≥10mg/100g鲜样的资源材料9份,薯干黄酮类化合物≥0.9%的资源材料4份,薯干淀粉含量≥60%的资源材料7份,薯干蛋白质含量≥8%的资源材料4份,薯干可溶性糖含量≥17%的材料3份,其中资源Y08-11和Y08-16的胡萝卜素和蛋白质含量均较高,Y08-20的胡萝卜素和淀粉含量均高,Y08-35的胡萝卜素、蛋白质、黄酮类化合物、可溶性糖含量均高。  相似文献   

6.
黔西北山区食用豆种质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业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455-3456
收集了黔西北山区800份食用豆种质资源,对同名异种及同种异名进行整理,最后保存600份,并对298份普通菜豆进行深入研究,对粒形、生育期、生物学特性及品质等主要特征进行初步鉴定,筛选出大方账钩豆、毕节大肉金豆等10多个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为食用豆开发利用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60份丝瓜种质资源的植株、果实等16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0份丝瓜种质资源变异系数范围在0~111%;多样性信息指数在0~2.037。各个材料之间的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各不相同,但总体上60份丝瓜的变异程度和多样性较高。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5个农艺性状的指标。判断有棱丝瓜和普通丝瓜的因子、果肉因子、果形因子、熟性因子、外观品质因子。根据种质间遗传聚类丝瓜分为有棱丝瓜和普通丝瓜两大类。  相似文献   

8.
CIMMYT玉米种质资源的引进鉴定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从CIMMYT引进玉米种质资源132份,其中地方种质50份、杂交种21份、基因改良圃中间材料34份、自交系27份。经过两年种植鉴定,大部分材料的株高及雌雄花协调性基本和引种地一致,这些种质材料具有适应广西玉米两季种植模式、生育期适中、茎秆粗壮及籽粒品质优等特点。其中,黄粒CML285表现特优,适应广西气候,产量高,一般配合力高;白粒CML268也表现很好,产量高,穗部性状遗传力高。利用CML204改良玉米自交系南60-1获得"改良南60-1",其籽粒品质明显提高,且与CML268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对引进的自交系、特别是白粒自交系直接和广西的骨干系组配,获得了较强的杂交优势组合。对引进的地方种质、杂交种及基因圃中间材料进行人工套袋自交,获得了168份趋于稳定的高代材料,大部分高代材料的产量、长势及雌雄花协调性表现很好;采用广西骨干系进行测配,获得600多个组合。此外,将部分材料和广西自交系杂交,可明显改善广西玉米籽粒品质。因此,引进的玉米种质材料丰富了广西玉米种质资源,拓宽了玉米育种材料的遗传基础,利于加快我区玉米新品种的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9.
对2011~2014年收集、整理的101份非洲玉米种质资源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各品质性状变异丰富,且各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鉴定,筛选出一批品质性状优异的玉米种质资源,其中7份资源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10.
南方水土保持植物饲用苎麻的资源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南方地区水土保持又可作为优质饲料的苎麻品种,对20份饲用苎麻资源从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营养品质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聚类分析进行系统筛选。结果表明,按植物学特征,可将20份饲用苎麻资源分为3类;按生物学特性与营养品质的多指标聚类分析及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3份较优的南方水土保持植物饲用苎麻资源:川I苎一号、梁平青麻、本所苎麻2号。  相似文献   

