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不同外源激素促进黄鳝排卵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分别用不同外源激素及组合对两批216尾黄鳝进行催产试验,结果表明:诱导排卵效果以DOM+LRH-A5和HWHO-2+LRH-A5组合为最佳,HCG为最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台湾泥鳅在贵州喀斯特地区人工繁殖技术状况,试验采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多潘立酮注射液(DOM)、注射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_2(LHRH-A_2)合剂对台湾泥鳅进行人工繁殖。结果表明:每尾台湾泥鳅注射400 IU HCG+4 000μg DOM+15μg LHRH-A_2为较理想的催产激素配比,三批次繁殖的平均催产率为98.0%,平均受精率为90.1%,平均孵化率为88.7%,平均出苗率为87.2%。雌雄比为5.4∶1时,催产率最高,为98.5%;雌雄比为5.7∶1时,受精率最高,为91.2%。说明台湾泥鳅在该地区繁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中华倒刺鲃的生产性繁殖能力,加大开发应用力度,试验选用马来酸地欧酮(DOM)、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按照不同配比组成混合催产剂,对70尾2~5年龄中华倒刺鲃亲鱼进行人工繁殖试验.结果:混合催产剂注射效应时间在15~20 h之间,平均产卵率为79.68%,平均受精率为...  相似文献   

4.
<正>1种类脑垂体(PG)一般为自制,多用鲤鱼脑垂体。其作用机理是利用性成熟鱼类脑垂体中含有的促性腺激素,主要为促黄体素(LH)和促滤泡激素(FSH)。将悬浊液注入鱼体后,其中的滤泡激素可促使精卵进一步发育成熟,促黄体素进一步促使鱼发情产卵。用脑垂体催产有显著的催熟作用。在水温较低的催早期,或亲鱼1年催产2次时,催产效果比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好,但若使用不当常易出现难产。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一般为市售成品,商  相似文献   

5.
溢多酶和溢康素对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将360尾体质量40g左右的鲤鱼,随机分为9组,采用U8(82)拟水平2次均匀试验设计研究了溢多酶(898-A)和溢康素-Ⅱ对鲤鱼生长性能的最适添加水平。结果表明,溢多酶(898-A)和溢康素-Ⅱ均能明显提高鲤鱼的存活率(P<0.05);单独添加使用,溢多酶(898-A)在0.116%~0.131%水平范围内,溢康素-Ⅱ在0.141%~0.183%水平范围内,可提高鲤鱼生长性能,使鲤鱼生长性能达到最佳;按照溢康素-Ⅱ0.074%~0.089%,溢多酶(898-A)0.055%~0.063%添加水平范围内结合使用,可提高鲤鱼生长性能,使鲤鱼生长性能达到最佳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1.亲鳝的催熟催产:5月下旬后,水温达25℃时,每尾亲鳝先注射LRH-A(促黄体素释放激素)12.5微克、药量0.5毫升,以催熟性腺;7天后,再注射DOM(地欧酮)0.5微克、药量0.5毫升或LRH-A+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0.5微克+3国际单位、药量0.5毫升用来催产,然后把亲鳝放入繁殖池。2.亲鳝的投放:投放密度以每平方米1~2对亲鳝为宜,密度不能过高。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4种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在努比亚山羊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不同处理方法在处理结束后的发情集中时间分布,本实验以冬、春两季234只努比亚山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前列腺素(PG)+PG、海绵栓+PG、海绵栓+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海绵栓+PMSG+PG 4种处理方法对其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从同期发情率、21 d返情率、24 h同期率、成本等方面对同期发情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冬季的4个处理中,PG+PG处理同期发情率(89.58%)、21天返情率(18.60%)均略高于其他3种(P>0.05),成本仅为10元/只;4种处理方法发情时间主要集中在处理结束后25~48 h;海绵栓+PG法的同期发情率在春季高于冬季(92.61%>83.33%),21 d返情率则为春季低于冬季(12.77%<13.33%),24 h内同期率更高(72.22%>62.75%),发情时间主要集中在48~72 h。综上所述,PG+PG法更适用于生产实践,海绵栓+PG法可作为其辅助方法参考,最佳定时输精时间在处理完成后25~48 h(冬季)。  相似文献   

8.
通过PMSG +LRH - 3和PMSG +HCG的组合使用 ,结果表明 ,使用PMSG +LRH - 3的试验组母狐的产仔率比对照组提高了 2 0 % ,胎平均产仔数提高了 0 2只。而使用PMSG +HCG组合母狐的产仔率与对照组相同 ,但胎平均产仔数提高了 0 5只。  相似文献   

9.
提高萨福克羊超数排卵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5 4只 (次 )萨福克羊采用CIDR +FSH +PG法进行超数排卵 (以下简称超排 ) ,发情配种后第 6天从子宫角采胚 ,只均获胚数和只均获可用胚数分别为 (6 89± 2 6 2 )枚 (372 / 5 4 )和 (6 0 7± 2 2 8)枚 (32 8/ 5 4 )。并对不同国家产FSH ,注射LRH -A3 +P4,重复超排 ,左、右侧卵巢等影响萨福克羊超排效果的因素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以加拿大和日本FSH超排效果最好 ,只均获可用胚分别为 (9 2 0± 1 6 4 )枚 (n =10 )和 (7 75± 1 6 7)枚 (n =16 ) ;注射LRH -A3 +P4组只均获可用胚(7 2 5± 1 18)枚 (n =16 ) ,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4 11± 1 38)枚 (n =9) ;重复超排 (间隔 12月 )第 2次超排只均获可用胚(9 19± 3 39)枚 (n =16 ) ,明显高于第一次只均获可用胚 (6 0 0± 3 2 7)枚 (n =16 ) ;左右侧卵巢对萨福克羊超排效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使用FSH +LHRH -A3 ,氯前列烯醇及HCG 4种激素对 5 2头纯种大白猪与 5 2头纯种长白猪的促进发情的作用试验 ,结果显示 :HCG组催情效果最大 ,其次是FSH +LHRHA3组 ,而氯前列烯醇组最小 ,差异显著 (P <0 .0 5 )。所有注射激素的 3个组在平均发情率、总产仔数、平均初生重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差异显著(P <0 .0 5 )。  相似文献   

11.
东北虎胃与小肠组织形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东北虎主要消化管 (胃与小肠 )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察。结果表明 ,东北虎胃的黏膜中均有胃腺分布 ,没有无腺区。胃的主要部位胃底腺区的胃底腺主要由主细胞和壁细胞组成 ,主细胞较多 ,通常呈小簇存在 ,主要分布在管状腺边缘 ,且越靠近黏膜肌 ,主细胞越多 ,而壁细胞越少。小肠中的十二指肠段 ,黏膜下腺呈棉花团样结构 ,由黏液性高柱状细胞构成 ,肌层呈规则的波浪型 ,内环肌较厚 ;空肠皱襞不明显 ,肠腺单管状 ,苏木素染色深 ,肌层呈规则的“W”型 ,靠近回肠处的空肠段 ,外纵行肌排列较紧密 ,且厚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2.
驯鹿同期发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IDR和PMSG对 11只健康的成年驯鹿进行同期发情试验。结果表明 ,经CIDR处理 10d ,取出CIDR 2 4h后注射PMSG能够使驯鹿较为一致的进入正常的发情周期  相似文献   