11.
60Co-γ射线辐射马铃薯块茎M2代群体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60Co-γ射线的不同辐射剂量对马铃薯块茎M2代群体的诱变效应。[方法]以云薯2号和鄂马铃薯5号为试材,采用60Co-γ射线的4种辐射剂量(5、10、15、20GY)分别对2个马铃薯品种的休眠块茎进行辐射诱变,分别测量2个马铃薯品种M2代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干物质、淀粉含量以及产量等农艺性状,研究60Co-γ射线的不同辐射剂量对马铃薯M2代群体的诱变效应。[结果]不同辐射剂量对同一马铃薯品种M2代主要农艺性状产生的变异程度不同;相同辐射剂量对不同马铃薯品种M2代主要农艺性状所产生的变异程度不同。60Co-γ射线诱变改良个别性状(早熟、抗病性、高产、叶绿素含量)较有效,60Co-γ射线诱变马铃薯的适宜照射剂量为10~20GY,从2个马铃薯品种M2代中共单选出41个优株系。[结论]对马铃薯进行辐射诱变是一种有效的育种手段,但大多数突变是隐性突变,辐射诱变育种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2.
传统杂交方法在龙岩甘薯系列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保存的甘薯种质资源,根据育种目标注重亲本组合的选配,在传统杂交育种中,采用一代甘薯以薯块产量异常突出者选留,二代开始强调品系比较,高世代高指标结合定留,综合性状好者才推荐参加区试的育种方法和思路,“九五”至今选育出了一批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的龙岩甘薯系列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不同起垄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的起垄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行起垄、垄高30 cm的种植方式经济性状和产量明显优于其他3种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春薯1号、春薯5号、早大白、尤金等16个主要栽培品种的株高、主茎数、单株结薯数、平均薯块重和单株产量进行了相关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单株结薯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85 1和0.459 4;平均薯块重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18 0;平均薯块重与单株结薯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75 1。  相似文献   

15.
江淮地区春季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适宜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廖华俊  董玲  江芹  陈静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912-5914
[目的]筛选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稻草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品种。[方法]以东农303为对照品种,对10个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植株形态特征、薯块性状、产量和商品薯率等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筛选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稻草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品种。[结果]在10个参试品种中,中薯3号表现最好,产量高、薯块较大、结薯集中、芽眼中等、表皮光滑、薯形优美,且大中薯率高,高于对照12.51%;其次为费乌瑞它和郑薯5号。中薯3号、费乌瑞它和郑薯5号生育期短,薯块膨大速度快,产品上市早,经济效益好,同时不影响下茬水稻种植,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稻草覆盖栽培。[结论]该研究为江淮地区发展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牟增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094-7095
[目的]研究硫酸镁浸种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效应,为马铃薯生产提供有效的镁营养施用理论依据。[方法]以"克新13"马铃薯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硫酸镁溶液浸种处理。[结果]适宜浓度(0.4%~1.6%)硫酸镁浸种有利于改善马铃薯农艺性状,促进块茎膨大及产量提高。[结论]浓度为1.6%的硫酸镁浸种对改善马铃薯农艺性状,提高产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为丰富福建省马铃薯种质资源库,为彩色马铃薯选育提供参考,对引进的18份彩色马铃薯资源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8份彩色马铃薯种质长势好,适应性强,块茎薯形好,色彩丰富,适合福建彩色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的需要。从18份彩色马铃薯中筛选出4份综合评价较好的品种,分别是信宜红皮、A2、H-8和红玫瑰。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研究马铃薯产量与性状间关系的有效算法。利用粗糙集在处理不完备信息方面的优势来抽取马铃薯植株生物学性状与产量间的规则,根据抽取的规则可以指导品种选育和产量预测。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该方法简单、实用、准确,在对象信息不足或存在冗余时仍然有效而且不需任何先验信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出高淀粉含量的甘薯新品种。[方法]选择8个淀粉型甘薯新品系进行品比试验,对其农艺性状及淀粉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品系47208鲜薯产量及淀粉产量均比对照品种徐薯22高,其鲜薯产量比对照高12.64%,淀粉产量比对照高20.35%,该品系结薯性好,可供参加湖南省区域试验;品系41034淀粉产量最高,薯形好,可作为备选品种,再次进行品比试验,进一步验证。[结论]该研究可为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系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空间诱变技术对莆薯638种子进行处理,观察比较其后代主要性状与对照(未搭载种子后代)的差异,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处理对甘薯种子萌芽率影响不大,但能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大中薯率和薯块产量,并能改善薯块品质,获得特异性种质材料;对薯皮颜色影响不大,而对薯肉色具有较大影响;淀粉率和产量都有所提高,表明空间诱变技术可以使甘薯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