13.
兴凯湖梅花鹿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采用个体表型选择、单公群母配种和大群闭锁繁育等方法 ,并应用放牧饲养方式及其饲养管理、繁育和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等综合配套技术 ,经过 195 8~ 1975年的引种和风土驯化、舍饲、放牧等选育前 17年3个阶段的繁育 ,又经 1976~ 2 0 0 3年 4个世代的连续系统选育 ,由乌苏里梅花鹿育成了森林湿地草原型的2 0 2 5只兴凯湖梅花鹿 ,该品种具有体貌相对一致 ,体型较大 ,体质结实 ,鲜茸平均单产 2 6 4 4kg ,成品茸平均单产 0 94 2kg ,鹿茸短粗上冲 ,眉枝短小、肥嫩 ,鹿茸的优质率达 71% ,繁殖成活率高 (83% )和双胎率高(3 5 1% ) ,生产利用年限长 (12年 ) ,适应性强 ,遗传性能稳定 ,茸鲜重遗传力 0 36 ,重复力 0 5 7,世代间隔5 6年 ,公鹿种用年限 1 9年 ,母鹿 4 9年 ,放牧群体的数量规模大 :公鹿群每群 4 5 0~ 5 0 0只 ,母鹿群 35 0~4 0 0只 ,杂交改良效果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等典型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 1~ 3月龄 (n =15 )和 4~ 6月龄 (n =15 )绿头鸭的 17项生化参数。结果表明 ,1~ 3月龄绿头鸭的血清中CK、TG、UA含量极显著 (P <0 .0 1)高于 4~ 6月龄绿头鸭血清中的含量 ;1~ 3月龄绿头鸭的血清LDL -C含量显著 (P <0 .0 5 )高于 4~ 6月龄绿头鸭血清中的含量 ;其他指标 2组间差异不显著。该结果说明 ,不同月龄绿头鸭的营养物质代谢过程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七彩山鸡肌肉及肝脏中12种矿物元素测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七彩山鸡体内矿物元素的含量 ,开发安全的绿色营养食品 ,以及为其人工饲养的饲料添加剂配方与微量元素疾病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分析了七彩山鸡胸肌、腿肌以及肝脏中Ca、Cu、Fe、Zn、Mn、Mo、Se、Co、Cd、Cr、Pb、Ag 12种矿物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 ,肝脏中Ca、Cu、Fe、Zn、Mn、Cd和Cr的含量极显著高于胸肌和腿肌 (P <0 .0 1) ,其他元素差异不显著 (P >0 .0 5 )。Cu、Zn在胸肌与腿肌中的含量差异显著 (P <0 .0 5 ) ,其他元素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俄罗斯鲟 (Acipensergueldenstaedtii)在越冬期间的实际营养需求和生长规律。该试验选用常用的鲟鱼饲料对流水养殖的俄罗斯鲟进行精确投喂 ,根据实际摄食情况和测量结果来分析研究俄罗斯鲟鱼的日饵率变化和鱼体生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不同规格的俄罗斯鲟鱼在越冬期的日饵率差异较大 ,其营养需求和生长速率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20 0 2年 6月~ 2 0 0 3年 4月 ,以陕西省某鸵鸟养殖场商品鸵鸟开发为例进行了商品鸵鸟养殖经济效益统计分析。分析表明 ,目前陕西省以产肉为主的商品鸵鸟养殖业是有利可图的 ,其效益比例约达 1∶1 9(成本∶利润 ) ,料肉比为 6∶1,单位商品鸵鸟养殖成本为 1188元 ,该场商品鸟肉价在 2 0 5元 /kg就可收回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18.
探讨非洲鸵鸟早期血清抗体免疫球蛋白 (IgG)含量的变化规律。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 7~15 0日龄鸵鸟的血清抗体IgG水平。结果表明 ,30日龄前 ,雏鸵鸟血清抗体IgG水平持续呈极显著性下降(P <0 0 1) ;30日龄后 ,显著性上升趋势一直保持到 6 0日龄 (P <0 0 5 ) ,然后上升缓慢 (P >0 0 5 ) ,75日龄达最大值 ,之后缓慢下降 (P >0 0 5 ) ,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9.
2 0 0 2年 5 ,7,9月 ,对东北农牧交错带内某草甸土壤、小尾寒羊主食的 2种牧草、放牧小尾寒羊被毛中铁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交错带草甸土壤中铁的总平均含量为 0 .96 % ,小尾寒羊主食的 2种牧草中铁的总平均含量为 75 9.85 μg/g ;放牧小尾寒羊被毛中铁的总平均含量为 2 33.30 μg/g。据此认为 ,该交错带放牧小尾寒羊不会发生铁缺乏症和铁中毒病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非典”与动物的关系及对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业的影响 ,并对首批解禁的 5 4种动物的市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